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知之外无知矣——论季本的“慎独”说
1
作者 牛磊 陈亚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4期120-128,共9页
良知自知、良知独知是良知所具有的本体义的体现,也是阳明学道德哲学得以确立的基石。以良知释“独知”,阳明后学多持此说。对其中缘由做出详尽阐释者,以浙中王门的季本为代表。季氏认为必须认识到“独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终极存在,是... 良知自知、良知独知是良知所具有的本体义的体现,也是阳明学道德哲学得以确立的基石。以良知释“独知”,阳明后学多持此说。对其中缘由做出详尽阐释者,以浙中王门的季本为代表。季氏认为必须认识到“独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终极存在,是谁戒慎恐惧、为何要戒慎恐惧、如何戒慎恐惧等问题才能得以解答,良知所具有的纯粹至善之涵义、心性工夫所具有的隐微之向度才能得以确立。将“独知”诠释为先天而遍在的、自知自证的良知本体,此“独知”主导下的慎独工夫也就摆脱了念头初动时加以警觉的时空限制、条件限制,而成为涵养、体认、默识整个心灵世界的一元工夫。在工夫论领域,季本特别强调从“幾”处用功,以防止谨独之外另求静功或是念发之后别加追索的沉空、溺境之弊。以此为理论基础,季本对朱子将“戒慎恐惧”“慎独”两分、分别从静存动察两边进行用功的思路展开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本 慎独 独知
下载PDF
杨简的“知止”工夫诠释
2
作者 牛磊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1,共8页
“知止”及围绕该概念形成的一系列范畴,构成了宋代心学代表学者杨简工夫诠释的重要内容。“知止”工夫包含了“本心”至善的先验性、自发自止的主体性以及心意合一的顺向性诸层面。人人皆具有正直向善的、本静本止的“本心”,只需充分... “知止”及围绕该概念形成的一系列范畴,构成了宋代心学代表学者杨简工夫诠释的重要内容。“知止”工夫包含了“本心”至善的先验性、自发自止的主体性以及心意合一的顺向性诸层面。人人皆具有正直向善的、本静本止的“本心”,只需充分发挥“本心”的能动性与独立性,则体虽常寂而思虑酬酢应用无穷,这便是杨简所追求的、寂感合一的“知止”工夫。杨氏希望以此消除“意”对心体的拘执,以无思无为之“止”实现道德主体之超越,并将其落实到孝悌慈爱的日常践履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简 知止 艮卦 无思无为
下载PDF
论王船山的“理势”观 被引量:1
3
作者 邓辉 陈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37,共5页
一般认为,理与势是王船山历史观中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然而,王船山却是将"理势"贯穿其整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系统的。道以气化流行开展出自然与人文之历史世界。无论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历史,皆因其气化固有之幾而成其理势。道... 一般认为,理与势是王船山历史观中一对非常重要的范畴。然而,王船山却是将"理势"贯穿其整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系统的。道以气化流行开展出自然与人文之历史世界。无论自然的还是人文的历史,皆因其气化固有之幾而成其理势。道之开展为自然历史世界,因在天之幾而有理势之自然;道之开展为人文历史世界,因在人之幾而有理势之必然,故道之开展变化取决于理势。由此,通过对理与势、理势相成、理势无定和道与理势之关系等四个方面的考察剖析,可以发现,王船山是以道为中心构筑了一套系统精致的理势观用之于历史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理势 历史观
下载PDF
宋代画学中的“天机”及其儒学渊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淑辉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2-17,共6页
“天机”在宋代画学中有着突出的地位。传统的观点认为:“天机”是中国古典艺术创作的思维范畴,其哲学渊源是道家学说。本文认为:“天机”的本质要义渊源于原始儒学《易经》中的“V”,庄学中的“天機”是对《易经》中“V”的发展,宋代... “天机”在宋代画学中有着突出的地位。传统的观点认为:“天机”是中国古典艺术创作的思维范畴,其哲学渊源是道家学说。本文认为:“天机”的本质要义渊源于原始儒学《易经》中的“V”,庄学中的“天機”是对《易经》中“V”的发展,宋代儒学又对“V”有所深化。本文借助儒学中“V”、庄学中“天機”的哲学品质以及文论中“天机”的美学价值,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宋代画学中“天机”多层面的奥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天橇 天机 画学
