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Q-TOF-MS^E结合OPLS-DA模式快速鉴定南、北五味子化学成分与识别差异标志物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伟 刘亚丽 +4 位作者 宋永贵 刘匡一 苏丹 冯育林 李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212-2218,共7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建立南、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快速识别模式,并分析识别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特征差异性标志物,为2种五味子的高通量表征与区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时间依赖型MSE扫描方式采...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建立南、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快速识别模式,并分析识别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特征差异性标志物,为2种五味子的高通量表征与区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时间依赖型MSE扫描方式采集样品数据,根据高分辨质谱数据快速鉴定南、北五味子主要化学成分,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数据判别模式,获得2组五味子的特征性差异成分。结果从南、北五味子色谱图中共鉴定了33个色谱峰,其中27种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经OPLS-DA分析,正离子模式下,2种五味子的化学成分差异能得到明显区分,通过保留时间与质谱信息比对,识别差异标志物15个,均为木脂素类成分。结论为南、北五味子的快速鉴定、质量控制与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 南五味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正交最小乘法 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
原文传递
基于灰色关联度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的苍术挥发油燥性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瞿领航 曹国胜 +4 位作者 涂济源 石坤 王洁 徐依依 刘艳菊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6,共7页
目的研究苍术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指纹图谱与苍术燥性效应的谱效关系,初步明确苍术主要燥性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对不同批次苍术(S1~S9)挥发油进行分析,以大鼠日均饮水量、全血黏度、肾脏中水通道蛋白2(AQP2)量为苍术燥... 目的研究苍术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指纹图谱与苍术燥性效应的谱效关系,初步明确苍术主要燥性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对不同批次苍术(S1~S9)挥发油进行分析,以大鼠日均饮水量、全血黏度、肾脏中水通道蛋白2(AQP2)量为苍术燥性效应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分析其谱效关系。结果苍术发挥燥性效应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燥性作用药效贡献较大的3个峰分别为31、28、33号峰,经过谱库检索分析鉴定出3个峰对应的成分分别为β-桉叶醇、马兜铃烯、异愈创木醇。结论初步明确苍术主要燥性成分有β-桉叶醇、马兜铃烯、异愈创木醇,为苍术燥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术 灰色关联度 正交最小乘法 燥性 谱效关系 Β-桉叶醇 马兜铃烯 异愈创木醇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法分析生、炙甘草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 被引量:32
3
作者 崔园园 周永峰 +5 位作者 马艳芹 房吉祥 王国强 张蓉蓉 董旖 张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比较生、炙甘草的化学成分差异,为阐明甘草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甘草生熟异用的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生、炙甘草中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将所得化合物的保留... 目的:比较生、炙甘草的化学成分差异,为阐明甘草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甘草生熟异用的物质基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生、炙甘草中成分进行检测,通过将所得化合物的保留时间、相对分子量等信息与METLIN、安捷伦MassHunter PCDL Manager离线成分鉴定工作站等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后,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初步鉴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观察样本的整体分布趋势;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法对差异性化合物进行筛选[以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0和|P(corr)|≥0.5为标准],并分析差异性化合物的含量变化。结果:从生、炙甘草中初步鉴定出了31个共有化合物。PCA分析结果显示,生、炙甘草样本均能够较好地分离。OPLS-DA分析结果显示,在生、炙甘草中共筛选出了15个特征差异性化合物,包括黄酮类化合物1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2个;甘草蜜炙后甘草黄酮A、甘草素以及光甘草定等8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甘草黄酮醇、甘草宁A等5种黄酮类化合物以及2′,4′-三羟基-5-甲氧基-3-芳香豆素、红花岩黄芪香豆雌酚B等2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甘草炮制前后部分黄酮类和香豆素类化合物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性化合物可能是甘草生熟异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甘草 炙甘草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主成分分析法 正交最小乘法 差异性化合物
下载PDF
基于OPLS分析的吴茱萸镇痛作用谱-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陈洋 韦国兵 +6 位作者 梁健 董伟 董嘉皓 李斐 杨武亮 陈海芳 袁金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1-786,共6页
