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五至十六世纪江南粮长的动向与高乡市镇的兴起--以太仓璜泾赵市为例 被引量:24
1
作者 谢湜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57,共23页
15—16世纪,江南高乡地带出现了以姓氏命名的新兴市镇,创市者有不少是明前期永充粮长制下的世袭粮长。高乡地带的开发历程自元朝海漕时代开启,不同时期社会机制的变化,影响着其间乡村权势的演变和经济格局的变迁。这说明16世纪下半叶以... 15—16世纪,江南高乡地带出现了以姓氏命名的新兴市镇,创市者有不少是明前期永充粮长制下的世袭粮长。高乡地带的开发历程自元朝海漕时代开启,不同时期社会机制的变化,影响着其间乡村权势的演变和经济格局的变迁。这说明16世纪下半叶以后的江南市镇全景,其实是不同时代成立的市镇"层累"发展的结果,这一"层累"发展的过程,折射出明初以后江南社会经济结构的延续和内在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江南 市镇
原文传递
明代“重役”体制的形成--以白粮解运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胡铁球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146,共13页
明代白粮解运,开始为粮长督率运夫解运,后变为粮长自雇船只和人夫解运,再变为官府督催粮长解运。一般来说,以"区"佥点粮长,每名输纳白粮数目较大;以"里"佥点粮长,其输纳白粮数目较小。白粮解运正米1石所需费用,宣德... 明代白粮解运,开始为粮长督率运夫解运,后变为粮长自雇船只和人夫解运,再变为官府督催粮长解运。一般来说,以"区"佥点粮长,每名输纳白粮数目较大;以"里"佥点粮长,其输纳白粮数目较小。白粮解运正米1石所需费用,宣德为3石左右,成化为3-4石;正德、嘉靖时为4-5石;到万历时以5-6石为常,明末飙升到8-10石。北运白粮之重役的形成,核心原因是粮长在解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官辖",处处受官吏节制,使费繁多。由此可见,政府对民间组织的管辖环节不宜过多,否则弊端重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役 官辖
下载PDF
宋朝乡村催税人的演变——兼论明代粮长的起源 被引量:8
3
作者 朱瑞熙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明代粮长起源于宋朝的催税人,北宋前期为由乡村上户充当的里正衙前,中期改为户长,后期为甲头或大保长。南宋前后和各地实行不同制度,同时出现了税长和苗长,是为明代粮长的滥觞。
关键词 宋朝 催税人
下载PDF
洪武初期江南农村基层组织的演进 被引量:6
4
作者 夏维中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150,共10页
明初在全国强制推行的里甲制度原创于江南地区。这一制度不仅是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农村基层组织长期衍变的结果,同时也与明初十余年的酝酿分不开。朱元璋从接管该地区开始,就依凭强大的国家权力,以控制土地和人口为中心,以赋役征发为主要... 明初在全国强制推行的里甲制度原创于江南地区。这一制度不仅是宋元以来江南地区农村基层组织长期衍变的结果,同时也与明初十余年的酝酿分不开。朱元璋从接管该地区开始,就依凭强大的国家权力,以控制土地和人口为中心,以赋役征发为主要目的,在宋元基础上不断进行农村基层组织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最终导致了里甲制度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甲制度 人丁事产 均工夫 黄册 农村基层组织 江南地区 演进 国家权力 朱元璋
下载PDF
明代永充粮长与嫡长子继承——基于吴江黄溪史氏家族文献的考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滔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35,共12页
一般认为,永充制乃明初粮长制度之常态,然学界对它的具体实施情况却多语焉不详。吴江黄溪史氏的家族文献为我们深刻了解永充粮长制的实际运作提供了极好素材。为了解决担任粮长所需承担的繁重的赋役负担,黄溪史氏采取嫡长子继承制,通过... 一般认为,永充制乃明初粮长制度之常态,然学界对它的具体实施情况却多语焉不详。吴江黄溪史氏的家族文献为我们深刻了解永充粮长制的实际运作提供了极好素材。为了解决担任粮长所需承担的繁重的赋役负担,黄溪史氏采取嫡长子继承制,通过在家族内部划分大户和小户,来解决粮长的继替,并藉以平衡赋役的轻重。该族在家庙建设上所做的各种实践,或多或少是出于考虑赋役负担与财产之间的连带关系而定,并不纯粹是宗法庶民化的结果。正德嘉靖以后,随着均田均役的逐步实施,原本存在于大户与小户之间责任分割的不平衡被抹平,粮长制度日渐式微,黄溪史氏实行了百余年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失去了继续存在的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继承制 家庙 神道向右
原文传递
