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性”、“大文科”——培养中文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模式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夫生 《长沙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114-115,共2页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传统专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遇到了专业陈旧、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对于城市地方性院校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应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社区经济服务为改革基本方针,以"大文科"、"...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传统专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遇到了专业陈旧、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对于城市地方性院校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应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社区经济服务为改革基本方针,以"大文科"、"应用性"为改革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 应用性 中文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大学英语分级阅读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2
作者 明桂花 张晶 王音 《理论观察》 2024年第1期153-156,共4页
在“大文科”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需要努力具备能够满足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信息素养、沟通技能、协作能力和文化意识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大文科”培养模式下,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需要努力具备能够满足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信息素养、沟通技能、协作能力和文化意识都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阅读是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分级阅读以学生为导向,更能有针对性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英语分级阅读 学生核心素养 文科
下载PDF
大文科背景下的文科能力过程复合化应用人才培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146-150,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以及现代科技、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明显地显露出鲜明特色的缺失和实用性的不足。本文结合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构建"大文科"体系,积极探索新时期中文专业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以及现代科技、文化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中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明显地显露出鲜明特色的缺失和实用性的不足。本文结合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构建"大文科"体系,积极探索新时期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践全能过程化复合化应用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生能力培养过程化"、"培养人才过程复合化"、"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应用化"的培养工作思路,找到了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实现了学科资源的整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 过程化 应用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大文科”背景下音乐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4
作者 许卫东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42-146,共5页
随着“大文科”教育理念的提出,音乐学科建设应避免知识的单一性,要进一步凸显出与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音乐院校图书馆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偏重各类型的音乐文献资源建设。在新的时期,音乐院... 随着“大文科”教育理念的提出,音乐学科建设应避免知识的单一性,要进一步凸显出与人文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音乐院校图书馆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偏重各类型的音乐文献资源建设。在新的时期,音乐院校图书馆应该积极发挥主动性,紧随时代潮流,以音乐学科为龙头,加强并完善人文社科类的文献资源建设,逐步建立完备的“大文科”文献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 音乐院校 图书馆 文献建设
下载PDF
大文科课外教学的策略——以中学课外教学为例
5
作者 丛小利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4年第6期23-24,共2页
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利用课外时间积极积累并拓展学生的学习语境,并重视影视资源在课外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大文科课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文科 课外教学 策略
下载PDF
大文科教学新尝试——融其他文科教学于历史教学之中
6
作者 于敦孝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8-100,共3页
古代私学教育和近代以来的分科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教育"。只有综合性大教学才能达成"人本教育"的目标。教师从大文科教学的角度出发,把历史学科作为突破口,探讨了大文科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大文科教学... 古代私学教育和近代以来的分科教育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本教育"。只有综合性大教学才能达成"人本教育"的目标。教师从大文科教学的角度出发,把历史学科作为突破口,探讨了大文科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大文科教学的可行性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 历史学科 运河 隋朝
下载PDF
“大文科”意识对构建中文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意义
7
作者 吴秋懿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48-149,共2页
为了提高中文人才培养的质量,深入地研究了基于"大文科"意识的中文人才培养新模式。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大文科"意识在高校中文人才培养中的功能;详细地讨论了高校中文专业人才... 为了提高中文人才培养的质量,深入地研究了基于"大文科"意识的中文人才培养新模式。首先,分析了目前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大文科"意识在高校中文人才培养中的功能;详细地讨论了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理念的几个层面;并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以及科研训练的角度研究了高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 中文人才培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路径的探索 被引量:12
8
作者 何一萍 刘希 +2 位作者 吕立堂 姚丽华 赖力斌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年第5期15-18,共4页
高校文科实验室作为文科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大文科"实验平台建设、文科实验室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文科实验室存在着人才队伍建设差异突出、跨专业... 高校文科实验室作为文科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大文科"实验平台建设、文科实验室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文科实验室存在着人才队伍建设差异突出、跨专业文科综合实验室建设发展滞后、文科实验室平台资源共享力度不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布不均等问题。促进文科实验室研究人员观念的转变,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突出文科实验室学科特色和区域优势是破解高校文科实验室发展瓶颈的应有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实验室 文科”实验平台 实验室协同创新
下载PDF
文学主题学贯彻于古代文学教学的尝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立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4-145,共2页
中国古代文学,也可以用国别文学主题学的视野来解读,首先,是“提出问题”的原则,是展示与揭示结合的原则,背诵熟读与理论思辨训练并重的原则。由点及面的联想性,是具体操作时的核心思路。具体讲授时可以前带后、以后证前、以今证古、前... 中国古代文学,也可以用国别文学主题学的视野来解读,首先,是“提出问题”的原则,是展示与揭示结合的原则,背诵熟读与理论思辨训练并重的原则。由点及面的联想性,是具体操作时的核心思路。具体讲授时可以前带后、以后证前、以今证古、前后贯通,旁及文化,并将文学与文献学等结合贯通,与随后即将开设的“研究型”接轨。应改变文学史课时分配上的各段“平均主义”倾向,以期详前略后,向通俗文学适当倾斜与渗透。此外,高校教学离不开研究和前沿学术动态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文科观念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主题学 高校 教学内容
下载PDF
论当代文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友良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9-41,共3页