目的:研究吴茱萸不同提取物的超高液相色谱(UHPLC)指纹图谱与镇痛作用的相关性,为明确吴茱萸镇痛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建立吴茱萸不同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以小鼠腹腔... 目的:研究吴茱萸不同提取物的超高液相色谱(UHPLC)指纹图谱与镇痛作用的相关性,为明确吴茱萸镇痛作用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建立吴茱萸不同提取物的指纹图谱;以小鼠腹腔注射醋酸致扭体反应和热板法为模型研究其镇痛作用,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建立其谱-效关系,并对主要活性成分进行解析。结果:吴茱萸不同部位提取物的UHPLC的指纹图谱有明显的差异,不同部位提取物的镇痛作用存在差异。OPLS结果显示: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去氢吴茱萸碱、绿原酸、金丝桃苷、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柯伊利素-7-O-芸香糖苷、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芦丁、吴茱萸宁碱、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1-甲基-2-正十一烷基-4(1H)-喹诺酮可能为吴茱萸镇痛作用的主要成分。结论:该研究能为今后吴茱萸药材的合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镇痛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正交最小乘法 谱-效关系 反式咖啡酰葡萄糖酸
原文传递
基于UPLC-Q-TOF/MS的五味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周永峰 李瑞煜 +5 位作者 张定堃 董旖 乔潆 张蓉蓉 王伽伯 张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7-1092,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中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为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信息进行采集,结合多元... 目的通过分析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中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为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信息进行采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对所采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并鉴定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差异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从五味子不同部位的色谱图中共鉴定了29个化合物,其中23个为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经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分析,通过保留时间与质谱信息进行比对,共识别14个特征差异性化合物。结论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分布于种子(种仁和种皮)中,为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 木脂素 正交最小乘法 特征差异性化合物
原文传递
氢核磁共振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对油菜蜜中果葡糖浆掺假的判别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雷 刘红兵 罗立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5-282,共8页
利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谱图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法对油菜蜂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进行判别分析。采集了303个油菜蜜样品和180个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果葡糖浆掺假... 利用氢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谱图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法对油菜蜂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进行判别分析。采集了303个油菜蜜样品和180个按照不同比例配制的果葡糖浆掺假蜂蜜样品的1H NMR谱图,并对油菜蜜主要糖类成分和部分低含量化合物进行了信号归属。采用OPLS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蜂蜜果葡糖浆掺假判别模型。通过排列实验法对模型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油菜蜜和果葡糖浆掺假蜂蜜样品在OPLS得分图中能明显区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样品的总体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8.40%和98.24%。因此,1H NMR与OPLS相结合可以实现油菜蜜中果葡糖浆掺假的快速鉴别。该方法是基于对蜂蜜成分的整体分析,避免了仅仅分析个别成分指标的检验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为蜂蜜质量监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核磁共振 正交最小乘法 掺假
下载PDF
基于谱-效相关分析的吴茱萸止呕药效物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洋 梁健 +4 位作者 董伟 李斐 董嘉皓 曹岚 袁金斌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37-1742,共6页
本文基于谱-效相关分析方法,对吴茱萸止呕活性成分进行全面筛选,以进一步明确吴茱萸止呕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建立吴茱萸提取物的指纹谱;以灌服硫酸铜致家鸽呕吐为模型研究其... 本文基于谱-效相关分析方法,对吴茱萸止呕活性成分进行全面筛选,以进一步明确吴茱萸止呕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技术建立吴茱萸提取物的指纹谱;以灌服硫酸铜致家鸽呕吐为模型研究其止呕作用,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建立其谱-效关系,并对主要活性成分进行解析。谱-效分析结果显示:芦丁(rutin)、柠檬苦素(limonin)、金丝桃苷(hyperoside)、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narcissoside)、柯伊利素-7-O-芸香糖苷(chrysoeriol-7-Orutinoside)、异鼠李素-3-O-β-D-半乳糖苷(isorhamnetin-3-O-β-D-galactoside)、1-甲基-2-正十一烷基-4(1H)-喹诺酮(1-methyl-2-undecyl-4(1H)-quinolone)、1-甲基-2-[(Z)-4-壬烯基]-4(1H)-喹诺酮(1-methyl-2-[(Z)-4-nonenyl]-4(1H)-quinolone)可能为吴茱萸止呕作用的主要成分。该研究能为今后吴茱萸药材的合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中药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止呕 UHPLC-Q-TOF/MS 正交最小乘法 谱-效关系
