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0篇文章
< 1 2 1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焦点透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刘全福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6-60,共5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翻译论战 ,论战震撼了当时整个文坛 ,其战辞之激烈 ,战文之繁密 ,实为中国文史所罕见。本文就论战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的焦点问题进行了穷原竟委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鲁迅 梁实秋 翻译 文学作品
原文传递
梁实秋与新人文主义 被引量:32
2
作者 罗钢 《文学评论》 1988年第2期80-94,157,共16页
本文对梁实秋的文艺观与美国新人文主义的思想联系作了全面的剖析。文章指出,作为梁实秋文艺思想核心的并不是一般所谓资产阶级人性论(即自然人性论),而是与之相对立的新人文主义的善恶二元人性论,从这种人性观出发,梁实秋借鉴新人文主... 本文对梁实秋的文艺观与美国新人文主义的思想联系作了全面的剖析。文章指出,作为梁实秋文艺思想核心的并不是一般所谓资产阶级人性论(即自然人性论),而是与之相对立的新人文主义的善恶二元人性论,从这种人性观出发,梁实秋借鉴新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批判,对五四新文学运动作了整体性的批评和否定。在与左翼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论战中,梁实秋仍未放弃新人文主义的理论立场,致使他的文学主张产生了不可解脱的矛盾。文章从近代中国发生的东西方文化冲突和交流的历史背景上,分析了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观念与传统文艺思想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新人文主义 白璧德 浪漫主义文学 文艺思想 五四新文学运动 人道主义 自然人性论 古典主义 人性观
原文传递
梁实秋谈翻译莎士比亚 被引量:35
3
作者 柯飞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8年第1期46-51,共6页
梁实秋先生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1930年代,到1963年译了20种,在台湾出版。此文是梁先生对30年译莎的回忆。文中“我”即梁先生。开头引了胡适之两封信,说明莎译缘起。梁本人说他始译之时,对莎“所知不多”,“认识很浅”,显系自谦;接着... 梁实秋先生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1930年代,到1963年译了20种,在台湾出版。此文是梁先生对30年译莎的回忆。文中“我”即梁先生。开头引了胡适之两封信,说明莎译缘起。梁本人说他始译之时,对莎“所知不多”,“认识很浅”,显系自谦;接着说自己对莎剧版本和伊丽沙白朝英语的了解,宛如大学生谈学习心得那样坦白真诚,是非常可爱的态度。文中提到徐志摩、叶公超、陈通伯、I.A.Richards等都是当时在北京外国文学界人士,不一一加注。梁也提到朱生豪所译莎剧27种。我们追忆往昔,对比梁朱境遇,后者既缺图书,又无稿费可言,以一人之力,在不长时间里完此译事,是由于什么动力?我想,首要的是天才的驱使。朱译似行云流水,即晦塞处也无迟重之笔。译莎对他肯定是乐趣也是动力,境遇不佳而境界极高。朱译不同于他人也高于他人,在此。这是时隔五十多年后一个读者的看法。下面是梁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翻译 朱生豪 文字 RICHARDS 伊丽沙白 所知 商务印书馆 外国 梁实秋
原文传递
30年代翻译标准论战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军峰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8-22,80,共6页
30年代翻译标准论战分析赵军峰AnAnalysisontheDebateofTranslationCriteriontothe1930's¥byZhaoJunfengAbstract:Thispapercenters... 30年代翻译标准论战分析赵军峰AnAnalysisontheDebateofTranslationCriteriontothe1930's¥byZhaoJunfengAbstract:Thispapercentersaroundtheheated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标准 鲁迅 梁实秋 瞿秋白 宁信而不顺 30年代 翻译研究 赵景深 翻译文学 直译与意译
原文传递
闲适文化潮批判——从周作人到贾平凹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颐武 《文艺争鸣》 CSSCI 1993年第5期13-19,共7页
(一) 进入80年代后期以来,当代文化在大众传媒与商品化支配下的多样化话语正在迅速形成,消费性的文化趣味及不断变化的“时尚”让人目迷五色。但始终在书摊上热销,持续几年而不衰的却是传统的“闲适”文学。这种闲适文学是五四以来一直... (一) 进入80年代后期以来,当代文化在大众传媒与商品化支配下的多样化话语正在迅速形成,消费性的文化趣味及不断变化的“时尚”让人目迷五色。但始终在书摊上热销,持续几年而不衰的却是传统的“闲适”文学。这种闲适文学是五四以来一直被定位为边缘的文化产品的那批文本,它包括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钱钟书的散文作品,也包括“新时期”以来出现的汪曾祺、贾平凹的散文。这些散文作品突然大行其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贾平凹 现代性 五四以来 闲适散文 林语堂 梁实秋 张爱玲 消费文化 当代文化
