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人民为中心的双重代表模式——兼及政治代表中“利益”与“意志”的调和 |
谭安奎
张旭斌
|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2
|
双重代表、资源中心与转换中介:将工会建设成枢纽性社会组织的内涵 |
王向民
|
《工会理论研究》
|
2013 |
9
|
|
3
|
双重代表制:一种非正式制度的实证解读 |
黄裕
范春辉
金轶
|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4
|
我国双重代表诉讼制度架构研究 |
樊纪伟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6
|
|
5
|
党的领导法规之法理证成 |
蒋清华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
2020 |
25
|
|
6
|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路径——基于333个案例样本的分析 |
李秀文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9
|
|
7
|
实务与理论张力关系下的美国多重代表诉讼制度 |
李秀文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
2019 |
8
|
|
8
|
公司法实施中的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确立与构建 |
樊纪伟
|
《天津法学》
|
2019 |
7
|
|
9
|
美国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
张绍铎
|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0
|
从国际法论台湾“参与”联合国的非法性 |
刘文宗
|
《台湾研究》
CSSCI
|
1997 |
5
|
|
11
|
母公司股东权益保护视角下我国多重代表诉讼制度构建 |
李秀文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2
|
日本双重代表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兼评《公司法(修订草案)》第188条之规定 |
李秀文
林彦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2
|
|
13
|
“一国两制”与中国现代政治文明——香港双重代表制的生成逻辑 |
徐翼
|
《公共治理研究》
|
2024 |
0 |
|
14
|
新《公司法》股东双重代表诉讼规则的展开 |
刘斌
梁樱子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5
|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程序的体系调适:兼评新《公司法》第189条 |
陈娜
周逸鹏
|
《法治现代化研究》
|
2024 |
0 |
|
16
|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当局对美“外交”与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 |
张绍铎
|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7
|
双重代表诉讼理论之重塑及对我国立法的检讨 |
田田
刘景亮
|
《法治研究》
|
2009 |
4
|
|
18
|
母子公司架构下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的证成与构建 |
张姝
马金仪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2021 |
5
|
|
19
|
1971年美国与台湾当局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有限“合作” |
丁志远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21 |
2
|
|
20
|
周恩来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历程 |
张秀娟
|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