下载PDF
战国文字姓氏用字疏释六则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8,共6页
对战国文字中六个释读存有争议的姓氏用字进行考释及疏证得出:释古玺中的"■"(《玺汇》3200、3201)为"■"、"■"(《玺汇》0249)为"V";释包山楚简2号简中的"■"为"彭";补... 对战国文字中六个释读存有争议的姓氏用字进行考释及疏证得出:释古玺中的"■"(《玺汇》3200、3201)为"■"、"■"(《玺汇》0249)为"V";释包山楚简2号简中的"■"为"彭";补证古玺文""(《玺汇》3190)当释为"骚"、"■"(《玺汇》1884、1885)当释为"■";并以古玺文"■"(《玺汇》2553、2554)隶作"■"(■),为"■"的异构,当释为"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下载PDF
《繫辭》“顏氏之子,其庶幾乎”節新解
6
作者 蕭從禮 《简帛研究》 2007年第1期52-58,共7页
本文認爲馬王堆帛書《要》篇中“見幾”并非衍文,而是原文。“見幾”不見於今本《繫辭》并不是文本傳抄過程中出現的脫文,而是西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逐漸上升爲統治思想後“正《易》傳”的結果。通過對《易傳》中“幾”這一觀念的分析,... 本文認爲馬王堆帛書《要》篇中“見幾”并非衍文,而是原文。“見幾”不見於今本《繫辭》并不是文本傳抄過程中出現的脫文,而是西漢武帝時期儒家思想逐漸上升爲統治思想後“正《易》傳”的結果。通過對《易傳》中“幾”這一觀念的分析,本文認爲《周易正義》孔疏以儒家“聖道”思想解釋今本《繫辭》第四章第七、八節并不符合《繫辭》原意。《繫辭》原意當指君子應以正確的態度和方式對待“幾”,這樣才能趨吉避凶。這種觀念産生於戰國中期,和齊稷下學者有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書《易傳》 漢武帝 儒家思想 稷下學者
下载PDF
知行分离的形上根据——论《论道》中的“幾”与“数”
7
作者 谭延庚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5-79,共5页
在金岳霖的《论道》形上体系之中,"幾"表示"能"之"即出即入"于"可能",是世界将要变动而未变动的那个时刻。"数"相待于"幾",表示"能"之"会出会入"于&q... 在金岳霖的《论道》形上体系之中,"幾"表示"能"之"即出即入"于"可能",是世界将要变动而未变动的那个时刻。"数"相待于"幾",表示"能"之"会出会入"于"可能",即变动的总会发生。"幾不可测"而"数可先知",表明"幾"不可知而"数"可知;就相关于个体的幾和数即"运"和"命"而言,"运可改造"而"命不可逃",表明个体之幾是行动的对象,而个体之数不是。因此,个体就陷入"知而不行"和"行而不知"的两重困境之中,而这两重困境是同时发生和不可调和的。这使得《论道》为知行的分离提供了一种新的形上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岳霖 知行
下载PDF
几米与成人绘本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乐平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文学读物 成人绘本 图画色彩 生活感受 情绪释放 心灵慰藉
下载PDF
史学精粹
9
《史学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28,共2页
王嘉川:《明代对“史才三长”论的探讨与发展》(《河北学刊》2023年第5期)明代学者在对“史才三长”论的探讨中提出的一些新论断,比之刘知幾等唐宋学者的论述更为明快,也补充了唐宋学者较少论及的内容。而其探讨的最突出成就,是最终将... 王嘉川:《明代对“史才三长”论的探讨与发展》(《河北学刊》2023年第5期)明代学者在对“史才三长”论的探讨中提出的一些新论断,比之刘知幾等唐宋学者的论述更为明快,也补充了唐宋学者较少论及的内容。而其探讨的最突出成就,是最终将“史识”的概念定格在历史见识这一观点和识断的层面,并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品德对于史家的重要性,独立补充“心术正”“二善”“四善”等品德方面的要求,从而搭建了由才、学、识“史才三长”向才、学、识、德“史才四长”转化与演变的桥梁和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 桥梁和纽带 历史见识 突出成就
原文传递
史学史研究的传承、变化和路径:中外比较的视角
10
作者 《社会科学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139,282,共12页
