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0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8
1
作者 张声生 汪红兵 +13 位作者 李振华 唐旭东 王新月 刘建平 张福文 陈明 陶琳 唐博祥 朱培一 吴兵 李保双 宋秀江 刘敏 查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验证中医药辨证论治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分别用辨证论治(中药组)和匹维溴胺(西药组)治疗,疗程4周。结果症状疗效评价:治疗后中... 目的验证中医药辨证论治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分别用辨证论治(中药组)和匹维溴胺(西药组)治疗,疗程4周。结果症状疗效评价:治疗后中药组在腹痛程度积分、排便满意度积分、生活干扰积分以及BSS(IBS病情变化积分表)总积分4个方面优于西药组(P<0.01,P<0.05);总体疗效上,中、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165/173)和81.3%(143/1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症状腹痛的评价:中、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49/173)和70.3%(121/1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便性状疗效评价:治疗后中药组在每天排便的最多次数、10天中排便急迫感的天数和Bristol大便性状分型3方面均优于西药组(P<0.01,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IBS-D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辨证论治 腹泻易激综合征 IBS病情变化积分表 大便性状问卷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2
作者 丁姮月 孙宏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19-125,共7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腹痛,伴随排便频率与大便性状的改变。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其主要亚型,主要表现是腹痛和腹泻。目前IBS-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大量的研究提示可能...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腹痛,伴随排便频率与大便性状的改变。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其主要亚型,主要表现是腹痛和腹泻。目前IBS-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大量的研究提示可能与胃肠道动力紊乱、黏膜通透性和肠上皮屏障功能改变、内脏高敏感性增加、"脑-肠-菌"轴失调、肠道感染与炎症反应激活、精神心理因素异常等有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肠道菌群与IBS-D的关系密切,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干预成为缓解IBS-D相关症状的手段之一。本研究就近十余年来肠道菌群情况与IBS-D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菌群 腹泻易激综合征 益生菌
原文传递
“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和睡眠质量: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70
3
作者 李静 陆瑾 +7 位作者 孙建华 阮志忠 徐大可 耿昊 周雪 黄志兰 徐万里 司鹤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比较"调神健脾"配穴针刺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按2∶1比例将81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4例)和西药组(27例)。针刺组采用"调神健脾"配穴针刺,穴取百会、印堂、天枢、... 目的:比较"调神健脾"配穴针刺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按2∶1比例将81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4例)和西药组(27例)。针刺组采用"调神健脾"配穴针刺,穴取百会、印堂、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隔日治疗1次,1周治疗3次,共治疗6周;西药组口服匹维溴铵片,每次50mg,每日3次,共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6周后观察IBS症状严重度积分(IBS-SSS),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时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脱落病例3例、西药组脱落1例。除西药组治疗1周后腹胀程度积分无显著改善外,两组治疗1周、6周后IBS-SSS各单项积分和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1周后,针刺组腹痛程度积分较西药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6周后,针刺组除了保持缓解腹痛的优势外,在腹痛天数、排便满意度、生活干扰度积分及总积分方面降低也较西药组明显(P<0.01,P<0.05);治疗6周后,针刺组PSQI评分及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均优于西药组(均P<0.05)。针刺组临床缓解率和临床缓解合显效率均高于西药组[(51.0%(26/51)vs 19.2%(5/26),P<0.01;64.7%(33/51)vs 34.6%(9/26),P<0.05)]。结论:"调神健脾"配穴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在治疗早期缓解腹痛即优于西药匹维溴铵片,治疗后期可明显地改善腹痛程度与发作频率,可提高排便满意度和减少生活干扰、优化睡眠质量,总体疗效优于西药匹维溴铵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调神健脾针法 睡眠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其对患者血清5-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64
4
作者 占道伟 孙建华 +9 位作者 罗开涛 徐陆周 周俊灵 裴丽霞 陈璐 吴晓亮 张佶玮 张伟 焦黛妍 朱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29例予针刺太冲、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每日1次,每周5次;药物组28例予口服匹维溴铵(每次50mg,每日3次)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29例予针刺太冲、足三里及三阴交等穴,每日1次,每周5次;药物组28例予口服匹维溴铵(每次50mg,每日3次)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均4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4周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均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5-羟色胺水平(P<0.01,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治疗1周后、4周后以及治疗后3个月,对症状积分的改善均优于药物组(P<0.01,P<0.05),其总有效率为89.66%(26/29),亦优于药物组的67.85%(19/28,P<0.05)。结论: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药物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针刺治疗可降低患者内脏敏感性,改善肠动力紊乱状况,调节脑-肠互动作用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针刺疗法 5-羟色胺
原文传递
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2
5
作者 刘佳星 王彦礼 +6 位作者 李彧 邹迪新 王敦方 马旭冉 宋红新 杨伟鹏 王海南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0-677,共8页
