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建军 刘海永 +4 位作者 马春花 孙晓新 李万军 张晓娟 赵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1期52-55,71,共5页
目的分析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3月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中医医院和三河市医院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自... 目的分析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3月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中医医院和三河市医院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躯体功能(FDIP)评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DIP、FD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躯体功能,提其高生活质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通络 周围性面瘫 风热型 针灸
下载PDF
自拟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海永 马春花 +6 位作者 李建立 徐学文 孙晓新 李万军 赵曼 屈广新 孙青热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周围性面瘫中医称为口呙僻,其引发的病因及其相关病机较为复杂,根据临床常见症状,可将其分为3类,即风热型、风寒型、气血两虚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最为多见,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次之痊愈率76.5%,但临床报道及相关研究较少,有... 目的:周围性面瘫中医称为口呙僻,其引发的病因及其相关病机较为复杂,根据临床常见症状,可将其分为3类,即风热型、风寒型、气血两虚型。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最为多见,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次之痊愈率76.5%,但临床报道及相关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观察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6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结果:痊愈52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97.1%。结论: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完善提高。不足之处主要有2个方面:辨证仍有欠缺;在加减用药中还有不足之处。说明在辨证中虽然能够辨明基本病机,但在用药水平上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通络 面神经麻痹 ■僻 口眼歪斜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神经炎
下载PDF
基于TLRs及其信号通路探讨清热通络方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段姮妃 段荔 +1 位作者 谢招虎 李兆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10-2612,共3页
目的基于TLRs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分析在治疗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清热通络方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通络方低[1.91g/(kg·d)]、中[3.82g/(kg·d)]、高[7.64g/(kg·d)]剂量组、秋水仙碱组,每... 目的基于TLRs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分析在治疗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清热通络方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热通络方低[1.91g/(kg·d)]、中[3.82g/(kg·d)]、高[7.64g/(kg·d)]剂量组、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量均为10ml/(kg·d),均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灌胃7天。于灌胃的第4天给药之前先测量大鼠右踝周径,灌胃后2h麻醉大鼠,予右后踝关节腔,一次性注入MSU溶液0.2ml(25mg/ml)复制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模型(以优化后的Coderre方法为依据)。完成造模后的各组大鼠继续保持灌胃给药3d。检测大鼠踝周径变化,用软尺测定造模前、造模后2、6、24、48、72h踝周径受试大鼠关节周径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IL-37的含量;PCR分析Toll样受体(TLR2) mRNA、NF-κBP65mR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转录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肿胀度明显,血清中IL-1,IL-37的含量上升,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48h、72h后大鼠关节肿胀度周径明显缩小,其中中高剂量组疗效更好;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清热通络方各剂量组大鼠血清量组血清中IL-1,IL-37表达量降低,PCR分析示Toll样受体(TLR2) mRNA、NF-κBP65 mRNA、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转录水平降低,其中中剂量组降低较优。结论清热通络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有抗炎消肿作用,由此可见,清热通络方可能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TLR2及NF-κB信号通路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通络 痛风性关节炎 TLRS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清热通络方离子导入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天阳 刘健 +4 位作者 黄传兵 谌曦 汪元 张皖东 毛古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方离子导入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2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加用美洛昔康,治疗组使用清热通络方离子导入治疗8...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方离子导入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2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加用美洛昔康,治疗组使用清热通络方离子导入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疾病相关指标、实验室数据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4%)相较于对照组(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疾病相关指标较其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前后RF滴度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疾病相关指标及实验室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14.30%)(P<0.05)。结论:清热通络方离子导入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且能避免非甾体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推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通络 离子导入 类风湿关节炎 疗效
下载PDF
清热通络方外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增变 张国胜 张攀科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1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清热通络方外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片、塞来昔布胶囊、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清热通络方外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片、塞来昔布胶囊、醋酸泼尼松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通络方外敷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关节肿胀度、关节压痛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完成30例,对照组完成32例。治疗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临床痊愈2例,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关节肿胀度、关节压痛度、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通络方外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局部关节肿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急性期 清热通络 外敷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清热通络方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P2X7R/NALP3/IL-1β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沈嘉艳 杨琦 +2 位作者 张晓宇 谢招虎 李兆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61-2066,共6页
目的:研究清热通络方通过P2X7R/NALP3/IL-1β炎症信号通路干预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清热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1.63、8.14、16.3 g·kg^(-1)·d~(-1))... 目的:研究清热通络方通过P2X7R/NALP3/IL-1β炎症信号通路干预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清热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1.63、8.14、16.3 g·kg^(-1)·d~(-1))。除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外,各组大鼠预灌胃给药4 d。除空白对照组外,第4天灌胃后复制GA模型,造模后各时间段(4、6、12、24、48、72 h)检测大鼠踝关节肿胀率和热痛阈。给药7 d后取材,HE染色观察踝关节滑膜病理情况,生化法检测血清ATP水平,ELISA法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8、IL-37、IL-1β水平,免疫组化法测滑膜组织P2X7R、NF-κB(P50、P65)、NALP3、IL-1β蛋白表达,RT-qPCR检测PBMCs P2X7R、IL-1β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BMCs P2X7R、IL-1β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4 h,各组大鼠踝关节肿胀率升高,24 h达高峰后下降;热痛阈下降,24 h达最低后上升。造模72 h后,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清热通络方高剂量组肿胀率和热痛阈显著改善(P<0.05)。秋水仙碱及清热通络方各剂量组踝关节滑膜细胞炎症均有所改善;秋水仙碱组和清热通络方高剂量组血清ATP、IL-8、IL-37、IL-1β水平,PBMCs中P2X7R、IL-1β蛋白及mRNA表达,滑膜组织P2X7R、NALP3、NF-κB(P50、P65)、IL-1β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清热通络方可能通过抑制GA大鼠P2X7R/NALP3/IL-1β信号通路缓解炎症,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清热通络 P2X7R/NALP3/IL-1β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LncRNA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中的表达研究
