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 被引量:158
1
作者 孙笑侠 熊静波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6,共10页
职业主义要求法官像法律家那样思维,但是按照民主主义的要求,法官应该像民众那样思维,判决应当符合民意。在中国,传统法官采用平民化、大众式的思维方式,力求判决能够体现民众的意愿。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中国。而在法律职业发达的美... 职业主义要求法官像法律家那样思维,但是按照民主主义的要求,法官应该像民众那样思维,判决应当符合民意。在中国,传统法官采用平民化、大众式的思维方式,力求判决能够体现民众的意愿。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现代中国。而在法律职业发达的美国,法官在对民意的问题上既强调限制又强调开放,具有两面性。中美在判决与民意问题上的共性与差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 民意 法官思维
原文传递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65
2
作者 张建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4-48,共15页
认识论是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追求客观真实是刑事诉讼的主要目标之一。认识活动是判决的基础 ,构成了诉讼活动的主要内容 ,其中在审判阶段进行的证明活动的就是通过举证、辩论达到说服裁判者使之形成特定认识的活动。证据法的另一... 认识论是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追求客观真实是刑事诉讼的主要目标之一。认识活动是判决的基础 ,构成了诉讼活动的主要内容 ,其中在审判阶段进行的证明活动的就是通过举证、辩论达到说服裁判者使之形成特定认识的活动。证据法的另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法律价值及其平衡、选择理论。本文批驳了贬低诉讼中认识活动的意义和将认识论摈除于证据法学理论基础的观点 ,对于证据规则的工具价值进行了正面阐述 ,并对于马克斯·韦伯的“形式理性”的概念进行了诠解 ,同时提出了证据法价值的多元论观点 ,指出对于存在冲突的法律价值应依特定的标准进行权衡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法学 法律价值 法价值 诉讼活动 裁判者 判决 客观真实 理论基础 观点 证明
下载PDF
行政协议案件的审理和判决规则 被引量:72
3
作者 梁凤云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9,172-173,共13页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协议不局限于行政诉讼法例示性的规定。行政机关对相对人不履行协议的,可以通过行政非诉执行程序解决。行政协议案件应当同时适用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针对行政协议中行政机关的违法或者违约行为,人...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协议不局限于行政诉讼法例示性的规定。行政机关对相对人不履行协议的,可以通过行政非诉执行程序解决。行政协议案件应当同时适用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针对行政协议中行政机关的违法或者违约行为,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相应的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 范围 非诉行政执行 法律适用 判决
原文传递
民事保全程序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59
4
作者 李仕春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74,共32页
“假扣押、假处分,系为迅速救济国民权利之重要制度。”保全债权人的利益,有效地使判决得以执行是全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之法律思想,已经由传统之事后损害赔偿制裁之救济方法,进入以事前预防损害及实现权利之保护措施... “假扣押、假处分,系为迅速救济国民权利之重要制度。”保全债权人的利益,有效地使判决得以执行是全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问题。“现代社会之法律思想,已经由传统之事后损害赔偿制裁之救济方法,进入以事前预防损害及实现权利之保护措施。”民事保全具有弥补诉讼事后救济不足的功能,无论是追溯到罗马法时期的占有令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 保全 事后救济 救济方法 罗马法 权利 判决 占有 损害赔偿 制裁
原文传递
论审判公开 被引量:43
5
作者 程味秋 周士敏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3-41,共9页
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审判公开原则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代主要国家实施这一原则的立法概况。文章认为,审判公开原则的意义在于体现社会对审判活动的民主监督,保障审判的公正性和平等性;文章针对我国的刑事审判程序立法,探讨了切实体... 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审判公开原则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代主要国家实施这一原则的立法概况。文章认为,审判公开原则的意义在于体现社会对审判活动的民主监督,保障审判的公正性和平等性;文章针对我国的刑事审判程序立法,探讨了切实体现审判公开原则的立法和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公开原则 法院 判决