原文传递
利用3种不同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枸杞子抗氧化部位的谱效关系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振宇 杨斯月 +3 位作者 吕维 丁建宝 马建龙 杨晋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377-3387,共11页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化学成分并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相联系,建立谱效关系研究,明确枸杞子抗氧化活性成分。该实验采用不同溶剂分次提取,结合大孔吸附树脂和反相色谱纯化技术,将枸杞子提取物分为80个不同的供试品;通过体外实验结...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化学成分并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相联系,建立谱效关系研究,明确枸杞子抗氧化活性成分。该实验采用不同溶剂分次提取,结合大孔吸附树脂和反相色谱纯化技术,将枸杞子提取物分为80个不同的供试品;通过体外实验结果提示,枸杞子中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成分被富集到11个供试品中,这些样品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FRAP能力都显著强于处理前的流分(P<0.05);采集抗氧化样品的UPLC-MS/MS图谱,选用Pearson相关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和弹性网络回归,建立枸杞子抗氧化活性谱效关系。结合3种不同的数据分析技术,明确了6个色谱峰对枸杞子体外抗氧化活性贡献较大,利用质谱数据,将其鉴定为芦丁(P6)、槲皮素(P35)、东莨菪内酯(P14)、N-cis-feruloyl-4-O-β-D-glucopyranosyl-tyramine或N-(4-O-β-D-glucopyranosyl-trans-feruloyl)-tyramine(P8)、阿魏酸(P13)和1,3,5-dihydroxy-2-isoprenyl-3-xanthone(P23)。与清除自由基相关的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芦丁和槲皮素,还原Fe^(3+)的物质基础是苯丙素类成分阿魏酸、东莨菪内酯以及xanthone和酚胺,说明枸杞子的抗氧化活性是不同产物通过不同途径协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提示,谱效关系应该谨慎选择数据分析模型,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抗氧化 谱效关系 皮尔逊相关 正交最小乘法 弹性网络回归
原文传递
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用于中药通心络和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干预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17
9
作者 戴伟东 张凤霞 +5 位作者 贾振华 魏聪 高鹏 路鑫 吴以岭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49-1054,共6页
用代谢组学方法评价了中药通心络和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的干预作用。通过构造大鼠过度疲劳模型,并分别用通心络和人参进行干预,采用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UFLC-IT-TOF-MS)获取大鼠血浆代谢轮廓,并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进... 用代谢组学方法评价了中药通心络和人参对过度疲劳大鼠的干预作用。通过构造大鼠过度疲劳模型,并分别用通心络和人参进行干预,采用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UFLC-IT-TOF-MS)获取大鼠血浆代谢轮廓,并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分别找出用于区分通心络和人参干预组大鼠同正常对照大鼠、过度疲劳大鼠的重要差异代谢物。结果显示过度疲劳大鼠体内的色氨酸、胆汁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等代谢通路发生较大变化,经通心络或人参干预的大鼠整体代谢轮廓趋向正常水平,并能够部分调节上述发生变化的代谢通路使之往正常方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正交最小乘法 过度疲劳 代谢组学 通心络 人参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化学计量学方法的不同产地锁阳药材分类鉴别 被引量:16
10
作者 顾志荣 马天翔 +5 位作者 孙岚萍 马转霞 许爱霞 孙宇靖 祁梅 葛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59-16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不同产地锁阳药材的分类鉴别。方法:采集5个省(区) 12个市(区/州/旗)的106批锁阳药材,以透射方式采集样品的FTIR光谱数据并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锁阳FTIR指纹图谱并进行光谱解析,...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化学计量学方法实现不同产地锁阳药材的分类鉴别。方法:采集5个省(区) 12个市(区/州/旗)的106批锁阳药材,以透射方式采集样品的FTIR光谱数据并进行光谱预处理,建立锁阳FTIR指纹图谱并进行光谱解析,以相关系数法计算不同产地锁阳的FTIR相似度,求取不同产地锁阳FTIR平均光谱的一阶导数(1D)光谱,以预处理后的1D光谱数据建立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软独立建模分类(SIMCA)鉴别模型,以前6个主成分建立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鉴别模型。结果:不同产地锁阳FTIR指纹图谱的走势及主要吸收峰位基本一致,共指认出了16个共有特征吸收峰;不同产地锁阳FTIR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及1D光谱均有显著、唯一的特征;所建SIMCA模型可实现不同省级产区锁阳的分类鉴别,所建OPLS模型可实现不同市级产区锁阳的精确分类鉴别,12个产地锁阳的分类鉴别体现了明显的地域聚集性特点。结论:基于FTIR及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实现不同产地锁阳药材的分类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一阶导数光谱 软独立建模分类法 正交最小乘法 产地鉴别
原文传递
