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广州湾租界条约》若干问题辨析
- 1
-
-
作者
郭康强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
-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7-140,共14页
-
文摘
《广州湾租界条约》既是法国在广州湾租借地行使管治权的依据,也是中法围绕广州湾开展外交活动的"法律"。《关于广州湾的协定草案》是《广州湾租界条约》的前身,法国驻华公使毕盛将之送交给总理衙门的时间应为1899年5月27日,而非1898年5月27日。《广州湾租界条约》没完成缔约程序的主要原因是庚子后法国欲借批准条约之机向清政府索取更多特权,遭到拒绝后便将之搁置。然而,由于其本身的特殊规定,在法理层面难以证明该条约无效。此外,中法政府关于广州湾纠纷的谈判甚至抗战胜利前后交收广州湾的谈判均以该条约为依据,这就在事实上默认了它的有效性。条款制定和换约交涉的过程,反映了近代西方列强为攫取在华特权强权至上、无视规则的一面以及近代中国外交的无奈。
-
关键词
广州湾租借地
广州湾租界条约
关于广州湾的协定草案
-
Keywords
Kwangchowan Leased Territory
Convention Relating to the Concession of Kwangchowan
Draft Convention Relating to Kwangchowan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1898—1899年中法广州湾租借地勘界交涉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郭康强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
-
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7-138,221,共12页
-
文摘
勘界是中法租借广州湾交涉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引起中法之间诸多纠纷。中法在广州湾地理概念理解上的歧见,在1898年4月9、10日交换照会前没有被意识到,清政府也没能利用复照之机及时予以限定。此后,双方在租借地范围问题上各执一词,交涉过程十分曲折。法方纵兵强占,中方则强硬抗争,屡拒法方勘界方案;继而彼此依形势做出一些让步,但分歧难以消除。因硇洲、东海两岛租让之争,中方内部出现分歧。"平石事件"爆发后,外交形势迅速恶化,清廷最终只得授权钦差大臣苏元春对法妥协并签订《广州湾租界约》,继而被迫接受法国多项索补条款。清政府对法广州湾勘界交涉中的难以作为,折射了中日甲午战争后应对"瓜分危机"的外交困境。
-
关键词
广州湾租借地
“平石事件”
中法关系
-
分类号
K256.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华盛顿会议与中国收回广州湾租借地的努力
- 3
-
-
作者
郭康强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6-113,共8页
-
文摘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为中国收回广州湾租借地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时机。北京政府代表团在会上提出废止各国在华租借地案,首先得到了法国的呼应。华盛顿会议后,北京政府积极对法交涉以图收回广州湾,但遭遇了失败。北京政府收回广州湾的失败,表面上是由于法国的借口拖延,实际上主要受制于列强在远东的国际均势,而当时国内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复杂政治格局也阻碍了广州湾的收回。但无论如何,此时期获得的外交成果和形成的舆论效应,为南京国民政府最终收回广州湾奠定了基础。
-
关键词
华盛顿会议
广州湾租借地
北京政府
广州政府
法国
-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宗族与革命:广州湾租借地的政治史
- 4
-
-
作者
唐朗诗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复旦政治学评论》
2019年第1期141-165,共2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7YJCZH160)
-
文摘
传统观念认为作为“旧封建组织”的宗族是革命动员与国家建设的障碍,但是广州湾的政治史表明,宗族在广州湾历史上具有积极作用和延续性.本文探讨了广州湾的宗族发展、外来统治和政党革命动员的历史过程.随着中央王朝的制度建设和理学的地方实践,广州湾逐渐形成制度化的宗族社会.在面对近代外来冲击及其统治时,宗族能够将地方民众组织起来从事对外抗争,并使得基层社会仍可维持自治权,保护自身免遭外来统治的过度侵害,最终成为了共产党革命动员和建构新国家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宗族与革命关系上考察广州湾政治史,能够为剖析中国的历史脉络与变迁提供典型的个案分析.
-
关键词
广州湾租借地
宗族
革命
-
Keywords
colonial Guangzhouwan
clan
revolution
-
分类号
D69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