研究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改善IBS-D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组、二神丸组和五味子散组。... 研究四神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改善IBS-D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神丸组、二神丸组和五味子散组。以复合因素制备脾肾阳虚型IBS-D大鼠模型后给药14天,采集大鼠粪便,提取粪便样本总DNA,根据细菌16S r RNA V3~V4区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动物实验操作过程依照中国中医科学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的要求执行。研究发现:四神丸能有效减小IBS-D大鼠腹泻指数(P<0.05)及降低肠道高敏感性(P<0.05)。主成分分析(PCA)、主坐标分析(PCoA)和基于β多样性距离的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显示5组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模型组的菌群丰度、均匀度和多样性均最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韦荣球菌属和支原体属显著增加(P<0.05),普雷沃氏菌属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四神丸组变形菌门和支原体属显著减少(P<0.05),梭菌属、Turicibacter和Romboutsia显著增加(P<0.05)。本研究表明四神丸可能是部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而发挥治疗IBS-D的作用,且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之间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丸 二神丸 五味子散 腹泻易激综合征 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健脾疏肝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疗效观察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9
6
作者 张星星 吴坚 +3 位作者 裴丽霞 徐艺 叶柏 刘沈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79-86,共8页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7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5...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肝郁脾虚证临床症状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70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5例,用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治疗4周。对照组35例,口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治疗4周,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分别采用IBS症状尺度表(IBS bowel symptom severity scale,IBS-SSS),IBS生活质量问卷(IB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BS-QOL)和中医证候疗效评分表(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tern curative effect scoring system,TCM-PE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疗效。并通过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拟杆菌的数量及肠道菌群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CR)的变化。结果:①IBS-SSS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均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对照组4,8周能减少量表积分(P <0. 05),第4周观察组积分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 05)。②IBS-QOL量表显示,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4,8,12周,对照组4周均能增加量表积分(P <0. 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③两组在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方面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5)。④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治疗4周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上升,肠杆菌数量下降,CR升高(P <0. 05)。对照组治疗后对各类菌群及CR值均无明显改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双歧杆菌升高,肠杆菌下降,CR升高(P <0. 05)。各组治疗后对拟杆菌均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健脾疏肝法指导下的健脾疏肝方联合针灸对缓解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疏肝方 针灸 腹泻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道菌群 痛泻要方 参苓白术散 香连丸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55
7
作者 裴丽霞 孙建华 +4 位作者 夏晨 徐陆周 耿昊 陈璐 吴晓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数字随机表,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以针灸治疗,脱落3例;对照组32例,口服得舒特药物治疗,脱落2例。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数字随机表,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以针灸治疗,脱落3例;对照组32例,口服得舒特药物治疗,脱落2例。对比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客观评价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的针灸疗效。结果 2组治疗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治疗该病证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药物对照组80.0%。2组治疗该病的主要单项症状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能够有效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具有整体调节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针灸
下载PDF
痛泻要方干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的效应评价 被引量:50
8
