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员工幸福感的心理目标实现进程说 被引量:23
1
作者 章凯 林丛丛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8-826,共9页
基于当前分析员工幸福感形成机制的自我决定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在分析这4种理论各自的理论逻辑与局限后,以人类心理的自组织模型为基础,运用情绪的目标结构变化说对员工幸福感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新的理论探... 基于当前分析员工幸福感形成机制的自我决定理论、资源保存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在分析这4种理论各自的理论逻辑与局限后,以人类心理的自组织模型为基础,运用情绪的目标结构变化说对员工幸福感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新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幸福感的心理目标实现进程说。研究结果表明,该理论可以整合现有的幸福感理论,对员工幸福感具有更强的解释和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幸福感 心理目标 自组织 目标进程
下载PDF
人力资源开发的人格途径:理论基础与管理启示 被引量:13
2
作者 章凯 时金京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63,共12页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在组织成长中的战略意义越来越突出。现有研究聚焦于员工知识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而忽略了人格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价值。本文在回顾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基础上,... 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在组织成长中的战略意义越来越突出。现有研究聚焦于员工知识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而忽略了人格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价值。本文在回顾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和指出了发展人格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并通过回顾人格理论,明确了从人格视角分析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即人格的目标系统理论。研究发现,心理目标是个体人格的核心成分,是理解整体人格的基础。根据人格的目标系统理论,本文详细讨论了人格理论视角下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内容和实践方法 ,指出新时代的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考虑员工个体心理目标的作用。文章认为,人格视角的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坚持组织-员工目标的动态融合和人格持续发展的原则,考虑心理目标的属性和目标系统的和谐发展,以更有效地提升人力资源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 人格 目标系统理论 心理目标
原文传递
学术创业者角色重构过程研究——基于目标动力学理论视角的多案例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熊文明 余维新 陈传明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39,182,共16页
学术创业者既是科学知识的创新者,又是科学知识的价值实现者,但角色期待的差异可能导致角色冲突的产生。本文聚焦学术创业者如何动态地构建元层次角色来化解角色冲突、实现角色重构的过程。基于目标动力学理论视角,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 学术创业者既是科学知识的创新者,又是科学知识的价值实现者,但角色期待的差异可能导致角色冲突的产生。本文聚焦学术创业者如何动态地构建元层次角色来化解角色冲突、实现角色重构的过程。基于目标动力学理论视角,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了不同创业阶段内个体面临的情景、生成的心理目标、采取的行动策略及达成的角色关系状态。研究发现:学术创业者双元角色重构经历了简单拼集、核心聚焦与和谐共生的演化过程;在创业导入期,学术创业者在自我超越目标的驱动下,采取角色分离行动策略,完成了双元角色的简单拼集;在创业发展期,个体在成长目标的驱动下,采取角色增强行动策略,经历了双元角色中的创业者角色聚焦;在创业稳定期,个体在关系目标的驱动下,采取角色融合行动策略,完成了双元角色的和谐共生。本文探索了学术创业者双元角色重构的微观过程,丰富了创业角色理论,为学术创业者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者 角色重构 心理目标 多案例研究
下载PDF
组织-员工目标融合:内涵、测量与结构探索 被引量:3
4
作者 章凯 仝嫦哲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4,共11页
组织-员工目标融合作为一项基本的管理原则,目前尚缺乏合适的理论解释。基于相关文献和动机的自组织目标理论,将组织-员工目标融合界定为:企业努力协同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使员工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 组织-员工目标融合作为一项基本的管理原则,目前尚缺乏合适的理论解释。基于相关文献和动机的自组织目标理论,将组织-员工目标融合界定为:企业努力协同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使员工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通过实证研究,开发了组织-员工目标融合的量表,包括利益共享、发展共生、命运共荣三个维度,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认同和离职意向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为组织-员工目标融合开发了新的理论和测量工具,并对管理者如何践行目标融合原则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员工目标融合 融合原则 心理目标 自组织 量表开发
原文传递
心理健康教育在实现德育心理目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术红 刘美丹 张铁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德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德育目标包括心理目标,心理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德育方法和内容,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接受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机制的保障、教育内容的促进和教育形式... 德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德育目标包括心理目标,心理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德育方法和内容,必须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尊重学生的心理接受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机制的保障、教育内容的促进和教育形式的实践作用,它为德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心理目标 作用
下载PDF
探索式学习还是利用式学习——员工个人学习双元性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殷建瓴 费少卿 《新经济》 2020年第2期57-63,共7页
现有研究对组织学习双元性理论的构建与探讨较为完善,但对个人学习双元性,即个人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的关注,特别是两种学习方式内在形成和动态转化机制的解析较为缺乏。探索个人学习双元性对于组织和员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现有研究对组织学习双元性理论的构建与探讨较为完善,但对个人学习双元性,即个人探索式学习与利用式学习的关注,特别是两种学习方式内在形成和动态转化机制的解析较为缺乏。探索个人学习双元性对于组织和员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基于自组织目标理论,本文构建了个人学习双元性理论模型,明确了探索式、利用式学习目标和行为的定义,揭示了个人探索式、利用式学习目标的内在形成机制和动态转化条件与过程,并对可能存在的学习行为重复和改变现象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解释,为个人学习双元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建议企业高管团队充分掌握和了解个人学习双元性理论,从任务匹配、任务特征和交流沟通三方面入手,培养员工双元性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指导企业学习双元性实践,在新经济时代提升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学习双元性 探索式学习 利用式学习 心理目标
