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 被引量:62
1
作者 李龙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61,共5页
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李龙我国法学教育源远流长。从远考证,可以追溯到魏明帝。据《三国志·卫觊传》记载:明帝即位,觊奏曰:“请置律博,相传教授”。就是说,自魏明帝采用卫觊建议设置“律博士”这一官职时起,中国便有了正轨... 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李龙我国法学教育源远流长。从远考证,可以追溯到魏明帝。据《三国志·卫觊传》记载:明帝即位,觊奏曰:“请置律博,相传教授”。就是说,自魏明帝采用卫觊建议设置“律博士”这一官职时起,中国便有了正轨的法学教育。当然,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学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学人才 依法治国 法学专业 中国法 法学本科教育 法学教育改革 职业教育 更新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法学
原文传递
临床法学教育与法学人才培养——平等式对话教学方式的魅力 被引量:36
2
作者 莫洪宪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2-155,75,共5页
借鉴国外临床法学教育经验 ,探索我国法学教育课程改革 ,已是刻不容缓。实践证明 ,高校法律援助中心作为临床法学教育的基地 ,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独立、正确地“做”以及“做”的技巧 ,这不仅有利于法学教育逐步摆脱传统... 借鉴国外临床法学教育经验 ,探索我国法学教育课程改革 ,已是刻不容缓。实践证明 ,高校法律援助中心作为临床法学教育的基地 ,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独立、正确地“做”以及“做”的技巧 ,这不仅有利于法学教育逐步摆脱传统的知识教育与智力教育的桎梏 ,而且有利于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 ,独立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培养和锻炼其终身职业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培养 对话教学 智力教育 教师 知识教育 等式 法学教育 法学人才 法律援助
原文传递
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改革任务 被引量:37
3
作者 徐显明 《法制资讯》 2010年第1期85-90,共6页
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徐显明教授看来,经历了十年艰难探索,从10年前十字路口的徘徊不定,到今天为止,发展方向已经渐趋明了,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加以把握。第一,职业化;第二,多元化;第三,精英化;第四,正规化;第五,国际化。
关键词 中国法学教育 我国法学教育 法律职业 法科学生 法学人才 法学毕业生 法治文化 徐显明 硕士教育
原文传递
人本法学教育观论要——高境界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龙 廖奕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3,共9页
法科教育作为法律教育的科学模式,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法理精义。在法科教育备感迷惘的今日中国,我们一定要依以人为本的法理精义科学构建高境界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具体而言,研究中国问题、作中国文章是新理念,高素质法学人才和高... 法科教育作为法律教育的科学模式,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法理精义。在法科教育备感迷惘的今日中国,我们一定要依以人为本的法理精义科学构建高境界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具体而言,研究中国问题、作中国文章是新理念,高素质法学人才和高素质法务人才的整合性法律英才是新目标,个性化、多样化、自主化、实践化是新方法。人本法学教育观是当代中国法治国家指导理论基建工程的重要端口,具有显明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深入研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才培养 目标模式 教育观 境界 人本 以人为本 科学模式 法律教育 科学构建 中国问题 法学人才 基建工程 指导理论 法治国家 当代中国 战略意义 高素质 新理念 新目标 性法律 个性化 多样化 自主化 实践化 科教 法理
原文传递
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实践能力及实现途径 被引量:21
5
作者 邓建鹏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157,共7页
当前我国法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针对社会需要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以解决目前法学人才就业困难的问题,且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的必备要素多有争论。上述原因,负面影响了当前中国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为此... 当前我国法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针对社会需要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以解决目前法学人才就业困难的问题,且关于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应该包括的必备要素多有争论。上述原因,负面影响了当前中国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为此,经过调研、访谈及参考发达国家的成熟经历,本文提出应用型法学人才实践能力应该包括四大基本要素,并就此提出在法学教育过程中,实现上述基本要素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应用型 法学人才 实践能力
原文传递
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法学 被引量:15
6
作者 何勤华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4年第5期97-109,共13页
本文从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从事的创办学校、学术团体、报刊杂志 ,翻译西方法律著作、撰写法律论著等一系列活动以及其成果入手 ,阐述了西方传教士在西方法学传入 ,中国近代法学观、法律制度和原则以及概念术语等的诞生 ,中国近代法学... 本文从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从事的创办学校、学术团体、报刊杂志 ,翻译西方法律著作、撰写法律论著等一系列活动以及其成果入手 ,阐述了西方传教士在西方法学传入 ,中国近代法学观、法律制度和原则以及概念术语等的诞生 ,中国近代法学人才的养成等各个方面所起的奠基作用 ,并对传教士的这种作用的特点与历史贡献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中国 近代 法学 法律论著 法律制度 法学人才
原文传递
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宗廷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58-61,共4页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为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新形势下法学教育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加速法学教育的发展 ;打破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单一思维 ;实行多层次办学 ,人才培养多元化 ;注重法学思维的训练 ,培养具有法的...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为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新形势下法学教育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加速法学教育的发展 ;打破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单一思维 ;实行多层次办学 ,人才培养多元化 ;注重法学思维的训练 ,培养具有法的精神的人才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改变“工具主义”的教育模式等。为此 ,必须从实际出发 ,构建新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把法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植根于中国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学人才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对高等法学教育模式转变的思考 被引量:10
8
