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叔本华悲观主义视域下《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悲剧性探讨
1
作者
周慧玲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13-15,共3页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品,也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扛鼎之作。整部小说都笼罩着浓浓的悲剧色彩,本文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为视角对这部小说中所抒发的悲剧色彩进行分析,主要从人物身上的悲剧命...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品,也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扛鼎之作。整部小说都笼罩着浓浓的悲剧色彩,本文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为视角对这部小说中所抒发的悲剧色彩进行分析,主要从人物身上的悲剧命运和情节上所体现的悲观主义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布登勃洛克一家》故事悲剧内涵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斯·曼
《布登勃洛克一家》
叔本华
悲观主义
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在《无名的裘德》中的体现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3-55,共3页
为了深刻探讨哈代创作的悲剧意识,采用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分析了《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情节安排上体现的唯意志论以及悲观的自然意象的悲剧内涵,揭示了作家对残酷社会制度的无奈,希望该研究能够加深对哈代作品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
哈代
《裘德》
命运
叔本华
悲观主义
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毁灭与新生——王国维和鲁迅文化走向探源
3
作者
解国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84,共4页
王国维和鲁迅都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 2 0世纪初期那个时代 ,有着相似的由盛到衰的家世和只身闯荡的经历。少年时期和青年时代都同样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 ,又都企图从西方文明中寻求中国文化的出路 ,但是由...
王国维和鲁迅都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 2 0世纪初期那个时代 ,有着相似的由盛到衰的家世和只身闯荡的经历。少年时期和青年时代都同样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 ,又都企图从西方文明中寻求中国文化的出路 ,但是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个性和人生观的差异 ,他们对时代作出了不同的反响 ,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文化走向 :王国维由康德走向叔本华 ,又在对叔本华的怀疑和对哲学的厌弃情绪中沉入诗学与史学的研究 ,最终在“国学”的象牙塔中自我封闭乃至毁灭 ;而鲁迅则由进化论走向尼采 ,又在对尼采的逐渐离弃中走向马克思主义。通过将个体融入社会的战斗历程 ,鲁迅的世界不断拓宽 ,并扫荡了彷徨和苦闷走向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鲁迅
叔本华
尼采
马克思
主义
文化走向
悲观主义
哲学
哲学
取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维纳的生平和哲学思想
4
作者
陈步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64年第2期19-28,共10页
本文依据下述资料来介绍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 )的生平和哲学思想:(甲)维纳在1948年发表又在1961年增订的《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中译本第二版,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3年,...
本文依据下述资料来介绍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 )的生平和哲学思想:(甲)维纳在1948年发表又在1961年增订的《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中译本第二版,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3年,以下简称甲,页数从中译本)。(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思想
悲观主义
哲学
科学家
生平
运动形态
机器
法西斯
主义
科学方法
偶然性
科学成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叔本华美学思想的渊源、特证和影响
5
作者
袁义江
康军玉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51-57,共7页
叔本华是以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著称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鲍桑葵就谈过:“文明欧州的流行的悲观主义和袖秘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起源于叔本华的。”(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67页。)叔本华是一个有广泛...
叔本华是以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著称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鲍桑葵就谈过:“文明欧州的流行的悲观主义和袖秘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起源于叔本华的。”(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67页。)叔本华是一个有广泛知识的人。他研究哲学,研究印度教和佛教,研究美学和艺术,有敏锐的鉴定力和判断力。他的美学、艺术形而上学对近代西方美学以及文学艺术有很大影响,罗素曾指出:“他感召力向来总是少在专门哲学家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本华
美学思想
悲观主义
哲学
唯意志论
自在之物
非理性
主义
文学艺术
西方
哲学
史
客体化
理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叙“悲观的人生观”:李金发诗歌中的异质“死亡”叙事
6
作者
姜玉琴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105,165,共18页
李金发诗歌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死亡”,即他用诗歌来叙“死亡”之事,或说是“死亡”之理。他诗歌中所叙的这个“死亡”观念,并非是赓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个“死亡”观念,而是跳出了中国文化传统,直接跃入西方现代文化,尤其是德国哲学...
李金发诗歌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死亡”,即他用诗歌来叙“死亡”之事,或说是“死亡”之理。他诗歌中所叙的这个“死亡”观念,并非是赓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个“死亡”观念,而是跳出了中国文化传统,直接跃入西方现代文化,尤其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倡导的死亡哲学,即“悲观的人生观”的价值理念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金发不但是中国新诗史上最早领悟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和诗歌精髓的诗人,还是最早让中国新诗与西方现代哲学展开对话,甚至让其以思想资源的形式直接参与新诗的创作中。他的这一不够娴熟、意义却深远的跨学科、跨文本的融会贯通,在改变中国诗歌审美结构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注重哲理与冥思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金发
叔本华
悲观主义
哲学
叙死亡之事
原文传递
论《红楼梦》的悲观主义
7
作者
贾永华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1-86,共6页
《红楼梦》是一部言情小说。“言情”就是高扬人类的自然情欲和自然需要,从而否定由社会和文化规定形成的理性桎梏。“情”指人的情感生活。而情感生活被否定之后,人的存在事实上就被否定了。所谓“悲剧”就是以对人类的情感的否定而产...
