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儒学与西学的比较与沟通 存心伦理学、责任伦理学与儒家思想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明辉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5-17,共13页
学术界流行一种看法 ,认为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存心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是相互对立的 ,而康德的伦理学是存心伦理学之典型。有人据此反对同时藉康德的“道德自律”及“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来诠释儒家思想。本...
学术界流行一种看法 ,认为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存心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是相互对立的 ,而康德的伦理学是存心伦理学之典型。有人据此反对同时藉康德的“道德自律”及“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来诠释儒家思想。本文透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证明 :韦伯对存心伦理学的批评并不适用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所谓的“责任伦理学”不但不形成对立 ,甚至可以涵蕴它。本文也指出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流思想基本上包含两个伦理学面向 ,这两个面向分别对应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心
伦理学
责任
伦理学
儒家思想
功效
伦理学
康德
道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东亚视域论德川日本儒者的伦理学立场
被引量:
6
2
作者
黃俊杰
《外国问题研究》
2016年第1期4-10,共7页
本文分析德川时代日本儒者之伦理学的本质、主要论点及其潜在问题。本文第一节首先指出日本儒者的伦理学之基本性质是一种"功效伦理学",主张"善"不建立在行为者的"存心"之上(因此,他们也反对"治心&q...
本文分析德川时代日本儒者之伦理学的本质、主要论点及其潜在问题。本文第一节首先指出日本儒者的伦理学之基本性质是一种"功效伦理学",主张"善"不建立在行为者的"存心"之上(因此,他们也反对"治心"),而是在"善"所达成的效用之上。本文第二节以日本儒者的管仲论与唐太宗论为例证,分析日本儒者主张"德行"必落实在"功业"之上,所以"功业"先于"德行"。本文第三节再以儒家核心价值"仁"与"道"为中心,析论日本儒者的"功效伦理学"立场,使他们将德行义的"仁"与"道"转化为效用义的"仁"与"道"。本文第四节说明日本儒者的"功效伦理学"实浸润在广袤的德川实学思想脉络之中,他们所持的"功业"优先论与"仁"之效用义,皆是德川实学精神的表现。此种"实学"脉络中的"功效伦理学"之问题在于:只关怀"善能产生何种效果",而忽视"善如何可能",可能使"理想"被"现实"所出卖。本文结论认为:日本儒者的"功效伦理学"因为忽视"善"之内在价值,从而使"善"之主体性与自主性难以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效
伦理学
存心
伦理学
管仲
唐太宗
伊藤仁斋
荻生徂徕
太宰春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政治哲学与责任伦理学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明辉
《中国学术》
2002年第1期219-230,共12页
关键词
心性儒学
存心
伦理学
儒家
政治哲学
责任
伦理学
原文传递
经权之间 德福两端——基于两种伦理学视域的早期儒家德福观考察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杰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40,共9页
西方的存心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与中国早期儒家既存在着某种思想上的共通性,又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和路径取向。重德贵仁的儒家体现了存心伦理学强烈的人文主义价值倾向,然而自我实现与天命时运的外在限定又时常与德福一致的圆善追求构...
西方的存心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与中国早期儒家既存在着某种思想上的共通性,又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和路径取向。重德贵仁的儒家体现了存心伦理学强烈的人文主义价值倾向,然而自我实现与天命时运的外在限定又时常与德福一致的圆善追求构成某种紧张关系。在平衡道德理想与行为伦理方面,蕴含了责任伦理学面向的儒家"经""权"思想,既纠正了存心伦理学太强调德性价值而忽略行为结果的这一价值缺失,又在不违根本大义符合最高善的道德原则下,从行为方式和结果的影响上双重考虑权的标准,对这种内在困境起到了一定的消解与调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心
伦理学
责任
伦理学
德福一致
儒家德福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与西学的比较与沟通 存心伦理学、责任伦理学与儒家思想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明辉
机构
德国波恩大学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5期5-17,共13页
文摘
学术界流行一种看法 ,认为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存心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是相互对立的 ,而康德的伦理学是存心伦理学之典型。有人据此反对同时藉康德的“道德自律”及“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来诠释儒家思想。本文透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证明 :韦伯对存心伦理学的批评并不适用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所谓的“责任伦理学”不但不形成对立 ,甚至可以涵蕴它。本文也指出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流思想基本上包含两个伦理学面向 ,这两个面向分别对应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
关键词
存心
伦理学
责任
伦理学
儒家思想
功效
伦理学
康德
道德
分类号
G237.6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东亚视域论德川日本儒者的伦理学立场
被引量:
6
2
作者
黃俊杰
机构
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
出处
《外国问题研究》
2016年第1期4-10,共7页
文摘
本文分析德川时代日本儒者之伦理学的本质、主要论点及其潜在问题。本文第一节首先指出日本儒者的伦理学之基本性质是一种"功效伦理学",主张"善"不建立在行为者的"存心"之上(因此,他们也反对"治心"),而是在"善"所达成的效用之上。本文第二节以日本儒者的管仲论与唐太宗论为例证,分析日本儒者主张"德行"必落实在"功业"之上,所以"功业"先于"德行"。本文第三节再以儒家核心价值"仁"与"道"为中心,析论日本儒者的"功效伦理学"立场,使他们将德行义的"仁"与"道"转化为效用义的"仁"与"道"。本文第四节说明日本儒者的"功效伦理学"实浸润在广袤的德川实学思想脉络之中,他们所持的"功业"优先论与"仁"之效用义,皆是德川实学精神的表现。此种"实学"脉络中的"功效伦理学"之问题在于:只关怀"善能产生何种效果",而忽视"善如何可能",可能使"理想"被"现实"所出卖。本文结论认为:日本儒者的"功效伦理学"因为忽视"善"之内在价值,从而使"善"之主体性与自主性难以建立。
关键词
功效
伦理学
存心
伦理学
管仲
唐太宗
伊藤仁斋
荻生徂徕
太宰春台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政治哲学与责任伦理学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明辉
机构
中央研究院
出处
《中国学术》
2002年第1期219-230,共12页
关键词
心性儒学
存心
伦理学
儒家
政治哲学
责任
伦理学
分类号
D092.2 [政治法律—政治学]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经权之间 德福两端——基于两种伦理学视域的早期儒家德福观考察
被引量:
2
4
作者
杨杰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2-140,共9页
文摘
西方的存心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与中国早期儒家既存在着某种思想上的共通性,又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和路径取向。重德贵仁的儒家体现了存心伦理学强烈的人文主义价值倾向,然而自我实现与天命时运的外在限定又时常与德福一致的圆善追求构成某种紧张关系。在平衡道德理想与行为伦理方面,蕴含了责任伦理学面向的儒家"经""权"思想,既纠正了存心伦理学太强调德性价值而忽略行为结果的这一价值缺失,又在不违根本大义符合最高善的道德原则下,从行为方式和结果的影响上双重考虑权的标准,对这种内在困境起到了一定的消解与调和作用。
关键词
存心
伦理学
责任
伦理学
德福一致
儒家德福观
分类号
B82-09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儒学与西学的比较与沟通 存心伦理学、责任伦理学与儒家思想
李明辉
《浙江学刊》
CSSCI
2002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东亚视域论德川日本儒者的伦理学立场
黃俊杰
《外国问题研究》
201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儒家政治哲学与责任伦理学
李明辉
《中国学术》
2002
2
原文传递
4
经权之间 德福两端——基于两种伦理学视域的早期儒家德福观考察
杨杰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