从中外比较的视野考察,最早的史学史论著见于传统中国,其研究重点之一是历史书写的体裁和路径。刘知幾的《史通》即一例。同时,对历史书籍的归类整理,也蔚为传统。16世纪法兰西史家让·博丹和朗瑟罗·拉·波佩利尼埃尔的著... 从中外比较的视野考察,最早的史学史论著见于传统中国,其研究重点之一是历史书写的体裁和路径。刘知幾的《史通》即一例。同时,对历史书籍的归类整理,也蔚为传统。16世纪法兰西史家让·博丹和朗瑟罗·拉·波佩利尼埃尔的著作呈现相似的兴趣,并成为欧洲史学史研究的先驱作品。自20世纪初开始,史学史的研究在欧美卓然成家,成为思想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但之后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巴特费尔德《历史的辉格解释》所引入的批判视角和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所倡导的“内外结合”的路径,为其主要标志。总之,史学史研究路径的不断更新、变化,不仅显示这一学科的蓬勃生机,而且为其指向了一个多元发展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史 中外比较 刘知 波佩利尼埃尔 富艾特 古奇 巴特费尔德 伊格尔斯
原文传递
唐宋元时期的“史才三长”论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嘉川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8,共11页
在刘知畿以比喻的方式提出"史才三长"论之后,无论是从理论探索上就这一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来说,还是从史学实践上直接应用这一理论来说,唐宋元时期都是"史才三长"论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但其文雄、学博、识通或称才胜、... 在刘知畿以比喻的方式提出"史才三长"论之后,无论是从理论探索上就这一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来说,还是从史学实践上直接应用这一理论来说,唐宋元时期都是"史才三长"论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但其文雄、学博、识通或称才胜、学充、识卓,"才、学固不易,而有识为尤难"的基本内涵得以确定下来,而且三长"具而用之,无不宜焉,岂唯史哉"的外延也被明确提出并付诸实践;而经过宋朝的推扬,"史才三长"论终成中国传统史家标准论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 “史才三长” 宋元时期
原文传递
薛祥绥的方志实践及其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启祥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1-49,63,共10页
民国中期,薛祥绥通过编撰《西乡县志》,执笔撰写《论续修陕西通志稿》,参与编纂《城固续修县志》,形成了自己的方志理论。薛祥绥崇尚刘知幾、顾炎武的史学观,与章学诚、洪亮吉、吴宗慈、黎锦熙等方志学家有共通之处。薛祥绥认为志书为... 民国中期,薛祥绥通过编撰《西乡县志》,执笔撰写《论续修陕西通志稿》,参与编纂《城固续修县志》,形成了自己的方志理论。薛祥绥崇尚刘知幾、顾炎武的史学观,与章学诚、洪亮吉、吴宗慈、黎锦熙等方志学家有共通之处。薛祥绥认为志书为“国史之流”“学人之业”,应考据精准、详赡得当、求实存真、昭鉴民情,要体现新思想,与时代相适应,因时因事立言,不拘旧例,不存私见,而他的“今古俱详”、可取传言、叙论可以议论等说,与诸家又有不同之处。薛祥绥的理论和见解,对今人仍有研究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祥绥 方志理论 《西乡县志》 刘知 章学诚
下载PDF
援子入史的误读与误判——刘知幾《史通》“小说”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郝敬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37-143,共7页
编年体与纪传体是刘知幾《史通》中史学系统的正史之体,正史之余则为非正史,即用以编撰正史的史料。小说发展至刘知幾时,仍体现以记言、记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点,被刘知幾援子入史,纳入史料范畴。故刘知幾《史通》并无论述小说之本意,... 编年体与纪传体是刘知幾《史通》中史学系统的正史之体,正史之余则为非正史,即用以编撰正史的史料。小说发展至刘知幾时,仍体现以记言、记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特点,被刘知幾援子入史,纳入史料范畴。故刘知幾《史通》并无论述小说之本意,刘知幾小说观念未超越以《隋志》为代表的唐人小说观念。《杂述》篇"偏记小说"10类是刘知幾对其泛史料观念的分类体现,而并非是小说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 《史通》 小说 史料
下载PDF
