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越王宫遗址出土罕见巨型釉砖的科技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吴隽 王海圣 +2 位作者 李家治 鲁晓柯 吴军明 《中国科学(E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40-1147,共8页
在我国古代建筑材料史上,“秦砖汉瓦”享誉全世界.根据以往的考古资料,规格较大的空心砖在一般情况下,长约1m,宽约30~40cm,而实心方砖的尺寸则一般要小得多.但在广州老城区中心发现的2000年前的南越国宫苑遗迹中,发现了各种规... 在我国古代建筑材料史上,“秦砖汉瓦”享誉全世界.根据以往的考古资料,规格较大的空心砖在一般情况下,长约1m,宽约30~40cm,而实心方砖的尺寸则一般要小得多.但在广州老城区中心发现的2000年前的南越国宫苑遗迹中,发现了各种规模宏大构造精妙的建筑遗迹,出土了大量颇具特色的陶质建筑材料构件,尤其是一些西汉时期的纹饰和造型各异、但厚度和尺寸惊人的实心釉砖,其中尺寸大的方砖可达1米见方,厚度也达20多厘米,重量达500kg,被考古发掘者称为“天下第一砖”.这些即使在现代也具有一定制作难度的巨型釉砖,在当时的工艺技术条件下是如何制作的,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受广东南越王宫署博物馆及相关部门的委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通过系统的科技测试分析,从大砖的组成、结构以及各种物理性能等方面研究了其物理化学形成机理,并探讨了其技术特点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 巨型釉砖 物理化学形成机理
原文传递
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西汉木简发掘简报 被引量:24
2
作者 韩维龙 刘瑞 莫慧旋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i0001-i0003,i0006,共15页
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一口南越国较早时期的水井中出土百余枚西汉木简。木简的长度和宽度比普通的秦汉简大,但是容字相对较少。简文内容主要包括籍簿和法律文书。这一发现填补了广东地区简牍发现的空白,并且从多方面... 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在南越国宫署遗址一口南越国较早时期的水井中出土百余枚西汉木简。木简的长度和宽度比普通的秦汉简大,但是容字相对较少。简文内容主要包括籍簿和法律文书。这一发现填补了广东地区简牍发现的空白,并且从多方面弥补了南越国史料记载的不足,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署遗址 木简 西汉 籍簿 法律文书
原文传递
佛山市南海区宋代窑址考古调查的新认识——兼议“南海Ⅰ号”沉船出土酱釉器产地问题 被引量:7
3
作者 肖达顺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64,131,132,共18页
宋元“广东罐”,一般指四耳酱釉大罐,肩部耳间多戳印方框文字或花卉纹等,在中国南海海域沉船遗址及其周边国家地区的贸易港口遗址等普遍发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学者近年有关研究成果较为突出,而广东本省对其研究却并不充分。随着近... 宋元“广东罐”,一般指四耳酱釉大罐,肩部耳间多戳印方框文字或花卉纹等,在中国南海海域沉船遗址及其周边国家地区的贸易港口遗址等普遍发现,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学者近年有关研究成果较为突出,而广东本省对其研究却并不充分。随着近年来“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成果的刊布,研究者确认了该船载有“广东罐”。同时,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顺着“南海Ⅰ号”和南越国宫署宋代地层及遗迹相关线索,重新开展佛山南海地区窑址的调查,对期间发现的几处窑炉暴露迹象进行了小面积的抢救性发掘,并在各处遗址地表采集了大量文物标本,结合往年的相关工作成果,初步厘清了佛山地区几个著名窑址的概念及其内涵。此外,考察团队还尝试在窑址周边开展一些人类学调研,整理出对本土宗族溯源、开村历史、烧窑传说等方面的一些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罐 奇石窑 文头岭窑 南海官窑 “南海Ⅰ号” 南越国署遗址
原文传递
广州市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宫城北墙基址的发掘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灶新 韩维龙 +3 位作者 何民本(拍摄) 袁春霞(拍摄) 陈根山(绘制) 朱汝田(绘制)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1-52,共22页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西段北侧一带,地处广州老城中心区。这里既是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十国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道、路等治所的官署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西段北侧一带,地处广州老城中心区。这里既是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十国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道、路等治所的官署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市)。秦末,中原战乱,原南海郡尉赵佗为维护岭南地区社会稳定,击并桂林郡与象郡,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南越国末年,汉、越交恶,汉武帝发兵征讨南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会暮,楼船攻败越人,纵火烧城”[1],南越国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南越国署遗址 北墙
原文传递
南越国宫署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胡晓琴 王云峰 +2 位作者 范敏 马振华 刘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2期30-35,共6页