作者 梁滨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6-68,共3页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法学教育也获得骄人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无容置疑的事实。以笔者所在的北大法律系为例:在这一时期,我们把法学教育和研究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法学教育也获得骄人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无容置疑的事实。以笔者所在的北大法律系为例:在这一时期,我们把法学教育和研究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结合起来,同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流的、多层次的法学人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形成拥有教授28人、博士导师20人、副教授26人和一批优秀的讲师、助教组成的梯次分明的教师队伍;设置了先进而完备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多次修改教学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高等法学教育 教育模式转变 复合型法律人才 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 在职人员 法学人才 民主法制建设 教学计划
原文传递
利用工科优势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21世纪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1
9
作者 饶艾 李永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4-89,共6页
利用工科优势培养复合型法学人才是西南交通大学新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它与传统模式的区别在于,构建以自然科学和工程基础为前提的知识框架,体现文理渗透。这不仅是理论上的一个探索,更是西南交通大学在法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尝试。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工科 西南交通大学 优势 文理渗透 复合型 工程基础 法学人才 法学教育改革 前提
下载PDF
论国际化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海霞 《人力资源管理》 2011年第7期207-209,共3页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培养国际化法学人才成为法学教育的目标。国际化法学人才是具有全球视野与理念,能够适应全球竞争的专业人才。在国际化法学人才的培养上,有多种途径与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特点。从现有的国际法学人才培养的模式看...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培养国际化法学人才成为法学教育的目标。国际化法学人才是具有全球视野与理念,能够适应全球竞争的专业人才。在国际化法学人才的培养上,有多种途径与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特点。从现有的国际法学人才培养的模式看,还应在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国际化的师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法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法学人才 培养途径
下载PDF
当代中国法学人才理论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8
11
作者 杜宴林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50,共15页
理论思维的培养是当代中国法学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法学教育作为一种内蕴法学专业知识在内的“厚基础”教育的本体论属性,预示了理论思维作为当代中国法学人才培养核心的该当逻辑定位和起点。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在学术理论... 理论思维的培养是当代中国法学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法学教育作为一种内蕴法学专业知识在内的“厚基础”教育的本体论属性,预示了理论思维作为当代中国法学人才培养核心的该当逻辑定位和起点。随着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在学术理论自觉与主体性自觉的双向互动下,当代中国法学人才理论思维的培养,正在以“多元现代性”为标志和标准的文明互鉴中发生深刻的变革,并突出地表现在以解释中国经验为理论内核和出发点,对现代法学概念框架、范畴体系、话语方式和理论形态的理论自觉,彰显了法学人才理论思维培养内涵的系列跃迁。近年来,在追求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后现代实用主义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下,当代中国法学人才理论思维的培养正面临着凋零乃至死亡的挑战,但也孕育了新生的契机。新的时代,由于全面依法治国对法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当代中国法学人才理论思维的培养正在“以中国法学问题意识为导向”,提升理论思维培养的现实性和鲜活性,塑造和引导新一代法学理论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思维 多元现代性 法学人才 问题意识 法治人才
原文传递
略论法学英语教学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焰初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2-146,共5页
我国高等学校在法学人才的培养上一直没有给予法学英语教学足够的重视。本文探讨了法学英语教学的意义、法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管之见。
关键词 法学人才 略论 中国 英语教学 高等学校 培养 意义
原文传递
适应性法律人才开放式培养理念与路径选择——以中国—东盟法律人才培养为视角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中显 《东南亚纵横》 CSSCI 2009年第9期65-69,共5页
如何培养应用性、实践型的法学人才,走出目前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状况,一直是法学界不断探讨的问题。中国一东盟区域经济、次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出了适应性法律人才问题,这给法学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以探索的模板。... 如何培养应用性、实践型的法学人才,走出目前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状况,一直是法学界不断探讨的问题。中国一东盟区域经济、次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提出了适应性法律人才问题,这给法学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以探索的模板。本文就其中的培养理念转变进行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才培养 中国-东盟 培养理念 适应性 开放式 次区域经济 路径 法学人才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安法学教育目标定位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长明 《山海经(故事)(上)》 2016年第3期95-96,共2页
传统上我国公安法学教育是在职权主义的诉讼理念下开展的,强调法律适用过程当中的工具主义,这一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新世纪依法治国以及警察执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公安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高度重视法律的多重价值,并且不断调整课程... 传统上我国公安法学教育是在职权主义的诉讼理念下开展的,强调法律适用过程当中的工具主义,这一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新世纪依法治国以及警察执法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公安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高度重视法律的多重价值,并且不断调整课程结构来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本文简要介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公安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并论述公安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实现公安法学教育目标定位的相关措施。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公安法学教育体现出多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定位 职权主义 诉讼理念 多重价值 应用型法律人才 法治精神 课程结构 人才培养方式 法治意识 法学人才
原文传递
地方应用型院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铁军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14-121,共8页