《红楼梦》是一部言情小说。“言情”就是高扬人类的自然情欲和自然需要,从而否定由社会和文化规定形成的理性桎梏。“情”指人的情感生活。而情感生活被否定之后,人的存在事实上就被否定了。所谓“悲剧”就是以对人类的情感的否定而产生的悲观主义性质的作品。《红楼梦》的悲剧性在于,作者用一种“色空”的悲观主义哲学描述了一群青年的情感和心灵被毁灭的过程。情感的崩溃引发了他们心智的错乱,心智的错乱引发了他们生存能力的瓦解,从而由个人的崩溃引发家庭的崩溃,由家庭的崩溃引发社会的崩溃。这种恶性扩散性崩溃就是《红楼梦》彻底的悲观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悲观主义
哲学
曹雪芹
情感生活
色空观
人生观
否定
崩溃
封建社会
贾宝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悲观主义哲学视域下陶渊明的幸福之路
8
作者
刘荣霞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6-22,共7页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是永远处在痛苦中的个体,但人也可以借助解脱之法祛除痛苦,通往幸福之路。陶渊明的一生磨难重重,有诸多深刻的痛苦体验,可喜的是,他为自己修筑了一方精神家园,使其远离世俗之悲苦,实现了内心...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是永远处在痛苦中的个体,但人也可以借助解脱之法祛除痛苦,通往幸福之路。陶渊明的一生磨难重重,有诸多深刻的痛苦体验,可喜的是,他为自己修筑了一方精神家园,使其远离世俗之悲苦,实现了内心的宁静和愉悦。借助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分析陶渊明的痛苦和幸福,对于解读陶渊明的归耕田园与价值追求,深入探究他的作品,理解他成为后世文人精神楷模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观主义
哲学
人生即痛苦
幸福论
陶渊明
自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及其意蕴
9
作者
黄慧鲜
《华中人文论丛》
2012年第1期97-100,共4页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并不都是悲观无望、消极遁世的,它在消极的表象下传播着积极的意志,它在一定意义上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然,对于叔本华的思想,我们还是应该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不能...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并不都是悲观无望、消极遁世的,它在消极的表象下传播着积极的意志,它在一定意义上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然,对于叔本华的思想,我们还是应该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不能忽略它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基础
悲观主义
的人生
哲学
积极意蕴
原文传递
题名
叔本华悲观主义视域下《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悲剧性探讨
1
作者
周慧玲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13-15,共3页
文摘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曼的代表作品,也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扛鼎之作。整部小说都笼罩着浓浓的悲剧色彩,本文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为视角对这部小说中所抒发的悲剧色彩进行分析,主要从人物身上的悲剧命运和情节上所体现的悲观主义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布登勃洛克一家》故事悲剧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
托马斯·曼
《布登勃洛克一家》
叔本华
悲观主义
哲学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在《无名的裘德》中的体现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燕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3-55,共3页
文摘
为了深刻探讨哈代创作的悲剧意识,采用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分析了《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情节安排上体现的唯意志论以及悲观的自然意象的悲剧内涵,揭示了作家对残酷社会制度的无奈,希望该研究能够加深对哈代作品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
哈代
《裘德》
命运
叔本华
悲观主义
哲学
Keywords
Hardy
Jude the Obscure
fate
Schopenhauer
pessimism philosophy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毁灭与新生——王国维和鲁迅文化走向探源
3
作者
解国旺
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84,共4页
文摘
王国维和鲁迅都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 2 0世纪初期那个时代 ,有着相似的由盛到衰的家世和只身闯荡的经历。少年时期和青年时代都同样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 ,又都企图从西方文明中寻求中国文化的出路 ,但是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个性和人生观的差异 ,他们对时代作出了不同的反响 ,形成了截然相反的文化走向 :王国维由康德走向叔本华 ,又在对叔本华的怀疑和对哲学的厌弃情绪中沉入诗学与史学的研究 ,最终在“国学”的象牙塔中自我封闭乃至毁灭 ;而鲁迅则由进化论走向尼采 ,又在对尼采的逐渐离弃中走向马克思主义。通过将个体融入社会的战斗历程 ,鲁迅的世界不断拓宽 ,并扫荡了彷徨和苦闷走向新生。
关键词
王国维
鲁迅
叔本华
尼采
马克思
主义
文化走向
悲观主义
哲学
哲学
取向
Keywords
Wang Guowei
Lu Xun
Schopenhauer
Nietzsche
Marxism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维纳的生平和哲学思想
4
作者
陈步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64年第2期19-28,共10页
文摘
本文依据下述资料来介绍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 )的生平和哲学思想:(甲)维纳在1948年发表又在1961年增订的《控制论,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中译本第二版,郝季仁译,科学出版社,1963年,以下简称甲,页数从中译本)。(乙)
关键词
哲学
思想
悲观主义
哲学
科学家
生平
运动形态
机器
法西斯
主义
科学方法
偶然性
科学成就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叔本华美学思想的渊源、特证和影响
