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 |
周贵华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2
|
印度佛教如来藏学之结构特征 |
周贵华
|
《法音》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3
|
玄奘大师 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 |
清扬
|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4
|
中观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龙树的定位为中心 |
斋藤明
何欢欢
|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5
|
玄奘所译《瑜伽论》之研究今昔 |
释惠敏
|
《佛学研究》
|
1994 |
0 |
|
6
|
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等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著述的流出分期 |
周贵华
|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
|
|
7
|
坛城:人与世界和谐的心理原型 |
鲁珊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8
|
禅宗“顿悟”浅释 |
蒋均涛
|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
|
1994 |
1
|
|
9
|
简论佛教的中国化 |
李尚全
|
《兰州学刊》
CSSCI
|
1989 |
1
|
|
10
|
佛教的因果观念 |
姚卫群
|
《南亚研究》
CSSCI
|
2002 |
2
|
|
11
|
玄奘与弥勒净土信仰 |
张文良
|
《法音》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12
|
《瑜伽师地论》中的“五见”探微 |
释净智
|
《法音》
|
2022 |
0 |
|
13
|
《成唯识论》的阿赖耶识转变说及其对外部世界之构建 |
茅宇凡
|
《中国学术》
|
2022 |
0 |
|
14
|
说一切有部对佛教因果论之贡献 |
法光
|
《宗教研究》
|
2016 |
1
|
|
15
|
瑜伽行派与小乘佛学在空性思想上的相似性探讨 |
金刚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1
|
|
16
|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唯识学发展史述略 |
袁宏禹
|
《法音》
|
2020 |
1
|
|
17
|
大乘瑜伽行派 |
潘桂明
|
《科学与无神论》
|
2000 |
0 |
|
18
|
追觅百年地论的慧风:评圣凯著《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 |
赵茜茜
|
《宏德学刊》
|
2022 |
0 |
|
19
|
宗喀巴对瑜伽行派的判释 |
徐东明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1
|
|
20
|
隋唐“无情有无佛性”之争与佛教中国化转型 |
田湖
|
《法音》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