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视动物:人类世语境下对“自然”的重构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惠青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9-166,共8页
末世论像一个魔咒引发了思想界对于地球的过去与现在的一系列叩问。人类能否走出人类世的“灭绝”困境,重新在这个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到临界点的地球上搭建避难所,成为引领思想界广泛思辨的热点议题,反思和批判的焦点指向人类深度干预下... 末世论像一个魔咒引发了思想界对于地球的过去与现在的一系列叩问。人类能否走出人类世的“灭绝”困境,重新在这个生态环境已经恶化到临界点的地球上搭建避难所,成为引领思想界广泛思辨的热点议题,反思和批判的焦点指向人类深度干预下已经濒于消失的“自然”。追随“自然”之所以消失的根本原因,在人类与非人类之间重建对话的契机,是思想界寻求突破的一条明晰的主线。回到“地面”,躬身“生成—动物”,走出人类世物种关系困境,并因此而重思万物有灵和“自然”之魅,成为探求人类世出口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自然 生成动物 生态美学
下载PDF
两种生成观:兼论《呼啸山庄》中的女性歇斯底里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素情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26,共8页
对女性歇斯底里的描写是《呼啸山庄》等19世纪英语文学中的常见现象。著名女性主义学者伊利格瑞认为,"女性歇斯底里"是完善女性形态、获得独立女性主体的女性话语方式之一。她的观点与德勒兹的"生成-动物"、"... 对女性歇斯底里的描写是《呼啸山庄》等19世纪英语文学中的常见现象。著名女性主义学者伊利格瑞认为,"女性歇斯底里"是完善女性形态、获得独立女性主体的女性话语方式之一。她的观点与德勒兹的"生成-动物"、"生成-女性"等"生成"观有很大相通之处,二者都强调以"差异"和"生成"解构同一、自明的男性主体。本文进一步挖掘女性歇斯底里与"动物精神"的关联,认为《呼啸山庄》充分体现了两位学者的"生成"哲学观,在其独特的动物叙事中凸显了"女性歇斯底里"所蕴藏的"低端模仿",并在非再现的"生成"中产生了具有颠覆性的女性—动物同盟关系,为如何创建有效的女性话语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斯底里 生成-动物 女性话语 《呼啸山庄》
原文传递
从社会新闻到纪录影像:生态纪实片《同象行》的思想生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航 《中国电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94,共5页
2021年5月,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州野生象群向北迁移被国内新闻媒体广泛关注和跟踪报道,也引发了全世界的讨论。基于此事件创作的生态纪实片《同象行》更进一步深化了新闻所带来的思考,传达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的思想。
关键词 影像表述 生成动物 生态共同体
原文传递
内在性:德勒兹哲学视域下《白鲸》后现代伦理叙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丽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1-126,共6页
德勒兹哲学为理解《白鲸》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开辟了一条后现代伦理学的阐释路径。在德勒兹内在性伦理思想视域下,白鲸作为结构的他人规定着所有人物的对象性存在,亚哈与白鲸之间则呈现出生成—动物的二元共生关系。表面上《白鲸》在... 德勒兹哲学为理解《白鲸》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开辟了一条后现代伦理学的阐释路径。在德勒兹内在性伦理思想视域下,白鲸作为结构的他人规定着所有人物的对象性存在,亚哈与白鲸之间则呈现出生成—动物的二元共生关系。表面上《白鲸》在思想和内容层面存在深刻的断裂,其实这两个层面是协调一致的。结构的他人和生成—动物两个概念让亚哈和白鲸从超越性中解放出来进入现实的经验世界,同时恢复了被边缘化的水手们的差异性存在,《白鲸》的复仇叙事因此得以成为一个群体心理学案例。结构的他人、生成—动物和群体心理构成《白鲸》内在性伦理叙事的三重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性伦理学 《白鲸》 结构的他人 生成动物 群体心理学
下载PDF
从动物视角看“物化”中的道家情感论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素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1-167,181,共8页
