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籍英译的美学思想与译者的审美取向——以《茶经》《续茶经》英译为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德宏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大连理工大学典籍英译研究所姜怡、姜欣两教授以《茶经》《续茶经》英译为研究个案,从美学视角分析译者怎样把握"美译"的内涵。探究典籍英译的美学思想和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不难发现,译者选用或清新、或朴素、... 大连理工大学典籍英译研究所姜怡、姜欣两教授以《茶经》《续茶经》英译为研究个案,从美学视角分析译者怎样把握"美译"的内涵。探究典籍英译的美学思想和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不难发现,译者选用或清新、或朴素、或凝练、或俭约的语言在译文中重现了原文的词句美、音韵美和篇章美,塑造了茶典籍英译的独特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审美取向
下载PDF
茶文化典籍中的通感现象及其翻译探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欣 吴琴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52-155,共4页
通感,即把视、听、嗅、味和触觉等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像而相互移借、融合与贯通。茶文化典籍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为研究通感提供了很好的语料。品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和享受,人们在品鉴佳茗时观茶色、察其声、闻茶香、品其味,心无杂念、... 通感,即把视、听、嗅、味和触觉等通过艺术的联想和想像而相互移借、融合与贯通。茶文化典籍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为研究通感提供了很好的语料。品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和享受,人们在品鉴佳茗时观茶色、察其声、闻茶香、品其味,心无杂念、和谐宁谧,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同时都直接参与其中,而生理学上人的五官又是相通的,因此,无论是在茶诗这样的诗歌体裁中还是《续茶经》这样的描述性文体中,都不乏应用通感手法的佳句。该文以《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为研究语料,在搜集和统计数据后对其中的通感现象进行分类,并对如何翻译好这些茶典籍中既是生理或心理现象又是语言或文化现象的通感进行了探讨,尤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翻译
下载PDF
《续茶经》翻译中的互文关照 被引量:9
3
作者 姜欣 杨德宏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92-95,共4页
《续茶经》具有鲜明的互文特性,是互文理论与翻译研究契合的极好范例。互文性理论着眼于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影响,强调理清互文指涉关系是理解文本的前提,译者对原文本的解构和译文本的建构都需要在参照前期互文本的基础上得以证... 《续茶经》具有鲜明的互文特性,是互文理论与翻译研究契合的极好范例。互文性理论着眼于特定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影响,强调理清互文指涉关系是理解文本的前提,译者对原文本的解构和译文本的建构都需要在参照前期互文本的基础上得以证实。译者可根据互文性信号标志追根溯源出前期互文本,了解其文化语境和历时变化,在互文关照下实现恰当的译文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先期文本 互文性信号 翻译
下载PDF
《续茶经》
4
作者 陆廷灿 《广西地方志》 2024年第S01期25-26,共2页
《钦定四库全书》《续茶经》卷上之一候补主事陆廷灿撰《佩文斋广群芳谱》:茗花,即食茶之花,色月白而黄心,清香隐然。瓶之高斋,可为清供佳品,且蕊在枝条无不开遍。王新城《居易录》:“广南人以?为茶,予顷著之。”皇华纪闻阅《道乡集》,... 《钦定四库全书》《续茶经》卷上之一候补主事陆廷灿撰《佩文斋广群芳谱》:茗花,即食茶之花,色月白而黄心,清香隐然。瓶之高斋,可为清供佳品,且蕊在枝条无不开遍。王新城《居易录》:“广南人以?为茶,予顷著之。”皇华纪闻阅《道乡集》,有张纠《送吴洞?》绝句云:“茶选修仁方破碾,?分吴洞忽当筵。君谟远矣知难作,试取一瓢江水煎。”盖志完迁昭平时作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定四库全书 居易录 即食
下载PDF
中国古代茶文化汉英术语库构建研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陆高远 林也 《文化产业》 2023年第4期65-67,共3页
《茶经》《续茶经》独具东方魅力,彰显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现通过界定并提取《茶经》《续茶经》中有关“茶文化”的术语,构建小型中国古代“茶文化”汉英术语库,旨在丰富现有中国典籍英译材料,直观体现“茶文化”汉英术语价值,阐释... 《茶经》《续茶经》独具东方魅力,彰显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现通过界定并提取《茶经》《续茶经》中有关“茶文化”的术语,构建小型中国古代“茶文化”汉英术语库,旨在丰富现有中国典籍英译材料,直观体现“茶文化”汉英术语价值,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术语库 东方魅力 中华文化 :问题
下载PDF
