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政治学理论建构的若干议题——田野基础、历史脉络与创新维度 被引量:22
1
作者 景跃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40,共8页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中国政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于中国实践的知识生产、基于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建构成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者必须承当的学术使命。处在如此重要的变化节点,关于知识生产和理论建构的方法论思考是一项必需的也是重要...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中国政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基于中国实践的知识生产、基于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建构成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者必须承当的学术使命。处在如此重要的变化节点,关于知识生产和理论建构的方法论思考是一项必需的也是重要的前置性工作。在既有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辨析了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的基本维度、逻辑空间及可能的演化路径,并指出,中国政治学理论创新是一项跨学科、超国界、跨代际的系统工程,如何处置古今中西的关系依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 中国道路 知识生产 维度 理论建构的逻辑空间
下载PDF
美国大学“有组织的”跨学科研究创新的战略保障 被引量:13
2
作者 文少保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1-33,共3页
二战结束后,美国各大学为了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或特定的研究领域,争取外部的研发经费资助,在不打破原有学院系科结构的基础上,纷纷成立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大学研究院等形式的一种独立于传统院系结构之外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各大学为了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或特定的研究领域,争取外部的研发经费资助,在不打破原有学院系科结构的基础上,纷纷成立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的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大学研究院等形式的一种独立于传统院系结构之外的科研组织,这种科研组织被称为有组织的研究单位(ORU)。美国大学这一新的组织制度安排成效显著,分析这一组织制度创新的深层次发展原因,更有利于大学开展新知识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大学 ORU 跨学科研究 知识生产 制度安排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问题意识的反思 被引量:4
3
作者 汪罗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6,共2页
实践主体的意识蕴含着某种形塑实践的本质力量。就学术研究而言,与其他社会实践一样,是某种特定意识/意图影响之下的实践活动。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既是整个研究活动的起点,又是促进学术研究新知识生产进程中最为关键的思维(意识)活动。
关键词 知识生产 学术研究 实践主体 本质力量 跨文化传播研究 意识
下载PDF
基于新知识生产理论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舒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75,共4页
新知识生产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而产生的。文章基于新知识生产的内涵,从异质性、流动性和耦合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新知识生产理论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构建新知识生产理论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需要深入分析项... 新知识生产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而产生的。文章基于新知识生产的内涵,从异质性、流动性和耦合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新知识生产理论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构建新知识生产理论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需要深入分析项目教学法视域下的新知识生产耦合性、以学科支撑实现新知识生产异质性、企业平台基础上的新知识生产流动性和高职院校统筹各方资源等问题,构建组织框架,以科学的统筹、集成、评估监督和回流机制保障其具体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创业能力 高职学生 培养机制
下载PDF
大学科研服务组织:新知识生产条件下的组织创新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彦鹏 《高等理科教育》 2012年第5期41-46,共6页
知识认知变迁带来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大学知识生产逐渐服务化与组织化。大学科研服务组织是大学科研服务组织化阶段的产物,它和传统的基层科研组织有很大的不同,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组织结构。它以服务为导向、问题为中心,能够基于市场的... 知识认知变迁带来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大学知识生产逐渐服务化与组织化。大学科研服务组织是大学科研服务组织化阶段的产物,它和传统的基层科研组织有很大的不同,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组织结构。它以服务为导向、问题为中心,能够基于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在动态边界基础上实现自我创新、是一种新型的知识生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科研组织 科研服务组织
下载PDF
发刊词 被引量:1
6
《数字人文研究》 2021年第1期前插1-前插2,共2页
在数字文明历史大幕渐渐拉开之际,人文学术与数字科技碰撞融合,形成多学科深层交汇的数字人文方兴未艾.它肩负的学术使命,不仅有学科视阈下的新知识生产,还有人类文化传承的新机制构建;它更承托着创造全球共享新价值的多重期待.作如此... 在数字文明历史大幕渐渐拉开之际,人文学术与数字科技碰撞融合,形成多学科深层交汇的数字人文方兴未艾.它肩负的学术使命,不仅有学科视阈下的新知识生产,还有人类文化传承的新机制构建;它更承托着创造全球共享新价值的多重期待.作如此愿景之描绘,是因数字人文的联结性与实践性而昭示的潜在能量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文化传承 潜在能量 人文学术 知识生产 学术使命 全球共享 发刊词
原文传递
新知识生产模式下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正 吴钰滢 焦磊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1,共8页
随着传统知识生产模式Ⅰ向新知识生产模式Ⅱ转型,博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顺应知识生产模式Ⅱ伴生的跨学科、复合性、应用性、社会反思性等新变化,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跨学科性”特征日益凸显。在把握知识生产模式变化及... 随着传统知识生产模式Ⅰ向新知识生产模式Ⅱ转型,博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顺应知识生产模式Ⅱ伴生的跨学科、复合性、应用性、社会反思性等新变化,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跨学科性”特征日益凸显。在把握知识生产模式变化及其对博士生培养影响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外一流大学积极开展跨学科联合博士项目,借鉴其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表现出的开放灵活的招生选拔、卓越拔尖的培养目标、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合作贯通的导师指导、严格规范的培养质量保障等经验,面向未来提出我国变革跨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国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跨学科 博士研究生 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新知识生产理论框架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变革探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万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108,共6页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21世纪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基于新知识生产理论框架下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新知识生产在知识形态上(知识的概念、知识生产的主体和知识转移的周期)发生的巨大转变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21世纪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基于新知识生产理论框架下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新知识生产在知识形态上(知识的概念、知识生产的主体和知识转移的周期)发生的巨大转变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其知识具有异质性、流动性和耦合性等组织特征。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也因此而发生适性应变革,在人才培养的组织要素、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上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理论 高校创创业 人才培养 机制变革