本文以动物为切入视角,从情状、身体和语言三方面探究"物化"中的动物书写及道家情感论。论文先从"物化"中确凿的物种间情感现象出发,在德勒兹等人的"生成-动物"和"情状"概念启示下探究"物... 本文以动物为切入视角,从情状、身体和语言三方面探究"物化"中的动物书写及道家情感论。论文先从"物化"中确凿的物种间情感现象出发,在德勒兹等人的"生成-动物"和"情状"概念启示下探究"物化"中人与动物相互转化的哲学张力及情感动力,并以战国末期的气化宇宙论及"气情"说证明"物化"确实潜藏着人类-动物间的情感关联。其次,"物化"具有人向动物"生成"的具身性和操演性,交接之"气"则在人、物交接中形成了类似于情的空间氛围。从语言上看,"物化"体现了《庄子》以动物为媒介往返于语言分裂地带,从逻辑向诗性的感性言说,是人向自然转化的书写实践。概言之,动物为我们探究先秦道家情感论的生发及其自然走向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物化"并非原始思维的活物论,而是《庄子》对理性思维的反拨,对个人情感的正视及其自然化处理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情状 物化 生成-动物
下载PDF
怪物、畸形与幽灵--“怪物”概念的三重变体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宇辉 刘美娟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4-80,共7页
"怪物/怪物性"并非仅是一个时髦的话题,而是自西方哲学的发端之际就展现出激发思想的强力。亚里士多德对怪物/畸形的辨析,康吉莱姆对正常/病态及规范性的反思,以及德勒兹与加塔利的生成-动物的概念,正是这个概念谱系中的三个... "怪物/怪物性"并非仅是一个时髦的话题,而是自西方哲学的发端之际就展现出激发思想的强力。亚里士多德对怪物/畸形的辨析,康吉莱姆对正常/病态及规范性的反思,以及德勒兹与加塔利的生成-动物的概念,正是这个概念谱系中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晚近资本主义日益进入新保守主义阶段之后,怪物概念需要经过重新理解,甚至有必要被幽灵这个新形态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物 生成-动物 幽灵 正常/病态
原文传递
从《与狼为伴》看安吉拉·卡特小说中的“生成——动物” 被引量:1
7
作者 安婕 《临沂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78-81,共4页
基于安吉拉·卡特的《与狼为伴》小说文本来探讨德勒兹的"生成——动物"概念。文章认为卡特小说在童话与哥特式恐怖两端中间寻找一个不断生成的充满生命力的天地。结合故事文本,卡特通过颠覆理性的二元逻辑,利用故事叙事... 基于安吉拉·卡特的《与狼为伴》小说文本来探讨德勒兹的"生成——动物"概念。文章认为卡特小说在童话与哥特式恐怖两端中间寻找一个不断生成的充满生命力的天地。结合故事文本,卡特通过颠覆理性的二元逻辑,利用故事叙事的时间特点,为"生成——动物"提供了场域,而"生成——动物"在对《小红帽》的戏仿中,在狼与人之间不断配置,生生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绵延 生成 生成——动物 童话故事
下载PDF
面向他者的生成:德勒兹的“生成-动物”理论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帆 《唐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62-69,共8页
“生成-动物”作为德勒兹生成理论的一项具体实践,是德勒兹哲性诗学和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他反对西方传统的同一性和存在理念的有力工具。它通过物质身体对异质项的感知,生产出人与动物之间的解辖域化倾向,挑战了二元对立的... “生成-动物”作为德勒兹生成理论的一项具体实践,是德勒兹哲性诗学和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他反对西方传统的同一性和存在理念的有力工具。它通过物质身体对异质项的感知,生产出人与动物之间的解辖域化倾向,挑战了二元对立的权力机制。从这一角度而言,“生成-动物”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色彩,暗示了由强势群体向弱势他者的政治生成,并成为引领弱势群体体认并反抗权力压迫的方式,呈现出后现代语境中差异化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为当下的现实政治及文化思考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生成-动物 生成理论 解辖域化 他者
下载PDF
根茎式书写与“生成—动物”——谈库切的《动物的生命》
9
作者 庞红蕊 《跨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105-120,245,共17页
在《动物的生命》中,库切通过主人公科斯特洛来言说自我,其启发意义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他拒绝依附西方主流哲学话语,创建了一种开放式的动物伦理学。一方面,它摒弃了一切先验的界限,向所有生命形式开放;另一方面,它拒绝制定任何具体... 在《动物的生命》中,库切通过主人公科斯特洛来言说自我,其启发意义表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他拒绝依附西方主流哲学话语,创建了一种开放式的动物伦理学。一方面,它摒弃了一切先验的界限,向所有生命形式开放;另一方面,它拒绝制定任何具体原则,向未来的诸多可能性敞开。第二,他将人类对动物所做的行为与纳粹对犹太人所做的行为进行了类比,意在揭示这两种暴行共同的运作机制,即基于“同类逻辑”的区分。在这种区分机制的作用下,人们往往对异类(包括动物)的遭遇置若罔闻。第三,他在动物问题的视域中开启了诗与哲学的古老论争,重新反思文学的价值。他指出,作家应具激进姿态,担负起批判理性霸权的使命,恢复文学的教化功能。在他看来,文学的应然面貌是情感的流淌,是感同身受,用德勒兹和加塔利的术语来表达,即“生成—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的生命》 根茎式书写 动物伦理学 生成动物