南越国宫署遗址为大型土遗址类型,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挖掘时间较长,遗址场地条件有限,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粉化、开裂、局部坍塌等严重病害。为此本课题组经过前期分析测试研究,采用有机硅改性丙... 南越国宫署遗址为大型土遗址类型,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挖掘时间较长,遗址场地条件有限,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粉化、开裂、局部坍塌等严重病害。为此本课题组经过前期分析测试研究,采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PS材料、有机硅改性硅酸盐、硅酸酯类和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等几种常用土遗址防风化加固材料,对南越国宫署土遗址样块进行了加固效果对比测试,研究了加固前后土样各种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硅酸酯类和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加固土体具有很好的耐水性,耐盐破坏能力,抗压强度也有提高,并且不影响土体的外观和透气性;PS材料加固土体后透气性和渗透性虽好,但耐水性能较差,加固强度低,而且容易泛白;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和有机硅改性硅酸盐材料加固后土样强度适中,但透气性、耐盐性和耐水性较差。可以看出硅酸酯类和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加固南越国宫署土样的效果较好,建议可进入现场试验评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 土遗址 加固材料
下载PDF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五代十国刻款瓷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灶新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广州是五代十国南汉国的都城兴王府所在地,自1995年以来,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出南汉国时期的宫殿和池苑等遗迹,出土大量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器,部分瓷器还刻写有"掌要局""要""女""卢"&qu... 广州是五代十国南汉国的都城兴王府所在地,自1995年以来,在南越国宫署遗址发掘出南汉国时期的宫殿和池苑等遗迹,出土大量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陶瓷器,部分瓷器还刻写有"掌要局""要""女""卢""昌""官"等款识,内容涉及南汉宫殿、内廷官署、职官和皇帝宠臣等。这些瓷器既有五代越窑生产的秘色瓷,也有定窑和景德镇窑白瓷,还有南汉本地生产的青瓷等。这些瓷器为研究南汉宫廷用瓷来源,南汉与中原及吴越、南唐、闽等周边政权关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署遗址 五代十国 南汉 刻款 瓷器
原文传递
对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保护展示的思考
7
作者 黄丽萍 《岭南文史》 2024年第3期91-96,共6页
遗址展示是传承弘扬历史文化、促进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方式。文章重点介绍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采用实物和虚拟两种主要展示形式,分析博物馆在提高可及性、减少模糊性、加强整体性等遗址展示实践所作的努力,还就遗址保护展示的内容、功能... 遗址展示是传承弘扬历史文化、促进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方式。文章重点介绍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采用实物和虚拟两种主要展示形式,分析博物馆在提高可及性、减少模糊性、加强整体性等遗址展示实践所作的努力,还就遗址保护展示的内容、功能、特点、作用等实际应用方面探讨得失,并提出若干思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 保护展示 思考
原文传递
假物得姿 即实求虚——2021年广州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第26题第2问简析
8
作者 刘金军 《中学历史教学》 2024年第2期58-60,共3页
2021年广州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第26题,以南越王墓和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材料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秦汉时期南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南越地区与汉、楚、越、巴蜀、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情况的认识,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 2021年广州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第26题,以南越王墓和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材料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秦汉时期南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南越地区与汉、楚、越、巴蜀、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情况的认识,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的认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题第2问,利用南越国宫署遗址考古地层关键柱这一特别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秦汉以来中国朝代顺序的掌握情况和对历史时间内涵的理解情况,引导学生从实践角度,运用假物得姿和即实求虚的方法认识历史时间。下面就该问题做简要分析,请同行予以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材料 南越王墓 假物 统一多民族国家 创设情境 简要分析 南越国署遗址 秦汉时期
原文传递
南越国宫署遗址水井展示区木暗渠的分析与保护 被引量:3
9
作者 温敬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18期74-77,共4页
位于南越国宫署遗址水井展示区内的木暗渠由于遗址保存环境的因素,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腐蚀病害,因此对其本体实施搬迁保护,通过取样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并通过模拟样品试验确定本体保护方案,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脱水加固保护... 位于南越国宫署遗址水井展示区内的木暗渠由于遗址保存环境的因素,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腐蚀病害,因此对其本体实施搬迁保护,通过取样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并通过模拟样品试验确定本体保护方案,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脱水加固保护,保证了木暗渠的完整性和观赏性,对遗址内木质文物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署遗址 木质文物 微生物分离 脱盐 保护 脱水加固
