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被引量:146
1
作者 张辉 孙明智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和举例, 说明概念转喻具有以下的特征:(1)概念转喻是一种认知操作,在这一过程和同一认知域中,来源域为目标域提供了可及性.(2)来源义和目标义之间的关系是偶然性的,没有概念上的必然性.(3)转喻的目标义是突显的,而来源义是... 本文通过分析和举例, 说明概念转喻具有以下的特征:(1)概念转喻是一种认知操作,在这一过程和同一认知域中,来源域为目标域提供了可及性.(2)来源义和目标义之间的关系是偶然性的,没有概念上的必然性.(3)转喻的目标义是突显的,而来源义是作为背景的.(4)转喻作为自然的推理图式在言语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5)在转喻三种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区分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转喻.(6)概念整合可为转喻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一定的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分类 认知机制 概念整合
下载PDF
构式义、转喻与句式压制 被引量:75
2
作者 李勇忠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4,共5页
构式语法认为 ,语言的意义是由词汇义和语法构式相互作用生成的 ,构式义和词汇义之间表现为要么一致要么冲突的关系。两者一致时 ,语义合格 ,两者冲突时 ,则通过压制 ,要么生成合格语句 ,要么生成不合格句。本文从转喻认知原理出发 ,探... 构式语法认为 ,语言的意义是由词汇义和语法构式相互作用生成的 ,构式义和词汇义之间表现为要么一致要么冲突的关系。两者一致时 ,语义合格 ,两者冲突时 ,则通过压制 ,要么生成合格语句 ,要么生成不合格句。本文从转喻认知原理出发 ,探讨了构式义与词汇义相互压制所应遵循的认知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概念转喻 构式义 词汇义 句式压制 转喻认知原理 认知规律
下载PDF
多模态语篇的认知机制研究——以《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例 被引量:97
3
作者 潘艳艳 张辉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9,112,共10页
作为人类的基本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现象不仅存在于语言模态中,还存在于图像、声音和动作等模态中。本文认为概念隐喻和转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构成多模态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机制。本文以专题片《中国国家形象片... 作为人类的基本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现象不仅存在于语言模态中,还存在于图像、声音和动作等模态中。本文认为概念隐喻和转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构成多模态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机制。本文以专题片《中国国家形象片·角度篇》为例,探讨该多模态语篇如何在这两个认知机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模态,达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也对该多模态语篇进行了整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语篇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语篇衔接 语篇连贯
下载PDF
转喻的认知语用阐释 被引量:53
4
作者 李勇忠 《外国语言文学》 2003年第4期14-17,共4页
转喻与隐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 ,对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出发 ,本文认为 ,转喻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 ,概念转喻在转喻表达中具有极大的生成作用。本文分析了Thornburg... 转喻与隐喻同为日常言语中普遍的语言现象 ,对话语的理解和生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出发 ,本文认为 ,转喻是基于人类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方式 ,概念转喻在转喻表达中具有极大的生成作用。本文分析了Thornburg和Panther的言语行为转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认知语言学 语用学 关联理论
原文传递
转喻论:图像指代与视觉修辞分析 被引量:60
5
作者 刘涛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120,128,共10页
视觉转喻的本质是图像指代,强调通过一种视觉元素来指代与之关联的另一事物。不同于视觉隐喻的"跨域映射"原理,视觉转喻的本质特征是"同域指代"。根据图像符号的两个基本指涉面向——再现与表意,视觉转喻可以分为... 视觉转喻的本质是图像指代,强调通过一种视觉元素来指代与之关联的另一事物。不同于视觉隐喻的"跨域映射"原理,视觉转喻的本质特征是"同域指代"。根据图像符号的两个基本指涉面向——再现与表意,视觉转喻可以分为指示转喻和概念转喻,前者表现为部分指代整体,主要关注图像再现维度的时空"语言",后者表现为具象指代抽象,核心探讨图像表意维度的关联"语法"。前者表现为部分指代整体,后者表现为具象指代抽象。指示转喻强调视觉元素的再现特征,从而在现实"断片"中想象完整的现实图景,具体涉及到空间维度的视点、视角和视域问题,以及时间维度的快照、长镜头和蒙太奇问题;概念转喻强调视觉元素的意指内涵,主要在域阵维度考察不同叙述层之间的关联结构,具体包括符号呈现维度的像似指代和规约指代,以及意义表现维度的域内暗指和多模态指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阵 图像指代 视觉转喻 视觉隐喻 视觉修辞 指示转喻 概念转喻
原文传递
概念转喻与语篇衔接——各派分歧、理论背景及实验支持 被引量:56
6
作者 魏在江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6,共8页
