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 被引量:9
1
作者 周贵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9-65,共7页
关键词 “唯识学” 瑜伽 佛教思想 识相 “唯了别”
原文传递
印度佛教如来藏学之结构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贵华 《法音》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16,共12页
关键词 印度佛教 如来藏学 结构特征 瑜伽 大乘佛教
原文传递
玄奘大师 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 被引量:3
3
作者 清扬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5,共3页
在各地佛寺,常会见到这样一幅石刻画:一位中年行脚僧人,身背经箧,经箧中清晰可见一卷卷经书,让人不禁想到漫漫西行路上那些求法高僧孤独而执著的身影。中国历史上,有一位高僧家喻户晓:在老百姓那里,他是《西游记》中慈悲、虔诚而又带... 在各地佛寺,常会见到这样一幅石刻画:一位中年行脚僧人,身背经箧,经箧中清晰可见一卷卷经书,让人不禁想到漫漫西行路上那些求法高僧孤独而执著的身影。中国历史上,有一位高僧家喻户晓:在老百姓那里,他是《西游记》中慈悲、虔诚而又带些愚痴的"唐僧";在知识分子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脊梁 玄奘大师 脚僧 瑜伽师地论 那烂陀寺 西 印度佛教 瑜伽 译经 佛教经典
原文传递
中观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龙树的定位为中心 被引量:3
4
作者 斋藤明 何欢欢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9-153,共15页
本文在分析并明确"中观思想"一词含义的基础上,从西藏传统的学说纲要书的视角、历史与文献史的角度、哲学与思想史的径路三个方面考察了龙树的定位问题,勾勒出印度大乘佛教思想史中龙树的位置——龙树是确立"大乘阿毗达... 本文在分析并明确"中观思想"一词含义的基础上,从西藏传统的学说纲要书的视角、历史与文献史的角度、哲学与思想史的径路三个方面考察了龙树的定位问题,勾勒出印度大乘佛教思想史中龙树的位置——龙树是确立"大乘阿毗达磨"学说的最早论师,并且探讨了龙树与初期瑜伽行派思想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印度中观思想史初期、中期、后期的不同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树 中观思想 中观 瑜伽
原文传递
玄奘所译《瑜伽论》之研究今昔
5
作者 释惠敏 《佛学研究》 1994年第0期187-189,共3页
关键词 瑜伽 瑜伽师地论 瑜伽 转依 梵本 天城体 杂阿含经 佛教史 印度佛教 菩萨地持经
下载PDF
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等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著述的流出分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贵华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45,共8页
本文根据陈代真谛所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 ,并结合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布顿的《佛教史大宝藏论》、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等文献 ,通过分析无著、世亲修学弘化的生涯 ,解读出了瑜伽行派三大师弥勒、无著。
关键词 《婆薮盘豆法师传》 瑜伽 弥勒 无著 无著 唯识学 佛教
原文传递
坛城:人与世界和谐的心理原型 被引量:2
7
作者 鲁珊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X期51-54,共4页
坛城,为梵文Mandala的意译,亦译作"坛场";音译则为"曼陀罗"或"曼荼罗",原为印度佛教密教一派修习秘法时设置的特定场所,类似于"道场"、"祭坛"。密教是印度佛教发展至晚期的一个教派... 坛城,为梵文Mandala的意译,亦译作"坛场";音译则为"曼陀罗"或"曼荼罗",原为印度佛教密教一派修习秘法时设置的特定场所,类似于"道场"、"祭坛"。密教是印度佛教发展至晚期的一个教派,以大乘中观派与瑜伽行派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主张世间凡俗之人通过严格的身体与精神的刻苦修炼,可以即身成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城 即身成佛 印度佛教 瑜伽 密教 中观 密宗 郭麻日寺 阿赖耶识 特定场所
原文传递
禅宗“顿悟”浅释 被引量:1
8
作者 蒋均涛 《川北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1-14,共4页
禅宗的“顿悟”是一种直觉悟性体验,需要借助形象而又超越形象,从形象中领悟某种情致意味,但又难以用语言概念表达.由于顿悟的认识方式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和特殊的认识价值,因而在佛学中有重要地位,并对其他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禅宗 顿悟 形象 灵感 直觉悟性 瑜伽
全文增补中
简论佛教的中国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尚全 《兰州学刊》 CSSCI 1989年第4期72-76,共5页
