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王磊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8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九〇三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68)。分别对观察... 目的:探讨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九〇三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68)。分别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与导管接触溶栓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溶栓所用的时间更短,尿激酶的用量更少,术后1 d其大腿周径差和小腿周径差均更大,术后1 d其患肢的消肿率更高,术后6个月其Villalta评分更低,P<0.05。结论:与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导管接触溶栓术相比,对其进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术的效果更好,能缩短其溶栓所用的时间,减少尿激酶的用量,快速缓解其患肢肿胀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 尿激酶
下载PDF
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2
作者 王勇 王丽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再评价。方法搜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9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平台、web of science、EBSCO、Cochrane Library、PubMed、Databases@OVID平... 目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实施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再评价。方法搜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9月。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平台、web of science、EBSCO、Cochrane Library、PubMed、Databases@OVID平台等数据库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搜索方法为中文/英文自由词和主题词的组合。使用Zotero文献管理器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去重和整理,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使用AMSTAR2和GRADE进行文献及结局指标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类型为RCT/NRSI的系统评价,AMSTAR2评价结果显示1篇为高级质量、1篇为中级质量、3篇低级质量、3篇极低级质量。GRADE评价结果显示高级证据0条(0.00%);中级证据7条(23.33%),低级证据16条(53.33%),极低级证据7条(23.33%)。结论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安全性相关证据涉及导管溶栓治疗灌注方式、溶栓药物使用时间和剂量。有效性指标主要为静脉通畅率和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但相关证据局限,文献质量不高,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安全性 有效性 系统评价再评价
原文传递
七叶皂苷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张彦 宋波 +1 位作者 卢雨松 孙瑜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DVT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参照组...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DVT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参照组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七叶皂苷钠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患肢与健侧周径差值、DVT复发率及平均严重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上20 cm、膝下15 cm患侧与健侧周径差值小于治疗前,试验组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utar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七叶皂苷钠应用于DVT患者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可以降低炎性介质水平,缓解下肢水肿,降低血栓严重程度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溶栓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吸栓术与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 被引量:5
4
作者 战明威 王瀚锐 +1 位作者 杨婷 金松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吸栓术与导管接触性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ngioJet组(接受An...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吸栓术与导管接触性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ngioJet组(接受AngioJet机械吸栓术治疗,n=34)和CDT组(接受CDT治疗,n=30)。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通畅情况,包括术后即时通畅率、术后1个月通畅率、术后6个月通畅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总尿激酶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即时通畅率、术后1个月通畅率、术后6个月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ioJet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9%(2/34),低于CDT组患者的2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ioJet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DT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CDT组患者,总尿激酶用量明显少于CD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ngioJet机械吸栓术与CDT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AngioJet机械吸栓术的安全性更高,尿激酶用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机械吸栓 导管接触溶栓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近远期疗效
5
作者 解远峰 赵堂海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37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取栓组(n=107,行切开取栓术)、导管...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21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37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切开取栓组(n=107,行切开取栓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组(n=122,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和系统溶栓组(n=145,行滤器保护下系统溶栓术)。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近期(术后2周)疗效及远期(术后6个月后)疗效。结果系统溶栓组_与其他两组的R值95%CI无重叠,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接触_性溶栓术组与切开取栓组的R值95%CI重叠,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影像学表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下肢DVT的治疗,应优先选择进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当下肢严重肿胀及置管困难时,可选择切开取栓术,尽量少选择滤器保护下系统溶栓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切开取栓 导管接触溶栓 系统溶栓 疗效
下载PDF
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瑞广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1期200-202,239,共4页
目的研究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采用经腘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 目的研究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采用经腘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共60例;另一组采用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治疗,设置为观察组,共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消肿率、治疗时间以及静脉通畅改善程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的住院时间、下肢肿胀症状改善时间、浅静脉怒张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健侧股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在治疗期间不需要改变体位,只有一个创口,出现并发症的机率较低,患者的康复较快,适合临床推广并且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侧股静脉入路 导管接触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肢体消肿率