下载PDF
建言采纳如何促进员工建言:基于目标自组织视角的整合机制 被引量:26
7
作者 章凯 时金京 罗文豪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文章探讨了领导者建言采纳促进员工建言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及其对发展建言研究的意义。通过引入个体心理的自组织目标系统理论,整合了员工建言研究的动机视角和认知视角,构建了建言的目标自组织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了工作意... 文章探讨了领导者建言采纳促进员工建言的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及其对发展建言研究的意义。通过引入个体心理的自组织目标系统理论,整合了员工建言研究的动机视角和认知视角,构建了建言的目标自组织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了工作意义感和建言效能感在领导者建言采纳促进员工建言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来自73位领导者与236位员工的纵向数据,结果显示:(1)领导者的建言采纳对员工的促进性/抑制性建言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工作意义感和建言效能感在领导者建言采纳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发展了对建言行为形成机制的认识,促进了建言研究的理论发展,并对管理实践有着积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建言 心理目标系统 自组织 建言采纳 整合性机制
下载PDF
“目标人”的人性假设与成就激励 被引量:5
8
作者 孙蕾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4,共3页
人性假设和激励问题是西方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不少专家曾相继提出过多种人性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样的激励理论。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关专家从现代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共同角度重新思考人性问题,提出了“目标人”的人性假... 人性假设和激励问题是西方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不少专家曾相继提出过多种人性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样的激励理论。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关专家从现代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共同角度重新思考人性问题,提出了“目标人”的人性假设。目标对个体行为有激发力量,个体心理目标的实现能使员工产生成就感。成就激励通过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互内化,使员工成就事业的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相一致,利用员工实现目标的成就感,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人” 个人心理目标 成就感 成就激励 管理学 人性假设 企业
下载PDF
新老两代农民工人际关系、内部推荐与离职意愿:基于目标自组织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伟国 袁可 冉根敏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100,共14页
基于自组织理论,本研究探讨了新老两代农民工人际关系对离职意愿的差异化影响,以及内部推荐行为的中介作用。通过对中国情境下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特征的分类和分析,本研究发现亲缘、地缘等先赋性关系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内部推荐均有... 基于自组织理论,本研究探讨了新老两代农民工人际关系对离职意愿的差异化影响,以及内部推荐行为的中介作用。通过对中国情境下人际关系“差序格局”特征的分类和分析,本研究发现亲缘、地缘等先赋性关系对新老两代农民工的内部推荐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离职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另一方面,友缘、业缘等后致性关系仅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意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内部推荐在后致性关系对离职意愿的影响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后致性关系存在教育异质性,对内部推荐的正向影响仅在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群体中显著。本文通过对2399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工工作场所人际关系具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作用特征,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关系 先赋性 后致性 差序格局 自组织 心理目标系统
原文传递
论科学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正荣 陈家麟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5年第2期34-38,共5页
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有效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应依据我国学校的教育目的和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遵循社会规范与个人需要相协调、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等原则,系统地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类... 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有效地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先决条件。因此,应依据我国学校的教育目的和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遵循社会规范与个人需要相协调、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等原则,系统地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矫治
下载PDF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衔接研究——基于广西14个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咚 钟慧容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年第2期14-19,共6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相衔接,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相衔接的目标内容与目标取向,结合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相衔接,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相衔接的目标内容与目标取向,结合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目标衔接的路径为: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心理素质提升与心理困扰疏导为核心,以道德、法治的规范养成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德育目标 中小学 衔接路径
下载PDF
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宏 《辽宁高职学报》 200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文素质教育,本文从当代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看到高职高专学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从而提出了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目标 培养模式 校园文化建设