原文传递
P2P软件提供者的帮助侵权责任——美国最高法院Grokster案判决评析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迁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05年第9期52-56,共5页
2005年6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对争论已久的MGM Studios Inc v Grokster Ltd案做出了判决。最高法院清楚地指出:“索尼案”所确立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标准不是判断法律责任的唯一依据;只要能够证明产品提供者具有引诱他人侵犯版权的意... 2005年6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对争论已久的MGM Studios Inc v Grokster Ltd案做出了判决。最高法院清楚地指出:“索尼案”所确立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标准不是判断法律责任的唯一依据;只要能够证明产品提供者具有引诱他人侵犯版权的意图,仍然可以认定“帮助侵权责任”。这样,自“分散式P2P技术”问世以来,围绕着P2P 软件提供者法律责任的争议终于划上了句号。而21年来有关“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标准的适用范围也得到了最终的澄清。该判决是自1984年索尼案以来,影响面最广、也是最引人关注的判决之一。本刊在上期刊登了《“积极诱导规则”——从Grosker案看P2P侵权的新标准》一文后,本期继续推出《P2P软件提供者的帮助侵权责任——美国最高法院Grokster案判决评析》,该文更加全面的介绍该案的背景、影响、意义,希望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该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KSTER案 P2P软件 侵权责任 最高法院 提供者 判决 美国 法律责任 P2P技术
下载PDF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 被引量:24
7
作者 沈木珠 《河北法学》 2002年第2期15-19,共5页
全国首例电子邮件作为判决依据的案例 ,把电子证据法律效力的讨论推上一个新的阶梯 ,然而意见相左 ,殊难统一 ,其间涉及证据的效力、属性及立法、司法等问题。本文意见与该讨论的两种主要观点不尽相同。在论述“法有缺陷”情况下法院不... 全国首例电子邮件作为判决依据的案例 ,把电子证据法律效力的讨论推上一个新的阶梯 ,然而意见相左 ,殊难统一 ,其间涉及证据的效力、属性及立法、司法等问题。本文意见与该讨论的两种主要观点不尽相同。在论述“法有缺陷”情况下法院不能对“他法”作“扩张”的基础上 ,提出电子证据有赖于法律赋予的论点 ;同时 ,论证电子证据既非“书面”也不“间接”的特性 ,分析当前引起争议的三种原因 ;最后 ,对《电子商务示范法》中为人忽视的一些问题作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证据 法律效力 《电子商务示范法》 判决 司法 法院 立法 下法 论点 观点
下载PDF
民事再审程序的价值取向与申请再审程序的完善 被引量:34
8
作者 江伟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9,共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民事再审程序做了一些规定,但仍停留在审判监督程序的层面。由于立法者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价值取向和理念等的理解存在偏差,以致在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模式和具体程序的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而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虽然对民事再审程序做了一些规定,但仍停留在审判监督程序的层面。由于立法者对民事再审程序的概念、价值取向和理念等的理解存在偏差,以致在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模式和具体程序的设计上存在重大缺陷,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事再审程序纠错功能的发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益加强,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也逐渐成为我国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丰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指导立法、司法实践,本刊特邀国内民事诉讼法学界的6位知名专家对民事再审制度的概念、价值取向、理念、立法模式以及程序设计等问题进行笔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再审程序 价值取向 申请再审权 当事人 民事诉讼 判决 信赖度 不满 法院 局性
原文传递
构造与出路:中国法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 被引量:41
9
作者 韩世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4-116,207,共14页