浅谈典籍翻译中“求异存同”的民族文化重构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德宏 姜欣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5期84-85,共2页
从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入手,以《续茶经》之七"茶之事"为例,阐述典籍英译中"求异存同"的翻译策略,探讨译者的文化使命和处理文化阻碍时采取的具体翻译方法。
关键词 文化转换 译者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唐宋以来茶文化的图像叙事——基于《续茶经》分析
7
作者 顾康顺 高鹏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3-28,共6页
《续茶经》是继《茶经》之后在中国茶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汇集史料的一部作品,《续茶经》不仅整合了前朝茶学的文献资料,同时在“茶之图”一章关注并收录了与茶文化相关的绘画等图像作品,... 《续茶经》是继《茶经》之后在中国茶史上重要的著作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汇集史料的一部作品,《续茶经》不仅整合了前朝茶学的文献资料,同时在“茶之图”一章关注并收录了与茶文化相关的绘画等图像作品,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研究史料。基于《续茶经》所载茶图像,文章从图像叙事的角度展开分析,以具象的形式还原唐宋以来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亦关注到茶图像的文化资源利用价值,以茶图像的视角拓展茶文化研究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之图 图像 图像叙事
下载PDF
解密唐代茶文化的创建构成
8
《茶博览》 2023年第2期28-38,M0003,共12页
宋梅尧臣有句:“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古代茶业兴盛实始自唐,确切地说,是在陆羽《茶经》广为流传之后。陆廷灿《续茶经》中说:“季疵之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 宋梅尧臣有句:“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古代茶业兴盛实始自唐,确切地说,是在陆羽《茶经》广为流传之后。陆廷灿《续茶经》中说:“季疵之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季疵之始为经三卷,由是分其源,制其具,教其造,设其器,命其煮俾饮之者,除瘠而去疠,虽疾医之,未若也。其为利也,于人岂小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疵 文化 陆羽 梅尧臣 人间相
原文传递
谈茶文化自信,从泡好一道茶开始
9
作者 杨研书 《茶道》 2022年第12期78-81,共4页
《续茶经》日:“至唐陆羽著《茶经》三篇,言茶甚备,天下益知饮茶。其后尚茶成风。”遥想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以7000余字的《茶经》开启了茶的时代;大约200年前,阮福写下《普洱茶记》,指出普洱茶“味最”的独特品质特征,沿用至今;20世纪9... 《续茶经》日:“至唐陆羽著《茶经》三篇,言茶甚备,天下益知饮茶。其后尚茶成风。”遥想1200多年前,茶圣陆羽以7000余字的《茶经》开启了茶的时代;大约200年前,阮福写下《普洱茶记》,指出普洱茶“味最”的独特品质特征,沿用至今;20世纪90年代初,邓时海提出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核心价值,推动普洱茶逐步走向复兴。可见,茶文化的传播是何等重要,茶文化的影响是何其重大。时间来到21世纪20年代的今天,茶文化的传播无处不在,发挥着更大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陆羽 普洱 文化 一道 文化的传播
原文传递
茶文化翻译中通感现象的有效翻译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丹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5-366,共2页
作为一种在古诗文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通感在部分文献资料中也被称之为"移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翻译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通感修辞方法的运用情况,这对于我们研究通感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语料。而... 作为一种在古诗文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通感在部分文献资料中也被称之为"移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翻译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通感修辞方法的运用情况,这对于我们研究通感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语料。而品茶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层面上的感受,在对香茗进行品鉴的过程中,应在保持内心平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触觉、视觉、味觉、听觉和嗅觉,而这五种感官彼此之间也同样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无论是在《续茶经》,还是《茶诗三百首》中,都存在大量运用巧妙的通感修辞方法。针对上述情况,在本文的研究中,以《续茶经》、《茶诗三百首》为语料基础,对其同感修辞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对其翻译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 翻译