作者 张北华 王微 +1 位作者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1-4346,共6页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母子分离联合慢性束缚应激和番泻叶灌胃法建立IBS-D肝郁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采用...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采用母子分离联合慢性束缚应激和番泻叶灌胃法建立IBS-D肝郁脾虚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采用自制测压计检测各组大鼠的痛觉阈值,观察造模结束后的大便积分,采用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及悬尾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特征,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间苯三酚法检测血清D-木糖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甲苯胺蓝改良染色法检测近端结肠组织中的肥大细胞(MC),酶免疫组化法检测近端结肠和末端回肠组织中的嗜铬细胞(EC)。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痛觉阈值明显降低,大便积分增加,旷场穿格数、站立数明显减少,糖水偏好率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延长(P<0.05);血IgA水平升高,T淋巴细胞CD3+CD4+亚群比例升高,CD3+CD8+亚群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升高(P<0.05);血清D-木糖含量降低、5-HT水平升高(P<0.05);近端结肠和末端回肠EC数量增加,近端结肠MC数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的痛觉阈值升高,旷场穿格数、站立数升高,糖水偏好率升高,悬尾不动时间缩短(P<0.05);血清5-HT水平降低,末端回肠EC数量减少,近端结肠MC数量减少(P<0.05)。结论:痛泻要方可降低IBS-D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的内脏敏感性,改善其抑郁焦虑样行为,降低血清5-HT水平,减少肠组织中EC和MC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肝郁脾虚证 痛泻要方 5-羟色胺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肥大细胞 嗜铬细胞
原文传递
替加色罗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替加色罗临床研究协作组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通过患者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症状的总体评估和对每个IBS症状的个别评估以及不良反应观察 ,评估替加色罗 6mg每日 2次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C IB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 目的 通过患者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症状的总体评估和对每个IBS症状的个别评估以及不良反应观察 ,评估替加色罗 6mg每日 2次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C IB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入选 51 0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C IBS患者 ,试验为期 8周 ,包括 2周基线期 ,4周替加色罗 6mg每日 2次或安慰剂 (替加色罗∶安慰剂=1∶1 )随机、双盲治疗期及 2周停药随访期。评估标准 :对患者全部IBS症状进行总体评估 ,对患者每个IBS参数 (包括便秘严重程度 )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替加色罗组患者总体IBS症状的主要疗效参数从第 1周开始至整个治疗期均有显著改善。替加色罗组其他IBS疗效参数 (如便秘、腹痛、腹部不适、腹胀 )评分从第 1周开始至整个治疗期仍均优于安慰剂组。说明替加色罗疗效更明显。在停药随访期 ,替加色罗组和安慰剂组各疗效参数评分虽有所降低 ,但相对于基线期仍均有所改善 ,但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 ,提示替加色罗的疗效至少可持续到停药后 2周。替加色罗组和安慰剂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比例分别为 1 0 %和 6 %。替加色罗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腹痛和头晕 ,但发生率均较低 (<3 % )。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结论 替加色罗 6mg每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色罗 治疗 便秘易激综合征
原文传递
针刺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对照观察 被引量:44
10
作者 李浩 裴丽霞 +1 位作者 周俊灵 孙建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比较疏肝健脾法针刺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每组35例。针刺组穴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等穴行常规针刺,并在双侧天枢加电针刺激,每日1次,每周治疗3~4次;... 目的:比较疏肝健脾法针刺与西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每组35例。针刺组穴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太冲等穴行常规针刺,并在双侧天枢加电针刺激,每日1次,每周治疗3~4次;西药组口服匹维溴铵(得舒特),每次50mg,每日3次,均4周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前、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价量表(IBS-QOL)评分,并评定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IBS-QOL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针刺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均P<0.01);针刺组有效率为94.3%(33/35),优于西药组的77.1%(27/35,P<0.01);3个月后针刺组复发率为36.4%(12/33),明显低于西药组的72.0%(18/25,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西药匹维溴铵,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针刺疗法 电针 疏肝健脾
原文传递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的源流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5
11
作者 陈婷 唐旭东 +1 位作者 王凤云 康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71-2674,共4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作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药辨证论治为本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古代医家对IBS"痛""泻"表述多从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气机逆乱、痰浊瘀血5...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作为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医药辨证论治为本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古代医家对IBS"痛""泻"表述多从肝气郁滞、脾胃虚弱、脾肾阳虚、气机逆乱、痰浊瘀血5个方面立论;近现代中医学者则采用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等现代医学手段对本病的证型、证素进行归纳演绎。中医学理论源远流长,探索本病中医辨证的源流及发展趋势,是为了将更加实用、客观的中医辨证指南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期提高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的循证医学等级,从而进一步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为本病的中医辨证提供强有力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中医辨证 源流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电针与益生菌合用黛力新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44
12
