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渠民歌音乐形态解析——以755首民歌样本为案例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英 何元平 《音乐探索》 CSSCI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本文在对实地搜集、整理的755首巴渠民歌样本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以归类、列表、统计的形式对音乐形态进行细致的对比,从曲式与材料特征、调式调性与音列结构、节奏特征和衬词与衬腔等4个方面解析了种类繁多、体裁多样的巴渠民歌的形态特... 本文在对实地搜集、整理的755首巴渠民歌样本细致分析的基础上,以归类、列表、统计的形式对音乐形态进行细致的对比,从曲式与材料特征、调式调性与音列结构、节奏特征和衬词与衬腔等4个方面解析了种类繁多、体裁多样的巴渠民歌的形态特征,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色彩、简练与复杂兼具的功能,衬托出巴渠民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音乐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歌 巴渠民歌 民歌分析 音乐形态 衬腔
下载PDF
“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美学特性探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筝鸣 《音乐探索》 CSSCI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巴山背二歌"是四川流传较广的一首著名民歌,其自身的音乐艺术魅力和独特的音乐美学情趣,是音乐工作者关注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巴山背二歌” 音乐特性 四川民歌 劳动号子
下载PDF
浅析在四川民歌演唱中融入方言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凰 《戏剧之家》 2017年第7期62-64,共3页
独具特色的四川民歌源于群众即兴编唱、口口相传,这些融入了四川方言、声调发展起来的民歌,因与人们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首先对四川民歌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四川方言的特点、四川原生民歌... 独具特色的四川民歌源于群众即兴编唱、口口相传,这些融入了四川方言、声调发展起来的民歌,因与人们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首先对四川民歌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四川方言的特点、四川原生民歌中方言的特色体现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四川方言的韵味、风格及把握语言与情感交融入手,强调在民歌演唱中保留、尊重方言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歌 方言 韵味 语调
下载PDF
四川清音的演唱技巧对四川民歌发声训练之借鉴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雪玲 杨媛 《戏剧之家》 2015年第3X期82-85,共4页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或"唱月琴",渊源于明、清时的俗曲,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四川清音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流派,曾经在巴蜀大地广为流行和传唱,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或"唱月琴",渊源于明、清时的俗曲,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市与农村,以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四川清音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流派,曾经在巴蜀大地广为流行和传唱,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四川清音和川剧等地方性戏种正逐渐消失。本文尝试将四川清音的演唱技巧和四川民歌的发声训练进行了融合,希望能有助于四川清音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清音 四川民歌 演唱技巧 发声训练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巴山背二歌的音乐特征及审美价值
5
作者 汤佳利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巴山背二歌是巴山地区的一种山歌,属高腔山歌。在交通便利、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背二哥这种人力劳动已逐渐消失,而巴山背二歌的音乐也面临着“失传”风险。本文主要对巴山地区的民歌进行概述,然后对巴山背二歌的旋律特征进行描写,... 巴山背二歌是巴山地区的一种山歌,属高腔山歌。在交通便利、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背二哥这种人力劳动已逐渐消失,而巴山背二歌的音乐也面临着“失传”风险。本文主要对巴山地区的民歌进行概述,然后对巴山背二歌的旋律特征进行描写,最后从巴山背二歌的审美价值入手,强调巴山背二歌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二哥 山歌 四川民歌 非物质文化 旋律
下载PDF
论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和谐美 被引量:5
6
作者 崔伟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8年第12期14-15,共2页
《槐花几时开》是四川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早在清光绪年间已有记载。流传至今更是不失风采。无论是歌曲旋律和歌词都具有深厚的地方音乐风格,浓郁的音乐之美。自由而又丰富协调的旋律节奏、华彩适中的调式调性,委婉朴实含蓄的歌词、质... 《槐花几时开》是四川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早在清光绪年间已有记载。流传至今更是不失风采。无论是歌曲旋律和歌词都具有深厚的地方音乐风格,浓郁的音乐之美。自由而又丰富协调的旋律节奏、华彩适中的调式调性,委婉朴实含蓄的歌词、质朴自然中庸的表达,无不充分体现了歌曲较高的艺术成就与和谐的美。本文以歌曲的音乐要素为研究对象,从中国共同的音乐美学思想特征"和"的角度对歌曲的旋律、节奏、语境、歌词、意境等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它作为一首代表性民歌所具有的和谐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歌 槐花几时开 和谐美
下载PDF
非遗视野下四川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姣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3-175,共3页
四川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已经有多年的应用,在实现文化浸染价值、拓展艺术表现空间、培养个性化艺术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声乐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遗视野来看,当前四川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面临着一些... 四川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已经有多年的应用,在实现文化浸染价值、拓展艺术表现空间、培养个性化艺术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声乐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非遗视野来看,当前四川民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面临着一些现实应用问题,这对其传承、保护与发展形成了桎梏,需要我们由此进行深刻反思并寻找到相应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四川民歌 声乐教学