人类的知识是极为丰富多样的,就人的思维实际活动来讲,不可能只是某一知识要素的孤立运行状态.也就是说,各种知识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运动结构状态,即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活动需要拥有开放的、动... 人类的知识是极为丰富多样的,就人的思维实际活动来讲,不可能只是某一知识要素的孤立运行状态.也就是说,各种知识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运动结构状态,即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活动需要拥有开放的、动态的知识结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不仅要善于吸收知识,还应建构一个善于吸收知识的结构,即开放的知识结构.例如有人曾赞扬马克思的头脑就像一艘整装待发停泊在港口里的军舰,随时会驶向知识的海洋.对于文科大学生来讲,既要有拥有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有较深的专业研究,从而建立最优化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 文科学生 专业知识 文科知识 知识结构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文科实验室”导师制模式开放教学探索 被引量:4
11
作者 毕翔 《实验室科学》 2016年第2期229-231,235,共4页
构建"大文科实验室"是近年来应用型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管理中探索的热门话题。"大文科实验室"建设包含了高级文秘、新闻传播、影视动漫、艺术设计、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相关专业的应用。对于这些专业而言,... 构建"大文科实验室"是近年来应用型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管理中探索的热门话题。"大文科实验室"建设包含了高级文秘、新闻传播、影视动漫、艺术设计、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等交叉学科相关专业的应用。对于这些专业而言,单独的课内实践已无法满足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且不能从根本的专业建设目的实现应用型文科的特色架构。由此,开放实验教学即成为学生自主完成实践总结的方式方法。针对开放教学的实践管理模式和教学指标要求等内容,"大文科实验室"的导师制培养模式是使学生实现个人作品创作的全面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 文科实验室 开放教学
下载PDF
传统文科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国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52,共2页
与经济、法律等新兴学科相比 ,当前文史哲等传统学科变得冷落 ,地位下降。摆脱这种困境的模式有二种 :一种想以纯学术地位取胜 ;一种想取消学科分类 ,代之以宽口径大文科。这二者都不够合理。只有按学类拓宽口径 ,基础理论与应用知识互... 与经济、法律等新兴学科相比 ,当前文史哲等传统学科变得冷落 ,地位下降。摆脱这种困境的模式有二种 :一种想以纯学术地位取胜 ;一种想取消学科分类 ,代之以宽口径大文科。这二者都不够合理。只有按学类拓宽口径 ,基础理论与应用知识互补的模式 ,才能保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三者统一 ,使传统文科找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科 办学模式 学科发展 高等教育 发展模式 学术地位 文科格局
下载PDF
“大文科”意识与中文人才培养新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巧兰 杨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7-239,共3页
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传统的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只有在中文人才培养中树立"大文科"意识,才能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务实的中文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有助于构建独具特色的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中文人才... 当今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传统的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只有在中文人才培养中树立"大文科"意识,才能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务实的中文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也有助于构建独具特色的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中文人才多向性发展,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强中文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意识 培养模式 意义
下载PDF
大文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4
作者 杨春艳 《美眉》 2023年第9期0145-0147,共3页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大文科背景下更加显著。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各个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传播学等专业领域之间具有共存性、关联性以及互相...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在大文科背景下更加显著。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各个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传播学等专业领域之间具有共存性、关联性以及互相支撑的作用。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不同专业、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找到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实现学科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科背景 多学科交叉融合 中文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下载PDF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应树立大文科观
15
作者 杨发理 《学周刊》 2017年第14期154-155,共2页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应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确保我国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德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尤其是高中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大文科观,渗透历史知识、理科知识、语文知识等,丰富高中政治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中小学各科教学应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确保我国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和德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尤其是高中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大文科观,渗透历史知识、理科知识、语文知识等,丰富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起到学科知识的相互补充作用,以便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文科观念 政史结合 以文补政 政理相融
下载PDF
试论大文科教育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16
作者 郭伟 胡立新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的战略高度,树立"大文科"意识,建构文史哲融通培养的"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高等教育文科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文科教育视域观照下,大学语文课程务必树立"启蒙通识教育"和"... 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的战略高度,树立"大文科"意识,建构文史哲融通培养的"大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高等教育文科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大文科教育视域观照下,大学语文课程务必树立"启蒙通识教育"和"母语审美教育"的内涵建设目标,一方面坚持文史哲一体化的经典阅读、凸显青春写作的时尚快读与审美理论导读三者结合的教材选编原则,一方面依托信息技术环境,大力开展网络、视图、文本三维协作的综合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语文课程 通识教育 审美教育 内涵建设 文科教育
下载PDF
“历史+”大文科基地建设的探索——浙江省磐安中学的实践
17
作者 申屠兴山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2022年第4期40-43,共4页
文科基地建设作为落实文科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抓手,对于创新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浙江省磐安中学在借鉴兄弟学校历史学科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建设“历史+”大文科基地的设想。“... 文科基地建设作为落实文科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抓手,对于创新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浙江省磐安中学在借鉴兄弟学校历史学科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建设“历史+”大文科基地的设想。“历史+”大文科基地以“立足学生当下,关怀学生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知识传授的基地、素质培养的载体、能力锻造的摇篮”为建设目标,聚焦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加强历史学科的实践教学、跨学科融合,以及在“秉承家国情怀、开阔学科视野”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和先导性实践,旨在为同行在文科基地建设方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启迪,共同推动文科基地建设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文科基地建设 人文素养 学科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