原文传递
莎士比亚戏剧两译本的翻译伦理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薛香云 王富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10期13-15,共3页
梁实秋是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是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和唯一一人。朱生豪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风格独具特色,译文质量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 梁实秋是中国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是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和唯一一人。朱生豪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风格独具特色,译文质量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以朱生豪和梁实秋二人的莎士比亚作品译本为例,通过分析其在翻译选择上的伦理学依据,从新的视角理解二者在实施具体翻译操作时的皈依“方向”所指和伦理依据之实,从而跳出原有的翻译分析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翻译 朱生豪 梁实秋 翻译伦理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妇人》三译本对比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杨柳 朱安博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5,共9页
本文基于自建多译本语料库对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所译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妇人》三个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标准化类符/型符比、词汇密度、形合度和词表分析四个方面考察了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策略,并尝试从诗学角度阐释促成这些差... 本文基于自建多译本语料库对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所译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妇人》三个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标准化类符/型符比、词汇密度、形合度和词表分析四个方面考察了三位译者的翻译风格和策略,并尝试从诗学角度阐释促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文章认为数据并非评价译文质量的绝对标准,语料库翻译学应注重数据"事实理性"和文化"价值理性"的平衡。此外,译本分析也印证了关于翻译共性研究的某些观点,如三译本用词丰富程度及词汇密度均低于汉语原创文本,译本倾向使用更多的高频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翻译学 诗学 朱生豪 梁实秋 方平
原文传递
论莎剧重译(下)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国华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1-57,共7页
论莎剧重译(下)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国华三、文体和语体的翻译文体和语体是两个范畴,前者主要指书面语言的体裁形式,包括散文体、诗歌体、书信体,等等;后者指一种语言的各种变体,包括书面语、口语、地域方言、社会方言、个人特色语... 论莎剧重译(下)北京外国语大学陈国华三、文体和语体的翻译文体和语体是两个范畴,前者主要指书面语言的体裁形式,包括散文体、诗歌体、书信体,等等;后者指一种语言的各种变体,包括书面语、口语、地域方言、社会方言、个人特色语(idiolect),等等。莎剧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悲剧 《李尔王》 莎剧 卞之琳 梁实秋 人民文学出版社 林同济 对开本 莎士比亚诗剧 《中国翻译》
原文传递
莎剧的两种中译本:从一出戏看全集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炳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0-45,共6页
"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苟同"。——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我翻... "余译此书之宗旨,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苟同"。——朱生豪:《〈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我翻译莎士比亚,旨在引起读者对原文的兴趣。""莎士比亚就是这个样子,需要存真。"——梁实秋语,引自梁文蔷:《长相思——槐园北海忆双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莎剧 中译本 梁实秋 朱生豪 翻译原则 原文 翻译家 全集 两种译本
原文传递