粮长权力体系构建及其与地方官吏的权力冲突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铁球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74-82,共9页
粮长制度设立的目的极其繁多,但最为核心的目的有二,即防止"官吏侵渔"和抑制豪强发展。为了前一个目的,朱元璋以赋税征纳为中心构建起一套相对独立的粮长权力体系,其制度根本特性是赋税不经地方政府之手,形成中央直接掌控地... 粮长制度设立的目的极其繁多,但最为核心的目的有二,即防止"官吏侵渔"和抑制豪强发展。为了前一个目的,朱元璋以赋税征纳为中心构建起一套相对独立的粮长权力体系,其制度根本特性是赋税不经地方政府之手,形成中央直接掌控地方基层赋税的局面。为了后一个目的,朱元璋在制度上设置了粮长重负的同时,又不断加强地方政府对粮长各种权力的约束和监管,形成了地方提督粮长的监管体系。在上述两个核心目的之中又夹杂了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和寻求地方权力制衡,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由于粮长设立的目的重重且往往难以兼容,故其体制内潜伏着种种冲突。其中粮长相对独立的权力体系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官吏的权力展开和利益需求,于是他们利用提督粮长的种种权力,采取沮设、零碎、留难等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破坏粮长制度。而宣德以后的粮长制度变革,也基本上是以收归和弱化粮长权力为动机,核心目的是建立机动的地方财政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地方官 权力冲突
下载PDF
明代粮长雏形再论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恩虎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2-74,共3页
粮长制度是明代田赋制度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内容,明代粮长制的雏形与王恺在金华实行的里长征粮制以及明初江南富户征调都没有直接关系。从承役方式、职能和催粮数额等方面来看,明初江南地方里长与其后的粮长具有相通之处,应是明代粮长的... 粮长制度是明代田赋制度一项重要而特殊的内容,明代粮长制的雏形与王恺在金华实行的里长征粮制以及明初江南富户征调都没有直接关系。从承役方式、职能和催粮数额等方面来看,明初江南地方里长与其后的粮长具有相通之处,应是明代粮长的雏形。明代的粮长制度正如明代的黄册制度一样,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元代浙西等江南地区的相关赋役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雏形
下载PDF
论明代军户余丁在粮草运输和管理中的职能——以天一阁藏《国朝诸臣奏议》纸背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瑞青 《军事历史研究》 2016年第1期9-13,共5页
宁波市天一阁所藏元明递修公文纸印本《国朝诸臣奏议》纸背文献,有27叶文书涉及军队中的余丁。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明代军户余丁除了作为正军兵员的补充力量外,还担负协助粮长和纳户运输米粮、马草以及检查仓库进出等差役,这为研究明代余... 宁波市天一阁所藏元明递修公文纸印本《国朝诸臣奏议》纸背文献,有27叶文书涉及军队中的余丁。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明代军户余丁除了作为正军兵员的补充力量外,还担负协助粮长和纳户运输米粮、马草以及检查仓库进出等差役,这为研究明代余丁的地位和职能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户 余丁 卫所
原文传递
20世纪以来明代粮长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晖 《三峡论坛》 2011年第1期64-66,148,共3页
粮长是明太祖创设的职役,负责秋粮的征收和解运,并掌管乡村的诸多事务,一度煊赫如官府。研究粮长对于了解明代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已有的论著,对粮长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以若干热点问题为中心,介绍学者们的不同... 粮长是明太祖创设的职役,负责秋粮的征收和解运,并掌管乡村的诸多事务,一度煊赫如官府。研究粮长对于了解明代赋役制度与乡村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已有的论著,对粮长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以若干热点问题为中心,介绍学者们的不同观点和见解;并就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缺憾作一定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综述
