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GBT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承贤 杨虎刚 +2 位作者 余晋杉 邓涛 郑金灿 《技术与市场》 2015年第4期28-29,31,共3页
介绍了IGBT的发展历史,重点说明商品化第一代到第五代IGBT的结构和性能,并展望未来IGBT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IGBT MOSFET 穿通性 非穿通型 平面 沟槽 电场截止型FS
下载PDF
1200V沟槽栅/平面栅场截止型IGBT短路耐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天 杨晓鸾 季顺黄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119,共9页
研究了沟槽栅与平面栅结构1 200V/20A场截止(Field-stop)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短路耐量特性,从测试电路参数与器件本身的结构与工艺两方面对具有沟槽栅及平面栅结构的场截止型IGBT进行了探究,其中热耗散为引起击穿的主要原因... 研究了沟槽栅与平面栅结构1 200V/20A场截止(Field-stop)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短路耐量特性,从测试电路参数与器件本身的结构与工艺两方面对具有沟槽栅及平面栅结构的场截止型IGBT进行了探究,其中热耗散为引起击穿的主要原因。实际制作了沟槽栅-场截止型IGBT,采用优化的正面沟槽结构结合背面场截止薄片工艺,选择了合适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的饱和电流保证器件具有较低的导通压降的同时减少了焦耳热的产生,提升了芯片自身的抗短路能力(tsc>12μs),有利于沟槽栅IGBT应用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双极型晶体管 短路耐量 沟槽 平面 场截止
下载PDF
600V槽栅IGBT优良性能的机理分析
3
作者 吴郁 周璇 +5 位作者 金锐 胡冬青 贾云鹏 谭健 赵豹 李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13-1317,共5页
槽栅结构对功率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影响主要是n-漂移区的电导调制而不是对沟道电阻的改善,为了论证这一问题,采用仿真工具Sentaurus TCAD,针对600 V的Trench IGBT和Planar IGBT两种结构的阻断... 槽栅结构对功率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的影响主要是n-漂移区的电导调制而不是对沟道电阻的改善,为了论证这一问题,采用仿真工具Sentaurus TCAD,针对600 V的Trench IGBT和Planar IGBT两种结构的阻断特性、导通特性和开关特性等进行仿真分析,重点研究了2种结构在导通态时n-漂移区和沟道区各自所占的通态压降的比例以及n-漂移区内的过剩载流子数量.结果表明:2种结构的沟道区压降所占比例较小且相差很少,槽栅结构的n-漂移区内载流子数量远超平面栅结构,电导调制效果更好,即槽栅结构主要是对n-漂移区的电导调制的改善.同时研究了2种IGBT结构的E_(off)-V_(CE(on))折中曲线,发现槽栅IGBT具有更低的通态压降和关断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双极晶体管(insulate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 平面 通态压降 关断损耗
下载PDF
IGBT的结构及在电动汽车上应用的关键控制因素
4
作者 马南 潘圣临 +2 位作者 王建武 刘顺平 盖裕祯 《时代汽车》 2018年第11期62-66,共5页
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代,IGBT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对电动汽车的效率和性能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的IGBT结构特点及常见模块形式进行了阐述,对IGBT在电动汽车上应用的特殊性,及应用中主参数选择,散热设计要求等关键控... 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代,IGBT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对电动汽车的效率和性能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的IGBT结构特点及常见模块形式进行了阐述,对IGBT在电动汽车上应用的特殊性,及应用中主参数选择,散热设计要求等关键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电动汽车 穿通 非穿通 软穿通 平面 沟槽
下载PDF
IGBT向大容量演变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正元 《电力电子》 2004年第5期75-79,共5页
介绍了迄今为止演变出的五代IGBT产品的特点,指出IGBT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IGBT 平面穿通型 精密平面穿通型 沟槽 非穿通型 电场截止型 逆导型 注入增强型 高频型 双向型
下载PDF
半导体量子线场效应管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4
6
作者 闫发旺 张文俊 张荣桂 《半导体情报》 2000年第6期25-28,共4页
综述了 - 族化合物半导体量子线场效应管的研究进展情况 ,阐述了量子线结构场效应管的制作工艺原理、制备方法、材料结构及器件的电学性能。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工艺困难 ,并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量子线场效应管 平面场效应管 半导体场效应管