下载PDF
量子理论对心理学学科目标的质疑与更新
13
作者 刘甜芳 杨莉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75,共4页
从量子理论视域,重新审视心理学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四个学科目标。量子实验显示研究结果必受研究者“观察”的影响,精确客观的描述失去保障,任何描述实乃个体化的描述;量子世界中事物因果性的消失,使得自变量与因变量不再是简单的... 从量子理论视域,重新审视心理学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四个学科目标。量子实验显示研究结果必受研究者“观察”的影响,精确客观的描述失去保障,任何描述实乃个体化的描述;量子世界中事物因果性的消失,使得自变量与因变量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追求因果关系的解释只不过是多种解释中的一种;不确定原理认为未来从本质上不可预测,某一研究结果的出现只是概率,因而预测只是对可能性的预测;在万物相联的量子世界,控制、调控一种心理或行为不再可能,通过人与人之间进行创造性的协商与合作,才能达到心理学造福世界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 量子理论 心理学学科目标
下载PDF
心理弹性目标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干预研究
14
作者 黄巧清 王桂燕 林黎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2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究心理弹性目标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4... 目的探究心理弹性目标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20年7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另增加心理弹性目标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测评量表(GSES)评分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护理前的SAS、SDS、GSES评分与之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在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更低(P<0.05),GSE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心理弹性目标模式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其自我效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性目标模式 老年冠心病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
下载PDF
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论心理教育目标的价值地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晓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8-30,共3页
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的协调发展是个体精神成长的核心内涵,作为指向个体生命成长的心理教育,同样不能忽视与道德教育的互动与结合。心理健康离不开精神世界的提升,心理机能的发展难以脱离道德健康的引领。心理教育目标的价值定位应当是... 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的协调发展是个体精神成长的核心内涵,作为指向个体生命成长的心理教育,同样不能忽视与道德教育的互动与结合。心理健康离不开精神世界的提升,心理机能的发展难以脱离道德健康的引领。心理教育目标的价值定位应当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结合及人的事实存在与价值存在的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道德健康 心理教育目标
下载PDF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透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晓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标缺失、目标偏离、目标笼统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病灶"。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系统、创设目标系统实施的条件是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病灶"进行"治疗"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病灶” “治疗”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17
作者 成华青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3-66,共4页
结合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提出 2 1世纪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应包括德育、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目标 德育目标 文化素质目标 心理素质目标 审美素质目标
下载PDF
体育课程中实践心理健康目标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光友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07年第4期146-148,共3页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21所高校进行调查,了解了当前高校体育课程中实践心理健康目标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研究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体育 实践 心理健康目标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心理和谐价值框架下的心理教育初探
19
作者 钟建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5-38,共4页
笔者首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他人、人与精神世界的三维生存状态、人本和异化学说的生存本质出发,把心理置于人与对象化活动的中介和对象化活动的结果角度,把心理和谐界定为心理结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心理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相互平... 笔者首先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他人、人与精神世界的三维生存状态、人本和异化学说的生存本质出发,把心理置于人与对象化活动的中介和对象化活动的结果角度,把心理和谐界定为心理结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心理世界与外部世界之间相互平衡而又相互适应,能够确保各系统相生相成的心理功能状态,在心理上对人的实在特性有实现体验。影响心理和谐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心理结构因素和行为因素,调节和保持和谐心理状态、形成有助于心理和谐状态的心理机能品质、塑造和谐自我和自我实现是心理和谐的心理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和谐 心理教育 心理和谐的心理教育目标
下载PDF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确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金花 《文教资料》 2007年第13期186-187,共2页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制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时,需要考虑幼儿心理的衡量标准、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环境的变化,同时也需...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制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时,需要考虑幼儿心理的衡量标准、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环境的变化,同时也需要考虑预防幼儿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