原文传递
四川民歌改编的钢琴曲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8
作者 苏殊 《大观(论坛)》 2023年第3期145-147,共3页
四川民歌改编的钢琴曲是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钢琴曲是在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四川民族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变奏、加花等方法创作出来的。大部分改编而来的钢琴曲篇幅短小、曲调优美,深受演奏者的喜爱,也常被作为钢琴教学的... 四川民歌改编的钢琴曲是中国钢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钢琴曲是在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四川民族歌曲的基础上,通过变奏、加花等方法创作出来的。大部分改编而来的钢琴曲篇幅短小、曲调优美,深受演奏者的喜爱,也常被作为钢琴教学的教材。从四川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教学意义和实际教学运用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期为民歌改编钢琴曲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歌 改编曲 钢琴曲 钢琴教学
原文传递
非遗保护原则对四川民歌传承与保护之镜鉴 被引量:4
9
作者 余心屿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124,共3页
四川地区民歌作为一类重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承载的价值不可估量。以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现状作为参考,以非遗保护的"真实性与可解读性原则""重点性与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与活态性原则"作为镜... 四川地区民歌作为一类重要的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承载的价值不可估量。以中国非遗文化传承现状作为参考,以非遗保护的"真实性与可解读性原则""重点性与整体性原则""可持续性与活态性原则"作为镜鉴,对四川民歌当代的传承提出相应思考,这既是对传承现状的反思与总结,亦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积极探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歌 非遗保护 表演艺术 传承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情析四川民歌时、俗、域三维艺术空间--在阿香四川民歌演绎艺景内外之悟
10
作者 张用生 《现代艺术》 2023年第3期119-120,共2页
从文学地理学理论上讲,作家和音乐是生活在一个地域上的精神物种。因此他们问世的时代、时段、时情很重要,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会影响他们;而这段时空的风情、风俗、风情、风味都会让他们浸润和渗透;而地域、族域、民域使他们产生了... 从文学地理学理论上讲,作家和音乐是生活在一个地域上的精神物种。因此他们问世的时代、时段、时情很重要,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会影响他们;而这段时空的风情、风俗、风情、风味都会让他们浸润和渗透;而地域、族域、民域使他们产生了基因。这就是时、俗、域的时代时情、社会风貌、人文地理对他们的综合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歌 社会风貌 人文地理 文学地理学 三维艺术 综合性 地域
原文传递
旋宫转调理论在中国当代调性作曲中的应用与思考——以颜铭钢琴作品《采花椒》为例
11
作者 王艺萤 颜铭 《黄河之声》 2023年第22期74-77,共4页
本文以中国当代钢琴家、作曲家颜铭的中国钢琴独奏作品《采花椒》2023年修订版为例,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探讨其在作曲中所运用的旋宫转调技巧,并研究这一技巧的应用和效果。研究旨在探索旋宫转调技巧在中国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以中国当代钢琴家、作曲家颜铭的中国钢琴独奏作品《采花椒》2023年修订版为例,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探讨其在作曲中所运用的旋宫转调技巧,并研究这一技巧的应用和效果。研究旨在探索旋宫转调技巧在中国音乐创作中的应用和发展,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宫转调 四川民歌 中国钢琴作品 中国传统音乐
下载PDF
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音乐风格及其艺术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华 《戏文》 2005年第4期105-106,共2页
据史料记载,具有戏剧性特征的《槐花几时开》属川南汉族民歌。川南汉族与大凉山接壤,民歌应具有彝族音乐风格,则不然。而川东南与鄂西接壤,为土家族地区,刚好在鄂西土家族地区又流传着一首与其同曲异名的民歌《高高山上一树槐》。就地... 据史料记载,具有戏剧性特征的《槐花几时开》属川南汉族民歌。川南汉族与大凉山接壤,民歌应具有彝族音乐风格,则不然。而川东南与鄂西接壤,为土家族地区,刚好在鄂西土家族地区又流传着一首与其同曲异名的民歌《高高山上一树槐》。就地理位置、语言环境和歌曲体裁、结构、音乐风格来分析,《槐》一歌具有土家族音乐特征,是一首土家族民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歌 《槐花几时开》 音乐风格 艺术特征 川南汉族民歌
下载PDF
让四川民歌走出沉寂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珊珊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0-52,共3页
民歌,确是作曲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在蔑中崇洋、薄己厚彼,对外来的东西一味盲从、效法,甚至到了专门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的地步。在这样的大文化环境之下,四川民歌面临严峻的形势。作者... 民歌,确是作曲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在蔑中崇洋、薄己厚彼,对外来的东西一味盲从、效法,甚至到了专门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的地步。在这样的大文化环境之下,四川民歌面临严峻的形势。作者通过对音乐大师与民歌的关系以及对四川民歌特点等的分析,指出应该让四川民歌走出沉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歌 沉寂 源泉 民族性
下载PDF
四川民歌走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雷佳男 《黄河之声》 2017年第15期84-85,共2页