质量源于设计在银杏叶片制粒工艺中的应用(Ⅱ):颗粒关键质量属性辨识 被引量:13
11
作者 徐冰 崔向龙 +3 位作者 杨婵 王馨 史新元 乔延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3-1047,共5页
质量源于设计(QbD)强调"以终为始",即首先对目标产品质量进行透彻理解,进而指导药品工艺开发和生产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该文以银杏叶片颗粒中间体为对象,以片剂抗张强度要求为目标,建立了颗粒物理关键质量属性(CQAs)辨识及其... 质量源于设计(QbD)强调"以终为始",即首先对目标产品质量进行透彻理解,进而指导药品工艺开发和生产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该文以银杏叶片颗粒中间体为对象,以片剂抗张强度要求为目标,建立了颗粒物理关键质量属性(CQAs)辨识及其限度范围制定的方法。首先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建立29批颗粒粉体学性质和和银杏叶片抗张强度关联模型,以变量投影重要性(VIP)筛选颗粒潜在关键质量属性(pCQAs)。按照VIP由小到大逐一删减OPLS模型中的pCQAs变量,发现模型校正和预测性能无降低趋势,结合pCQAs共线性和易测性,确定颗粒中值粒径(D_(50))和松装密度(D_a)为关键质量属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D_(50)和D_a与片剂抗张强度的关系模型,基于模型开发颗粒关键质量属性设计空间。由设计空间确定颗粒CQAs目标控制区域为170μm<D_(50)<500μm和0.30 g·cm^(-3)<D_a<0.44 g·cm^(-3),研究结果为银杏叶片湿法制粒工艺控制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质量属性 设计空间 正交最小乘法 变量投影重要性 中药湿法制粒
原文传递
化学模式识别结合指纹特征图谱与三萜酸含量测定探讨茯苓质量与产地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冯冰薇 陈淑娜 +5 位作者 成秋香 詹晶晶 郑定升 杨正江 许舜军 杨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06-1512,共7页
目的建立茯苓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探讨其质量与产地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获得茯苓药材稳定的化学指纹和定量分析数据,应用多种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特征指纹图谱进行综合判别分析。结果所收集的27批茯苓药材样品图... 目的建立茯苓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并探讨其质量与产地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获得茯苓药材稳定的化学指纹和定量分析数据,应用多种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特征指纹图谱进行综合判别分析。结果所收集的27批茯苓药材样品图谱与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相似度在0.75~0.99之间,云南产药材相似度较高,聚类相对集中;而湖北和安徽产样品相似度相对偏低,且整体上偏离于云南产药材,聚为另一类。导致化学面貌偏移和质量差别的标志性成分共有8个,包括定量分析的3个三萜酸。含量测定的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药材所含三萜酸存在差异。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辅以定量分析方法,从多层面综合获取茯苓药材的质量信息,体现了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可为提升茯苓药材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三萜酸 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相似度分析 聚类分析 正交最小乘法
原文传递
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水质与虾虹彩病毒病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孙世玉 江敏 +5 位作者 金若晨 戴习林 吴昊 周俊芳 于忠利 张峰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1-649,共9页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水质与病害发生之间的关联性。对上海市奉贤区某虾类养殖合作社的池塘水质、养殖虾病原携带情况进行定期检测,结合其发病状况,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分...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水质与病害发生之间的关联性。对上海市奉贤区某虾类养殖合作社的池塘水质、养殖虾病原携带情况进行定期检测,结合其发病状况,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分析健康组、带病组、发病组同一时间段水质数据的差异性,并筛选出对各组差异贡献最大的水质因子。试验中,带病组和发病组的养殖虾均有检出虾虹彩病毒,分析表明:(1)发病组与健康组之间、发病组与带病组之间,水质有显著差异;而只要不发病,即便养殖虾携带病毒,该池塘水质与健康组之间并无显著区分。(2)水质因子与虾病发生的关联性程度为总氮>水温>总磷>溶解氧。(3)分塘等机械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引起凡纳滨对虾的应激反应,诱发虾病的发生。(4)"带病&健康"组为大棚养殖,水温保持在30℃左右,即使凡纳滨对虾带有虾虹彩病毒,依然可以健康生长,但将其转移至较低水温条件下的露天池塘继续养殖时,则疾病暴发,出现死亡。养殖过程中应重视水温管理,注意水质变化,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操作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虾虹彩病毒 水温 主成分分析法 正交最小乘法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金银花、山银花及川银花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邱连建 索彩仙 +3 位作者 潘礼业 李国卫 胡绮萍 孙冬梅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20-626,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银花、山银花及川银花中10种成分质量分数的UPLC法,为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BEH Phenyl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金银花、山银花及川银花中10种成分质量分数的UPLC法,为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aters BEH Phenyl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0 nm,进样量为1μL;对36批忍冬科药材的10个指标成分进行测定,并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金银花、山银花、川银花药材中10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三者各自聚为一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可将金银花、山银花及川银花药材进行有效区别。