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二宪法土地条款:一个原旨主义的解释 被引量:27
1
作者 彭錞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52,共17页
在原旨主义视角下,挖掘"八二"宪法第10条土地条款的生成背景、内在逻辑和制度意涵,可以发现:出于改革开放以后便利国家建设取得土地、限制农地流失的迫切现实需要,该条款承继和巩固了20世纪50年代成形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结... 在原旨主义视角下,挖掘"八二"宪法第10条土地条款的生成背景、内在逻辑和制度意涵,可以发现:出于改革开放以后便利国家建设取得土地、限制农地流失的迫切现实需要,该条款承继和巩固了20世纪50年代成形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结构和"农地非农化的国家征地原则",并试图以合理用地作为证成和规范该制度的价值尺度。三十多年的改革与修宪给宪法土地条款注入了市场、法治和人权,特别是非国有财产平等保护等规范意蕴,但现行制度的种种现实弊病也日益突显。因此,需要重新思考该条款,清理其遗产。原旨主义立场回顾但不固执历史,要求我们超脱一时一地的具体土地制度安排,去把握宪法条文背后的实践理性、价值平衡等鲜活而深沉的宪法原理,指导并推动中国土地制度进一步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公有制 宪法土地条款 土地流转 主义
原文传递
哲学原旨主义 被引量:21
2
作者 赵汀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前这个社会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对人民的误解,即以为人民只需要娱乐而不需要思想。事实上正如很容易观察到的那样,当下的精神生活主要是娱乐明星、都市写作和体育,这样轻浮的堕落是令人吃惊的。它让我想起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的:一... 目前这个社会似乎有一种集体性的对人民的误解,即以为人民只需要娱乐而不需要思想。事实上正如很容易观察到的那样,当下的精神生活主要是娱乐明星、都市写作和体育,这样轻浮的堕落是令人吃惊的。它让我想起心理学家斯金纳说过的:一旦社会出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社会就会鼓励娱乐和体育。他是想说,人民只是好像最喜欢娱乐,其实是商人和政府需要人民去喜欢娱乐。娱乐并不是坏事,问题在于,如果娱乐成为最高价值,同时还反对宏大叙事和深刻思想,这样就形成一种轻浮和软弱无力的精神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主义 思想 精神生活
原文传递
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一种学术史的考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侯学宾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8-137,共10页
对于原旨主义的争论如同美国当前的宪政联邦一样古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美国的宪政历史就是伴随着关于宪法解释正确方式的争论逐渐成长起来的。原旨主义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宪法解释理论,主张解释宪法时要依据制宪者的原初意图或者宪法文... 对于原旨主义的争论如同美国当前的宪政联邦一样古老,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美国的宪政历史就是伴随着关于宪法解释正确方式的争论逐渐成长起来的。原旨主义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宪法解释理论,主张解释宪法时要依据制宪者的原初意图或者宪法文本的原初含义;原旨主义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使得原旨主义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新旧原旨主义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新旧原旨主义的理论特征;新旧原旨主义与司法自制和民主的关系;从意图原旨主义到文本原旨主义的转变。无论旧原旨主义还是新原旨主义都必须解决如何确定"宪法原旨"的问题,意图原旨主义和文本原旨主义都面临着同样的困难。新原旨主义忽略或者并没有解决宪法先定约束和后代民主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主义 文本 意图
原文传递
美国宪法解释中的不同民主观——原旨主义和能动主义之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侯学宾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7,共9页
在美国宪法解释中,不同的学者或者法官具有不同的立场和解释方式,大体上形成了两大阵营,即原旨主义解释方式和能动主义解释方式。面对司法审查制度中的"反多数"难题,任何一种解释方式都必须树立自身的立场,原旨主义和能动主... 在美国宪法解释中,不同的学者或者法官具有不同的立场和解释方式,大体上形成了两大阵营,即原旨主义解释方式和能动主义解释方式。面对司法审查制度中的"反多数"难题,任何一种解释方式都必须树立自身的立场,原旨主义和能动主义亦是如此。这两种解释方式都选择利用民主来为自身的合法性进行辩护,在"谁在坚持民主"和"谁能促进民主"这两个问题上两种解释方式采取了一致的立场,并给出各自的论证。通过对双方论辩内容的细致梳理,我们会发现宪法解释中对立的双方是在利用不同的民主观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民主 主义 能动主义