原文传递
新知识生产模式下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花鸥 刘元芬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4-50,共7页
新知识生产模式强调知识生产的"异质性""应用情境性""跨学科性"和"自我反思性",这些特征和发展趋势影响了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度和重视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改变传统... 新知识生产模式强调知识生产的"异质性""应用情境性""跨学科性"和"自我反思性",这些特征和发展趋势影响了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度和重视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改变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淡化了"为知识而知识的学术旨趣"的课程价值取向,强化了"跨学科开放性融合"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打破了"以学术理论知识导向"的课程内容设置,转变了"以知识传授习得"为主导的课程组织实施形态,改变了"同质类结果性"的课程质量评价。新知识生产模式下,课程适应性建设应坚持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促进实践知识内化,坚持应用问题导向的课程目标定位,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坚持跨学科交融的课程内容设置,凸显知识整合,坚持多元协同介入的课程组织实施,强化自我反思,坚持异质类多维的课程质量评价,强化知识综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职业教育 课程适应性建设
下载PDF
新知识生产模式下校所联合培养博士生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10
作者 双勇强 刘贤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28,共6页
基于吉本斯等学者对知识生产I型和II型的划分,分析提出新知识生产模式下博士生校所联合培养的特征。以当前我国高校与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具体实践案例为研究样本,剖析了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我国校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开展以... 基于吉本斯等学者对知识生产I型和II型的划分,分析提出新知识生产模式下博士生校所联合培养的特征。以当前我国高校与工程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具体实践案例为研究样本,剖析了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我国校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工作开展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校所联合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教育博士生UGS协同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邬志辉 饶从满 +2 位作者 吕立杰 秦春生 唐丽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39,共7页
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改革教育博士生培养模式的背景,阐述了学校基于新知识生产理论和混合课程理论,构建并实施的“杏坛名家工作站”教育博士生培养新模式,说明了该模式在提高教育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服务区域教育发展... 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改革教育博士生培养模式的背景,阐述了学校基于新知识生产理论和混合课程理论,构建并实施的“杏坛名家工作站”教育博士生培养新模式,说明了该模式在提高教育博士生培养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服务区域教育发展战略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期望能为深化教育博士生培养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博士生培养模式创新、建构专业学位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提供有益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博士 UGS协同 研究生教育 知识生产理论 杏坛名家工作站
下载PDF
知识生产范式转型与高职院校协同创新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昌送 张俊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72-77,共6页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组织内外协同开展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新知识生产范式条件下知识生产的跨学科、多主体和应用导向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并指引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目标任务、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改革的方向。在新知识...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组织内外协同开展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新知识生产范式条件下知识生产的跨学科、多主体和应用导向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并指引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目标任务、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改革的方向。在新知识生产范式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必须明确技术开发和实践为核心的协同目标任务,建立专业——专业集群——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链条、提升知识生产能力,在政府、院校和协同组织三个层面建立有利于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搭建开放、多元的协同创新组织平台,推进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 知识生产范式 高职院校 协同创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困境及出路--基于新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龙飞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20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国知识生产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学术环境也随之而变,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强,由此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当... 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我国知识生产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学术环境也随之而变,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强,由此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导师指导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此,需通过建立一套专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有效培养模式,并形成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略、导师指导方式,从而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 知识生产模式 科研能力培养