中国《合同法》一般性地承认了同时履行抗辩权,其发生虽不要求履行障碍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其行使却须受诚信原则的支配。对于履行期自始不同,而后履行一方债务亦届履行期场合能否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存在法律漏洞,解释上宜有条件地... 中国《合同法》一般性地承认了同时履行抗辩权,其发生虽不要求履行障碍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其行使却须受诚信原则的支配。对于履行期自始不同,而后履行一方债务亦届履行期场合能否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存在法律漏洞,解释上宜有条件地肯定同时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宜区分存在的效力与行使的效力,在履行迟延问题上,对于同时履行抗辩权宜采存在效果说。针对不完全履行场合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合同法》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同时履行抗辩权具有诉讼经济的功能,但中国民事诉讼法欠缺“同时履行的判决”方式,从而构成影响该抗辩权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履行抗辩权 中国法 《合同法》 构造 民事诉讼法 诚信原则 法律漏洞 诉讼经济 重要因素 功能发挥 履行期 一般性 有条件 效力 灵活性 行使 区分 判决
原文传递
判决执行力主体范围的扩张——以实体权利转让与执行权利的获得为中心 被引量:44
10
作者 张卫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88,共8页
通过诉讼程序已经得以确定的实体权利在执行开始前以及执行程序中,能否在权利人将其权利转让给受让人后,使受让人因此而获得执行申请权以及其他执行权利,这是一个司法实践中有争议的问题。应当说,受让人在获得实体权利的情况下,就享有... 通过诉讼程序已经得以确定的实体权利在执行开始前以及执行程序中,能否在权利人将其权利转让给受让人后,使受让人因此而获得执行申请权以及其他执行权利,这是一个司法实践中有争议的问题。应当说,受让人在获得实体权利的情况下,就享有相应的程序权利。这种程序权利的获得是基于实体权利主体的变更,而非程序权利的转让。它是执行力主体范围扩张其权利主体变更后,应采取措施保证强制执行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 执行力 主体范围
下载PDF
论中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建立 被引量:30
11
作者 白雅丽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0-167,共8页
我国《行政诉讼法》明文规定了“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并且对行政机关与公民的和解也未作规定,然而实践中和解普遍存在。行政诉讼和解存在的有力依据为:现代公共行政已从权力中心走向服务中心和行政裁量权的广泛存在。和解是不同... 我国《行政诉讼法》明文规定了“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并且对行政机关与公民的和解也未作规定,然而实践中和解普遍存在。行政诉讼和解存在的有力依据为:现代公共行政已从权力中心走向服务中心和行政裁量权的广泛存在。和解是不同于判决和撤诉的一种独立的诉讼制度,与法治原则并不矛盾。它体现了当事人的主体性,并能够促使新的行政活动方式产生。在中国语境之下,未来《行政诉讼法》应建立和解而非调解制度才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和解 裁量权 判决 调解
下载PDF
司法之根本:最后的审判抑或最好的审判?——对我国再审制度的再审视 被引量:35
12
作者 何兵 潘剑锋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7-426,共10页
关键词 再审制度 判决 审判 司法 适用法律 事实认定 有错必纠 裁判 中国 目的
原文传递
“宪法司法化”是宪法学的理论误区 被引量:41
13
作者 许崇德 郑贤君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65,共6页
在备受关注和引起争议的山东省齐玉苓诉陈晓琪侵权一案中,源自宪法学界的“宪法司法化”这一提法首次被司法实践部门接受,被用来从理论上认定最高法院对该案的批复及以此作为判决依据的性质,造成了宪法学原理中的许多混乱。……
关键词 宪法学 宪法司法化 最高法院 判决 司法实践 侵权 认定 陈晓 部门 山东省
原文传递
探析公司隐名投资的现状与规范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公司隐名投资是一个存在范围极广却很少有法律明文规定的领域,故而对公司隐名投资的讨论也相对甚少。法院对于如何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已困惑多年,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法。碰到这类问题的法院只能自行摸索,个案判决的思路和所援引... 公司隐名投资是一个存在范围极广却很少有法律明文规定的领域,故而对公司隐名投资的讨论也相对甚少。法院对于如何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已困惑多年,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法。碰到这类问题的法院只能自行摸索,个案判决的思路和所援引依据相去甚远,影响了我国司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本文从我国隐名投资的司法现状入手,从大量的案例中分析了隐名投资的成因和解决的思路,对隐名投资的概念及其与隐名合伙的区别作了界定,最后对我国公司法在这方面的修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 司法现状 隐名合伙 判决 公司法 中国 范围 法律 案例 依据
下载PDF
论判决的公众认同 被引量:36
15
作者 谢新竹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7,共6页