翦伯赞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长银 《近代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9,共16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翦伯赞初步建立。20世纪40年代中期,翦伯赞相继撰写《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等文章,并结集出版《史料与史学》一书,对史料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翦伯赞初步建立。20世纪40年代中期,翦伯赞相继撰写《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等文章,并结集出版《史料与史学》一书,对史料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翦伯赞汲取了刘知幾的传统史学认识与梁启超的实证主义史学观点,但他并不只是重述《中国历史研究法》里的史料观念,而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传统史学、实证主义史学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这一工作不仅完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也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史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翦伯赞 《史料与史学》 刘知 梁启超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
原文传递
历史意识与历史学——以刘知幾《史通》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轶峰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3年第1期3-12,M0003,共11页
历史学在文化经验中展开。中国文化注重历史理性,由经验认识事物原理构成主要认知途径,故历史意识凝重,史学充盈于一切知识之间;欧洲文化重逻辑理性,故哲学统摄史学。中欧史学具体形态、表现差异,皆与此相关。细读刘知幾《史通》,重新... 历史学在文化经验中展开。中国文化注重历史理性,由经验认识事物原理构成主要认知途径,故历史意识凝重,史学充盈于一切知识之间;欧洲文化重逻辑理性,故哲学统摄史学。中欧史学具体形态、表现差异,皆与此相关。细读刘知幾《史通》,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历史学总体意境、史学形态,以及实录、直书、褒贬、疑古、史才等命题,可以感知此种凝重性。当代史学理论探讨过度聚焦于19世纪欧洲客观主义史学缺陷,于中、西历史学更远传统关照不足,在对欧洲客观主义史学矫枉过正基础上提出的种种历史学“转向”说,多基于对历史客观性的否认或规避,虽各有扩展历史学视野意义,但就其涉及的历史学本质问题而言,失之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意识 历史学 刘知 刘家和
下载PDF
論晏幾道詞在明代的傳播與接受
16
作者 陶友珍 《词学》 2023年第1期18-38,共21页
明代文學復古主義文學思想主張宋以後書毋讀,這導致晏幾道詞在明代傳播受到一定限制,但明後期對個性和“情”的張揚,以及明代小説、戲曲等俗文學的風行,又使得以自然清麗見長的晏幾道詞獲得了較好的傳播接受土壤與空間。晏幾道詞集在明... 明代文學復古主義文學思想主張宋以後書毋讀,這導致晏幾道詞在明代傳播受到一定限制,但明後期對個性和“情”的張揚,以及明代小説、戲曲等俗文學的風行,又使得以自然清麗見長的晏幾道詞獲得了較好的傳播接受土壤與空間。晏幾道詞集在明代主要以鈔本形式流傳,刻本只有汲古閣刊本。《草堂詩餘》對于小山詞的傳播效應最大,其中又以《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一詞在明代傳播最爲廣泛。明人認可小山詞爲詞之正宗、當行、本色之代表。在創作方面,明人對小山詞的接受主要包括成句襲用、改寫與變易、删减與壓縮、拉伸與拓展等。明代至少有六位詞人共創作七首追和拟仿晏幾道詞,涉及小山六調七首詞。總體而言,明人對小山詞的學習接受主要是一些詞句的化用,對小山詞深摯、婉曲、沉鬱之藝術手法並未窺見其堂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傳播接受
原文传递
“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再认识
17
作者 瞿林东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3,共5页