近年来,转喻的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现在许多语言学家认为转喻和隐喻都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转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隐喻还更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但是,以往对转喻的研究主要在词汇和句法层,很少涉及语篇层。本文以当代认知语... 近年来,转喻的研究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现在许多语言学家认为转喻和隐喻都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转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隐喻还更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但是,以往对转喻的研究主要在词汇和句法层,很少涉及语篇层。本文以当代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语篇层面对转喻的功能进行初步探讨。我们的研究表明,转喻具有比较明显的语篇衔接功能,文章强调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结合,将进一步推动语言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语篇 衔接 功能 隐喻
原文传递
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与词汇研究 被引量:54
7
作者 李雪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61,共4页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两种思维方式,是形成人类概念系统的重要手段。本文重在阐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本质及其运作机制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构词、语法结构和语义...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隐喻和转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两种思维方式,是形成人类概念系统的重要手段。本文重在阐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本质及其运作机制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被广泛运用于构词、语法结构和语义的研究,尤其是认知词汇语义研究。新词的产生和理解也包含着隐喻或转喻思维的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词汇
原文传递
转喻的理解与翻译 被引量:41
8
作者 卢卫中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4-67,共4页
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作为一种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普遍存在于文学和非文学语言中。本文以认知语言的概念转喻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转喻翻译的认知基础与策略,证明"目的语对应喻体翻译"、"目的语特有喻体翻译"、&... 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作为一种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普遍存在于文学和非文学语言中。本文以认知语言的概念转喻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转喻翻译的认知基础与策略,证明"目的语对应喻体翻译"、"目的语特有喻体翻译"、"源语喻体+喻标"、"源语喻体+注解/按语"和"源语喻体的舍弃"是转喻翻译的有效方法,而这些方法的采用取决于转喻使用的具体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 概念转喻 理解 翻译
原文传递
副名结构转喻操作的语义压制动因 被引量:37
9
作者 黄洁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概念转喻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分析现代汉语"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本质、这一结构的转喻机制、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语义压制动因、以及副词与名词搭配的原则。文章指出,名词丰富的内涵义是...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概念转喻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为基础,分析现代汉语"副词+名词"结构中名词的本质、这一结构的转喻机制、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语义压制动因、以及副词与名词搭配的原则。文章指出,名词丰富的内涵义是副名搭配的概念基础,名词发生功能游移的动因是副名结构的构式义对名词的词汇义进行压制,使与名词相关的可主观量度的属性被凸显,范畴转指属性的概念转喻是语义压制实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名结构 概念转喻 意义的动态识解观 构式 语义压制
下载PDF
汉英隐转喻名名复合词语义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黄洁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以汉语和英语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以Wisniewski的"可排列性差异"、Pustejovsky的"本质结构"、Lakoff的"概念隐喻"、Kovecses的"概念转喻"和Goossens的"隐转喻"为理论... 本文以汉语和英语中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以Wisniewski的"可排列性差异"、Pustejovsky的"本质结构"、Lakoff的"概念隐喻"、Kovecses的"概念转喻"和Goossens的"隐转喻"为理论基础,旨在讨论喻体名词的概念结构以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对隐转喻名名复合词内部语义结构的解释力。研究表明:1)喻体名词概念结构的可排列性和本质结构特点是隐转喻名名复合词语义内涵丰富性的根源。2)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以及二者的互动是创造和理解隐转喻名名复合词丰富语义的认知机制。本体和喻体的排列顺序影响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语义结构,前喻式和后喻式名名复合词在喻体的概念结构以及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类型方面均存在差异。3)在具有诸多共性的基础上,汉语名名复合词比英语的构词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喻名名复合词 概念结构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转喻
下载PDF
概念转喻的体验哲学观 被引量:29
11
作者 魏在江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8-368,438,共11页
