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象体系论
1
作者 王正中 《中国美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12-325,共14页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然而文艺作品却极少由单个意象构成,而总呈现为意象体系。这是由于意象之意乃主体之意,源于现实,具有指向性,是单个意象所难以呈现的;而意象之象同样是主体的感知对象,来自现实生活及其想象,其特性极为多... 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然而文艺作品却极少由单个意象构成,而总呈现为意象体系。这是由于意象之意乃主体之意,源于现实,具有指向性,是单个意象所难以呈现的;而意象之象同样是主体的感知对象,来自现实生活及其想象,其特性极为多样,单个意象无法确定其某一特性。因此,意象总是意象体系。意象体系的构成主要有物象体系、人象体系和人物混合意象体系,而不同的意象体系在表意方面各具特点,在不同文体类型中具有不同作用。意象体系还具有中心意象体系、链形意象体系、岛链型意象体系和网状意象体系等四种结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意象体系 意象构成 意象结构
原文传递
守望或突围——乡土诗歌的现代性困境焦雨虹 被引量:3
2
作者 焦雨虹 《当代文坛》 CSSCI 2005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乡土诗歌 中国文学 意象体系 隐喻意义 “中国形象”
下载PDF
“红楼十二伶”与间色法考辨
3
作者 魏颖 《文化与诗学》 2019年第1期56-67,共12页
"间色法"是《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方式之一。"红楼十二伶"与"金陵十二钗"之间存在身份地位主宾互补,人物形象彼此映衬以及人物命运相互暗示的关系。这两组人物群像在小说中以一主一宾,一正一闺(副)的方式... "间色法"是《红楼梦》的叙事结构方式之一。"红楼十二伶"与"金陵十二钗"之间存在身份地位主宾互补,人物形象彼此映衬以及人物命运相互暗示的关系。这两组人物群像在小说中以一主一宾,一正一闺(副)的方式出现,彼此相生而相应,相间而相成,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意象体系。"红楼十二伶"的小荣枯相当于绘画中的"间色",不仅隐喻了贾府兴衰,补充并映衬了"金陵十二钗"的悲剧,而且折射了清康熙-雍正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成为封建贵族生活崩溃的象征性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色法 “红楼十二伶” 意象体系 隐喻 泰极生否
原文传递
试论屈辞的香草意象体系及其文学张力
4
作者 孙丽娟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3-16,28,共5页
屈辞中的香草意象缤纷奇特、意蕴丰厚,它们构成了一个统一、完整的意象体系,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屈子的理想、人格和情感。屈辞香草意象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屈原自身、楚国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探讨。屈辞开创的以香草... 屈辞中的香草意象缤纷奇特、意蕴丰厚,它们构成了一个统一、完整的意象体系,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屈子的理想、人格和情感。屈辞香草意象的形成机制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屈原自身、楚国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探讨。屈辞开创的以香草“抒情”、“言志”的文学传统,对后世文人及其文学创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辞 香草 意象体系 张力
下载PDF
论中医学的意象体系
5
作者 刘远声 《中医研究》 2011年第5期5-6,共2页
在目前中西医并存的医学现状下,中医工作者要继承和发展中医学,必须准确把握中医学的本质,学习中医的切入点。本文提出中医学的意象概念,并阐述中医意象体系,认为其是中医学的实质内涵,指出深入理解、把握该体系、形成中医意象思维是继... 在目前中西医并存的医学现状下,中医工作者要继承和发展中医学,必须准确把握中医学的本质,学习中医的切入点。本文提出中医学的意象概念,并阐述中医意象体系,认为其是中医学的实质内涵,指出深入理解、把握该体系、形成中医意象思维是继承与发展中医学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意象体系
下载PDF
李煜与李清照词意象比较
6
作者 密士力 《普洱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6-71,共6页
纯情赤子李后主,敏锐才女李清照,两位皆词之大家,巧合的是,二人在命运上有十分相似之处,但相似的命运却成就了两位风格迥异的词帝。二者之不同最明显的表现在词的意象上,他们的意象在中国词史上不仅代表着两种风格的确立,更为后人提供... 纯情赤子李后主,敏锐才女李清照,两位皆词之大家,巧合的是,二人在命运上有十分相似之处,但相似的命运却成就了两位风格迥异的词帝。二者之不同最明显的表现在词的意象上,他们的意象在中国词史上不仅代表着两种风格的确立,更为后人提供了深邃而悠远的审美影响。对二李词意象的体系与转换、特色及成因、意境之辨等加以比较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二李词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体系 转换 特色 成因 意境
下载PDF
乡土中国与法治中国——解读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中的意象体系
7
作者 李国芳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7-99,共3页