一问题的提出刘知幾《史通·鉴识》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或者说作了这样一个判断,这就是: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 一问题的提出刘知幾《史通·鉴识》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或者说作了这样一个判断,这就是:夫人识有通塞,神有晦明,毁誉以之不同,爱憎由其各异。盖三王之受谤也,值鲁连而获申;五霸之擅名也,逢孔宣而见诋。斯则物有恒准,而鉴无定识,欲求铨核得中,其唯千载一遇乎!初读此文,甚觉合理,但仔细推敲,总觉得其中有些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知 无定 五霸 问题的提出 有恒
原文传递
论《史通》开启的关于体裁、体例、文辞与史书编纂的讨论
18
作者 张杰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3年第1期19-30,共12页
《史通》开启了中国史学史上对体裁、体例、文辞等历史编纂学问题的系统讨论,后世古代史家及近代史家大多沿着刘知幾的思路和问题意识对史书体裁、体例、文辞等编纂学问题做了进一步深入阐发,成为中国史学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正是对这... 《史通》开启了中国史学史上对体裁、体例、文辞等历史编纂学问题的系统讨论,后世古代史家及近代史家大多沿着刘知幾的思路和问题意识对史书体裁、体例、文辞等编纂学问题做了进一步深入阐发,成为中国史学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批评、反思、总结、继承和创新所形成的理论认识,构建起了具有中国特色历史编纂学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通》 刘知 体裁 体例 文辞
下载PDF
《史通·采撰》论历史撰述之得失
19
作者 陈安民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共5页
唐刘知幾所著《史通》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就历史编纂、史官建置、史馆制度、史学审美、史学批评、史家主体、史学功用等多层次展开了深入探讨,具有突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被视为治中国史学者“看家的书”。对于... 唐刘知幾所著《史通》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就历史编纂、史官建置、史馆制度、史学审美、史学批评、史家主体、史学功用等多层次展开了深入探讨,具有突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被视为治中国史学者“看家的书”。对于这部史学经典,历代学人已经展开充分研究并形成了“史通学”。今天,我们阅读《史通》、理解《史通》,在关注它对于中国传统史学之贡献的同时,是否可以从中读出超脱时代、超越中西,而于现今历史学一般理论问题有益的启示呢?本刊组织的这组笔谈,选取《史通》中的《采撰》《书事》《探赜》《鉴识》四篇,由概念的生成与史学活动的展开,论及历史撰述中史料的搜集与处理、叙事主线的规划与实现、史家治史过程中的认识论,以及研究者的一般性认识活动等触及史学理论原则的问题,旨在推动传统史学理论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传统史学理论的生命力,推进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通》 史学理论 中国传统史学 中国历史学 历史撰述 史学批评 刘知 治史
原文传递
中华文明在守正创新中永葆活力
20
作者 马奔腾 《历史评论》 2023年第4期100-101,共2页
中华文明创新性的显著特点,是既注重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传统智慧的继承,又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重视史实书写。修史成为历朝历代的文化使命,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司马迁、班固、司马光、刘知幾等著名史学家。作... 中华文明创新性的显著特点,是既注重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传统智慧的继承,又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重视史实书写。修史成为历朝历代的文化使命,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司马迁、班固、司马光、刘知幾等著名史学家。作为古代学术主体的经学,也是在尊重儒家基本经典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阐释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 春秋时期 刘知 著名史学家 诸侯国 司马光 守正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