Lakoff&Johnson(1999)提出了体验哲学,论述了体验哲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并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以体验哲学为其哲学基础的。本文以体验哲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论述了概念转喻的体验哲学基础... Lakoff&Johnson(1999)提出了体验哲学,论述了体验哲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并认为认知语言学是以体验哲学为其哲学基础的。本文以体验哲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论述了概念转喻的体验哲学基础:1)概念转喻具有体验性;2)概念转喻是自动的、无意识的思维模式;3)转喻推理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论文强调指出,相比隐喻来说,转喻的研究还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体验哲学
原文传递
概念转喻与英语阅读教学 被引量:23
12
作者 魏在江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7,共7页
近年来,转喻研究得到了认知语言学家的重视。事实上,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研究表明,转喻基于人们的身体体验,触发人们的联想认知,它甚至是比隐喻更为重要、更为明显的思维方式。本文把概念转喻理论运用于... 近年来,转喻研究得到了认知语言学家的重视。事实上,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研究表明,转喻基于人们的身体体验,触发人们的联想认知,它甚至是比隐喻更为重要、更为明显的思维方式。本文把概念转喻理论运用于英语闲读教学。我们的研究表明,概念转喻的理论非常有助于英语阅读教学。了解概念转喻理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转喻的认知属性,减少其在阅读过程中的焦虑感,从而增加阅读兴趣,更好地感受语言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英语阅读教学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主观位移句的认知理据探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黄华新 韩玮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6,共10页
在主观位移句中,位移动词用于描写静态空间场景,这种位移动词的特殊用法可以从认知角度加以解释。主观位移及表层语言结构的形成依赖于人类概念整合、概念转喻和完型心理等认知能力与认知操作。主观位移产生于对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的概... 在主观位移句中,位移动词用于描写静态空间场景,这种位移动词的特殊用法可以从认知角度加以解释。主观位移及表层语言结构的形成依赖于人类概念整合、概念转喻和完型心理等认知能力与认知操作。主观位移产生于对动态空间和静态空间的概念整合操作之中。在主观位移的语言编码过程中,凸像的选择性、路径信息的必要性和方式信息的受抑制性等语言特点也具有认知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主观位移 认知理据 概念转喻 概念整合
下载PDF
概念转喻与语篇连贯——认知与语篇的界面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魏在江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7-61,共5页
以往对转喻的研究主要在词汇和句法层,很少涉及语篇层。以当代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语篇层面对转喻的功能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转喻具有比较明显的语篇衔接功能,强调认知语言学与功能语言学的结合。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语篇连贯 认知
下载PDF
论微电影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建构——以益达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广告为例 被引量:17
15
作者 黄洁 何芬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9年第2期32-36,共5页
微电影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具有叙事性、精炼性、模态多样性等特征。本文以Lakoff&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以及Forceville&Urios-Aparisi(2009)的多模态隐喻为理论基础,结合语类特征,对益达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微电影广... 微电影广告是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具有叙事性、精炼性、模态多样性等特征。本文以Lakoff&Johnson(1980)的概念隐喻以及Forceville&Urios-Aparisi(2009)的多模态隐喻为理论基础,结合语类特征,对益达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微电影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建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益达酸甜苦辣系列广告涉及三种概念隐喻:味觉隐喻、事件隐喻和实体隐喻,例如:心情是味道,爱情是旅行,爱是益达;2)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建构既涉及图像、口头符号、书面符号、音乐等多种模态的互动,还涉及隐喻和转喻的互动、隐喻的平行式互动和上下式互动等多种隐喻和转喻互动模式;3)通过声音、图像等表征的多模态隐喻和以语言为主的单模态隐喻有同有异。二者都涉及相同的概念隐喻,这说明概念隐喻具有跨模态普遍性。二者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概念隐喻的呈现方式,同时表明多模态隐喻具有动态性和综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味觉隐喻 概念转喻 微电影广告
原文传递
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中的爱情认知模式 被引量:15
16