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为不同忍冬科药材的质量控制和基原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山银花 川银花 多元统计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最小乘法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学研究不同发酵程度建曲中成分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梦梅 王瑞生 +2 位作者 张振凌 陈祎甜 李德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340-4349,共10页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发酵程度建曲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筛选差异性标志物,为规范建曲炮制工艺、建立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乙...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探究不同发酵程度建曲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筛选差异性标志物,为规范建曲炮制工艺、建立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进样体积10μL,建立不同发酵时间建曲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04A版)进行相似度评价,标定共有峰并进行指认及归属;以共有峰峰面积为指标,利用层次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对不同发酵时间建曲进行区分,再借助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出不同发酵程度建曲间差异性标志物;建立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多个差异性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不同发酵时间建曲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00,共标定46个共有峰,指认并归属21个成分;HCA结果显示9个不同发酵时间建曲可聚类为4个发酵阶段;OPLS-DA结果表明不同发酵阶段建曲间差异性标志物略有不同,芹菜素、新橙皮苷、峰28、柚皮苷、橙皮苷和木犀草素为不同发酵程度建曲的主要差异性标志物;对5个已知差异性标志物进行定量研究,发酵过程中,柚皮苷、新橙皮苷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分别从0.0485%、0.0464%下降至0.0148%、0.0018%,芹菜素、木犀草素质量分数呈上升趋势,由0.0078%、0.0293%上升至0.0198%、0.0852%,橙皮苷质量分数在0.3079%~0.3416%波动;以5个差异性标志物含量为指标,进行热图聚类分析,结果与HCA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方法可有效区分不同发酵时间建曲,为建曲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曲 发酵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质量标志物 层次聚类分析 正交最小乘法 芹菜素 新橙皮苷 柚皮苷 橙皮苷 木犀草素
原文传递
直链淀粉的傅里叶衰减全反射中红外特征光谱筛选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广 刘宇 +2 位作者 夏兰欣 李伟 程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35-340,共6页
以直链淀粉含量中红外定量预测模型为载体,利用Simca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解析变量筛选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同时利用TQ Analyst软件建立直链淀粉含量预测模型,比较筛选的变量... 以直链淀粉含量中红外定量预测模型为载体,利用Simca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PLS)解析变量筛选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同时利用TQ Analyst软件建立直链淀粉含量预测模型,比较筛选的变量对模型解释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利用OPLS筛选出的969~1158 cm^(-1)特征波段,主要对应直链淀粉的结晶区和非结晶区,同时也是α-1,4-糖苷键C—O—C伸缩振动的特征波段,以此波段的光谱进行建模效果最优,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全波段、800~1200 cm^(-1)均得到提高,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8,校正集均方根误差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87%和6.26%,相对分析误差为5.1778,预测值和真实值相关系数为0.9627。因此OPLS筛选的变量能实现直链淀粉中红外区大部分化学特征的解析,可增强预测模型的解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链淀粉 傅里叶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 变量筛选 正交最小乘法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分析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化学成分差异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佳 聂黎行 +3 位作者 胡晓茹 刘薇 魏锋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9期954-958,共5页
目的识别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俗称“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L.)的差异性化学成分,为甘草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MS)法对乌拉尔甘... 目的识别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俗称“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L.)的差异性化学成分,为甘草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MS)法对乌拉尔甘草及光果甘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合数据分析软件,以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OPLS-DA)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乌拉尔甘草及光果甘草的差异性化合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TQ-MS/MS)法进一步验证差异性化合物的准确性。结果确定了光甘草定、新甘草苷、光甘草酚等11个化合物是乌拉尔甘草及光果甘草的差异性化学成分。结论乌拉尔甘草与光果甘草部分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性化学成分对甘草质量标准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乌拉尔甘草) 光果甘草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主成分分析 正交最小乘法 差异性化合物