佛陀生于公元前565年,圆寂于公元前486年,终年八十岁。公元前530年,他三十五岁,正式创立佛教。他本人在印度恒河流域传教四十五年,是为原始佛教。佛陀圆寂二百年后,佛教僧团分派二十部,是为部派佛教。约三世纪,龙树、提婆创立中观学派... 佛陀生于公元前565年,圆寂于公元前486年,终年八十岁。公元前530年,他三十五岁,正式创立佛教。他本人在印度恒河流域传教四十五年,是为原始佛教。佛陀圆寂二百年后,佛教僧团分派二十部,是为部派佛教。约三世纪,龙树、提婆创立中观学派。约四至五世纪,无着、世亲创立瑜伽行派。七至十三世纪,密教盛行。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密教是大乘佛教。这就是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 中观学 密教 大乘佛教 原始佛教 提婆 龙树 僧团 世亲 罗什
下载PDF
佛教的因果观念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卫群 《南亚研究》 CSSCI 2002年第2期45-52,共8页
关键词 佛教 因果观念 十二因缘理论 宗教哲学 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瑜伽
原文传递
玄奘与弥勒净土信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良 《法音》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4-28,共5页
玄奘法师与弥勒大士有甚深因缘。《大唐故玄奘法师行状》载:“法师从少以来,常愿生弥勒佛所,及游西方,又闻无著菩萨兄弟亦愿生兜率,奉事弥勒,并得如愿,俱有证验,益增尅励。自至玉花,每因翻译,及礼拜之际,恒发愿上生兜率天,见弥勒佛。”... 玄奘法师与弥勒大士有甚深因缘。《大唐故玄奘法师行状》载:“法师从少以来,常愿生弥勒佛所,及游西方,又闻无著菩萨兄弟亦愿生兜率,奉事弥勒,并得如愿,俱有证验,益增尅励。自至玉花,每因翻译,及礼拜之际,恒发愿上生兜率天,见弥勒佛。”大师临终,嘱弟子齐声称念弥勒如来。在其弥留时刻,弟子又问:“和尚定生弥勒前否?”师答:“决定得生。”言讫舍命。大师终其一生对弥勒拳拳服膺,无有暂舍,以往生兜率为要期。其门人从窥基始,至文备、神泰等均修弥勒净土。延至后世,弥勒信仰遂成为法相宗修行的共同信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信仰 弥勒像 无著菩萨 窥基 往生 瑜伽师地论 摄大乘论 瑜伽 大士 阎浮提
原文传递
《瑜伽师地论》中的“五见”探微
12
作者 释净智 《法音》 2022年第6期5-11,共7页
《瑜伽师地论》将烦恼分为“见性”与“非见性”两类,见性烦恼与错谬的见解有关,共有五种,即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瑜伽师地论》并没有给出“一切恶见分为五类”的经教出处或整合逻辑,似乎这只是理所当然的佛教常识... 《瑜伽师地论》将烦恼分为“见性”与“非见性”两类,见性烦恼与错谬的见解有关,共有五种,即萨迦耶见、边执见、邪见、见取、戒禁取。《瑜伽师地论》并没有给出“一切恶见分为五类”的经教出处或整合逻辑,似乎这只是理所当然的佛教常识,但若对照其他部派的论典,如南传上座部的《法集论》《分别论》,法藏部等的《舍利弗阿毗昙论》,就会发现它们并没有“五见”的说法。将一切见分为五类,似乎只是说一切有部、瑜伽行派等部分宗派的主张,并非佛教界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师地论》 佛教常识 瑜伽 说一切有部 南传上座部 佛教界 舍利弗 萨迦
原文传递
《成唯识论》的阿赖耶识转变说及其对外部世界之构建
13
作者 茅宇凡 《中国学术》 2022年第2期181-210,共30页
阿赖耶识学说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唯识宗)的重要理论。如果要作简单比附的话,阿赖耶识大致可以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当一个修行者进入不思虑的深层禅定之中,或一个普通人昏厥或深睡眠时,他的表层意识已经停止;但当他... 阿赖耶识学说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唯识宗)的重要理论。如果要作简单比附的话,阿赖耶识大致可以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当一个修行者进入不思虑的深层禅定之中,或一个普通人昏厥或深睡眠时,他的表层意识已经停止;但当他稍后回复了意识,仍旧能够回忆起之前相关的意识经验。应该如何解释意识在断裂以后仍可保持连续呢?对此,部派佛教用有分识、寿、暖、种子等观念来解释相关的问题,早期的瑜伽行派则引人了阿赖耶识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识 瑜伽 大乘佛教 唯识宗 禅定 佛教 现代心理学
原文传递
说一切有部对佛教因果论之贡献 被引量:1
14
作者 法光 《宗教研究》 2016年第2期10-25,共16页
前言大约在公元前270年前后,说一切有部已从根本上座部分出,一向沿用传统的四缘说。到了公元前150年前后,迦旃延尼子(Kātyāyanīputra)的《发智论》才创说六因论。对比四缘与六因论,可说两者在教理上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六因中的俱有因... 前言大约在公元前270年前后,说一切有部已从根本上座部分出,一向沿用传统的四缘说。到了公元前150年前后,迦旃延尼子(Kātyāyanīputra)的《发智论》才创说六因论。对比四缘与六因论,可说两者在教理上最重要的差别,在于六因中的俱有因。也可以说:迦旃延尼子在四缘论的基础上再提出六因,主要就在于成立俱有因。当然,在此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赖耶识 士用果 瑜伽 譬喻师 《俱舍论》 唯识论 《大毗婆沙论》 相应因 《顺正理论》 有漏法 发智论 因果关系论 有为法
原文传递
瑜伽行派与小乘佛学在空性思想上的相似性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刚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46-52,共7页
