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野人山”到“森林之魅”——穆旦精神历程(1942-1945)考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易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45,共17页
1942年对诗人穆旦而言是重要的。这一年的“野人山经历”不仅给他的生活带来深刻影响,而经由1945年《森林之魅》及一批战争诗歌的表达,更是最终确立了写作自我:即不站在任何先验的政治立场上,而是站在“人”的立场上,以个人的生存感觉... 1942年对诗人穆旦而言是重要的。这一年的“野人山经历”不仅给他的生活带来深刻影响,而经由1945年《森林之魅》及一批战争诗歌的表达,更是最终确立了写作自我:即不站在任何先验的政治立场上,而是站在“人”的立场上,以个人的生存感觉和体验来认识事物。诗人试图以个体之良心见证时代。写作的最终旨意在于:努力打破种种外在因素对于个体生命的规约,以不断地甄破现实个体严峻的生存境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精神历程 中国 现代文学 诗歌 查良
下载PDF
穆旦:翻译作为幸存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家新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6期5-14,共10页
作为中国上个世纪1940年代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穆旦在1950年代后转向了诗歌翻译。结合"诗人穆旦成为翻译家查良铮"的"外因"和"内因",从"翻译作为幸存"的角度,可深入考察和揭示穆旦转向诗歌翻... 作为中国上个世纪1940年代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穆旦在1950年代后转向了诗歌翻译。结合"诗人穆旦成为翻译家查良铮"的"外因"和"内因",从"翻译作为幸存"的角度,可深入考察和揭示穆旦转向诗歌翻译对他本人和整个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意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穆旦从事翻译具有了心灵寄托、"精神存活"和一个诗人曲折的自我实现的意义,他的才华没有像众多诗人那样遭到历史的扭曲和荒废,而是以"翻译的名义"侍奉于他所认同的语言与精神价值,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文革后期,诗人对英国现代诗歌的翻译,不仅促使了他一颗诗心的苏醒,也在那个时代恢复了中国新诗对"现代性"的追求。他的那些优秀译作和他的诗篇一起,已共同构成了"我们语言的光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查良 诗人翻译家 诗歌翻译 现代性 价值
下载PDF
余光中与翻译 被引量:5
3
作者 罗选民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77,共3页
余光中先生是我景仰的学者、作者和翻译家。我喜欢他严密清晰的论述、如行云流水般散文、传神入境的译文。近百年来,中国不乏优秀的学者、优秀的作者或优秀的翻译家,但集三者于一身的人则寥若晨星。郭沫若、朱湘、胡适、茅盾、闻一多... 余光中先生是我景仰的学者、作者和翻译家。我喜欢他严密清晰的论述、如行云流水般散文、传神入境的译文。近百年来,中国不乏优秀的学者、优秀的作者或优秀的翻译家,但集三者于一身的人则寥若晨星。郭沫若、朱湘、胡适、茅盾、闻一多、李健吾、查良铮、梁实秋、王佐良、吕叔湘等都是,但他们都是过去的一代。当今恐怕也只有季羡林和余光中等少数几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光中 翻译家 郭沫若 闻一多 李健吾 查良 梁实秋 王佐良
原文传递
“穆旦”与“查良铮”在1950年代的沉浮 被引量:6
4
作者 易彬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1953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穆旦对新中国一度怀有陌生感与警惕心理;1957年在多重鼓励之下,久未写作的他短暂地"重现"。之后的批判可见出当时政治文化语境的效应,以及个人意志对于时代话语的臣服;也表明穆旦没有成为主要诗人,194... 1953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穆旦对新中国一度怀有陌生感与警惕心理;1957年在多重鼓励之下,久未写作的他短暂地"重现"。之后的批判可见出当时政治文化语境的效应,以及个人意志对于时代话语的臣服;也表明穆旦没有成为主要诗人,1940年代后期形成的穆旦批评空间基本上没有展开。这一阶段"查良铮"对于新中国文化建设的热切参与,丰富了穆旦的整体形象,也彰显了"查良铮"与"穆旦"两个形象的历史分离局面。这一分离本身既体现了穆旦对于新时代的应对,也是复杂的时代语境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查良 时代语境 形象剥裂
下载PDF
诗人译诗的诗学解读:兼评查良铮译《西风颂》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东风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70,112,共8页
有关诗歌翻译,翻译界的一个共识是:诗歌最好是由诗人来译。本文以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的著名翻译《西风颂》为例,从诗学的角度分析了他在几个主要诗学元素(押韵、节奏、建行和意象)上的处理方式,解析了这些方式背后的诗学理据,同时也... 有关诗歌翻译,翻译界的一个共识是:诗歌最好是由诗人来译。本文以诗人穆旦(原名查良铮)的著名翻译《西风颂》为例,从诗学的角度分析了他在几个主要诗学元素(押韵、节奏、建行和意象)上的处理方式,解析了这些方式背后的诗学理据,同时也从诗学和翻译技术的层面指出了该译诗中的细微不足,尤其是对"以顿代步"的方法是否真的能够体现原诗的节奏这一问题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诗人译诗 “以顿代步” 查良
