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明代的科道官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天有 陈稼禾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9-47,38,共10页
明代的內阁六部制官制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相适应的,这种制度保证了明代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为了监察百官、维护至高无上的皇权,明代的官僚体系中,又有着一支品位不高、人数众多、活跃于朝廷內外的科道官队伍,... 明代的內阁六部制官制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相适应的,这种制度保证了明代国家的最高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为了监察百官、维护至高无上的皇权,明代的官僚体系中,又有着一支品位不高、人数众多、活跃于朝廷內外的科道官队伍,他们在明代各时期各重大事件中起了特殊的作用,发生了较大的影响。科道官是科官和道官的合称,明人又称之为言官、台谏官、台省官和台琐清班。科官指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和给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道官 给事中 御史台 都察院 明太祖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监察御史 封建专制主义 官僚体系 宦官专权
原文传递
唐代司法“三司”考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后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9-46,129,共9页
有关唐史典籍中,司法上的三司复杂多变,读书时感到很混乱.三司在不同时期的组成不同,其职能亦有变化;即使在同一时期,有时也有几个不同的三司.本文根据所见史料,考证三司的组成和职能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试图从唐代政治史的发展分析其变... 有关唐史典籍中,司法上的三司复杂多变,读书时感到很混乱.三司在不同时期的组成不同,其职能亦有变化;即使在同一时期,有时也有几个不同的三司.本文根据所见史料,考证三司的组成和职能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试图从唐代政治史的发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并因此从一个侧面更好地掌握唐代的司法规程. 王宏治同志在《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四期发表了《唐代司法中的"三司"》一文(以下简称王文),窃以为该文尚有不够明晰之处.尤其唐代制度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而王文未从各个不同时期考识其变化.故作此文兼与王宏治同志商榷,冀能对唐代司法三司进行详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司使 唐代司法 御史台 中书舍人 大理 御史大夫 给事中 不同时期 旧唐书 刑部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宿志丕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34-42,共9页
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宿志丕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周官有小宰“掌建邦之宫刑,以理王官之政令,凡宫之纠禁又其任也”[1],宰夫“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2]。... 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宿志丕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周官有小宰“掌建邦之宫刑,以理王官之政令,凡宫之纠禁又其任也”[1],宰夫“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2]。伴随西周君主权力和等级制度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谏官制度 监察官 御史台 监察御史 中国古代 监察制度 御史大夫 统治阶级 二千石 封建监察
原文传递
唐代的贬官制度 被引量:12
4
作者 丁之方 《史林》 CSSCI 1990年第2期9-14,6,共7页
贬官,又称贬降、贬谪、左降、左迁等,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对官吏的行政处罚。与普通的降职(级)相比,贬官处罚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降职之外,还必须迁任外地官职,京官贬为地方官,地方官则贬至更边远的地区。贬官处罚虽然有很悠久的历史,... 贬官,又称贬降、贬谪、左降、左迁等,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对官吏的行政处罚。与普通的降职(级)相比,贬官处罚的独特之处在于除了降职之外,还必须迁任外地官职,京官贬为地方官,地方官则贬至更边远的地区。贬官处罚虽然有很悠久的历史,但只是到了唐代才开始完整、严密起来。以后历代的贬官制度,都受到唐制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唐代贬官制度为研究对象,试图一补历代史书典籍中没有贬官制度的系统记载之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唐会要 武则天 御史台 中书令 官职 州县 旧唐书 左降官 牛李党争
下载PDF
宋代洛阳的特点与魅力 被引量:9
5
作者 程民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10-17,共8页