四川民歌再现了四川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其中有不少代表作享誉世界,成为经典。为了传承与弘扬四川民歌,成都市棕北中学初探了如何将四川民歌走进初中音乐课堂之路。即,从不同视角来编写校本教材;应用不同的形式欣赏四川民歌,采用用... 四川民歌再现了四川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其中有不少代表作享誉世界,成为经典。为了传承与弘扬四川民歌,成都市棕北中学初探了如何将四川民歌走进初中音乐课堂之路。即,从不同视角来编写校本教材;应用不同的形式欣赏四川民歌,采用用不同方式演唱四川民歌;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来表现四川民歌等。通过四川民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四川民族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四川民歌的体裁、内容、特点,用情感唱出四川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歌 初中音乐 教学探索
下载PDF
地理因素在民歌发展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孟媛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4年第2期86-87,共2页
本文从民歌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阐述四川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四川民歌的特色,并由四川经典民歌《槐花几时开》的欣赏分析入手,通过对其音乐风格的讨论,体现出了解民歌产生的地理环境因素对把握音乐作品精神的重要性。
关键词 民歌 四川民歌 音乐风格
下载PDF
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音乐形态分析
16
作者 王海翠 《音乐天地》 2022年第3期59-63,共5页
山歌,作为民歌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在山间劳动时抒发感情所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槐花几时开》流行于四川省宜宾地区,是传唱度较广、改编度较高的一首山歌。《槐花几时开》的曲调改编自"晨歌&... 山歌,作为民歌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在山间劳动时抒发感情所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在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槐花几时开》流行于四川省宜宾地区,是传唱度较广、改编度较高的一首山歌。《槐花几时开》的曲调改编自"晨歌",因四川方言中"晨"与"神"同音,故而这种音乐体裁又称为"神歌",根据《中国民歌集成·四川卷》中记载,该曲为喻祖云演唱,舒联记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几时开》 四川民歌 音乐体裁 中国民歌 音乐形态分析 四川方言 四川省宜宾 山歌
原文传递
在专递课堂中传承民歌艺术
17
作者 叶筠 张琪 《四川教育》 2022年第19期21-22,共2页
民歌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寄托了文化、民俗、语言、美学等情思。唱会民歌、唱好民歌、唱活民歌是民歌教学的目标。我们借助专递课堂优势,在“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中,... 民歌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寄托了文化、民俗、语言、美学等情思。唱会民歌、唱好民歌、唱活民歌是民歌教学的目标。我们借助专递课堂优势,在“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中,整合四川民歌及各地区、各民族代表性民歌,并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源推送和同步学习,营造智慧教育双师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同步培养中心城区学生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推进两端学校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艺术 专递课堂 民歌教学 四川民歌 同步培养 学校音乐教育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教研组织
下载PDF
四川清音在四川民歌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雪玲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本文对四川民歌和四川清音进行概述,阐述四川民歌的种类及特点,阐述四川清音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和当代体现。重点从四川清音的旋律、唱词、唱腔、结构四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其在四川民歌中的运用,以期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四川清音,领略四川... 本文对四川民歌和四川清音进行概述,阐述四川民歌的种类及特点,阐述四川清音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和当代体现。重点从四川清音的旋律、唱词、唱腔、结构四个方面来分析研究其在四川民歌中的运用,以期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四川清音,领略四川清音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清音 四川民歌 旋律风格 唱词唱腔
原文传递
《四川民歌采风录》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亮星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5-158,共4页
2017年11月,由成都文理学院民歌研究所万光治教授率领的团队历时13年采录编撰而成的《四川民歌采风录》(以下简称《采风录》),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资助于巴蜀书社正式出版。该著遍采四川省境内21个市州、181个县市的共计3080首民歌... 2017年11月,由成都文理学院民歌研究所万光治教授率领的团队历时13年采录编撰而成的《四川民歌采风录》(以下简称《采风录》),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资助于巴蜀书社正式出版。该著遍采四川省境内21个市州、181个县市的共计3080首民歌。2017年11月12日至14日、24日,由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文理学院主办的“《四川民歌采风录》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 四川民歌 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采风 四川师范大学 文理学院 巴蜀书社
原文传递
不世出之作:一部为往圣继绝学的大书——略谈《四川民歌采风录》的价值
20
作者 唐小林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8年第2期279-288,共10页
我是从事文学和符号学研究的,不懂音乐,于民歌更是外行。但当历时十三年之久的一部皇皇十卷本大书——万光治先生主编的《四川民歌采风录》——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不禁怦然心动,想说点什么。宋代大儒张载的名言大家耳熟能详,"为... 我是从事文学和符号学研究的,不懂音乐,于民歌更是外行。但当历时十三年之久的一部皇皇十卷本大书——万光治先生主编的《四川民歌采风录》——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不禁怦然心动,想说点什么。宋代大儒张载的名言大家耳熟能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万光治先生所做的工作,在我看来,就是在"为往圣继绝学",其《四川民歌采风录》的价值,越往后世,越会彰显其巨大价值。套用俗话,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小盾称其为"一部不世出的好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民歌 四川民歌采风录》 民歌采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