地方应用型院校的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依然存在目标定位不清、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不匹配、教师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从培养出适应法治中国建设需要的扎根基层的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标出发,应积极推进法学本科专业的供... 地方应用型院校的法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依然存在目标定位不清、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不匹配、教师队伍建设急需加强、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从培养出适应法治中国建设需要的扎根基层的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标出发,应积极推进法学本科专业的供给侧改革,以培养为基层服务的法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全面调整法律人才培养能力定位,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更新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院校 法学本科 法学人才
下载PDF
法学本科生法律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中显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2期96-100,共5页
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存在较强的社会诉求,源于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法律职业部门工作适应能力较差,满足这种社会诉求的有效路径是加强在校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培训,应该以实务型职业者而不是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标准。在培养路径方面,需要克服... 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存在较强的社会诉求,源于法学专业毕业生进入法律职业部门工作适应能力较差,满足这种社会诉求的有效路径是加强在校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培训,应该以实务型职业者而不是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标准。在培养路径方面,需要克服当前功利化培养的倾向,注重以法律职业素养为核心构建培养目标,以实践性教学为核心构建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人才 法律职业能力 实践性教学 适应性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中国法学四十年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友渔 刘瀚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6-47,共1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年(1949—1989)来,中国法学经过曲折和遭受破坏而后又得到发展。它同国家整个的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事业一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中国法学界,在建国以来国内和国际复杂的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年(1949—1989)来,中国法学经过曲折和遭受破坏而后又得到发展。它同国家整个的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事业一起,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既有丰富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中国法学界,在建国以来国内和国际复杂的斗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学四十年 中国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 法学教学 政法院系 劳动改造法学 法学人才 深刻的教训 法律专业 法制建设
原文传递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法学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蕊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45-148,共4页
新文科建设对应用型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受传统法学教育观念影响,应用型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互联网思维滞后、学科交叉融合不足、研究性学习效果欠佳、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困境。应用型大学需要增强基于数字法治... 新文科建设对应用型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受传统法学教育观念影响,应用型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互联网思维滞后、学科交叉融合不足、研究性学习效果欠佳、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困境。应用型大学需要增强基于数字法治的育人理念,着力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法学实验室在法学人才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学校地域特色法治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创建学科交叉融合的法学专业,适应数字信息革命对新文科新法学的强力冲击,切实提升法学教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应用型高校 法学人才
下载PDF
略论法律英语技能的课程建设——基于外语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的视角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振华 《英语研究》 2014年第4期72-76,共5页
外语院校具有完善科学的外语教学体系,在语言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外语院校法学人才培养应利用这种优势,并顺应我国入世以后对法律实务人才的需求,将培养模式确定为培养法学、外语"双精通"的应用型、涉外型法律人才。加强法... 外语院校具有完善科学的外语教学体系,在语言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势,外语院校法学人才培养应利用这种优势,并顺应我国入世以后对法律实务人才的需求,将培养模式确定为培养法学、外语"双精通"的应用型、涉外型法律人才。加强法律英语技能的培养是实现外语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明确涉外法律实务人才的法律英语技能构成,对法律英语课程与法学双语课程进行区别定位,科学设置培养涉外法律实务人才法律英语技能的相关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人才 法律英语技能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的中南共识与建议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仁山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7年第4期3-12,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发表了要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要讲话,这是加强法治人才培养的又一次动员和部署,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指引了方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南...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发表了要培养德法兼修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要讲话,这是加强法治人才培养的又一次动员和部署,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指引了方向。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掀起了一场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座谈与整顿活动,共同寻找问题、不足与差距,总结经验,凝聚中南共识,探索完善路径,提出中南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才 法学实验教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法学教材 法学教师 法学本科教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人才 西方法治理论 法学学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