宋代洛阳的特点与魅力程民生从公元934年后唐灭亡起,洛阳结束了作为京师的历史。但是,洛阳的地位并没有一落千丈,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淡化政治,走向新的发展道路。宋朝建立后,定都于东京开封,以洛阳为陪都─-西京河南府。... 宋代洛阳的特点与魅力程民生从公元934年后唐灭亡起,洛阳结束了作为京师的历史。但是,洛阳的地位并没有一落千丈,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淡化政治,走向新的发展道路。宋朝建立后,定都于东京开封,以洛阳为陪都─-西京河南府。下辖河南、永安、偃师、巩、登封、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 《邵氏闻见录》 士大夫 司马光 东京开封 《宋史》 范仲淹 洛阳宫 御史台 魅力
下载PDF
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世华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8-86,共19页
明代的御史巡按制度是地方监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内容如何?是怎样演变的?此前,史坛上虽有论及,但语焉不详。本文拟对此进行较为具体的考察,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师友。
关键词 御史台 监察御史 明代 监察制度 考察 州县官 都察院 监察官 吏治 监察体制
原文传递
曹魏都督制的渊源和定型──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琳国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9-65,共7页
曹魏都督制是在建安年间的战争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曹操权置都督诸军事,以统领、指挥原来互不相属的多支军队。东汉以来有御史监军制度,曹或称都督,但却是监督之职。二者名同而实异。都督制度定型于曹丕代汉即魏帝位之时,史传中有明... 曹魏都督制是在建安年间的战争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曹操权置都督诸军事,以统领、指挥原来互不相属的多支军队。东汉以来有御史监军制度,曹或称都督,但却是监督之职。二者名同而实异。都督制度定型于曹丕代汉即魏帝位之时,史传中有明确记载。曹操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而权置都督,但对都督的定型则持慎重态度;曹丕鉴于即位时的严重形势,以都督控御诸州军事,稳定政局,遂正式确立都督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督制 御史中丞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三国志 《宋书·百官志》 曹操 御史台 曹魏 都护将军 中央军
下载PDF
唐五代供奉官考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冬梅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7,共9页
本文探讨了供奉官内涵自唐至五代的变化 ,指出 :在唐代前期 ,狭义的供奉官指中书、门下两省官 ,这也是供奉官最广泛的用法 ,广义的供奉官则还包括御史台官。高宗、武则天时期 ,出现台谏官“内供奉” ,是在法定名额之外所置谏官、御史等... 本文探讨了供奉官内涵自唐至五代的变化 ,指出 :在唐代前期 ,狭义的供奉官指中书、门下两省官 ,这也是供奉官最广泛的用法 ,广义的供奉官则还包括御史台官。高宗、武则天时期 ,出现台谏官“内供奉” ,是在法定名额之外所置谏官、御史等官的名目 ,“内供奉”的含义是“在某处服务” ,属唐人惯用法。玄宗“尊重宫闱” ,供奉官之名始加于宦官 ,出现宣徽供奉官 ,属加衔性质 ,职在为皇帝“备顾问”。五代时 ,供奉官成为属于武人的专有官名 ,其常规职司是在皇帝身边充当武官侍从 ,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奉命出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奉 天时 狭义 时期 武则天 常规 广义 御史台 五代 宦官
原文传递
隋朝监察制度述论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先昌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隋朝监察制度与前代相比有很大变化。一是在组织上 ,整顿御史台机构建制 ,淡化御史的天子监察官身份 ,强调独立行使监察权 ;废除御史台官属由台主任命之制 ,改由中央吏部考核任命 ,或由三省长官推荐 ,皇帝敕授 ;制定地方监察法规“六察... 隋朝监察制度与前代相比有很大变化。一是在组织上 ,整顿御史台机构建制 ,淡化御史的天子监察官身份 ,强调独立行使监察权 ;废除御史台官属由台主任命之制 ,改由中央吏部考核任命 ,或由三省长官推荐 ,皇帝敕授 ;制定地方监察法规“六察” ;二是强化了监察机关和监察官的各项职责与权力。从实施效果和作用上看 ,文帝时代好于炀帝时代 ,二帝统治的前期好于后期。在封建社会 ,监察的效果虽与制度的完善和监察官员的素质有密切的关系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皇帝的重视程度、个人品格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制度 隋朝 述论 机构建制 独立行使 监察法规 监察机关 实施效果 封建社会 监察官员 决定作用 个人品格 御史台 监察权 任命 皇帝 吏部 省长 权力
原文传递
唐代御史台司法审判权的获得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沧泽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3期103-109,124,共8页
中国封建社会监察机构——御史台的职权,从秦汉到隋,主要是纠察百官、弹纠不法,以监察权为主。到了唐代,这种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就是御史台又被赋予了司法审判权。唐代御史台司法审判权的获得,是通过多种方式体现的。
关键词 御史台 御史大夫 监察御史 三司使 大理 唐会要 旧唐书 监察机构 中国封建社会 监察权