5
作者
袁义江
康军玉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51-57,共7页
文摘
叔本华是以非理性主义的唯意志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著称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鲍桑葵就谈过:“文明欧州的流行的悲观主义和袖秘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起源于叔本华的。”(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67页。)叔本华是一个有广泛知识的人。他研究哲学,研究印度教和佛教,研究美学和艺术,有敏锐的鉴定力和判断力。他的美学、艺术形而上学对近代西方美学以及文学艺术有很大影响,罗素曾指出:“他感召力向来总是少在专门哲学家方面。
关键词
叔本华
美学思想
悲观主义
哲学
唯意志论
自在之物
非理性
主义
文学艺术
西方
哲学
史
客体化
理念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叙“悲观的人生观”:李金发诗歌中的异质“死亡”叙事
6
作者
姜玉琴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105,165,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歌叙事传统研究”(项目编号:15ZDB067)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李金发诗歌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死亡”,即他用诗歌来叙“死亡”之事,或说是“死亡”之理。他诗歌中所叙的这个“死亡”观念,并非是赓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个“死亡”观念,而是跳出了中国文化传统,直接跃入西方现代文化,尤其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倡导的死亡哲学,即“悲观的人生观”的价值理念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金发不但是中国新诗史上最早领悟到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和诗歌精髓的诗人,还是最早让中国新诗与西方现代哲学展开对话,甚至让其以思想资源的形式直接参与新诗的创作中。他的这一不够娴熟、意义却深远的跨学科、跨文本的融会贯通,在改变中国诗歌审美结构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注重哲理与冥思的传统。
关键词
李金发
叔本华
悲观主义
哲学
叙死亡之事
Keywords
Li Jinfa
Schopenhauer
pessimismistic philosophy
death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红楼梦》的悲观主义
7
作者
贾永华
机构
山西大学外语部
出处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1-86,共6页
文摘
《红楼梦》是一部言情小说。“言情”就是高扬人类的自然情欲和自然需要,从而否定由社会和文化规定形成的理性桎梏。“情”指人的情感生活。而情感生活被否定之后,人的存在事实上就被否定了。所谓“悲剧”就是以对人类的情感的否定而产生的悲观主义性质的作品。《红楼梦》的悲剧性在于,作者用一种“色空”的悲观主义哲学描述了一群青年的情感和心灵被毁灭的过程。情感的崩溃引发了他们心智的错乱,心智的错乱引发了他们生存能力的瓦解,从而由个人的崩溃引发家庭的崩溃,由家庭的崩溃引发社会的崩溃。这种恶性扩散性崩溃就是《红楼梦》彻底的悲观主义。
关键词
红楼梦
悲观主义
哲学
曹雪芹
情感生活
色空观
人生观
否定
崩溃
封建社会
贾宝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悲观主义哲学视域下陶渊明的幸福之路
8
作者
刘荣霞
机构
延安大学文学院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6-22,共7页
文摘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是永远处在痛苦中的个体,但人也可以借助解脱之法祛除痛苦,通往幸福之路。陶渊明的一生磨难重重,有诸多深刻的痛苦体验,可喜的是,他为自己修筑了一方精神家园,使其远离世俗之悲苦,实现了内心的宁静和愉悦。借助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分析陶渊明的痛苦和幸福,对于解读陶渊明的归耕田园与价值追求,深入探究他的作品,理解他成为后世文人精神楷模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悲观主义
哲学
人生即痛苦
幸福论
陶渊明
自然
Keywords
pessimistic philosophy
life being pain
happiness theory
Tao Yuanming
natur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及其意蕴
9
作者
黄慧鲜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华中人文论丛》
2012年第1期97-100,共4页
文摘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并不都是悲观无望、消极遁世的,它在消极的表象下传播着积极的意志,它在一定意义上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然,对于叔本华的思想,我们还是应该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不能忽略它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理论基础
悲观主义
的人生
哲学
积极意蕴
分类号
B516.4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叔本华悲观主义视域下《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悲剧性探讨
周慧玲
《今古文创》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在《无名的裘德》中的体现
杨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毁灭与新生——王国维和鲁迅文化走向探源
解国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N.维纳的生平和哲学思想
陈步
《自然辩证法通讯》
196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叔本华美学思想的渊源、特证和影响
袁义江
康军玉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叙“悲观的人生观”:李金发诗歌中的异质“死亡”叙事
姜玉琴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7
论《红楼梦》的悲观主义
贾永华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悲观主义哲学视域下陶渊明的幸福之路
刘荣霞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析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及其意蕴
黄慧鲜
《华中人文论丛》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