下载PDF
《新安蠹状》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庆元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9,267,共12页
一、<新安蠹状>简介 徽州文书档案由于是第一手资料而受到明清史学研究者的重视.徽州文献也有属于档案汇编的形式.<丝绢全书>就"无异明代徽州府衙门中的一批卷宗","与徽州地方发现之房地契约同有史料保存的... 一、<新安蠹状>简介 徽州文书档案由于是第一手资料而受到明清史学研究者的重视.徽州文献也有属于档案汇编的形式.<丝绢全书>就"无异明代徽州府衙门中的一批卷宗","与徽州地方发现之房地契约同有史料保存的价值."①新见之<新安蠹状>亦属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府志 一条鞭法 万历 新安卫 徽州妇女 徽州社会 徽商 商人 童生 壹毫 庆元 条编 士风 彭好古 家货 机户
原文传递
浅析明代粮长制度
11
作者 应宗华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4-77,共4页
粮长制度作为明代赋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改善和恢复经过战乱摧残后的明初经济,采取的赋役征收制度,亦是朱明政权统治和剥削人民的有力工具。通过这一制度,不仅可以便利政府对田赋的征收,而且可以借此依靠... 粮长制度作为明代赋役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改善和恢复经过战乱摧残后的明初经济,采取的赋役征收制度,亦是朱明政权统治和剥削人民的有力工具。通过这一制度,不仅可以便利政府对田赋的征收,而且可以借此依靠大地主阶级的协助来巩固封建政权对农村的统治。这一制度的实施对明初经济的逐步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后期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也使其变成一种危害经济发展和社会风气的祸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制度 浅析
下载PDF
《明代粮长制度》评介
12
作者 范鹏鹏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6年第8期95-95,87,共2页
文章解读了我国著名经济史专家梁方仲的《明代粮长制度》。首先介绍了全书梗概:粮长制的历史渊源及其设立目的,粮长的职务和特权,粮长的演变。分析了该书的特点:史料翔实,大胆引用历史学以外学科的方法,视野宏大。认为该书阐述了明朝经... 文章解读了我国著名经济史专家梁方仲的《明代粮长制度》。首先介绍了全书梗概:粮长制的历史渊源及其设立目的,粮长的职务和特权,粮长的演变。分析了该书的特点:史料翔实,大胆引用历史学以外学科的方法,视野宏大。认为该书阐述了明朝经济的发展脉络,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小生产者社会经济地位的变迁,商人资本及其经营的发达,农产品和手工制造品的商品化程度以及货币权力逐渐增长,借此说明了明中叶以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制度》 梁方仲
下载PDF
明代初期道德生活的政治导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树贵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6期33-37,共5页
明代道德生活的偏执性,在中国历史上极其特殊的。追根溯源,是明代初期政治生活的特殊性所引发的。分封、废相、厂卫、教化、粮长等制度的改革与创设,不同程度地将社会道德生活引入了无以复加的偏执境地。
关键词 分封 废相 厂卫 教化
下载PDF
明清小说中的一种“农民”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红梅 程志兵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0年第1期92-94,共3页
明清小说中提到一种较为特殊的"农民",这是当时民间对负责征收输送粮食的"粮长"的俗称。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农民
下载PDF
重赋之下的“孝义”:明前期常熟赋役改革中的粮长集团
15
作者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5,219,共15页
周忱改革改变了明前期江南社会的政治氛围,这一点学界尚未予以关注。周忱改革之前,抄没官田在江南不时发生,始终威胁着江南富民及其精英粮长群体。这种氛围导致明初江南一度出现"诸孝子代父受刑"的现象,实质是粮长群体遭受政... 周忱改革改变了明前期江南社会的政治氛围,这一点学界尚未予以关注。周忱改革之前,抄没官田在江南不时发生,始终威胁着江南富民及其精英粮长群体。这种氛围导致明初江南一度出现"诸孝子代父受刑"的现象,实质是粮长群体遭受政治打击后的非常应对手段。周忱改革在政治上保障了粮长群体的人身与财产安全,尽管这一过程中粮长的权力大大削弱,但明初以降江南的地方政治气氛得以扭转,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也伴随着赋役改革而变化。科举仕宦获得赋役优免而形成的绅宦家族成为此后江南社会的主导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常熟 赋役改革