下载PDF
平面栅状电容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力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2期70-72,共3页
本文论述了平面栅状电容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结构,推导了相应公式;并将其应用于流体介质浓度测量,得出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平面电容 介电常数 含水率
下载PDF
平面栅型FED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婷 郭太良 《现代显示》 2009年第2期28-31,35,共5页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平面栅型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的阴极表面电场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研究栅极宽度、阴栅间隙及阴极宽度对阴极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面栅型FED为边缘发射型器件,阴极宽度的改变对阴极表面电场整体影响明...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平面栅型场致发射显示器(FED)的阴极表面电场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研究栅极宽度、阴栅间隙及阴极宽度对阴极表面电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面栅型FED为边缘发射型器件,阴极宽度的改变对阴极表面电场整体影响明显,而阴栅间隙是影响阴极边缘电场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型FED 电场模拟 场致发射
下载PDF
平面栅SiC MOSFET设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忠霖 白云 +1 位作者 陈宏 杨成樾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共6页
碳化硅MOSFETs开关速率快,耐压高,在逆变器应用领域前景广阔。平面栅MOSFETs因其成熟的工艺是最先被商业化的器件。在平面栅MOSFETs的设计中,降低导通电阻和提高芯片的电流密度是重要的开发目标。基于自主研制的1200 V及1700 V SiC MOSF... 碳化硅MOSFETs开关速率快,耐压高,在逆变器应用领域前景广阔。平面栅MOSFETs因其成熟的工艺是最先被商业化的器件。在平面栅MOSFETs的设计中,降低导通电阻和提高芯片的电流密度是重要的开发目标。基于自主研制的1200 V及1700 V SiC MOSFETs,研究了载流子扩展层技术、JFET注入技术以及元胞结构对器件电学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方形元胞设计的SiC MOSFET的电流明显大于采用条形元胞设计的电流,JFET注入对阈值电压的影响比载流子扩展层技术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平面MOSFET 导通电阻 载流子扩展层 JFET注入
下载PDF
牵引用3300V平面栅IGBT栅极台面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强 梁利晓 +2 位作者 朱利恒 覃荣震 罗海辉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5-719,725,共6页
针对机车牵引用3300 V/1500 A IGBT功率模块,采用TCAD仿真工具研究了不同栅极结构对器件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影响。当平面栅IGBT采用栅极台面结构且台面厚度逐渐降低时,器件的静态阻断电压提高,开关损耗降低,但是器件的开关时间增加;此外,... 针对机车牵引用3300 V/1500 A IGBT功率模块,采用TCAD仿真工具研究了不同栅极结构对器件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影响。当平面栅IGBT采用栅极台面结构且台面厚度逐渐降低时,器件的静态阻断电压提高,开关损耗降低,但是器件的开关时间增加;此外,关断时过快的dv/dt会引起栅极电压振荡,开启时过快的di/dt会引起很大的电流过冲,导致器件应用的可靠性降低。在机车牵引的应用环境下,IGBT的栅极结构参数需要从电学参数和可靠性两个方面进行折中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牵引 平面IGBT 台面结构 可靠性
下载PDF
点接触平面栅型硅单电子晶体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劲鹏 王太宏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8-10,36,共4页
设计了点接触平面栅型硅单电子晶体管,利用自对准技术实现了点接触平面栅,并通过给平面栅施加偏压实现了量子点。讨论了点接触平面栅型单电子晶体管与其通道宽度和平面栅上电压的关系。对一个具有70nm宽通道的器件,先在其表面栅上施加... 设计了点接触平面栅型硅单电子晶体管,利用自对准技术实现了点接触平面栅,并通过给平面栅施加偏压实现了量子点。讨论了点接触平面栅型单电子晶体管与其通道宽度和平面栅上电压的关系。对一个具有70nm宽通道的器件,先在其表面栅上施加很小的正偏压,然后又在其平面栅上施加负偏压耗尽通道,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通道中形成了单个量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对准技术 库仑振荡 点接触 平面 硅单电子晶体管
下载PDF