下载PDF
新知识生产模式视角下企业人才培养对高等教育提供的启示与借鉴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天舒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7-71,共5页
当代社会的知识生产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高等学校与其他类型的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系也因此越来越紧密,知识生产也呈现出纵向和横向联合的态势。因此,高等学校有必要向包括企业在内的其他社会机构借鉴人才培养的经验,以便促使高等教... 当代社会的知识生产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高等学校与其他类型的社会机构之间的联系也因此越来越紧密,知识生产也呈现出纵向和横向联合的态势。因此,高等学校有必要向包括企业在内的其他社会机构借鉴人才培养的经验,以便促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同时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单位的人才发展规划,从而在未来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企业培训 高等教育 大学生职业发展
下载PDF
关联中的新变化——新知识生产模式对建筑学科发展的要求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梅 《新建筑》 201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通过引证吉本斯等著《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陈述了知识生产新模式和传统模式之间的关联与区别。从科研活动的社会情境、交叉性和多学科性、建构者性质、社会问责与质量控制的角度,揭示了现代科学研究活动区... 通过引证吉本斯等著《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陈述了知识生产新模式和传统模式之间的关联与区别。从科研活动的社会情境、交叉性和多学科性、建构者性质、社会问责与质量控制的角度,揭示了现代科学研究活动区别于学院式科学研究活动的特征。试图总结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对建筑学科发展的新要求,认为建筑工作者应加强在应用情境中协调多方面社会问题的能力,在建筑教育中应提倡理工与人文学科的交叉培养,重视跨学科发展,强调经验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模式2 跨学科 应用情境 学科发展
下载PDF
新知识生产理论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双创”教育生态圈及其构建
16
作者 郭红禹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0年第8期87-90,共4页
在知识经济大爆发时代,知识生产的"科学范式"受到了全面挑战。在研究新知识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将新知识生产理论与医学院校"双创"教育有机结合,认为知识生产模式的跨界化、生产主体的多元化、知识转化的项目化和人... 在知识经济大爆发时代,知识生产的"科学范式"受到了全面挑战。在研究新知识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将新知识生产理论与医学院校"双创"教育有机结合,认为知识生产模式的跨界化、生产主体的多元化、知识转化的项目化和人才培养的创新化对医学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提供了重大机遇,并提出了医学院校"双创"教育生态的构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理论 医学院校 双创
下载PDF
《说部丛书》与近代中国知识生产新模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建舟 宁倩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53-60,共8页
随着近代中国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商务印书馆的《说部丛书》应运而生。这是一套规模宏大、历时长久的文学丛书,在近代中国的诸多文学丛书中极具代表性,是近代中国新模式知识生产的产物。通过对这一个案的全面分析,我们试图把握近... 随着近代中国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与繁荣,商务印书馆的《说部丛书》应运而生。这是一套规模宏大、历时长久的文学丛书,在近代中国的诸多文学丛书中极具代表性,是近代中国新模式知识生产的产物。通过对这一个案的全面分析,我们试图把握近代中国知识生产新模式的一些主要特征,如生产什么新知识、如何生产、生产组织的方式、文化资源获取的方式以及当时繁荣的文化市场等,促进我们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新认识,启发我们创造出更加优秀的现代中国文化,从而丰富人类的文化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说部丛书》 模式知识生产
下载PDF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影响 被引量:36
18
作者 将逸民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9,共4页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催生了面向社会需要的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传统"学科为本"的知识生产模式构成了挑战。概括了"模式2"知识生产的性质和特征,阐述了"模式2"知识生产所要求的高等教育转型,...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催生了面向社会需要的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传统"学科为本"的知识生产模式构成了挑战。概括了"模式2"知识生产的性质和特征,阐述了"模式2"知识生产所要求的高等教育转型,分析了"模式2"知识生产对大学教学和科研的影响,并反思了"模式2"知识生产对我国高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方式 “模式2” 超学科 大学教学和科研
原文传递
世界期刊知识体系的兴起:社会主义平台期刊的前景 被引量:5
19
作者 迈克尔·彼得斯 杨柳(译) 赵琳(校)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3,共10页
学术期刊的发展仅有350多年的历史,在历经几个发展阶段后,期刊总量达到两万多种。随着期刊和论文数量激增,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期刊知识体系。本文力图概述世界期刊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从自然哲学到自然科学、再到将科学作为全球性产... 学术期刊的发展仅有350多年的历史,在历经几个发展阶段后,期刊总量达到两万多种。随着期刊和论文数量激增,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期刊知识体系。本文力图概述世界期刊知识体系的发展历程——从自然哲学到自然科学、再到将科学作为全球性产业,始终表现出“南-北”不平等和西方认识论占据主导地位。论文从内部和外部批判的角度对西方认识论进行解构,以强调世界期刊体系、平台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知识生产的兴起。进而提出开放性的知识生产和平台期刊,可以作为知识社会主义基础建设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期刊体系 西方认识论主导 平台资本主义 自由主义知识生产 开放知识生产 知识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与大学发展向度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晓力 周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15-122,共8页
社会知识生产历经模式1到模式2再到模式3的转型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西方两次“学术革命”的冲击下,大学随之发生两次根本性变革,知识生产模式1塑造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模式,模式2则催生创业型大... 社会知识生产历经模式1到模式2再到模式3的转型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大学逐渐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在西方两次“学术革命”的冲击下,大学随之发生两次根本性变革,知识生产模式1塑造了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模式,模式2则催生创业型大学的崛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模式3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知识生产中的“创新驱动”要素,构建了基于“创新网络”和“知识集群”的多维创新生态系统,并衍生“学术企业”这一新兴机构。然而,无论是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抑或是学术企业,其发展变迁都延续模式1到模式2再到模式3的核心功能,并确保大学在社会转型中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与此同时,当代社会知识生产转型的复杂多元样态也正在造就大学发展向度中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知识生产模式 大学模式 大学转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