原文传递
《森林奇旅》:巴西民族寓言与当代世界危机的解法
10
作者 王昕 《当代动画》 2023年第1期39-42,F0004,共5页
巴西动画长片《森林奇旅》通过一对伙伴寻找传说中拥有无限力量的初之精灵,试图从巨人手中拯救森林的故事,将童年想象与巫术森林的神秘体验相结合,以一种生成-动物的视角,带出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作为一则第三世界民族寓言,... 巴西动画长片《森林奇旅》通过一对伙伴寻找传说中拥有无限力量的初之精灵,试图从巨人手中拯救森林的故事,将童年想象与巫术森林的神秘体验相结合,以一种生成-动物的视角,带出了对自然环境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作为一则第三世界民族寓言,《森林奇旅》还联系着巴西社会的具体危机,在奇幻故事的背景中,悄然揭示了筑坝蓄水对亚马逊雨林生态造成的毁灭性影响,展现了栖居其间的原住民流离失所的境况。面对巴西和当代世界的普遍危机,影片以动画人的视角提出了天真的解决和疗愈之法——颠覆主流的成长逻辑,让孩子在成人的身体中生生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莱·阿布雷乌 森林奇旅 生成-动物 亚马逊雨林
原文传递
黑塞《荒原狼》中的“生成-动物”探析
11
作者 张熠琳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第3期13-16,共4页
在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笔下,新旧阶级交替、新旧文化冲突带给精英知识分子的生存与精神危机始终是其难以绕开的主题。在《荒原狼》中,“生成-动物”是哈里·哈勒尔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生成-狼”为他提供了逃逸与救赎的可能... 在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笔下,新旧阶级交替、新旧文化冲突带给精英知识分子的生存与精神危机始终是其难以绕开的主题。在《荒原狼》中,“生成-动物”是哈里·哈勒尔摆脱危机的唯一出路,“生成-狼”为他提供了逃逸与救赎的可能性。虽然生成过程没有终项、始终处于“在-之间”的状态,但是生成产生的强力增强了生命的强度与力量,让生命之所能最大化,启发着人们重新认识与反思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原狼》 生成-动物 生成-狼
下载PDF
生成视域下的庄子存在美学研究
12
作者 葛跃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第4期94-96,共3页
庄子存在美学思想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从德勒兹的生成—动物理论视角解读庄子的物化论和悬解论,指出庄子提供的存在方式是以齐物论为理论基础,以心斋的逻辑推理方式为内在精神状态,从而在主观上,为复杂的生命体验寻找安身立命的理论... 庄子存在美学思想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从德勒兹的生成—动物理论视角解读庄子的物化论和悬解论,指出庄子提供的存在方式是以齐物论为理论基础,以心斋的逻辑推理方式为内在精神状态,从而在主观上,为复杂的生命体验寻找安身立命的理论依据。在客观上,庄子的存在论思想开辟了反思自身社会存在的新维度,形成一套全新的理论话语,建构一种异质共存的悖论性生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生成动物 物化 悬解
下载PDF
西方文论关键词 生成 被引量:22
13
作者 尹晶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3-102,共10页
在德勒兹(和瓜塔里)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批评中,生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对中国学界而言,生成、生成女人、生成动物这几个概念颇为晦涩难懂,本文意在对它们进行详细阐释和界定。生成是不断生成差异,它不以任何存在为基础,没有起源,也没有... 在德勒兹(和瓜塔里)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批评中,生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对中国学界而言,生成、生成女人、生成动物这几个概念颇为晦涩难懂,本文意在对它们进行详细阐释和界定。生成是不断生成差异,它不以任何存在为基础,没有起源,也没有特定目标或最终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中间。生成不是模仿或认同,不是获得事物的形式,而是让要生成之物和被生成之物发射出微粒,并让它们具有同样的动静、快慢关系,从而具有同样的感受。生成是要增强生命的力量,将生命的所能最大化。生成女人是瓦解男/女二元对立,让人逃离父权制权力结构和以男人为标准的主导价值。生成动物是解域人/动物的二元对立,让人逃离"人之形象"对人的一切规定,将人类文化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勒兹 瓜塔里 生成 生成女人 生成动物