平面栅功率MOS场效应晶体管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珍琳 史中海 +1 位作者 裴志军 王雅欣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7-20,共4页
随着新能源应用的需求,直流变换器不断向小型化、高功率密度、低压大电流方向发展,作为直流变换器关键器件的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不断创新优化结构,获得更低导通电阻、更高开关速度,从而推动了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 随着新能源应用的需求,直流变换器不断向小型化、高功率密度、低压大电流方向发展,作为直流变换器关键器件的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不断创新优化结构,获得更低导通电阻、更高开关速度,从而推动了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制造工艺兼容的平面栅技术功率器件的发展。文章探讨了平面栅功率器件的研究进展,包括屏蔽沟道、肖特基势垒结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技术 导通电阻 开关损耗 屏蔽沟道场效应晶体管
下载PDF
叶片加工误差对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13
作者 高丽敏 蔡宇桐 +1 位作者 曾瑞慧 田林川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5-531,共7页
压气机叶片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加工成型的叶片与设计者的初衷有一定的偏差。为了获知偏差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结合我国现有的叶片检测方法,采用单因素法数值研究了叶片扭转、轮廓度、前后缘半径、前后缘形状及弦长误差对叶片气动性能... 压气机叶片在加工过程中会造成加工成型的叶片与设计者的初衷有一定的偏差。为了获知偏差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结合我国现有的叶片检测方法,采用单因素法数值研究了叶片扭转、轮廓度、前后缘半径、前后缘形状及弦长误差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误差对性能影响不一,其中叶型扭转、轮廓度及前缘(半径、形状)误差是影响性能的主要参数,而尾缘(半径、形状)误差对性能影响不明显。其中0.5°的扭转误差会恶化性能高达46.56%,0.1mm的轮廓误差最高恶化性能达20.40%。所获得的误差影响规律可以用于提供合理的加工技术要求及制定叶片质量评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误差 压气机叶片 平面 气动性能
下载PDF
涡轮叶栅叶冠泄漏流动数值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贾惟 刘火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6-325,共10页
以小展弦比涡轮叶栅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篦齿数、篦齿排列型式、上下游压力以及径向间隙对叶冠泄漏流量的影响,并分析了泄漏流动与主流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叶片排上下游压比和径向间隙是影响叶冠泄漏流动的主要因... 以小展弦比涡轮叶栅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篦齿数、篦齿排列型式、上下游压力以及径向间隙对叶冠泄漏流量的影响,并分析了泄漏流动与主流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叶片排上下游压比和径向间隙是影响叶冠泄漏流动的主要因素,篦齿数和篦齿排列型式对泄漏流量的大小和出口气流角均有重要影响。考虑了主流的影响之后,叶冠出口流动呈现出高度的三维性和周向不均匀性。在周向压力梯度的作用下,径向速度以正负交替的形式出现,而且周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则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冠泄漏流动 小展弦比 平面 篦齿数 篦齿排列方式
下载PDF
气膜孔喷气对涡轮气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乔渭阳 曾军 +3 位作者 曾文演 黄康才 孙大伟 张漫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了认识气膜孔喷气对涡轮叶栅气动性能和流场结构的影响,应用涡轮平面叶栅风洞,实验测量和分析了在叶片表面不同位置气膜孔喷气情况下涡轮叶栅流场与性能,实验中气膜孔气流采用与涡轮叶栅相同的空气介质。实验结果表明,前缘气膜孔喷气... 为了认识气膜孔喷气对涡轮叶栅气动性能和流场结构的影响,应用涡轮平面叶栅风洞,实验测量和分析了在叶片表面不同位置气膜孔喷气情况下涡轮叶栅流场与性能,实验中气膜孔气流采用与涡轮叶栅相同的空气介质。实验结果表明,前缘气膜孔喷气使得涡轮叶栅损失随喷气流量增大而单调增大;但是,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气膜孔喷气对涡轮叶栅损失影响规律是复杂的,由于叶片表面不同位置流动特点的不同,在叶片表面不同位置的气膜孔喷气对涡轮叶栅流动损失和流动结构等的影响也是不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冷却 总压损失^+ 边界层 气动特性 平面实验^+
下载PDF