下载PDF
基于优化正交偏最小二乘法的变电站全寿命周期成本预测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绵斌 张妍 +2 位作者 耿鹏云 谢品杰 杨帆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9-124,共6页
变电站开展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有利于提升电网资产管理效率,而如何准确测算LCC费用是LCC管理的难点.构建了一个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变电站的LCC费用预测模型,并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进一步优化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优化OPLS预... 变电站开展全寿命周期成本(LCC)管理,有利于提升电网资产管理效率,而如何准确测算LCC费用是LCC管理的难点.构建了一个基于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变电站的LCC费用预测模型,并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进一步优化预测模型.结果显示优化OPLS预测模型的精度有所提升,且通过考察年故障时间、初期投资、年故障中断功率、单位赔偿费用、电价、年平均故障修复率、物理寿命周期、运维率、年平均修复时间、年平均故障修复成本和通货膨胀率等关键影响因子,就可实现对变电站LCC的高效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全寿命周期成本 优化 正交最小乘法
下载PDF
不同海拔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感官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宏宇 陈金华 +7 位作者 熊立瑰 李勤 李娟 李适 江鸿键 张庆华 黄建安 刘仲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6-287,共12页
为探究海拔对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品质的影响,以无量山不同海拔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等技术和方法,对其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指标、挥... 为探究海拔对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品质的影响,以无量山不同海拔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研究对象,采用感官审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等技术和方法,对其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指标、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海拔1400~1800 m的晒青茶(H1)茶汤色泽更浅,亮度更高;海拔1800~2000 m的晒青茶(H2)涩味减轻,鲜爽味增强;H1与H2主要生化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异,H1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没食子酸、酚氨比、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显著高于H2,游离氨基酸总量、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显著低于H2;另外,H1与H2共有17种挥发性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正癸酸、叶绿醇、壬醛、青叶醛、水芹醛、己酸乙酯、脱氢芳樟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己醇、反式橙花叔醇、法尼基丙酮、大马士酮、香叶醇、4-甲基-3戊烯-2-酮、亚麻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橙花醇。本研究结果可为海拔影响茶叶品质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 品质成分 主成分分析 正交最小乘法
下载PDF
四川绿茶滋味品质分析及风味轮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藩 罗凡 +4 位作者 胥亚琼 张翔 尧渝 李兰英 冯德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3-951,共9页
【目的】分析四川绿茶的滋味品质现状,为四川绿茶品质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四川省内主要茶区68个绿茶样品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没食子酸、咖啡碱、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及... 【目的】分析四川绿茶的滋味品质现状,为四川绿茶品质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四川省内主要茶区68个绿茶样品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没食子酸、咖啡碱、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及其滋味贡献度,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研究不同等级绿茶之间的滋味差异,并结合感官审评结果,绘制滋味风味轮。【结果】分析各生化成分的滋味贡献度,筛选浓度阈值比(Dove-over-threshold,Dot)大于1的物质,发现γ-氨基丁酸、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是四川绿茶苦味的主要贡献成分;EGC、EGCG、GCG、ECG是涩味的主要贡献成分;谷氨酸是鲜味的主要贡献成分。通过OPLS-DA模型,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半胱氨酸、儿茶素总量、可溶性糖等15个生化成分的VIP值(Variable influence on projection)大于1,说明其对四川绿茶等级分类具有较大的贡献,即这15种成分为四川绿茶滋味相关的差异成分。风味轮表明,苦、涩、鲜、甜、酸等是四川绿茶滋味的主要特征味型,滋味缺陷味型出现了生青、焦苦、烟熏、酸臭以及陈味。【结论】基于滋味特征成分的Dot值和OPLS-DA建模分析,结合风味轮,可以区分不同等级的绿茶,为构建四川绿茶滋味品质的技术标准体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绿茶 滋味品质 生化成分 滋味贡献度 正交最小乘法 风味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