守旧与开新——20世纪中国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摭谈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林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47-150,共4页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文学思潮 审美理想 20世纪 学衡派 浪漫主义 梁实秋 文化理念 新人文主义 人道主义
下载PDF
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 被引量:14
11
作者 董炳月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7-56,共10页
关键词 翻译主体 梁实秋 鲁迅 语言问题 译论 《新月》杂志 “硬译” 翻译问题
下载PDF
评1979年版《汉英词典》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景荣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7-59,共3页
一、从莫里逊到梁实秋 中国有汉英词典,始于晚清。从19世纪20年代莫里逊(Robert Morrison)开始,经过麦迪赫斯特(Walter Medhurst)翟理斯(Herbert Giles)、鲍勒(William Baller)和威廉士(Samuel Williams),最后到20世纪30年代麦修斯(R.H.... 一、从莫里逊到梁实秋 中国有汉英词典,始于晚清。从19世纪20年代莫里逊(Robert Morrison)开始,经过麦迪赫斯特(Walter Medhurst)翟理斯(Herbert Giles)、鲍勒(William Baller)和威廉士(Samuel Williams),最后到20世纪30年代麦修斯(R.H.Mathe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词典》 莫里逊 梁实秋 20世纪 翟理斯 30年代 20年代 19世纪 赫斯特 国有
原文传递
追忆邵洵美和一场文学小论争 被引量:13
13
作者 卞之琳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5-73,共9页
年来盛佩玉夫人殷切提醒我为邵洵美(1906—1968)写一点纪念文字的诺言。承她陆续寄来的一些资料,补充了我甚少知情的洵美生前的际遇。现读其中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的《诗二十五首》,我感到恍如隔世,只似曾相识了。而那篇序,也可以说是一... 年来盛佩玉夫人殷切提醒我为邵洵美(1906—1968)写一点纪念文字的诺言。承她陆续寄来的一些资料,补充了我甚少知情的洵美生前的际遇。现读其中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的《诗二十五首》,我感到恍如隔世,只似曾相识了。而那篇序,也可以说是一篇诗论,论及的一些地方在今日新诗界却也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对胡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洵美 新诗界 胡适之 上海书店 梁实秋 新月书店 戴望舒 徐志摩 废名 余先生
原文传递
三个层面、三条途径、三种结果──欧文·白璧德在中国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段怀清 《中国比较文学》 1998年第1期118-130,共13页
关键词 白壁德 梁实秋 思想学说 梅光迪 《学衡》 汤用彤 白璧德 三条途径 三个层面 中国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翻译家研究的纵观性视角:梁实秋翻译活动个案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军峰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2,共5页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翻译家研究的纵观性理论模型,强调在此视角下回归翻译的本体,即从文本出发,将翻译家研究置于一个复合间性的网络之中。翻译家研究应该围绕文本展开,内部研究为主,外部研究为辅。并以此对梁实秋的翻译活动做了个案分析,...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翻译家研究的纵观性理论模型,强调在此视角下回归翻译的本体,即从文本出发,将翻译家研究置于一个复合间性的网络之中。翻译家研究应该围绕文本展开,内部研究为主,外部研究为辅。并以此对梁实秋的翻译活动做了个案分析,解释长期以来围绕梁氏的翻译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家研究 纵观性视角 梁实秋 翻译悖论
原文传递
梁实秋新人文主义文学批评思辨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博 《东岳论丛》 2001年第6期135-138,共4页
在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的整体格局中 ,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构成了主导思潮之外独特的批评维度。它以一种异质的批评姿态和批评话语在与主导性文学批评的对峙中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互补”。梁实秋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 在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的整体格局中 ,梁实秋的新人文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构成了主导思潮之外独特的批评维度。它以一种异质的批评姿态和批评话语在与主导性文学批评的对峙中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互补”。梁实秋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自觉性与系统性 ,使得他在当时的自由主义文学批评家中脱颖而出 ,不仅成为新月派最重要的文艺理论家 ,而且在二三十年代中国新文学批评运动中成为代表人物之一。梁实秋新人文主义批评的特点与得失集中体现于他对五四新文学所作的批评与反思。他的新人文主义批评导致了他对五四新文学的苛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新人文主义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下载PDF