原文传递
“生成”与伦理——德勒兹的“生成”概念及其伦理之维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灯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5,共7页
"生成"是德勒兹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作为一种虚拟的连接,"生成"关涉的是强度和力量的问题,即主体如何通过与他者之间的连接——主体的"他者之变",来提升其自在生命力的问题。就"生成"... "生成"是德勒兹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作为一种虚拟的连接,"生成"关涉的是强度和力量的问题,即主体如何通过与他者之间的连接——主体的"他者之变",来提升其自在生命力的问题。就"生成"作为一种生命的创新方式而言,它朝向的是一种伦理、一种事关个体存在方式的"内在性伦理"。在德勒兹那里,"生成"的这一伦理维度主要是通过人的生成女人、生成动物和生成不可感知之物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从伦理维度看,生成女人体现的是反男性中心主义,生成动物体现的是反人类中心主义,而生成不可感知之物体现的是一种不再将我们自身与生命相分离的新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 伦理 生成女人 生成动物 生成不可感知之物
下载PDF
生成动物:《狼图腾》中的生成狼阐释 被引量:2
15
作者 尹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7-200,共4页
运用吉尔·德勒兹的"生动动物"这一概念对《狼图腾》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狼图腾》不是在宣扬"克分子"狼的暴力、野蛮、残忍、嗜血和弱肉强食、强者为王、损人利己的"狼道",而是向读者展现了一... 运用吉尔·德勒兹的"生动动物"这一概念对《狼图腾》进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狼图腾》不是在宣扬"克分子"狼的暴力、野蛮、残忍、嗜血和弱肉强食、强者为王、损人利己的"狼道",而是向读者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经验,展现了"分子"狼的感受和感知,展现了人的"生成狼"。生成狼不是模仿"克分子"狼的血腥、残忍、贪婪、邪恶,而是要看到或想象"分子"狼具有怎样的"感知"和"感受",让"分子"狼具有的或假定"分子"狼具有的生命力穿越人自身,让人具有"分子"狼的诸种感受。生成狼是在人和狼之间找到一条逃逸线,摆脱华夏儒家文化限制、束缚良民顺民的一切规定,从而重新接近"非个体、非有机的生命",通过不断地欲望生产生成差异,增强自身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图腾》 德勒兹 生成动物 生成 克分子狼 分子狼
下载PDF
爱的回馈:小说《一个叫欧维的男人》的生成解读
16
作者 袁明刚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3年第1期46-51,共6页
瑞典小说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2012年创作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讲述了在妻子死后决定自杀的欧维多次尝试未果,他放弃了死的念头。德勒兹哲学思想中的生成是指主体通过移情热衷对象物而从中获取力量的创造过程。本文通过用生成思... 瑞典小说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2012年创作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讲述了在妻子死后决定自杀的欧维多次尝试未果,他放弃了死的念头。德勒兹哲学思想中的生成是指主体通过移情热衷对象物而从中获取力量的创造过程。本文通过用生成思想解读该小说,发现生成女人使欧维放弃了自杀的想法,生成动物使他更加顽强,生成不可知使他成为超级英雄。生成为欧维产生正能量,使其在平凡人生中取得非凡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 生成女人 生成动物 生成不可知
下载PDF
论伍尔夫小说《幕间》中人与动物共生的生态思想
17
作者 仇小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34-139,160,共7页
与传统仅仅从男女两性关系的视角解读小说不同,文章尝试用德勒兹的生成动物理论来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幕间》中人与动物共生的生态思想。小说通过描写人类对动物的压迫,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物种歧视与性别歧视、阶级歧... 与传统仅仅从男女两性关系的视角解读小说不同,文章尝试用德勒兹的生成动物理论来探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幕间》中人与动物共生的生态思想。小说通过描写人类对动物的压迫,揭示了人类中心主义下的物种歧视与性别歧视、阶级歧视和种族歧视的内在联系。作者通过一幕由动物做主角的历史剧演出,使主人公们经历了"生成动物"的状态,艺术地展现了人性与动物性之间的共性和流动性,解析了人与动物的二元对立。作品还表达了动物性的多元态思想,主人公们最终成为一系列人类动物,回归自然和生命的本真状态。《幕间》启示我们,人类在追求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不应忘记自身的动物性,人类只有与其它物种和谐共生,才有真正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间 德勒兹 生成动物 人类动物