作者 蓝纯 郑霞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8,共8页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想认知模式、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对体现在宋词和当代流行歌曲中的爱情概念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有同有异。共同点主要体现在:1)二者都由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伴随意象和伴随感觉与动作一起构筑;2)二者还共...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想认知模式、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对体现在宋词和当代流行歌曲中的爱情概念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有同有异。共同点主要体现在:1)二者都由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伴随意象和伴随感觉与动作一起构筑;2)二者还共享一些概念隐喻、概念转喻、伴随意象和伴随感觉与动作。差异主要体现在:1)宋词里有关爱情的修辞表达数量很少,而流行歌曲里则很丰富;2)宋词里出现的爱情隐喻的数量也很有限,只有3条,而流行歌曲里则出现了多达17条爱情隐喻;3)流行歌曲里的爱情隐喻更加突显爱的过程性、物质性、魔幻性、随意性和脆弱性;4)流行歌曲中伴随爱情主题出现的植物、动物、自然景观和人造物品等意象均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爱情 理想认知模式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下载PDF
概念转喻观照下的转喻翻译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淑琼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97-102,共6页
基于概念转喻理论,探讨转喻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转喻翻译的原则,提出转喻翻译的具体策略。认为翻译是具有转喻性的认知活动,翻译过程中文本的理解和表达皆体现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同时指出概念转喻也是一种... 基于概念转喻理论,探讨转喻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转喻翻译的原则,提出转喻翻译的具体策略。认为翻译是具有转喻性的认知活动,翻译过程中文本的理解和表达皆体现了"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思维;同时指出概念转喻也是一种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转喻 转喻翻译 转喻思维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动宾非常规搭配的转喻和隐喻透视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洁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90,共6页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意义的动态识解观、"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分析解构现代汉语中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结构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的认知机制和动宾搭配原则。文章指出,对这两类动宾非常规搭配结构的...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意义的动态识解观、"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为理论基础,分析解构现代汉语中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结构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的认知机制和动宾搭配原则。文章指出,对这两类动宾非常规搭配结构的解构依赖于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对这一结构的理解涉及对宾语、动词和动宾结构这三个层面上的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动宾非常规搭配受动词和宾语显著度的影响,动词和宾语需具有代表和触发相关概念框架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宾结构 概念转喻 概念隐喻 凸显度
下载PDF
汉语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的定量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洁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71,共9页
名名复合词是汉语、英语等语言中最多产的构词模式。由于缺乏语义透明度,其中的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在复合词研究中被边缘化。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2206个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复合词涉及隐喻和转喻的... 名名复合词是汉语、英语等语言中最多产的构词模式。由于缺乏语义透明度,其中的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在复合词研究中被边缘化。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2206个隐喻和转喻名名复合词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复合词涉及隐喻和转喻的类型及其三种类型、三个优选原则和三个基本特征。本研究突破从修辞角度研究此类复合词的传统,以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为切入点,定量定性研究这类复合词的类型与特征,从认知的角度论述这类复合词的规则性和可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名复合词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认知 定量 定性
原文传递
概念隐喻和转喻互动下非透明英语习语的认知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申奥 梅德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3期29-34,共6页
英语习语的非透明性是指习语意义无法直接等同于构成成分的字面意义之和,其非透明性蕴含了复杂的认知形成过程,可以基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互动,形式语言学的语义成分分析法与激活认知机制的百科认知补充,进行全面的描述性与... 英语习语的非透明性是指习语意义无法直接等同于构成成分的字面意义之和,其非透明性蕴含了复杂的认知形成过程,可以基于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互动,形式语言学的语义成分分析法与激活认知机制的百科认知补充,进行全面的描述性与解释性研究。研究发现,在"奥康姆剃刀原则"的基础上,不同类别的非透明英语习语展示出九种认知互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习语 非透明性 概念隐喻 概念转喻 认知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