人与社会存在的固有事实与本来逻辑显示,法律的存在是以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前提和疆域的,法治的生成与运作必然依赖于现实的具体生活场景。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受社会分工和知识专门化的影响。司法裁判逐渐呈现出裁判主体的... 人与社会存在的固有事实与本来逻辑显示,法律的存在是以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前提和疆域的,法治的生成与运作必然依赖于现实的具体生活场景。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受社会分工和知识专门化的影响。司法裁判逐渐呈现出裁判主体的精英化和裁判过程的程序化与理性化趋势。司法规则系统内部的自我逻辑演绎已经独立于作为法律初始来源的生活世界的逻辑.无论是作为职业行话的法言法语。还是司法职业群体独特的思维方式、推理技巧及解释方法.都开始与生活世界的行事方式和价值观念相脱离,呈现出所谓“抽离化”的面相。法官依据严格的裁判规则作出的判决。似乎成为生活世界普通公众看不懂和不能理解的东西,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判决成了其受众的陌生物。在这种情况下.判决的公众认同作为一个问题便产生了:司法裁判如何既能取得一种普遍的共识性认同,又能为其自我实现留下足够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认同 判决 日常生活世界 司法裁判 职业群体 社会存在 现实的人 生活场景
原文传递
关于“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几点法理思考 被引量:32
16
作者 秦前红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19,共7页
“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在实体判决和程序适用上都有严重瑕疵 ,该案突显了我国现行司法解释体制的弊端。宪法是公法的提法有历史的合理性和现实的积极意义 ,以宪法的司法适用为借口 ,让宪法全面介入纯属公民私域的民事争议 ,隐含着巨大的... “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在实体判决和程序适用上都有严重瑕疵 ,该案突显了我国现行司法解释体制的弊端。宪法是公法的提法有历史的合理性和现实的积极意义 ,以宪法的司法适用为借口 ,让宪法全面介入纯属公民私域的民事争议 ,隐含着巨大的社会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司法化 法理思考 民事争议 公法 判决 司法适用 公民 私域 实体 现实
原文传递
诉讼诈骗行为的定性及相关问题探究——从诈骗罪之行为结构的考察出发 被引量:28
17
作者 于改之 周玉华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88,共10页
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提起虚假的民事诉讼为手段,利用法院的错误判决,骗取他人财产或免除自己的债务,数额较大的行为。诉讼诈骗行为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特征,应以诈骗罪论处。
关键词 诈骗行为 诈骗罪 行为结构 问题探究 相关 定性 民事诉讼 数额较大 构成特征 行为人 判决 法院 财产
原文传递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法定赔偿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永明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76-178,共3页
关键词 法定赔偿 侵权人 《著作权法》 判决 知识产权侵权 人民法院 侵权行为 商标 新制度 规定
原文传递
美国产品责任法中的惩罚性赔偿 被引量:28
19
作者 董春华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9-110,共12页
关键词 惩罚性赔偿 产品责任法 美国产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实际损害 责任危机 原告 判决
原文传递
论刑事缺席审判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明 王峥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年第1期71-76,共6页
审判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定纷止争 ,使社会关系保持一种稳定。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缺席审判 ,使得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逃跑、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等情形的诉讼处于一种中止或终止状态。然而 ,诉讼中赃款、赃物的处理、被... 审判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定纷止争 ,使社会关系保持一种稳定。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明确规定缺席审判 ,使得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逃跑、丧失诉讼行为能力等情形的诉讼处于一种中止或终止状态。然而 ,诉讼中赃款、赃物的处理、被害人的赔偿请求、被告人财产刑的判决都无法实现。因此 ,有必要设计科学的刑事缺席审判程序 ,以保证刑事审判全方位地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席审判 刑事审判 被告人 财产刑 赔偿请求 诉讼行为能力 赃款 被害人 赃物 判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