瑜伽行派的空性思想与小乘佛学的空性思想具有某些相似性,对此学界虽有公认,但还缺乏深入研究。为全面比较二者的空性思想,本文把缘起和空性的思想分为形式和质料两个方面,并把二者与修行实践过程结合起来考虑,发现这种相似可以理解为... 瑜伽行派的空性思想与小乘佛学的空性思想具有某些相似性,对此学界虽有公认,但还缺乏深入研究。为全面比较二者的空性思想,本文把缘起和空性的思想分为形式和质料两个方面,并把二者与修行实践过程结合起来考虑,发现这种相似可以理解为形式上的一致与质料上的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 小乘佛学 空性思想 缘起 唯识学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唯识学发展史述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宏禹 《法音》 2020年第1期8-14,共7页
法相唯识学,源于4世纪左右印度无著、世亲开创的大乘瑜伽行派。南北朝时期,唯识学传入中土并形成了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唐代玄奘以护法系唯识学为中心开创了唯识宗。然而传承不久,因为印度纯粹唯识学高度的思辨性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 法相唯识学,源于4世纪左右印度无著、世亲开创的大乘瑜伽行派。南北朝时期,唯识学传入中土并形成了摄论学派和地论学派。唐代玄奘以护法系唯识学为中心开创了唯识宗。然而传承不久,因为印度纯粹唯识学高度的思辨性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等诸多因素,唯识宗很快就衰微了。会昌法难中,唯识学典籍多有散佚:因论疏失传、法脉中断,宋以后提倡法相唯识渐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识学 唯识宗 瑜伽 地论学 世亲 法脉 玄奘 南北朝时期
原文传递
大乘瑜伽行派
17
作者 潘桂明 《科学与无神论》 2000年第5期56-57,共2页
按佛教传统所说,瑜伽行派的创始人是弥勒论师。但学术界一般认为,弥勒是否实有其人无法定论,或以为在瑜伽行派形成以后,大乘佛教为弘传教义而假托弥勒菩萨之名。瑜伽行派的实际创立者当是无著和世亲兄弟两人。
关键词 瑜伽 阿赖耶识
原文传递
追觅百年地论的慧风:评圣凯著《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
18
作者 赵茜茜 《宏德学刊》 2022年第2期381-388,共8页
中国地论学派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印度瑜伽行派的唯识学,即印度佛教发展中期由无著、世亲发展并完善的大乘佛教之一系。其传入中土的时间,在北魏永平元年(508)至四年(511)之间,以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以及佛陀扇多等人的相继来华为契机,前二... 中国地论学派的理论依据来源于印度瑜伽行派的唯识学,即印度佛教发展中期由无著、世亲发展并完善的大乘佛教之一系。其传入中土的时间,在北魏永平元年(508)至四年(511)之间,以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以及佛陀扇多等人的相继来华为契机,前二人译出《十地经论》,正式开启了地论学派的传承,后经过慧光、道宠、法上、慧远、道凭、灵裕等人发扬,地论学派成为活跃在南北朝至隋末唐初影响最大的佛教学术流派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乘佛教 瑜伽 印度佛教 菩提流支 唯识学 隋末唐初 慧远 世亲
原文传递
宗喀巴对瑜伽行派的判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东明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7-28,共12页
瑜伽行派是由弥勒所传、无著世亲兄弟所创立的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学派之一,因其主张"万法唯识"、"识有境无"的观点,故被学术界称为"有宗"。但在藏传佛教各派看来,大乘瑜伽行派的学说,并非仅仅宣说唯识学... 瑜伽行派是由弥勒所传、无著世亲兄弟所创立的印度大乘佛教的两大学派之一,因其主张"万法唯识"、"识有境无"的观点,故被学术界称为"有宗"。但在藏传佛教各派看来,大乘瑜伽行派的学说,并非仅仅宣说唯识学,它还宣说菩萨学、如来藏学、佛性说,甚至是般若学。故瑜伽行派学说传入西藏后,藏传佛教各派对其学说进行了不同的判释。特别是宗喀巴大师,从改革元末明初西藏佛教的衰败局面出发,从正确诠释般若中观正见、建立正行信仰的目标出发,对瑜伽行派的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评判,并将其纳入自派构建的止观修行体系之中,为藏传佛教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轨道,做出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喀巴 瑜伽 中观学 藏传佛教 格鲁
下载PDF
隋唐“无情有无佛性”之争与佛教中国化转型
20
作者 田湖 《法音》 2021年第12期48-48,49-54,共7页
印度大乘佛教提倡"种姓差别说",如瑜伽行派《瑜伽师地论》就提出了"五种性说",即"声闻种性""独觉种性""佛种性""无种性"和"不定种性"等。其中,"定性二乘&q... 印度大乘佛教提倡"种姓差别说",如瑜伽行派《瑜伽师地论》就提出了"五种性说",即"声闻种性""独觉种性""佛种性""无种性"和"不定种性"等。其中,"定性二乘"及"无种性"的有情众生"不能成佛"。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不同版本的《涅槃经》相继译介到中土,佛学家们开始深入关注"佛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师地论》 佛教中国化 瑜伽 大乘佛教 《涅槃经》 佛性 成佛 种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