下载PDF
社会认同理论下的译者身份与翻译选择——以查良铮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谭素琴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
身份研究主要有三种模式:启蒙主体的、社会学主体的和后现代去中心主体的。就译者而言,文化转向后的译者主体性讨论开启了译者身份的启蒙主体模式,而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话语则建构了译者的后现代身份,但迄今为止其社会认同模式... 身份研究主要有三种模式:启蒙主体的、社会学主体的和后现代去中心主体的。就译者而言,文化转向后的译者主体性讨论开启了译者身份的启蒙主体模式,而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等理论话语则建构了译者的后现代身份,但迄今为止其社会认同模式尚未得到合理的重视。尝试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参照,围绕身份等级和身份凸显,提出了界定译者主身份的标准和方法,并以查良铮的翻译为例分析了其在建国初期和文革期间的主身份流变及其与社会主流群体间的认同关系,阐释了译者主身份认同对译者翻译认知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 译者身份 身份凸显 主身份 查良
下载PDF
“三美论”视角下对比赏析When We Two Parted的汉译本——以查良铮和陈锡麟的译本为例
7
作者 哈依霞•赛力克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366-372,共7页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翻译理论,所谓的“三美”指的是意美、音美和形美。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理论指导,对比赏析查良铮和陈锡麟对乔治•戈登•拜伦诗歌When We Two Parted的两个中译本。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层面,...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翻译理论,所谓的“三美”指的是意美、音美和形美。本文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理论指导,对比赏析查良铮和陈锡麟对乔治•戈登•拜伦诗歌When We Two Parted的两个中译本。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层面,对比赏析两个中译本对原文意境、诗歌节奏和尾韵以及诗歌形式上的再现。在诗歌汉译中,三美难以兼顾,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分清主次,原则是意美大于音美,音美大于形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美论” When We Two Parted 查良 陈锡麟
下载PDF
查良铮先生的诗歌翻译艺术——纪念查良铮先生逝世30周年 被引量:3
8
作者 剑平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61,共10页
查良铮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诗译家。他的诗歌翻译理论和实践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本文作者从普希金的诗体小说《欧根.奥涅金》中列举大量译例,详尽地阐述了查先生诗歌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关键词 查良 杰出的诗译家 诗歌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原文传递
穆旦的集外文《怀念昆明》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琳 杨新宇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7-119,共3页
2018年是穆旦诞辰一百周年,不少报刊及网络媒体都刊发了纪念文章,其中也包括新发现的穆旦集外文的披露,最近我们也新发现了一篇《怀念昆明》。《怀念昆明》写于沈阳,不仅表达了穆旦对于昆明的思念,也表达了他对沈阳的人、事、政治局势... 2018年是穆旦诞辰一百周年,不少报刊及网络媒体都刊发了纪念文章,其中也包括新发现的穆旦集外文的披露,最近我们也新发现了一篇《怀念昆明》。《怀念昆明》写于沈阳,不仅表达了穆旦对于昆明的思念,也表达了他对沈阳的人、事、政治局势的困惑和不满。《怀念昆明》的发现对了解穆旦那一时期的思想演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查良 《怀念昆明》 昆明《中央日报》
下载PDF
翻译目的驱策下译者的再创作——谈《哀希腊》的四种译本 被引量:3
10
作者 柳红霞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78-80,共3页
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不同的译者对同一篇原作会有风格各异的译文,本文以拜伦的名诗《哀希腊》在不同时期有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以及查良铮四种迥异的译本为例,对译者及其译文进行分析,说明在目的驱策下,翻译者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已... 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不同的译者对同一篇原作会有风格各异的译文,本文以拜伦的名诗《哀希腊》在不同时期有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以及查良铮四种迥异的译本为例,对译者及其译文进行分析,说明在目的驱策下,翻译者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已形成一定的审美修养和价值观念,因此在其目的驱策下翻译作品时有必要对译文进行再创作,以期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目的 再创作 《哀希腊》 梁启超 马君武 苏曼殊 查良