作者 陈跃华 陈兴奎 +1 位作者 尹小君 施茵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电针与益生菌合用黛力新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 atype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D-IBS患者随机分成西药组(30例)和电针组(34例),西药组口... 目的探讨和比较电针与益生菌合用黛力新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 atype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D-IBS患者随机分成西药组(30例)和电针组(34例),西药组口服益生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黛力新片,电针组予针刺后加电刺激,两组均治疗4周,并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3个月的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西药组总有效率为86.67%,电针组总有效率为88.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HAMA和HAMD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在排便次数评分和HAMA、HAMD量表评分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腹胀评分改善情况电针组优于西药组(P<0.01);粪便形状和黏液便评分改善西药组优于电针组(P<0.01);随访2个月内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内电针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电针与益生菌合用黛力新均能有效治疗伴有焦虑和(或)抑郁的D-IBS,且在症状改善方面各有优势,但电针远期疗效较西药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电针疗法 益生菌 黛力新
下载PDF
精神心理因素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4
13
作者 黄丹 粱列新 +7 位作者 方秀才 辛海威 朱丽明 史丽丽 姚方 孙晓红 张法灿 柯美云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99-605,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及性别差异。方法连续纳入符合罗马Ⅲ诊断和分型标准的IBS-D患者,以面对面方式问卷调查患者胃肠道症状,完成IBS生命质量量表(IBS-Q()L),进行汉密尔... 目的调查分析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及性别差异。方法连续纳入符合罗马Ⅲ诊断和分型标准的IBS-D患者,以面对面方式问卷调查患者胃肠道症状,完成IBS生命质量量表(IBS-Q()L),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或Speaman秩相关分析。结果共纳入155例IBS-D患者,其中115例患者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男性和女性合并心理异常分别占71.13%(69/97)和79.31%(4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7,P=0.260)。相比40例无焦虑抑郁患者,59例单纯合并焦虑、56例合并焦虑和抑郁或抑郁患者,其肠道症状计分分别为20.85±5.84、21.71±7.47、22.87±6.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43,P〉0.05)。155例患者IBS-QOL总分为71.61±19.22,IBS-QOL总分与HAMA、HAMD评分呈负相关(r=-0.262、-0.268,P均=0.001)。合并焦虑和抑郁或抑郁的患者IBS-QOL总分明显低于无合并焦虑抑郁者(66.05±22.88比77.22±15.35,F=4.412,P=0.005);除健康担忧和性行为外,6个维度(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躯体意识、食物回避、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得分均明显降低(F=3.309、3.279、4.177、3.765、6.041、3.830,P=0.013、0.012、0.013、0.007、0.001、0.010)。在男性,合并焦虑和抑郁或抑郁患者IBS-QOL总分以及焦虑不安、躯体意识、社会功能3个维度得分低于无焦虑抑郁者(t=2.143、2.110、2.279、3.061,p=0.036、0.039、0.027、0.003),而女性患者则表现在食物回避维度得分明显减低(t=2.812,P=0.008)。既往有重大精神刺激史、受虐待史患者IBS-QOL总分及6个维度(焦虑不安、行为障碍、躯体意识、健康担忧、食物回避和人际关系)得分较无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焦虑 抑郁 生命质量 性别
原文传递
乌梅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4
14
作者 丁晓洁 孙喜灵 +4 位作者 于晓飞 郝雯瑾 徐文娟 王科军 董正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296-1299,1345,共5页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造模,以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及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判断造模是否成功。评价乌梅丸对大鼠粪便含水率、粪... 目的:探讨乌梅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的方法造模,以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及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判断造模是否成功。评价乌梅丸对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AWR评分、双歧杆菌/乳杆菌(B/E)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结果:(1)大鼠IBS-D模型制备成功;(2)乌梅丸可以降低大鼠粪便含水率、粪便性状评分、AWR评分(P <0. 05),对大鼠腹泻症状有缓解作用;(3)乌梅丸可以升高大鼠B/E值(P <0. 05),对大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4)乌梅丸可以降低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P <0. 05),减轻炎症反应。结论:乌梅丸对IBS-D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和降低血清TNF-α、IL-6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丸 腹泻易激综合征 道菌群 双歧杆菌/乳杆菌(B/E)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基于《黄帝内经》“甘入脾”理论指导下健脾中药的多糖成分调控IBS-D肠道菌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3
15
作者 冯文林 伍海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27-129,共3页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到的"甘入脾"指出了甘味药入脾健脾的作用;"甘味"与药物中含有的糖类成分有关。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基础病因之一,采用益生菌和益生原辅助治...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提到的"甘入脾"指出了甘味药入脾健脾的作用;"甘味"与药物中含有的糖类成分有关。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肠道菌群失调是其基础病因之一,采用益生菌和益生原辅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一定的疗效。中医学认为,脾虚型是肠易激综合征的普遍证型,健脾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以甘味健脾中药的多糖成分对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菌群的作用为契机,揭示"甘入脾"的机理,从而为考察健脾中药的有效成分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甘入脾 健脾 中药 多糖 腹泻易激综合征 道菌群
下载PDF
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影响 被引量:43
16