原文传递
宪法的原旨解释及其中国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晗 《中外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83,共21页
作为合宪性审查中的关键环节,宪法解释既需要从程序方面进行规范,更需要从内容方面进行规范。原旨主义作为一种追寻宪法原意、限制解释裁量空间的解释方法,与我国在法律解释中注重符合立法原意的传统具有一定的适配性。基于维护中国宪... 作为合宪性审查中的关键环节,宪法解释既需要从程序方面进行规范,更需要从内容方面进行规范。原旨主义作为一种追寻宪法原意、限制解释裁量空间的解释方法,与我国在法律解释中注重符合立法原意的传统具有一定的适配性。基于维护中国宪法规范稳定性、增强宪法解释统一性和促进宪法学自主性等原因,也有必要在宪法解释中将其作为解释方法之一进行引入,探索和发展中国的原旨解释路径。未来的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以及其他国家机关进行宪法判断时,需将探求宪法原意作为宪法解释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合宪性审查的语境下用于探寻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的含义;除宪法文本外,宪法序言和制宪修宪历史文献材料是探究宪法原旨的主要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 立法 合宪性审查 宪法解释
原文传递
含义、原初性与宪法忠诚——原旨主义的三种基本共识性命题 被引量:7
6
作者 侯学宾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80,共14页
在当今美国,原旨主义已经成为宪法理论中一种重要的"学术标签",原旨主义与非原旨主义已经成为界定学者立场和观点的重要标准。当原旨主义成为宪法解释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路径时,原旨主义这个概念已经变得越来不确定,不同学者秉... 在当今美国,原旨主义已经成为宪法理论中一种重要的"学术标签",原旨主义与非原旨主义已经成为界定学者立场和观点的重要标准。当原旨主义成为宪法解释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路径时,原旨主义这个概念已经变得越来不确定,不同学者秉持的原旨主义可能只是相同标签下的不同主张和观点。借鉴米切尔.伯曼的四种类型划分来对原旨主义理论进行一番分类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和完善,使得能够完整展现整个原旨主义家族的全貌。在对原旨主义理论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劳伦斯.索罗姆的语义原旨主义的四种命题,进而提出原旨主义的三种基本共识性命题来作为原旨主义理论家族的"家族共性"。通过原旨主义的三种基本共识性命题可以澄清与之相近或者容易混淆的理论,明确原旨主义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 含义 初性 宪法忠诚
原文传递
美国宪法中的时间观 被引量:6
7
作者 丁晓东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9-170,共12页
时间和宪法理论息息相关,不同的宪法理论对时间具有不同的想象。在源自英国的古代宪法理论中,宪法的正当性被认为奠基于久远的历史。在美国国父们的宪法理论中,宪法被视为政治科学的持续性创造,宪法应当时刻依赖人类的理性。在原旨主义... 时间和宪法理论息息相关,不同的宪法理论对时间具有不同的想象。在源自英国的古代宪法理论中,宪法的正当性被认为奠基于久远的历史。在美国国父们的宪法理论中,宪法被视为政治科学的持续性创造,宪法应当时刻依赖人类的理性。在原旨主义的宪法理论看来,宪法起源于某个特定时间,日常时刻的宪法解释必须寻求宪法的原旨。在演化主义的宪法观看来,宪法是不断演化的,其成长有赖于时间。在以阿伦特为代表的共和主义宪法理论中,时间被设想为会在特定时刻"绽出",只有在特定的时刻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在实用主义的宪法理论中,时间被设想为一种未来的状态,宪法以永不停歇的民主实验面向未来。宪法理论中不同的时间观启示我们,应当以非本质主义的态度看待宪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观 古代宪法 主义 演化主义 共和主义 实用主义
下载PDF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宪法理论和方法?——作为方法的宪法变迁
8
作者 李忠夏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共15页