下载PDF
穆旦(查良铮)其人其诗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方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作为中国现代诗的“探险者”,穆旦以其坎坷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和“诗的殉道者”的搏求与创造,日益引起海内外文学研究界的关注与极高评价。他的代表作《赞美》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试验修订版),也深受广大师生的... 作为中国现代诗的“探险者”,穆旦以其坎坷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和“诗的殉道者”的搏求与创造,日益引起海内外文学研究界的关注与极高评价。他的代表作《赞美》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试验修订版),也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本文追溯了穆旦的生平,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创作史料,对其一生的诗艺创作和不同阶段的诗艺风格给予精辟的分析,并对穆旦诗歌的深入研究与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查良 现代诗
下载PDF
穆旦佚文七篇辑校 被引量:2
12
作者 司真真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2-72,共11页
自《穆旦(查良铮)译文集》和《穆旦诗文集》出版以来,穆旦佚文仍在不断发掘整理,解志熙、易彬等研究者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贡献。笔者所辑录的穆旦佚文虽与近几年持续的关注有关,但更赖于易彬的一次简单询问。这次询问激发并促使笔... 自《穆旦(查良铮)译文集》和《穆旦诗文集》出版以来,穆旦佚文仍在不断发掘整理,解志熙、易彬等研究者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贡献。笔者所辑录的穆旦佚文虽与近几年持续的关注有关,但更赖于易彬的一次简单询问。这次询问激发并促使笔者加紧搜集穆旦的佚文并整理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佚文 辑校 诗文集 查良 研究者 整理 询问
原文传递
普希金与查良铮 被引量:2
13
作者 谷羽 《俄罗斯文艺》 1999年第2期58-62,共5页
1836年8月21日,离决斗死亡只有五个月零八天,普希金心头萦绕着不祥的预感,挥笔写下了回顾平生展望未来的抒情名篇《纪念碑》:我为自己树起了一座非金石的纪念碑,它和人民款通的路径将不会荒芜,啊,它高高举起了自己不屈的... 1836年8月21日,离决斗死亡只有五个月零八天,普希金心头萦绕着不祥的预感,挥笔写下了回顾平生展望未来的抒情名篇《纪念碑》:我为自己树起了一座非金石的纪念碑,它和人民款通的路径将不会荒芜,啊,它高高举起了自己不屈的头,高过那纪念亚历山大的石柱。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希金 查良 诗歌翻译 中国文学 四十年代 穆旦 西南联大 俄罗斯文学 抒情诗 西方现代派
原文传递
查译与顾译“Sailing to Byzantium”评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商瑞芹 王宏印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2-44,共3页
本文从'Sailing to Byzantium'的主题与风格出发,对两位翻译家查良铮和顾子欣的两种不同译本进行了评析,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关键词 《驶向拜占庭》 翻译批评 查良 顾子欣
下载PDF
穆旦早期佚诗二首及其笔名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方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01-104,共4页
穆旦早期佚诗二首及其笔名考李方查良铮(笔名穆旦,1918-1977)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时,开始诗歌创作。作品发表在1934-1935年《南开高中生》月刊上,多署本名或"良铮",仅有一首散文诗《梦》,作于1933年... 穆旦早期佚诗二首及其笔名考李方查良铮(笔名穆旦,1918-1977)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时,开始诗歌创作。作品发表在1934-1935年《南开高中生》月刊上,多署本名或"良铮",仅有一首散文诗《梦》,作于1933年12月16日,发表于《南开高中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查良 佚诗 抒情主人公 玫瑰 笔名 《唐璜》 清华大学 三十年代 中国新诗
下载PDF
翻译与时代话语变迁——查译拜伦诗歌在当代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贵珍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80,共5页