下载PDF
数字化让2000年前遗址“活”起来——以南越王博物院遗址展示项目为例浅谈大遗址保护利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洁 《文物天地》 2023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国宫署遗址而建,遗址堆积着从秦汉至民国13个历史朝代的文化遗存2016年,围绕该遗址的展示利用项目立项,作为中国大遗址数字化展示试点项目,前两期已分别在2020年12月、2021年11月...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越国宫署遗址而建,遗址堆积着从秦汉至民国13个历史朝代的文化遗存2016年,围绕该遗址的展示利用项目立项,作为中国大遗址数字化展示试点项目,前两期已分别在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完成。本文以该项目为例,探讨当前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实践工作中的部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署遗址 大遗址 数字化展示
原文传递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东晋南朝的铁甲和皮甲 被引量:3
11
作者 莫慧旋 白荣金 +1 位作者 韩维龙 白云燕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1-48,共8页
2004~2006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组成的考古队在南越国宫署遗址的两口水井内清理出东晋南朝时期的铁甲和皮甲各1件,铁甲有53片形状不同的甲片,皮甲应为马甲上的胸甲。这类铠甲的出... 2004~2006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南越王宫博物馆筹建处组成的考古队在南越国宫署遗址的两口水井内清理出东晋南朝时期的铁甲和皮甲各1件,铁甲有53片形状不同的甲片,皮甲应为马甲上的胸甲。这类铠甲的出土在岭南属首次发现,同时也填补了这一时期铠甲资料的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署遗址 水井 铁甲 皮甲 东晋 南朝
原文传递
考古信息解读与遗址博物馆展示——以南越王宫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浩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99,共4页
南越王宫博物馆是一座依托于南越国宫署遗址建设而成的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分为现场遗址展示和室内文物展示两部分,其中遗址展示是主体,室内展示起到对遗址解释说明的辅助作用。陈列人员在室内陈列的过程中,从突出遗址特点、... 南越王宫博物馆是一座依托于南越国宫署遗址建设而成的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分为现场遗址展示和室内文物展示两部分,其中遗址展示是主体,室内展示起到对遗址解释说明的辅助作用。陈列人员在室内陈列的过程中,从突出遗址特点、确立陈列主题和风格、将展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深化研究成果、创新陈展方式等方面,层级化、直观化、多角度、动态化地解读考古信息,为遗址博物馆的展示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署遗址 室内陈列 直观化 多角度
原文传递
麦英豪考古学术年谱 被引量:1
13
作者 全洪 《广州文博》 2017年第2期277-330,共54页
1929年3月26日,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石碁镇官涌村。1930~1949年11岁,在堂叔开设的私塾免费一年诵读四书古文。17岁,入广州南华补习学校当校务员,后当教员。对地理、历史、国文有浓厚兴趣,从堂兄麦华三习书法。1949年20岁,考上广州大学教... 1929年3月26日,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石碁镇官涌村。1930~1949年11岁,在堂叔开设的私塾免费一年诵读四书古文。17岁,入广州南华补习学校当校务员,后当教员。对地理、历史、国文有浓厚兴趣,从堂兄麦华三习书法。1949年20岁,考上广州大学教育系,因经济困难,两年后终止学业。1952年9月,与黎金一齐报考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被录用为干事。当时,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只设地上文物和考古两个组,主要是文物普查、征集、配合基本建设开展考古调查发掘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王墓 国家文物局 南越国署遗址 券顶砖室墓 木椁墓 广州市文化局 麦英豪
原文传递
浅谈遗址博物馆的陈列展示——以南越王宫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浩 《武汉文博》 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
南越王宫博物馆是一座依托于南越国宫署遗址建设而成的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分为现场遗址展示和室内文物展示两部分,其中遗址展示是主体,室内展示起到对遗址解释说明的辅助作用。陈列人员在室内陈列设计过程中,从突出遗址特点,... 南越王宫博物馆是一座依托于南越国宫署遗址建设而成的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分为现场遗址展示和室内文物展示两部分,其中遗址展示是主体,室内展示起到对遗址解释说明的辅助作用。陈列人员在室内陈列设计过程中,从突出遗址特点,确立陈列主题和风格,将展品的劣势转化为优势,深化研究成果、创新陈展方式等方面,为遗址博物馆的展示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博物馆 南越国署遗址 陈列展示
原文传递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唐宋时期瓦当初步研究
15
作者 蔡君 《文物天地》 2023年第11期81-85,共5页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唐宋时期瓦当的主题纹样有兽面纹、双凤纹、鸳鸯荷塘纹、莲花纹、花卉纹、草叶纹及文字等。由唐及宋,瓦当装饰一改魏晋以来莲花纹为主导的面貌,出现多种瓦当主题纹样,特别是以宋代各式花卉纹的兴盛和文字瓦当的再次流...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唐宋时期瓦当的主题纹样有兽面纹、双凤纹、鸳鸯荷塘纹、莲花纹、花卉纹、草叶纹及文字等。由唐及宋,瓦当装饰一改魏晋以来莲花纹为主导的面貌,出现多种瓦当主题纹样,特别是以宋代各式花卉纹的兴盛和文字瓦当的再次流行,表现出生机勃勃、浪漫吉祥的时代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署遗址 唐宋瓦当 瓦当纹饰