下载PDF
以导管接触性溶栓术为主的复合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林志勇 袁谡 +2 位作者 张慧亮 黄圣凯 姚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19期2848-2851,共4页
目的探讨以导管接触性溶栓术为主的复合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符合临床指征的早期DVT患者,均接受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为主的复合技术行介入治疗,记录治疗... 目的探讨以导管接触性溶栓术为主的复合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符合临床指征的早期DVT患者,均接受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为主的复合技术行介入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并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24例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均升高(P<0.05)。下肢静脉造影见血栓完全溶解或大部分溶解,静脉血回流通畅18例;部分溶解,静脉血流恢复6例,总有效率为100%(24/24)。术后共发生2例自发性出血,2例穿刺处出血,1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总发生率为20.83%(5/24)。结论采用以导管接触性溶栓术为主的复合技术用于早期下肢DVT患者,疗效确切,不仅能改善下肢静脉血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保证其较高的血栓溶解效果,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接触溶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 被引量:47
8
作者 顾建平 何旭 +3 位作者 楼文胜 陈亮 苏浩波 陈国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髂股静脉阻塞经腘静脉穿刺行综合性介入治疗,其中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42例,经导管血栓抽吸术25例,机械性血栓清除术49例,球囊扩张腔内成形术41例,支架置入术35例,52...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髂股静脉阻塞经腘静脉穿刺行综合性介入治疗,其中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42例,经导管血栓抽吸术25例,机械性血栓清除术49例,球囊扩张腔内成形术41例,支架置入术35例,52例预先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平均每人接受5.2项介入治疗。根据造影复查和体征将疗效分为优、良、中、差。出院后继续抗凝治疗1个月,抗血小板治疗6个月。门诊随访6个月时作造影复查。结果腘静脉穿刺技术成功率为96.7%(58/60)。2例腘静脉穿刺失败均为盲穿者。出院时介入治疗疗效:优19例;良30例;中8例;差1例。42例取得6个月随访资料,其中优18例;良20例;中1例;差3例。结论经腘静脉穿刺介入治疗髂股静脉阻塞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放射学 介入性 髂股静脉 胭静脉 综合性介入治疗 腘静脉穿刺 静脉阻塞 髂股 导管接触溶栓 介入治疗疗效
原文传递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与单纯经皮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勤 朱俊龙 +2 位作者 何延政 刘勇 何虎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6期666-670,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与单纯经皮导管接触性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下肢DVT合并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与单纯经皮导管接触性溶栓术(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下肢DVT合并IV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PMT组(n=42,给予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和CDT组(n=38,给予单纯经皮导管接触性溶栓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清除率,手术前后大、小腿周径差,D-二聚体水平、Villalta评分。结果PMT组患者尿激酶用量少于CDT组患者,溶栓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CD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组患者血栓清除率高于CDT组患者,Villalta评分低于CDT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大、小腿周径差均小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大、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T组患者D-二聚体高峰持续时间短,下降时间早于CDT组,且下降趋势快。结论PMT治疗急性下肢DVT合并IVCS患者的血栓清除率较高,尿激酶用量少,溶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可减少大、小腿周径差,短中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机械性血栓清除 经皮导管接触溶栓 腔内治疗
下载PDF
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玉斌 徐克 +1 位作者 冯博 苏洪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 探讨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 ,应用经颈静脉髂 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等多种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结果 滤器... 目的 探讨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性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 ,应用经颈静脉髂 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等多种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结果 滤器置入成功率为 10 0 % ,7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性介入治疗后有 5例患者血栓完全清除 (71.4% ) ,1例血栓部分清除 (14 .3 % ) ,1例无效 (14 .3 % ) ,5例血栓完全清除患者术后随访 2~ 5 3个月 (中位随访期 2 9个月 ) ,临床无症状复发。 1例血栓部分清除患者术后症状减轻 ,随访期内症状反复。 7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肺动脉栓塞 ,6例随访患者随访期内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 经颈静脉髂 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及PTA等介入技术的综合应用是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一种简便、实用、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经颈静脉馆股静脉血栓清除 导管接触溶栓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
下载PDF
经皮腔内微创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11
作者 周玉斌 吴丹明 +4 位作者 徐克 王成刚 易威 贾琪 孙雨莘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4期1778-178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途径微创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采用经皮血管腔内途径联合应用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多种血管腔内微...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腔内途径微创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在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采用经皮血管腔内途径联合应用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导管接触性溶栓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多种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技术进行综合性治疗.结果:滤器置入成功率为100%,17例患者经上述综合性介入治疗后有15例患者血栓完全清除(88.2%),1例血栓部分清除(5.9%),1例无效(5.9%),15例血栓完全清除患者术后随访3~73个月(中位随访期24个月),临床无症状复发.1例血栓部分清除患者术后症状减轻,随访期内症状反复.17例患者术中、术后未发生肺动脉栓塞,16例随访患者随访期内未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经颈静脉髂-股静脉血栓清除术、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及PTA等多种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技术的联合应用治疗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微创治疗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 导管接触溶栓 微创治疗技 血栓清除 肺动脉栓塞 经皮血管腔内 经颈静脉 综合性治疗 介入治疗后 髂-股静脉 随访期 临床价值 下腔静脉 后随访 症状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