对圆柱和二维扩压叶栅在平面叶栅风洞中旋涡脱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侯安平 周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随着叶轮机设计技术的发展,对流动非定常的了解显得越来越急迫。而在叶轮机的流动中,尾流是导致流动非定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尾流流动特性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在不同的平面叶栅风洞中对圆柱及二维扩压叶栅进行了吹风实验... 随着叶轮机设计技术的发展,对流动非定常的了解显得越来越急迫。而在叶轮机的流动中,尾流是导致流动非定常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尾流流动特性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文在不同的平面叶栅风洞中对圆柱及二维扩压叶栅进行了吹风实验,利用传声器、热线热膜以及动态压力传感器等动态测试仪器,对圆柱和二维扩压叶栅后旋涡脱落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平面叶栅风洞内的圆柱体尾流中有类似在外流中的卡门涡街脱落现象,但所对应的斯特劳哈数比外流稍小。更重要的是,还首次得到了二维扩压叶栅后明显的旋涡脱落特征频率,证实了在二维扩压叶栅非定常流动中也伴随着有规律的旋涡脱落。这些结果将为利用外流的成果和更全面地考虑叶轮机的气动设计提供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风洞 非定常流动 旋涡脱落频率 二维扩压叶 叶轮机 吹风实验 圆柱 气动设计
下载PDF
大小叶片压气机平面叶栅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洪伟 蒋浩康 陈懋章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13-116,共4页
本文对大小叶片平面叶栅流动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初步分析了大小叶片设计优化规律.大叶片叶栅稠度1.3,小叶片尾缘与大叶片尾缘齐平且位于两大叶片尾缘正中.来流气流马赫数0.3,相应的基于大叶片弦长的雷诺数为7×105.测量结果显示:小... 本文对大小叶片平面叶栅流动进行了详细的测量,初步分析了大小叶片设计优化规律.大叶片叶栅稠度1.3,小叶片尾缘与大叶片尾缘齐平且位于两大叶片尾缘正中.来流气流马赫数0.3,相应的基于大叶片弦长的雷诺数为7×105.测量结果显示:小叶片的存在降低了大叶片负荷,增强了大叶片抵抗分离的能力;随着攻角的增大,大叶片负载增大,而小叶片负载反而降低;大小叶片叶栅的落后角基本不随来流攻角变化,传统的落后角经验公式将不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小叶片压气机 平面 流场测量 气动探针 表面压力测量
下载PDF
不同端壁间隙下压气机平面叶栅角区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子楠 高磊 +1 位作者 耿少娟 张宏武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28-1432,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端壁间隙下平面叶栅攻角损失特性与角区流动结构的关联。各间隙情况下,当来流攻角大于某一数值时,角区失速的发生使得叶栅总压损失呈突跃式增加。小于该来流攻角时,无间隙叶栅损失最小。大于该来... 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端壁间隙下平面叶栅攻角损失特性与角区流动结构的关联。各间隙情况下,当来流攻角大于某一数值时,角区失速的发生使得叶栅总压损失呈突跃式增加。小于该来流攻角时,无间隙叶栅损失最小。大于该来流攻角时,无间隙叶栅损失最大。分析表明,间隙的存在可以抑制间隙侧角区分离,并同时推迟无间隙侧角区失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平面 角区分离 泄漏流
原文传递
采用平面叶栅模拟压气机动叶叶尖间隙流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正贵 吴国钏 阮立群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通过对动叶叶尖进口端壁附面层的性状分析 ,指出采用平面叶栅模拟动叶叶尖间隙流端壁面静止(工况 1 )和仅有端壁面运动 (工况 2 )进口端壁附面层与真实情况的差异。根据转子静止静子转动这一相对运动思想设计出动叶叶尖间隙流实验模型 ... 通过对动叶叶尖进口端壁附面层的性状分析 ,指出采用平面叶栅模拟动叶叶尖间隙流端壁面静止(工况 1 )和仅有端壁面运动 (工况 2 )进口端壁附面层与真实情况的差异。根据转子静止静子转动这一相对运动思想设计出动叶叶尖间隙流实验模型 (工况 3)。对上述 3种工况叶片表面静压分布和叶尖间隙流进行了实验测量。实验表明 :工况 3比 2 ,1叶尖间隙泄漏涡生成得早且间隙泄漏流量较大 ;采用无粘叶尖间隙流计算模型 ,在叶片后面部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转子 叶尖间隙流 平面 端壁附面层 模拟
下载PDF
平面叶栅中冷气射流三维分离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科 王松涛 +1 位作者 王仲奇 冯国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了研究冷气射流对平面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 ,采用三阶精度Godunov格式和B L湍流模型求解三维N S方程 ,对冷气孔处于气冷涡轮叶栅的轴向位置为 5mm ,10mm ,4 3mm和 5 0mm ,喷射角度分别为 3 0°,60°,90° ,12 0°条件... 为了研究冷气射流对平面叶栅气动特性的影响 ,采用三阶精度Godunov格式和B L湍流模型求解三维N S方程 ,对冷气孔处于气冷涡轮叶栅的轴向位置为 5mm ,10mm ,4 3mm和 5 0mm ,喷射角度分别为 3 0°,60°,90° ,12 0°条件下进行了 16组方案计算。结果表明 ,叶片前缘冷气孔角度对流场底影响较小。越接近叶片尾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 冷气射流 数值模拟 射流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