下载PDF
唐朝巡院及其在唐后期监察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被引量:8
11
作者 宁欣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6期19-23,8,共6页
唐朝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官制演变发展的成果,逐步建立健全了适应中央集权需要的官僚体系,形成中枢决策、行政、监察、勾检互相平行,又互相牵制的四大系统。但后期,随着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变化,官制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旨在探... 唐朝总结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官制演变发展的成果,逐步建立健全了适应中央集权需要的官僚体系,形成中枢决策、行政、监察、勾检互相平行,又互相牵制的四大系统。但后期,随着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变化,官制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旨在探讨唐代宗设立的巡院,在唐后期监察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从新的角度观察唐后期整个官制变化及发展趋势的一个侧面。 众所周知,唐前期的监察体系是以御史台为中央最高而且是唯一的监察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后期 监察体系 御史台 监察制度 官制 全唐文 监察机构 监察职能 盐铁 中央集权
下载PDF
汉唐明三代行政监察体制比较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孔怀 陈永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77-82,共6页
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以汉、唐、明三代为最典型,三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各具特色,也有继承和沿袭;考察中国行政监察的特点是;监察组织制度不断完善,逐渐与行政分离,独立性增强;监察职权范围及对象扩大,分权职能明确,趋向规范化、... 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以汉、唐、明三代为最典型,三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各具特色,也有继承和沿袭;考察中国行政监察的特点是;监察组织制度不断完善,逐渐与行政分离,独立性增强;监察职权范围及对象扩大,分权职能明确,趋向规范化、法制化;行政、司法与监察关系得到不断调整和加强,重视对地方的监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监察体制 御史大夫 监察系统 御史台 行政监察制度 监察御史 监察权 监察官员 监察机构 都察院
下载PDF
我国古代官员监察弹劾制度之演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序 《政治学研究》 1987年第5期49-53,共5页
(一)前言最近,我国正式恢复设立了国家监察部,以国家行政机构的方式开始重建我国的监察弹劾系统,这是我国政治体制自我完善的重大步骤。所谓监察弹劾制度,就是国家对官员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检举的活动。现代西方的监察弹劾制是同代... (一)前言最近,我国正式恢复设立了国家监察部,以国家行政机构的方式开始重建我国的监察弹劾系统,这是我国政治体制自我完善的重大步骤。所谓监察弹劾制度,就是国家对官员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检举的活动。现代西方的监察弹劾制是同代议制联系在一起的,是议会对国家首脑和行政官员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方法,最早实行于英国。1343年,英王爱德华三世慑于议会的压力,宣布贵族院有权控告大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权 监察御史 我国古代 监察制度 御史大夫 监察机构 御史台 弹劾制度 官吏 我国政治体制
原文传递
朱元璋废丞相述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毅 罗冬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基于对朱元璋废丞相这一历史事实的综合辨析,并稽核史界的有关认识,考察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几个重要问题。认为,朱元璋废丞相虽具有随机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更为根本的,它是封建政治制度演进的逻辑必然。君主行为之能动性,限废计... 本文基于对朱元璋废丞相这一历史事实的综合辨析,并稽核史界的有关认识,考察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几个重要问题。认为,朱元璋废丞相虽具有随机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更为根本的,它是封建政治制度演进的逻辑必然。君主行为之能动性,限废计划之周密性,即其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书省 胡惟庸 朱元璋 汪广洋 丞相制 大都督府 通政司 右丞相 六科给事中 御史台
下载PDF
元代的首领官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凡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73-81,共9页