下载PDF
图式理论观照下的《续茶经》文化翻译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莉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66-367,共2页
茶文化是我国特色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续茶经》作为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其中蕴含了丰富且深厚的茶文化,对其进行研究和文化翻译有很重大的文化传播意义。图式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知识架构系统,... 茶文化是我国特色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续茶经》作为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其中蕴含了丰富且深厚的茶文化,对其进行研究和文化翻译有很重大的文化传播意义。图式是人类对事物认知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知识架构系统,可以随着认知主体因认知实践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在对《续茶经》进行文化翻译的时候,尽可能以源语文化为导向,通过恰当的文化翻译,将书中的茶文化内容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起到更好的文化传播作用。本文就图式理论观照下的《续茶经》文化翻译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式理论 文化翻译 中国文化
下载PDF
记录中国茶的演变
12
作者 楼耀福(文/图) 《茶道》 2019年第8期87-90,共4页
陆羽《茶经》写于780年。陆廷灿《续茶经》初创于武夷山,完成于1734年,历时约17年。陆廷灿为什么编写《续茶经》?从时间上说,《茶经》、《续茶经》两书问世相隔近1000年。正如陆廷灿所言,自唐至清,茶的产地和采制烹饮方法及其用具,已与... 陆羽《茶经》写于780年。陆廷灿《续茶经》初创于武夷山,完成于1734年,历时约17年。陆廷灿为什么编写《续茶经》?从时间上说,《茶经》、《续茶经》两书问世相隔近1000年。正如陆廷灿所言,自唐至清,茶的产地和采制烹饮方法及其用具,已与《茶经》所说大不相同。当今几款很有名的茶,比如西湖龙井,陆羽《茶经》就没写到。说浙江的茶,陆羽认为'杭州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廷灿 霍山黄芽 中国
原文传递
探究《续茶经》翻译中的互文关照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亚敏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10-411,共2页
《续茶经》是一部经典的茶学著作,在研究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以及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研究《续茶经》翻译中的互文观照,是翻译领域与茶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以此为内容,进行几... 《续茶经》是一部经典的茶学著作,在研究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以及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研究《续茶经》翻译中的互文观照,是翻译领域与茶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以此为内容,进行几个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互文关照
下载PDF
《续茶经》校补新试——以“茶之源”为例
14
作者 王婷 《福建茶叶》 2020年第6期308-309,共2页
《续茶经》是《茶经》的续写之作,它对唐以后的茶事史料收罗宏富,是中国古代茶典籍的集大成者,对中国的茶艺、茶文化、茶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续茶经》成书于清雍正年间,最早的版本为寿椿堂版,清乾隆年间又有四库全书本版印行于世... 《续茶经》是《茶经》的续写之作,它对唐以后的茶事史料收罗宏富,是中国古代茶典籍的集大成者,对中国的茶艺、茶文化、茶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续茶经》成书于清雍正年间,最早的版本为寿椿堂版,清乾隆年间又有四库全书本版印行于世。虽然该书已有不少校正和纠误,但部分错漏之处仍旧存在。现以《续茶经》第一节"茶之源"为例,通过对被摘录原典的回溯,以及寿椿堂本《续茶经》和四库全书本《续茶经》的对校,以期纠正其中的错讹,并补充部分史料,让《续茶经》文本更为精当完整,更好地发挥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笔者不揣浅陋,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之源 校补
下载PDF
正山小种手工茶的芬芳品味
15
作者 馨琅 《茶(健康天地)》 2011年第6期36-37,共2页
发酵程度比较高,带有浓重松烟香味的正山小种的醇厚和成熟,会让人想起了故乡的风土和久别的亲人,在一杯茶中遥寄思念……久久不散的芬芳烟火香气也变得更加好闻,虽说一年四季。
关键词 正山小种 发酵程度 一杯 工夫红 桐木关 武夷 小种红 拣剔
下载PDF
松阳银猴诞生始末
16
《茶世界》 2010年第3期32-33,共2页