原文传递
明朝“粮长”是怎么成为瘟神岗位的
16
作者 大狮子 《廉政瞭望》 2020年第19期54-55,共2页
大明洪武四年(137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颁布了《蠲两浙秋粮诏》,捣鼓出了个"粮长制"。国家不再派官吏收粮,而把征缴重任交给各村德高望重的村民,是为粮长"。其中田土多者为粮长,督其乡之赋税。"粮长制度首先在浙... 大明洪武四年(137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颁布了《蠲两浙秋粮诏》,捣鼓出了个"粮长制"。国家不再派官吏收粮,而把征缴重任交给各村德高望重的村民,是为粮长"。其中田土多者为粮长,督其乡之赋税。"粮长制度首先在浙江实施,后来推行全国,成为了明朝的一项重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太祖朱元璋 明洪武 征缴
下载PDF
明代粮长雏形复论
17
作者 陈恩虎 《巢湖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24-126,共3页
粮长制度是明代田赋制度一项重要而特出的内容,明代粮长制的雏形与王恺在金华实行的里长征粮制、明初江南富户征调都没有直接关系。从承役方式、职能和催粮数额等方面来看,明初江南地方里长与其后的粮长具有相通之处,应是明代粮长的雏... 粮长制度是明代田赋制度一项重要而特出的内容,明代粮长制的雏形与王恺在金华实行的里长征粮制、明初江南富户征调都没有直接关系。从承役方式、职能和催粮数额等方面来看,明初江南地方里长与其后的粮长具有相通之处,应是明代粮长的雏形。明代的粮长制度正如明代的黄册制度一样,其历史渊源可追溯故元浙西等江南地区的相关赋役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雏形
下载PDF
中国乡里制度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秀玲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1-183,共13页
中国乡里制度研究及展望赵秀玲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而言,研究者多把重心放在县以上政治制度的探讨上,对乡里制度少有关注。其原因有四:一是在大多数朝代乡里不是一级行政政权,它是作为县以下行政权力的一种补充而存在的;二是乡... 中国乡里制度研究及展望赵秀玲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而言,研究者多把重心放在县以上政治制度的探讨上,对乡里制度少有关注。其原因有四:一是在大多数朝代乡里不是一级行政政权,它是作为县以下行政权力的一种补充而存在的;二是乡里制度缺乏县以上制度规范性、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里制度 保甲制度 政治学 乡里组织 研究者 太平天国 政治制度研究 研究对象 制度史 制度
原文传递
明代粮长制度在徽州的实施 被引量:13
19
作者 汪庆元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7-85,共9页
本文利用徽州家谱、地方志、徽州文书和新发现的明万历年间徽州府文件汇编———《新安蠹状》中的资料,以明代徽州府为中心,对粮长制度的实施及其演变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制度 明代 徽州 万历年间 微州文书 地方志
原文传递
粮长之役与明中前期社会风气的崇俭黜奢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和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1年第3期9-18,共10页
明中前期社会风气的崇俭黜奢与这一时期粮长制度在社会上的广泛推行有着密切关系。文章认为 ,朱元璋创设粮长制度内含“右贫抑富”以及崇俭戒奢的政治意图 ,加之明前期整个社会的政治敏感度较高 ,致使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几乎成了政治风... 明中前期社会风气的崇俭黜奢与这一时期粮长制度在社会上的广泛推行有着密切关系。文章认为 ,朱元璋创设粮长制度内含“右贫抑富”以及崇俭戒奢的政治意图 ,加之明前期整个社会的政治敏感度较高 ,致使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几乎成了政治风气的翻版 ,这是明前期粮长制度影响社会风气的基本特征。进入明中期 ,随着粮长制度的政治色彩日渐消退 ,粮长之役的经济负担转而成为人们的一大敏感话题 ;为了逃避粮长之役 ,隐匿资产就成了人们的无奈之选 ,并使得怯于露富成了普遍的社会心态 ,整个社会由此进入了隐形消费时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前期 制度 社会风气 徭役制度 崇俭黜奢风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