作者 张旖晴 魏玮 +4 位作者 孙晓红 张涛 牛然 许爱丽 王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条件的IBS-D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马来酸曲美...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条件的IBS-D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1次2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温肾健脾法方药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2组脾肾阳虚证症状评分、排便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脾肾阳虚证症状评分以及排便次数、粪便形状、黏液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肠球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的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温肾健脾法 脾肾阳虚证 道菌群
下载PDF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42
17
作者 文廷玉 曹砚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型的疗效以及对直肠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和PAR4的影响。方法:收集就诊于IBS-D患者共1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基础治疗参照《肠易...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肾阳虚型的疗效以及对直肠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和PAR4的影响。方法:收集就诊于IBS-D患者共1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基础治疗参照《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制定标准给予非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2粒/次,2次/d;治疗组采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1剂/d,常规水煎煮2次,分早晚2次内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大便性状评分和排便情况;检测两组直肠黏膜中PAR2和PAR4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大便性状评分和10 d中排便急迫天数均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PAR2和PAR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可减少临床症状,改善排便情况,提高临床疗效,下调直肠黏膜PAR2和PAR4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理中汤 腹泻易激综合征 四神丸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溶胶囊 脾肾阳虚证
原文传递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影响 被引量:42
18
作者 罗诗雨 税典奎 +5 位作者 陈峭 叶剑 蒋应玲 梁谊深 宁庆云 覃凌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对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炎性因子水平,并统计两组的疗效和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分别对有效患者进行半年内复发情况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17.2%,对照组为65.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疗效确切且安全,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并能降低患者血清中TNF-α,IL-6和IL-8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附子理中汤 四神丸 TNF-Α IL-6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太冲”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刘美荣 肖瑞飞 +3 位作者 彭芝配 左和宁 朱克 王思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3-368,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IBS-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温和束缚应激...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为临床治疗IBS-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8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12只。采用慢性温和束缚应激加孤养法加灌服番泻叶,造成IBS-D大鼠模型。针刺组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穴和"太冲"穴,药物组每天灌胃匹维溴铵。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和回肠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P物质(substance P,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摄食量显著降低(P<0.01),腹泻指数显著升高(P<0.01);针刺组及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体质量、摄食量、腹泻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P<0.0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大鼠血浆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浆SS和SP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浆VIP含量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大鼠回肠SS、VIP、S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针刺组、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回肠SS、VIP、S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太冲"治疗IBS-D可能与抑制肠道SS、VIP、SP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腹泻易激综合征 激素
原文传递
神经肽Y和5-羟色胺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唐洪梅 房财富 +3 位作者 廖小红 李得堂 姚楠 何嘉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和5-羟色胺(5-HT)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发病机制的影响,为从脑肠轴方面分析研究D-IBS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母乳分离+醋酸刺激+四肢束缚制作D-IBS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5-H...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和5-羟色胺(5-HT)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发病机制的影响,为从脑肠轴方面分析研究D-IBS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母乳分离+醋酸刺激+四肢束缚制作D-IBS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5-HT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下丘脑和结肠组织中NPY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NPY mRNA表达在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和下丘脑组织均降低(P<0.05)。5-HT蛋白表达在模型大鼠结肠中升高(P<0.05)。结论脑肠肽NPY和5-HT可能参与D-IBS脑肠轴异常机制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5-羟色胺 腹泻易激综合征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丘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