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汉语语言学研究的新思路 |
宋文华
|
《长治学院学报》
|
2006 |
1
|
|
2
|
从作为普遍哲学的现象学到汉语现象学 |
王俊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3
|
汉语成语中的古汉语现象辨析 |
兰寿春
|
《龙岩师专学报》
|
2002 |
1
|
|
4
|
汉语的欧化──历史与现状 |
张明林
尹德翔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0 |
4
|
|
5
|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
柳淑芬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7
|
|
6
|
英语教学中的汉语干扰现象探析 |
徐晓光
|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
2003 |
3
|
|
7
|
汉语打断性别差异的双维度机制研究 |
张水云
王祥云
|
《黑河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基于多翻译引擎的汉语复述平行语料构建方法 |
王雅松
刘明童
马彬彬
张玉洁
徐金安
陈钰枫
|
《情报工程》
|
2020 |
3
|
|
9
|
《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评介 |
李京廉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10
|
论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 |
陈颖彦
|
《求索》
CSSCI
|
2012 |
1
|
|
11
|
基于动态谓词逻辑的汉语指代现象的信息处理 |
林胜强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2
|
汉语打断现象的识别研究 |
张水云
石俊萧
|
《现代语言学》
|
2022 |
0 |
|
13
|
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看《简·爱》译本中的汉语欧化现象——以李霁野和黄源深译本为例 |
郭晨曦
|
《文教资料》
|
2022 |
0 |
|
14
|
《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第三章述评 |
吴悠
|
《科教导刊》
|
2011 |
0 |
|
15
|
错综复杂的背后是简单清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简评 |
郭继懋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6
|
乔姆斯基语法理论与描写语法的区别和联系——兼评徐杰《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 |
董印其
|
《汉字文化》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7
|
粤语中的古汉语现象探析 |
许璧仪
|
《科教文汇》
|
2009 |
1
|
|
18
|
浅谈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 |
孙山贵
|
《课外语文(下)》
|
2015 |
0 |
|
19
|
名人轶事 |
|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
1999 |
0 |
|
20
|
简单、明晰、有限的语法原则——读《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 |
葛宏伟
刘艳艳
|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