下载PDF
象征、道德与生成:论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的动物意象
18
作者 段道余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55-61,145,共8页
在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中,动物意象与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密切关联。一方面,默多克笔下的动物是小说人物的隐喻,象征着他们的存在状况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默多克塑造的动物对小说人物具有更加能动的道德指引作用。对陷入臆... 在艾丽丝·默多克的小说中,动物意象与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密切关联。一方面,默多克笔下的动物是小说人物的隐喻,象征着他们的存在状况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默多克塑造的动物对小说人物具有更加能动的道德指引作用。对陷入臆想之中的小说人物而言,动物在小说人物的道德成长中不仅扮演了道德裁判和见证者的角色,而且也通过自身的在场使小说人物通过生成动物,摆脱了臆想,获得了新的存在方式。默多克在小说中对动物的能动性和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的刻画既体现了战后英国社会中人类中心主义的瓦解和人对动物自身拥有主体的认识,也反映了她在道德哲学中阐释的“学习”、关注“细节”和“具体之物”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默多克 动物 象征 道德见证 生成动物
原文传递
动物创伤与生成动物——论《白骨》中的“反人类世”叙事
19
作者 孟庆粉 姜礼福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95-102,160,F0003,共10页
“人类世”概念揭示了人类例外主义的荒谬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毁灭性后果。芭芭拉·高蒂的小说《白骨》以大象视角展开叙述,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话语,建构一种新的物种关系。参照布兰德肖的跨物种心理学,基于生成动物概念,小说中的生... “人类世”概念揭示了人类例外主义的荒谬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毁灭性后果。芭芭拉·高蒂的小说《白骨》以大象视角展开叙述,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话语,建构一种新的物种关系。参照布兰德肖的跨物种心理学,基于生成动物概念,小说中的生成无处不在,既是内容,也是一种“反人类世”叙事策略,具体呈现为对大象个体、集体等多维创伤体验的描摹,呈现出高蒂对大象行为的细致观察和大象心理的深刻理解。研究认为高蒂从文学视域,通过生成方式探索了物种意识跨越的可能性,生成大象模糊了人类和动物的物种疆界,颠覆了人们对动物的传统认知,传达出作家对南非大象个体命运的关注和种群生存危机的焦虑,揭示了人类对大象的伦理责任,旨在实现人类与大象的共生,走出“人类世”的物种关系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世 动物创伤 生成动物 《白骨》
下载PDF
再现与内省:中国先锋戏剧的人物塑造——以《恋爱的犀牛》为例
20
作者 袁腊雪 《戏剧之家》 2020年第35期6-7,共2页
作为一门舶来艺术,中国话剧以传统戏剧为依托迅速发展,直至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实验戏剧的影响下,标志着对中国传统戏剧之反叛的中国先锋戏剧诞生。从当代中国最初引进先锋戏剧概念时主要介绍荒诞派这一史实来看,荒诞派戏剧对中国先锋... 作为一门舶来艺术,中国话剧以传统戏剧为依托迅速发展,直至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实验戏剧的影响下,标志着对中国传统戏剧之反叛的中国先锋戏剧诞生。从当代中国最初引进先锋戏剧概念时主要介绍荒诞派这一史实来看,荒诞派戏剧对中国先锋派戏剧的影响最甚。在新时期戏剧史上,《恋爱的犀牛》无疑是当代戏剧实验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就人物塑造方面而言,以孟京辉、廖一梅为代表的中国先锋派戏剧创作者对于西方荒诞派戏剧既有再现也有内省。一方面,中国先锋派戏剧和西方荒诞派戏剧都展现了变形的人物——生成动物的异常者;另一方面,中国先锋戏剧中的“先锋”人物有自己的特色,在不同的语境下增添了中国化元素,体现出了一种文化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锋派戏剧 西方荒诞派戏剧 《恋爱的犀牛》 生成动物 中国化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