本文以查良铮翻译的拜伦诗歌在当代中国不同时期出版的几个选本为例,管窥拜伦诗歌在当代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阐释翻译与时代话语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发现,50年代的《拜伦抒情诗选》反映了当时抒情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新时期出版的... 本文以查良铮翻译的拜伦诗歌在当代中国不同时期出版的几个选本为例,管窥拜伦诗歌在当代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历程,阐释翻译与时代话语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研究发现,50年代的《拜伦抒情诗选》反映了当时抒情与革命的时代主题;新时期出版的《拜伦诗选》和《世界诗苑英华:拜伦卷》分别体现了文学审美的回归与彰显;新千年后,大众消费文化对微型事物的青睐,使得并非拜伦强项的抒情短诗广受欢迎,而代表拜伦真正艺术成就的长诗如《唐璜》等却遭遇一定程度的冷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伦诗歌 查良 时代话语 译介 传播
下载PDF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看查良铮的诗歌翻译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雅 张晓玲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8-90,共3页
诗歌作为重要的文学载体,如何让诗歌成功跨越国度向来是译者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在翻译诗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很多不通顺和无法表达作者本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从查良铮的诗歌翻译入手,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查良铮的诗歌... 诗歌作为重要的文学载体,如何让诗歌成功跨越国度向来是译者们非常关注的话题。在翻译诗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很多不通顺和无法表达作者本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解决。从查良铮的诗歌翻译入手,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查良铮的诗歌翻译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探讨译者主体性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翻译动机、翻译准则、翻译目的等主观因素对翻译作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查良 诗歌翻译
下载PDF
《夜莺颂》两个译本欣赏与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梅 何熠楠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01-802,共2页
关键词 欣赏 译本 《夜莺颂》 比较研究 诗歌 查良 朱维基 济慈
下载PDF
查良铮的诗歌翻译及其翻译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晓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986-991,共6页
译者的翻译风格、翻译策略与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译者的文化教育背景、以及译者的个人兴趣和审美风格密不可分。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主要从文本分析层面探讨其翻译风格与翻译策略,以及译者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互动联系。翻译家查良... 译者的翻译风格、翻译策略与译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译者的文化教育背景、以及译者的个人兴趣和审美风格密不可分。查良铮诗歌翻译研究主要从文本分析层面探讨其翻译风格与翻译策略,以及译者的诗歌翻译与诗歌创作的互动联系。翻译家查良铮认为诗歌翻译不应完全拘泥于"以顿代步"的译诗原则,而应该在原诗的基础上,遵循"牺牲"和"补偿"的原则,充分运用注释在翻译中补充说明的功能,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诗歌翻译应遵循"以诗译诗"的原则,译诗应在风格和内容上保留原诗的意象与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良 诗歌翻译 翻译思想
下载PDF
查良铮浪漫主义英诗汉译原因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颖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9期76-79,共4页
查良铮在解放后选取浪漫主义诗歌进行汉译,确实有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因素。不过,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试图利用外国文学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优秀的、可借鉴的资源。在他的翻译选材、翻译策略、语言使用上,无不体现出他试图革... 查良铮在解放后选取浪漫主义诗歌进行汉译,确实有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的因素。不过,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他试图利用外国文学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优秀的、可借鉴的资源。在他的翻译选材、翻译策略、语言使用上,无不体现出他试图革新我国主流诗学的良苦用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良 浪漫主义诗歌 翻译 新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