法学方法曾被视为是法学科学性的体现,是通往法学问题唯一正解的途径。在“唯一正解”的幻象破灭之后,法学方法一度祛魅,甚至被视为是可有可无的,沦为政治立场的包装。这两种观点都存在偏颇之处,法学方法既不是价值中立的,但也绝非任意... 法学方法曾被视为是法学科学性的体现,是通往法学问题唯一正解的途径。在“唯一正解”的幻象破灭之后,法学方法一度祛魅,甚至被视为是可有可无的,沦为政治立场的包装。这两种观点都存在偏颇之处,法学方法既不是价值中立的,但也绝非任意。宪法学方法同样如此。中国宪法学的方法论体系构建必须直面“中国宪法”的双重特殊性:即中国的特殊性和宪法的特殊性。宪法方法的特殊性在于,宪法必须为整个法律体系进行价值奠基。中国宪法方法的特殊性则在于,必须立足于近代以来中国宪法整体变迁的情势,把握现行宪法的变与不变,将中国宪法变迁的内在逻辑作为理解“八二宪法”的前提或者说前结构,即以宪法变迁为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对中国宪法的方法体系进行理论、知识和解释的三重建构。只有在整体宪法变迁的视野中,才可以对原旨主义方法有正确的运用,从而在具体宪法解释当中平衡原旨和变迁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变迁 宪法学方法论 主义 中国宪法理论
原文传递
原旨主义在中国宪法解释中的基本价值探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邹奕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3-104,共12页
原旨主义是原生于美国的主流宪法解释方法,它试图通过考察制宪史和修宪史材料来探求宪法原意。作为原旨主义的主要分支,温和的原旨主义主张在宪法解释中将宪法原意作为宪法文本的必要补充,但无意以前者取代后者。原旨主义的“求真”进... 原旨主义是原生于美国的主流宪法解释方法,它试图通过考察制宪史和修宪史材料来探求宪法原意。作为原旨主义的主要分支,温和的原旨主义主张在宪法解释中将宪法原意作为宪法文本的必要补充,但无意以前者取代后者。原旨主义的“求真”进路不乏“务实”导向,原旨主义者对于制宪史、修宪史的考察终究服务于当下的宪法解释。就当代中国的宪法解释而言,此种宪法解释方法具有三个方面的基本价值。其一,原旨主义有助于在语义分歧中保证释宪的确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对宪法规范之含义的模糊不清。其二,原旨主义有助于在时间流变中保证释宪的稳定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宪法规范之含义的变动不居。其三,原旨主义有助于在价值冲突中保证释宪的正当性。它隐含着对释宪机关和释宪权的适度警惕,在中国宪法语境下可以消解“反多数难题”,而且不存在“自我解构”困境和“历史包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 宪法解释方法 宪法 制宪史材料 修宪史材料
下载PDF
生成与更替:中国宪法原意的时间定位
10
作者 邹奕 《法学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7,192,193,共16页
宪法原意即宪法规定被制定、修改时的含义。目前,中国宪法原意的生成和更替在理论上缺乏比较系统、相对清晰的时间定位,此种现状不利于宪法原意解释方法的自立和自足。宪法原意具有规范与历史的双重维度,它以宪法规定为基础,生成于制宪... 宪法原意即宪法规定被制定、修改时的含义。目前,中国宪法原意的生成和更替在理论上缺乏比较系统、相对清晰的时间定位,此种现状不利于宪法原意解释方法的自立和自足。宪法原意具有规范与历史的双重维度,它以宪法规定为基础,生成于制宪、修宪之时并且更替于修宪之际。在中国语境下,它的生成时间与制宪、修宪的过程基本重合,始自执政党的特定中央组织公布最初的制宪、修宪决定,终于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草案。宪法原意解释应当区分制宪史、修宪史与其前后的历史,后者对宪法原意有所牵涉但本身并不承载宪法原意。宪法原意的全面更替和局部更替分别由全面修宪和局部修宪予以实现。在宪法原意的全面更替之中,制宪时以及既往修宪时的宪法原意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回溯。就宪法原意的局部更替而言,宪法修正案是限定其范围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主义 1954年宪法 1982年宪法
原文传递
“两大阵营”的划分及其变迁——政体视角下的美国宪法与最高法院 被引量:5
11
作者 左亦鲁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7-107,179,共12页
在新政—民权政体下,美国宪法形成了人们熟悉的两大阵营划分:自由派运用活宪法主义主张司法能动,保守派运用原旨主义主张司法节制。然而,这一阵营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政体变迁发生改变,只不过宪法上的变化通常会滞后于政治。在... 在新政—民权政体下,美国宪法形成了人们熟悉的两大阵营划分:自由派运用活宪法主义主张司法能动,保守派运用原旨主义主张司法节制。然而,这一阵营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政体变迁发生改变,只不过宪法上的变化通常会滞后于政治。在里根政体下,两大阵营已出现了松动迹象。随着共和党主导的里根政体进入末期,两大阵营调整甚至重组的可能将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如果新的政体由民主党主宰,美国可能会出现"第二进步时代",而新政早期总统与最高法院的冲突可能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宪法 活宪法主义 主义 司法能动 司法节制
原文传递
第二代宪法问题--如何讲述美国早期宪政史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雷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20,共25页