首领官在元朝政府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元史研究者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者对此均未论及。本文拟以元朝各行政官府(包括监察机构在内)中的首领官为述论对象,以弥此阙,并就教于读者。首领官的范围首领官,不是一种具体的官职,而是一... 首领官在元朝政府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元史研究者和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者对此均未论及。本文拟以元朝各行政官府(包括监察机构在内)中的首领官为述论对象,以弥此阙,并就教于读者。首领官的范围首领官,不是一种具体的官职,而是一类官的通称。如下表所列,元朝的首领官名目繁多。但这些官,并非每个衙门都全置,而是根据衙门品级的高低和事务的繁简,或设其三、四,或设其一、二。首领官在元朝各行政官府中的具体配置情况,详见下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领 行中书省 架阁库 总管府 御史台 吏员 重要地位 中国政治制度史 元史研究 衙门
下载PDF
宋代的狱政制度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建国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89-96,共8页
中国古代狱政制度是一个较少为人注意的研究课题,海内外出版的《中国法制史》等著作,对此叙述大多十分简略。兹试就宋代的狱政制度作一探讨,以补其末备。一。
关键词 庆元条法事类 州县 提点刑狱 绍兴 十三年 御史台 刑法志 宋代社会 将作监 资治通鉴
下载PDF
唐代的廊下食与公厨 被引量:6
17
作者 拜根兴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98-102,共5页
廊下食,又名廊餐、廊食、常食;公厨,又称官厨,指朝廷各部寺监及地方州那衙门自设的食堂,二者均是唐政府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提高官吏责任心的一种优崇措施。因史料散乱,史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还甚为薄弱,本文力足搜求散见各处... 廊下食,又名廊餐、廊食、常食;公厨,又称官厨,指朝廷各部寺监及地方州那衙门自设的食堂,二者均是唐政府为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提高官吏责任心的一种优崇措施。因史料散乱,史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还甚为薄弱,本文力足搜求散见各处的史料,对唐代廊下食与公厨的沿革、作用、食料来源诸问题试作探讨,以期使该问题的研究更进一步,并就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会要》 全唐文 御史台 《旧唐书》 百官 《册府元龟》 唐中后期 唐廷 礼仪规范 御史中丞
下载PDF
饮食与唐代官场 被引量:3
18
作者 拜根兴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3-96,共4页
饮食与唐代官场拜根兴陕西师大唐史所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随着官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饮食活动充斥官场的每个环节,成为统治阶级调和,平衡上下关系,维系国家机制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封建社会特定的“食道”与“官道... 饮食与唐代官场拜根兴陕西师大唐史所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随着官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饮食活动充斥官场的每个环节,成为统治阶级调和,平衡上下关系,维系国家机制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封建社会特定的“食道”与“官道”,饮食与官场政治的水乳交融,既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事堂 唐中后期 武则天 王叔文集团 同昌公主 李林甫 御史台 元和二年 中书舍人 唐王朝
下载PDF
民初平政院裁决书整编初探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源盛 《中西法律传统》 2008年第1期454-535,共82页
一、序说专制政体长达两千余年的传统中国,政统虽迭有递嬗,律统却在三纲五常等礼教观念的支配下,有所谓的身份差等之分,官尊民卑的观念如似深层幽灵,飘浮常存。历代王朝纵设有专官以查民冤,并惩酷吏苛政者,如御史台、都察院等,但凡此皆... 一、序说专制政体长达两千余年的传统中国,政统虽迭有递嬗,律统却在三纲五常等礼教观念的支配下,有所谓的身份差等之分,官尊民卑的观念如似深层幽灵,飘浮常存。历代王朝纵设有专官以查民冤,并惩酷吏苛政者,如御史台、都察院等,但凡此皆以维系皇令的执行、整饬朝纲为目的,并无权力分立及国家归责的观念人民有冤,仅能以举发人的身份申诉,无法与官吏立于平等地位而对簿公堂,当然也就无所谓“百姓告官”的行政诉讼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念 苛政 专官 深层 律统 官尊民卑 政统 御史台
原文传递
北宋前三朝台谏制度述论 被引量:4
20
作者 刁忠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7-96,共10页
宋代台谏制度是我国中古时期颇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所谓“台谏”,乃御史(御史台官)与谏官(两省谏官、谏院谏官)的合称。自秦、汉以来,御史为监察制度的主要执行者,而御史台是一个纠弹百官、肃正朝仪、鞫治诏狱的事务丛脞的职能机... 宋代台谏制度是我国中古时期颇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所谓“台谏”,乃御史(御史台官)与谏官(两省谏官、谏院谏官)的合称。自秦、汉以来,御史为监察制度的主要执行者,而御史台是一个纠弹百官、肃正朝仪、鞫治诏狱的事务丛脞的职能机构;谏官职在规谏人君、议论朝政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谏制度 御史台 谏官 谏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