原文传递
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青釉陶纪年铭文排水管道探析
16
作者 王志华 《文物天地》 2023年第11期86-91,共6页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在1995年至2009年的考古发掘中,陆续发现秦代、南越国、汉代至清代及民国时期各类遗迹。该遗址是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十国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核心区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地方官署所在地,是广州2000多年...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在1995年至2009年的考古发掘中,陆续发现秦代、南越国、汉代至清代及民国时期各类遗迹。该遗址是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十国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核心区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地方官署所在地,是广州2000多年来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和中国对外交往窗口的重要历史见证,对研究广州城建史、岭南早期开发史、秦汉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海上丝路开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针对遗址出土的一件南汉国时期刻划有纪年铭文的釉陶排水管道残件进行考察分析,考据南汉国王宫修筑情况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发展历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署遗址 南汉国 釉陶 纪年铭文 建筑构件
原文传递
南汉国一号宫殿发掘与初步复原
17
作者 胡建 《广州文博》 2023年第1期177-194,共18页
一、南汉国一号宫殿的发现2000年南越国宫署遗址试掘时发现南汉国宫殿(编号F14),受限的面积内有10个磉墩,并且对7号磉墩进行解剖[1]。2003年正式发掘南越国宫署遗址时,共发现了南汉国宫殿24个磉墩,实际应该是26个,其中2个位于邻居院墙... 一、南汉国一号宫殿的发现2000年南越国宫署遗址试掘时发现南汉国宫殿(编号F14),受限的面积内有10个磉墩,并且对7号磉墩进行解剖[1]。2003年正式发掘南越国宫署遗址时,共发现了南汉国宫殿24个磉墩,实际应该是26个,其中2个位于邻居院墙内未发掘;正式将原号F14更名为南汉国一号宫殿,宫殿的地面基本毁坏,仅有的磉墩分布是东西6列,南北6排。由磉墩的分布和排列可知南汉国一号宫殿为一个平面略近方形的大型台基式建筑,面阔和进深均为5间。在该宫殿南侧发现南北2列相对较小的磉墩,东西两侧各列4个,对称分布于宫殿前中轴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汉国 面阔 对称分布 中轴线 殿 南越国署遗址 发掘
原文传递
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探索与实践——以南越国宫署遗址为例
18
作者 詹小赛 《文物天地》 2023年第11期98-104,共7页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南方极具代表性的大遗址,自发掘以至开放展示以来,采取了多项保护利用工作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走向主动的规划性保护,由发掘初期简单粗放的现场保护走向日益精细的科技保护,由遗址本体保护走向整... 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南方极具代表性的大遗址,自发掘以至开放展示以来,采取了多项保护利用工作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从被动的抢救性保护走向主动的规划性保护,由发掘初期简单粗放的现场保护走向日益精细的科技保护,由遗址本体保护走向整体环境综合整治提升,由单一封闭的文物保护工程走向多元开放的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展示共享等,南越国宫署遗址多年来一系列的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工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署遗址 大遗址保护利用
原文传递
图片在遗址类展览中的作用——以“南越国宫署遗址——岭南两千年中心地”展览为例
19
作者 袁春霞 《客家文博》 2023年第4期64-70,共7页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是一座依托于南越国宫署遗址而建成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分为遗址现场展示和“岭南两千年中心地”的室内陈列展示两部分。“南越国宫署遗址——岭南两千年中心地”室内陈列应用423张图片与出土文... 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是一座依托于南越国宫署遗址而建成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分为遗址现场展示和“岭南两千年中心地”的室内陈列展示两部分。“南越国宫署遗址——岭南两千年中心地”室内陈列应用423张图片与出土文物相结合,对宫署遗址进行充分诠释、展示和宣传。文章从解读历史文化遗存、复活历史文化、讲述考古发掘史、活化展览等方面探讨图片在遗址类展览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越国署遗址 陈列展览 图片 作用
下载PDF
千年商都再出发
20
作者 余一 《收藏.拍卖》 2023年第5期24-47,共24页
沧海云帆,贸迁有无。自秦汉至今,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始终处于中国对外贸易、海上交通和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阵地。而“南海丨号”是宋代中国南部海域至印度洋国际贸易圈繁盛的重要见证,它与广州有着不解之缘。2022年7月,广东公布最... 沧海云帆,贸迁有无。自秦汉至今,广州这座千年商都始终处于中国对外贸易、海上交通和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沿阵地。而“南海丨号”是宋代中国南部海域至印度洋国际贸易圈繁盛的重要见证,它与广州有着不解之缘。2022年7月,广东公布最新考古发现,明确“南海1号”沉船部分酱釉罐与佛山南海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南越国宫署遗址新发现同出一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迁有无 海上交通 酱釉 南部海域 前沿阵地 对外贸易 南越国署遗址 文明交流互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