"第二代宪法"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的提出,意在超越现有的关于美国早期宪法史的主流叙事。在由第二代宪法所组织起的早期宪法史叙事结构内,"代际"是宪法叙事的基本单元,美国早期宪法史由主流的"建国——重建"... "第二代宪法"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的提出,意在超越现有的关于美国早期宪法史的主流叙事。在由第二代宪法所组织起的早期宪法史叙事结构内,"代际"是宪法叙事的基本单元,美国早期宪法史由主流的"建国——重建"两阶叙事转化为"第一代——第二代一第三代"的三代叙事。传统的两阶叙事讲述的是一种"转型"故事,即重建对建国宪制的再造,而三代叙事则关切由第二代国家构建者所开创的守法道路,关键问题呈现为第二代是如何在漫长的建国时刻中守护并且传承原初宪制的。生活在"内战前",美国第二代国家构建者所面对的结构性难题即是建国者通过制宪所规定的究竟是何种性质的联邦共同体。他们的政治求索未能挽救美国免于内战,但在守法主义的宪政视野内,他们并不是毫无作为的一代人。在三代叙事结构内,第二代与其说是"失败"的一代,不如说是"悲剧"的一代:他们面对着联邦党人宪制所遗留的建国不彻底难题,却无法启动制宪权进行完制续造,而只能在原初宪制框架内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治标而不治本的妥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代宪法 宪法时刻 守法主义 联邦共同体 主义
原文传递
美国宪法解释中原旨主义的内在困境 被引量:4
13
作者 侯学宾 刘哲 《法律方法》 CSSCI 2009年第1期94-104,共11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原旨主义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理论的发展,原旨主义者在同非原旨主义者的论战中不断提出更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论证为何要遵守宪法的原旨。大多数学者从民主、传统、宪法成文性和分权制衡的角...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原旨主义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理论的发展,原旨主义者在同非原旨主义者的论战中不断提出更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来论证为何要遵守宪法的原旨。大多数学者从民主、传统、宪法成文性和分权制衡的角度论证为何要遵循原旨主义,但是这些论证都忽略了原旨主义理论本身的可行性问题,因此也就面临着如下三个方面的困境:宪法的原旨能否获得,如何应对时代的变迁和宪法的原旨是否支持原旨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主义 困境
原文传递
原旨主义与美国宪法解释理论的论争 被引量:3
14
作者 饶志静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07-111,共5页
原旨主义是美国宪法一种重要的解释学说。原旨主义者认为应该按照制宪者意图或文本原旨解释宪法。非原旨主义者对此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认为原旨主义在方法上不可行。原旨主义和非原旨主义争论的背后涉及的是美国宪法解释的两大核心问题:... 原旨主义是美国宪法一种重要的解释学说。原旨主义者认为应该按照制宪者意图或文本原旨解释宪法。非原旨主义者对此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认为原旨主义在方法上不可行。原旨主义和非原旨主义争论的背后涉及的是美国宪法解释的两大核心问题:民主性和合法性。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教训,在宪法解释过程中根据宪法涉及的不同领域,合理使用原旨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主义 民主性
下载PDF
原旨主义方法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0-35,共6页
长期以来,原旨主义解释方法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双方各持己见,论战激烈。事实上,传统原旨主义者所持的理由无法掩饰该方法所存在的困境,即关于宪法权威性来源的问题和立足点上的问题。尽管如此,这些困境并不意味着原旨主义方法失去了合理... 长期以来,原旨主义解释方法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双方各持己见,论战激烈。事实上,传统原旨主义者所持的理由无法掩饰该方法所存在的困境,即关于宪法权威性来源的问题和立足点上的问题。尽管如此,这些困境并不意味着原旨主义方法失去了合理性通道。宪法核心的首要价值理论不仅可以澄清对原旨主义方法的误解,而且只要传统原旨主义者认识到这一宪法核心理论,并对其观点进行必要修正,就能在自己编造的梦幻迷宫中找到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 困境 出路 宪法核心理论
下载PDF
流放者的寓言——论拉什迪近期小说创作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心源 沈培法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9-22,共4页