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梁实秋、钱钟书、王了一 被引量:10
17
作者 袁良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9-35,共7页
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梁实秋、钱钟书、王了一袁良骏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38、1939年)后,大后方(云贵川等地)相对稳定,各项文化事业略有恢复,文艺创作也渐渐有了一点新的机运。在散文创作领域,学者散文最为惹人注目... 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梁实秋、钱钟书、王了一袁良骏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38、1939年)后,大后方(云贵川等地)相对稳定,各项文化事业略有恢复,文艺创作也渐渐有了一点新的机运。在散文创作领域,学者散文最为惹人注目。战前曾与鲁迅激烈论战的新月派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散文 《雅舍小品》 钱钟书 梁实秋 三大家 《围城》 开明书店 幽默风趣 日本帝国主义 文学艺术
下载PDF
朱生豪与梁实秋的莎剧翻译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媛慧 任秀英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81,93,共4页
朱生豪与梁实秋都是莎剧的主要译者,但他们的翻译思想不尽相同。本文采取译剧版本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朱生豪与梁实秋的文学观分析,指出了他们的翻译思想与文学观之间的密切关系,即"文如其人,译如其文"。本文认为,朱生豪追... 朱生豪与梁实秋都是莎剧的主要译者,但他们的翻译思想不尽相同。本文采取译剧版本对比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朱生豪与梁实秋的文学观分析,指出了他们的翻译思想与文学观之间的密切关系,即"文如其人,译如其文"。本文认为,朱生豪追求"神韵",而梁实秋旨在"存真"。二者不同的翻译思想和文学观使各自的译作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生豪 梁实秋 翻译思想 莎剧翻译
原文传递
梁实秋的翻译观初探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军峰 魏辉良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90-94,共5页
作为一位卓越的翻译家,梁实秋先生的译绩是有目共睹的。他是中华学人中第一位独立完成莎士比亚全集汉译的大学者,且译笔以忠实流畅享誉海内外。此外,他还译有《咆哮山庄》、《百兽图》以及《沉思录》等西方名著近15种,另有三大卷《英国... 作为一位卓越的翻译家,梁实秋先生的译绩是有目共睹的。他是中华学人中第一位独立完成莎士比亚全集汉译的大学者,且译笔以忠实流畅享誉海内外。此外,他还译有《咆哮山庄》、《百兽图》以及《沉思录》等西方名著近15种,另有三大卷《英国文学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大陆译界的众多出版物中,梁实秋经常是被一带而过,有的甚至只字不提。尤其是梁实秋的翻译理论更是难觅。的确,不象其他诸多文学翻译家那样,既是翻译家又是翻译理论家,梁实秋除了在1970年与台湾学者兼诗人余光中合出过一本名为《翻译的艺术》的小册子之外,似乎并不见其他专门的翻译理论问世。但是据笔者调查,梁氏确有许多深思熟虑、鞭辟入里的翻译思想,散见于他的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翻译观 翻译标准 翻译理论 鲁迅 “信” 莎士比亚 文学翻译家 宁信而不顺 “欧化”
下载PDF
吴宓先生与我国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赋宁 《外国语文》 1998年第4期2-3,共2页
我很高兴参加由西南师范大学发起并承办,由11家单位联合举办的世纪末学术盛会“吴宓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吴宓学术研讨会”。我想趁此机会谈谈吴宓先生作为我国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事业的一位先驱者和奠基人,所做的... 我很高兴参加由西南师范大学发起并承办,由11家单位联合举办的世纪末学术盛会“吴宓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暨吴宓学术研讨会”。我想趁此机会谈谈吴宓先生作为我国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事业的一位先驱者和奠基人,所做的重要贡献。吴宓先生在留学美国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外国文学教学 吴宓 欧洲文学 英国文学 浪漫主义诗人 梁实秋 培养方案 新人文主义 清华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