7
作者 张丽萍 何志艳 +4 位作者 苏东文 鲍艳媛 谢招虎 向前 李兆福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67-73,共7页
目的 探讨LncRNA表型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按病例纳入标准,研究选择AGA(湿热蕴结型)患者5例,予清热通络方配方颗粒治疗5 d;选择5例非痛风性关节炎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不予任何处理;... 目的 探讨LncRNA表型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按病例纳入标准,研究选择AGA(湿热蕴结型)患者5例,予清热通络方配方颗粒治疗5 d;选择5例非痛风性关节炎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不予任何处理;AGA服药后转为NAGA(non-acute gouty arthritis)组。采集AGA组、HC组、NAGA组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LncRNA,利用Arraystar LncRNA Microarray芯片技术,观察3组LncRNA的表型差异。结果 和HC组比较,AGA组具有表型差异的LncRNA共有2 364条,其中1 174条表达上调,1 190条表达下调(Fold Change>2,P<0.05);和HC组比较,NAGA组具有表型差异的LncRNA共有802条,其中147条表达上调,655条表达下调(Fold Change>2,P<0.05);和AGA组比较,NAGA组具有表型差异的LncRNA共有171条,其中30条表达上调,141条表达下调(Fold Change>2,P<0.05);AGA组、NAGA组和HC组3组间有关联的LncRNA共有79条,其中68条LncRNA在AGA组表达上调、NAGA组表达下调,11条LncRNA在AGA组表达下调、在NAGA组表达上调。结论 LncRNA的表型差异可能和痛风的急性发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长链非编码RNA 清热通络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海永 徐学文 +4 位作者 徐艳 武艳芳 张晓娟 屈广新 赵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1期48-51,共4页
目的研究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月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及三河市中医院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清热通... 目的研究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1月就诊于河北省三河市医院及三河市中医院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面目表情、额纹消失程度、眼睛闭合程度、鼻唇沟变浅程度、口角歪斜程度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清热通络方加减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通络 周围性面瘫 风热型 周围性面神经炎
下载PDF
清热通络汤对断肢再植术后模型大鼠凝血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孙鲁 王明霞 +1 位作者 张一航 王明喜 《山东中医杂志》 2012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汤对断肢再植术后大鼠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4组,分别断股(股骨、... 目的:探讨清热通络汤对断肢再植术后大鼠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4组,分别断股(股骨、股动脉完全离断)造模,分为手术模型组、清热通络方组(中药组)、丹参组、肝素组和正常组。检测大鼠的PT、APTT、TT、Fib、TXB2和6-keto-PGF1α。结果:中药组效果与肝素组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优于模型组和其他用药组(P<0.05)。结论:清热通络汤对大鼠股动脉、静脉微血管内血栓形成有预防、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通络 血栓形成 微血管
下载PDF
针刺结合自拟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海永 孟红梅 +5 位作者 李艳杰 刘勇 高志安 李蕊 薛志会 李春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自拟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河北省三河市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针...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自拟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河北省三河市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自拟清热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两组均以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面神经临床简易评分法、面神经徒手肌力检查法判断疗效。记录治疗期间临床发生的不良事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指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力级别指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简易评分指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自拟清热通络方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自拟清热通络 穴位治疗 风热型周围性面瘫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郭艳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5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通络方配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邵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自拟清热...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通络方配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邵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5);治疗后,2组TFGS量表单项指标(静态对称性、自主运动对称性、连带运动)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面部运动(MF)、口腔功能(OF)、面部感觉(FC)、眼睛感觉(EC)、社会功能(SF)及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清热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可促进症状消退、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热型周围性面瘫 自拟清热通络 针灸 效果
下载PDF
疏肝清热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坤玲 侯兵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7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清热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保持降糖处理和甲钴胺片剂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疏肝清热通络方治疗,连续治疗... 目的:观察疏肝清热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保持降糖处理和甲钴胺片剂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疏肝清热通络方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NTSS-6评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并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TSS-6评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NTSS-6评分、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清热通络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可降低患者NTSS-6评分,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清热通络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NTSS-6评分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黄连清热通络方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对患者氧化应激因子及脂联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叶尧瑶 阮义生 +1 位作者 翟春生 李霞 《四川中医》 2021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黄连清热通络方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对患者氧化应激因子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给予黄... 目的:观察黄连清热通络方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对患者氧化应激因子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给予黄连清热通络方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记录两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糖指标、氧化应激因子、脂联素及腹部脂肪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MI、腰围、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BMI、腰围、FPG、2hPG、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丙二醛(MDA)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SOD、T-AOC、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内脏脂肪体积、皮下脂肪体积及内脏脂肪体积/皮下脂肪体积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内脏脂肪体积、皮下脂肪体积及内脏脂肪体积/皮下脂肪体积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清热通络方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可减少患者腹部脂肪体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效控制血糖和体质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清热通络 利拉鲁肽 肥胖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腹部脂肪