拉什迪1989年后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摩尔人最后的叹息》是一出多元互补互动的文化理想被粗暴的话语权力所颠覆的悲剧,展示了开放、自由和沟通有无的"身份"与压制性的"中心"的对抗;《她脚下的大地》呈现的是主体... 拉什迪1989年后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摩尔人最后的叹息》是一出多元互补互动的文化理想被粗暴的话语权力所颠覆的悲剧,展示了开放、自由和沟通有无的"身份"与压制性的"中心"的对抗;《她脚下的大地》呈现的是主体如何修复自我和对原旨主义的质疑,拉什迪将对文化冲突的反思扩展到私人性的"爱"的领域,通过对原旨主义乌托邦的颠覆,开放出一种融合性的多元文本空间,从而使主体获得真正自由的"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主义 多元文本空间
下载PDF
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彬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34-37,共4页
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理论是以宪法文本中的作者意图为根据的解释理论,并不同于非原旨主义者所理解的意图主义和解释主义。这一理论在宪政价值上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增强人们对宪法文本的法律信仰;并且这一理论以潜在的主权理论作... 美国宪法解释中的原旨主义理论是以宪法文本中的作者意图为根据的解释理论,并不同于非原旨主义者所理解的意图主义和解释主义。这一理论在宪政价值上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增强人们对宪法文本的法律信仰;并且这一理论以潜在的主权理论作为政治哲学上的理论依据,有利于反驳非原旨主义者的批评,可以消解美国宪法解释中的"麦迪逊困境"。原旨主义理论通过区分宪法解释和宪法阐释,明确了宪法解释的边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宪法解释的去政治化,维护宪法解释的司法属性,为处理释宪和修宪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义 宪法解释 宪法阐释 民主 麦迪逊困境
下载PDF
域外宪法文本解释方法的历史演进——以美国宪法解释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爽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20,共9页
从域外宪法文本解释方法的历史演进看,在众多宪法解释方法中,原旨主义与"活的宪法"与其说是法条解释的方法和技术,毋宁说代表了如何理解"忠于宪法"抑或切入宪法的不同进路。宪法文本解释径路和解释方法的"诸... 从域外宪法文本解释方法的历史演进看,在众多宪法解释方法中,原旨主义与"活的宪法"与其说是法条解释的方法和技术,毋宁说代表了如何理解"忠于宪法"抑或切入宪法的不同进路。宪法文本解释径路和解释方法的"诸神之争",本质上是对宪法文本的话语权归属之争。通过宪法文本解释方法的讨论,可藉以"发现"宪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原本可能有的"的原旨与含义。在此过程中,宪法文本解释活动将立法机制、司法实践、学术研究统摄在以宪法文本为形式的共同基础上,以形成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司法审查 主义 “活的宪法”
下载PDF
宪法解释方法的两种传统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光宁 《北方法学》 CSSCI 2014年第4期137-145,共9页
宪法解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而在宪法解释方法的历史发展中,存在着两大分支:德国传统和美国传统,二者分别以文义解释和原旨主义为主导性解释方法。虽然两种传统有着诸多差异,但从20世纪以来却出现了趋同的倾向,以重视社会学... 宪法解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而在宪法解释方法的历史发展中,存在着两大分支:德国传统和美国传统,二者分别以文义解释和原旨主义为主导性解释方法。虽然两种传统有着诸多差异,但从20世纪以来却出现了趋同的倾向,以重视社会学解释方法为集中表现。在两种传统的差异与趋同中,中国宪法解释可以受到多方面的启示,包括回归宪法文本、期待个案发轫、扩展主体范围和重视社会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 文义解释方法 主义 社会学解释方法
下载PDF
宪法解释方法刍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9,5,31,32,共7页
宪法解释的困难既有宪法解释程序的问题,也有宪法解释方法的问题。众所周知,关于宪法解释的方法,不仅是在我国,在西方国家也是聚讼纷纭的领域。美国的宪法解释方法就有所谓文本主义、共识主义、哲学进路、原旨主义、结构论、原则论、实... 宪法解释的困难既有宪法解释程序的问题,也有宪法解释方法的问题。众所周知,关于宪法解释的方法,不仅是在我国,在西方国家也是聚讼纷纭的领域。美国的宪法解释方法就有所谓文本主义、共识主义、哲学进路、原旨主义、结构论、原则论、实用主义等不同的流派,德国也有经典诠释学方法、论题学方法、事实科学导向的解释方法与诠释-具体化解释方法的争论。那么,宪法究竟应当如何解释,笔者认为应当从宪法的本质或者从宪法与其他法的区别上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解释程序 文本主义 宪法的本质 实用主义 主义 宪法解释方法 论题学 科学导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