"松阳银猴茶"是一种具地方特色的名茶,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松阳银猴茶"产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南山区瓯江上游,县境内群山连绵,山水苍碧,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自古被文人墨客誉为"世外桃源&qu... "松阳银猴茶"是一种具地方特色的名茶,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松阳银猴茶"产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南山区瓯江上游,县境内群山连绵,山水苍碧,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自古被文人墨客誉为"世外桃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阳银猴 八山一水 生态示范区 银猴 分田 卯山 西屏山 兔毫斑
原文传递
点茶奇闻“三昧手”
17
作者 彭克荣 《茶博览》 2019年第8期78-79,共2页
苏东坡《送南屏谦师并引》云: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十二月二十七日,闻轼游落星,远耒设茶,作此诗赠之。道人晓出南屏山,耒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苏东坡《送南屏谦师并引》云: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十二月二十七日,闻轼游落星,远耒设茶,作此诗赠之。道人晓出南屏山,耒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何谓三昩,梵文音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际文化研究会
原文传递
功夫茶?工夫茶?
18
作者 萧春雷 《旅游时代》 2013年第7期31-32,共2页
写文章提到闽南功夫茶,拿不定主意到底用"功夫茶"还是"工夫茶",顺便查证一下两个词语的区别。却发现很多人对此都是一知半解,这便引起了笔者的溯本求源的欲望。依《辞海》看,二者可以通用。习惯上,潮州地区多用工夫... 写文章提到闽南功夫茶,拿不定主意到底用"功夫茶"还是"工夫茶",顺便查证一下两个词语的区别。却发现很多人对此都是一知半解,这便引起了笔者的溯本求源的欲望。依《辞海》看,二者可以通用。习惯上,潮州地区多用工夫茶,闽台地区多用功夫茶。文献里最早出现的工夫茶,并非品茶方法,而是茶叶品种:铁观音。清人陆廷灿自荼圣陆羽之后,于1717年受知崇安县令,退休后编了本《续茶经》,于1734年刊印,书中引《随见录》云:"武夷茶……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可知,工夫茶原是武夷茶里的一种名茶。但是不久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 圣陆羽 随园食单 宜兴紫砂壶 叶品种 深杯 沁透心脾 鸟龙 时大彬
原文传递
《续茶经》翻译中的互文关照研究
19
作者 袁德玉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9-400,共2页
我国是世界上茶文化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在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深渊价值和意义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不仅体系化记录了同时期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为我们传承茶文化提供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认知这些经典著作意义重大... 我国是世界上茶文化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在长期以来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深渊价值和意义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不仅体系化记录了同时期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为我们传承茶文化提供重要基础和保障,因此认知这些经典著作意义重大。而随着不同文化之间传播交流不断加剧,使用翻译消除语言上的差异就极为必要。本文拟从《续茶经》的基本状况分析入手,结合《续茶经》翻译的具体价值,根据翻译中的互文关照理论,从而探索《续茶经》翻译的相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活动 互文关照 思路研究
下载PDF
本期导读
20
《民族翻译》 2015年第1期1-1,共1页
本期开篇《关于民族地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一些思考》一文阐述了在民族地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积极意义,探讨了妥善处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在实施《国家通... 本期开篇《关于民族地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一些思考》一文阐述了在民族地区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积极意义,探讨了妥善处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学习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值得关注的是,本期有4篇文章分别通过评介《布罗陀史诗》英译本(汉壮英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罗陀 仓央嘉措 壮剧 异域文化 资本输入 典籍文献 学生翻译能力 语言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