出品: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编剧:赵冬苓 导演:杨亚洲、张晓春 摄影:王晓明 主演:马恩然 获奖情况: 第二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二等奖 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片奖 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马恩然(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 出品: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编剧:赵冬苓 导演:杨亚洲、张晓春 摄影:王晓明 主演:马恩然 获奖情况: 第二届电视电影“百合奖”二等奖 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电视电影片奖 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会特别奖:马恩然(电视电影《法官老张轶事》中饰老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电影 《法官老张轶事》 影片评论 意象体系 剧情 乡土中国 法治中国 导演 杨亚洲
下载PDF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生态美育功能
8
作者 柳伟平 《杭州学刊》 2017年第1期189-201,共13页
生态审美超越主客两分,达到主客相融,使人与万物建立亲和关系,具有抚慰心灵的作用。经过历代文人画师的发掘,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凝练出两个意象体系:"芳景如屏"与"林泉高致"。前者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笔下的西湖意象大多是浓烈... 生态审美超越主客两分,达到主客相融,使人与万物建立亲和关系,具有抚慰心灵的作用。经过历代文人画师的发掘,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凝练出两个意象体系:"芳景如屏"与"林泉高致"。前者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笔下的西湖意象大多是浓烈的、热闹的,甚至是浮艳的。后者的代表人物是林和靖,他笔下的西湖意象是超脱冲淡、开阔幽邃、灵动野逸的。在"芳景如屏"的意象体系中,西湖是游乐、欣赏,甚至亵玩的对象,物我之间存在隔阂。"林泉高致"的意象体系,则能更好地体现生态美,将人与自然放在平等和谐的关系之中,达到无我、不隔的境界,获得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愉悦,具有生态美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文化景观 生态审美 生态美育 意象体系
下载PDF
论旅加女诗人宇秀的诗歌创作
9
作者 谭五昌 吉侯路立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0年第1期59-63,共5页
宇秀在其诗歌写作中尝试建构一套属于自己的意象方式与话语方式,并初步形成了自己具有鲜明个性的审美艺术风格,这是一个优秀诗人的重要标志。宇秀的诗,在对世界自身的打量与生命现象的书写中,常以自觉的女性意识与女性经验贯注其中,其... 宇秀在其诗歌写作中尝试建构一套属于自己的意象方式与话语方式,并初步形成了自己具有鲜明个性的审美艺术风格,这是一个优秀诗人的重要标志。宇秀的诗,在对世界自身的打量与生命现象的书写中,常以自觉的女性意识与女性经验贯注其中,其诗思敏锐而奇诡,意象丰富而多彩,想象新颖大胆,言辞犀利有力,酣畅淋漓,打破了东方女性诗人常有的温柔与优雅形象,以及与此相对应的艺术表达上的某种中庸状态,带给读者以强烈的现代性的审美刺激,同时,宇秀在其诗歌文本中展现的身份自信、拒绝姿态和精神追求都具有先锋探索的色彩与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秀 意象体系 女性经验 艺术想象 先锋精神
原文传递
论古典诗词意象的因袭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春旻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8-71,共4页
古典诗词中意象因袭是很常见的现象 ,被频繁袭用的意象已演变为公共意象。虽然公共意象可以靠相互夹带、时空叠合的方式时时翻出新意 ,其审美创造性毕竟大打折扣。元曲作家曾采用直陈的写法颠覆传统审美意象体系 ,然而意象不足也就意味... 古典诗词中意象因袭是很常见的现象 ,被频繁袭用的意象已演变为公共意象。虽然公共意象可以靠相互夹带、时空叠合的方式时时翻出新意 ,其审美创造性毕竟大打折扣。元曲作家曾采用直陈的写法颠覆传统审美意象体系 ,然而意象不足也就意味着诗意不足。明清诗歌重回因袭唐诗意象的老路 ,古典诗歌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公共意象 文学研究 审美创造性 审美意象体系
下载PDF
都市情感剧中城市空间的赛博化与空间叙事转向
11
作者 周春霞 《当代电视》 CSSCI 2020年第11期28-32,共5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城市空间与赛博空间相互渗透,形成赛博化城市空间。近几年来,作为对现代都市空间的表现与反思,都市情感剧的空间叙事表现出空间意象体系系统化位移、空间实践主体存在论转向、空间线性叙事网格化困境三个主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城市空间与赛博空间相互渗透,形成赛博化城市空间。近几年来,作为对现代都市空间的表现与反思,都市情感剧的空间叙事表现出空间意象体系系统化位移、空间实践主体存在论转向、空间线性叙事网格化困境三个主要特征。都市情感剧空间叙事的赛博化转向既是空间转向的产物,也是城市空间赛博化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化 城市空间 空间意象体系 空间实践主体 网格化叙事
原文传递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图式—意象”体系的构建与运用
12
作者 韩丽 《学园》 2024年第20期69-71,共3页
古代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和审美兴趣的关键路径。目前古代诗歌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古代诗歌实践教学基础上,以图式理论为基础,对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的意象... 古代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和审美兴趣的关键路径。目前古代诗歌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古代诗歌实践教学基础上,以图式理论为基础,对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图式分类和归纳,建构鉴赏古代诗歌的“图式—意象”体系,并运用“图式—意象”体系进行诗歌教学,以提升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诗歌教学 “图式—意象体系 图式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