下载PDF
祛湿清热通络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6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庆伟 高小威 +3 位作者 鲁昌辉 尹国良 邵中兴 刘丽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1期1942-1943,共2页
目的:观察祛湿清热通络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6例,对照组35例。中药组给予祛湿清热通络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两组均14 d为1个疗程。结果:中药组均无... 目的:观察祛湿清热通络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6例,对照组35例。中药组给予祛湿清热通络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两组均14 d为1个疗程。结果:中药组均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有9例有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84.6%。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祛湿清热通络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不易发生毒副作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湿清热通络 痛风性关节炎 秋水仙碱
下载PDF
疏肝清热通络方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坤玲 侯兵 《中医药导报》 2013年第4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疏肝清热通络方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应用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73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降糖处理,治疗组在降糖处理基础上予疏肝清热通络方煎服,连续治疗8... 目的:观察疏肝清热通络方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应用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将73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降糖处理,治疗组在降糖处理基础上予疏肝清热通络方煎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素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素含量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素含量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清热通络方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血管内皮素含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这可能是该方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清热通络 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皮素
下载PDF
健脾化湿清热通络方的提取工艺研究
16
作者 刘睿 刘剑桥 +4 位作者 刘晓闯 刘健 张艳艳 姜辉 王团结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01-2403,共3页
目的优化健脾化湿清热通络方提取工艺,并进行药效实验验证。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文献调研确定提取工艺评价指标,比较水提、40%醇水双提、70%醇水双提中指标成分含量并筛选最佳提取溶媒。建立大鼠湿热痹阻型模型,从大鼠继发性足趾肿... 目的优化健脾化湿清热通络方提取工艺,并进行药效实验验证。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文献调研确定提取工艺评价指标,比较水提、40%醇水双提、70%醇水双提中指标成分含量并筛选最佳提取溶媒。建立大鼠湿热痹阻型模型,从大鼠继发性足趾肿胀程度、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CD_(4)^(+)/CD_(8)^(+)、病理改变验证不同提取溶媒所得提取液的治疗效果。结果JHQT40%醇水双提指标成分含量综合评分高于其他提取组,且治疗效果优于水提组及70%醇水双提组。结论40%醇水双提工艺为JHQT最佳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湿清热通络 提取工艺 网络药理学 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 药效学
原文传递
自拟清热通络方结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
17
作者 吴忠亮 万义文 王定秀 《内蒙古中医药》 2020年第1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通络方结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自拟清热通络方)...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通络方结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风热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针灸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自拟清热通络方),每组23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维度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通络方结合针灸治疗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提高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清热通络 周围性面瘫 针灸 风热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清热化痰通络方治疗痰热壅肺型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赵成梅 《北京中医药》 2012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通络方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通络方治疗,对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X线...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通络方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通络方治疗,对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X线检查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痰通络方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清热化痰通络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药内外联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韩清民 王跃辉 +2 位作者 程慧 李经华 黄旭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09-2010,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联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运用中医药内外联合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的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0%,治... 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联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运用中医药内外联合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改善的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0%,治疗前后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CRP)差值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中药巴布炎痛贴膏的开发为痛风的内外联合综合治疗提供了便利,采用中药进行内外联合治疗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清热利湿通络
下载PDF
自拟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袁齐 冯家银 +1 位作者 李莲 邓红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053-1057,共5页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中医部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中医部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依托考昔片,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自拟清热利湿通络方,2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功能)评分、生化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尿酸(BUA)]、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1β、IL-8、IL-10],观察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83%vs.81.25%,χ~2/P=5.031/0.025);治疗1周后,2组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功能评分、ESR、BUA均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P=2.929/0.004、2.591/0.011、2.436/0.017、14.394/<0.001、11.210/<0.001);治疗1周后,2组血清TNF-α、IL-6、IL-1β、IL-8、IL-10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P=9.758/<0.001、12.054/<0.001、8.203/<0.001、10.532/<0.001、10.833/<0.001);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依托考昔片治疗能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相关症状,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清热利湿通络 依托考昔片 临床疗效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