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之根本:最后的审判抑或最好的审判?——对我国再审制度的再审视
被引量:35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7-426,共10页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参考文献28
-
1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641.
-
2.《中国法律年鉴》[M].中国法律年鉴社,1998年版.第1238—1243页. 被引量:46
-
3曹守晔.论民事诉讼第二审程序的改革[J].人民司法,1999,0(3):4-5. 被引量:2
-
4任建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1998年3月10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被引量:1
-
5张思卿.“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1998年3月10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被引量:1
-
6《中国检察年鉴》(1997),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 被引量:1
-
7高简新.“8年抗诉16298件—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成绩斐然”,《法制日报》,1998年11月11日. 被引量:1
-
8《人民政协报》,1998年8月8日[J].中外法学,1998,. 被引量:1
-
9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1997年第6次印刷).第289-290、218页. 被引量:21
-
10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被引量:31
二级参考文献49
-
1FToschi. 被引量:30
-
2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1971. 被引量:11
-
3Lawrence M Friedman.A History of American Law,1985. 被引量:4
-
4David E Aptei.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1985. 被引量:1
-
5MKucharska et al. 被引量:37
-
6Frank K.Upham.Law and Social Change in Postwar Japan,1987. 被引量:1
-
7Joseph A Schumpeter.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1976. 被引量:1
-
8Morton J Horwitz.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law,1977. 被引量:2
-
9Charles A Miller.The Forest of Due Process of Law: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TraditionDue Process(NOMOS XVIII),1977. 被引量:2
-
10Cover, R.M,&Fiss, O.M,&. Resnik,J.Procedure,198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935
-
1尹力.现代商事调解兴起探源[J].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4,7(1):454-467.
-
2陈金钊.返回拟制探寻法思维的逻辑起点[J].学术月刊,2021(1):117-129. 被引量:8
-
3樊卓昊.司法调解:基层法律意识形塑——以一起车辆租赁合同纠纷案为例[J].湘江青年法学,2022(1):188-201.
-
4高帆.调解员特征与调解成功率相关关系研究——基于一种可解释机器学习方法[J].商事仲裁与调解,2023(6):55-71.
-
5泮伟江.论现代法律系统运作的二值代码性[J].环球法律评论,2023,45(4):56-72.
-
6张鑫,宋进,彭诗傲.允许抑或禁止:外卖进校的法律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9):68-69. 被引量:2
-
7白冰.论法官惩戒主体的中立性——以中立性的双重内涵为切入点[J].法商研究,2021(1):122-136. 被引量:5
-
8崔玮.被追诉人权利保障机制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以认罪认罚案件为中心[J].北方法学,2022,16(3):109-120. 被引量:7
-
9胡冰兵,刘磊.宪法程序价值之考量[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2-14. 被引量:1
-
10王梓.试论民事审判两审终审制的改革[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87-89.
同被引文献383
-
1易延友.论人民法院不得启动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J].政治与法律,2023(5):145-159. 被引量:3
-
2陈兴良.轻罪治理的理论思考[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3):3-18. 被引量:86
-
3赵兴洪.酌定不起诉的时代命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2):74-90. 被引量:36
-
4付新华.个人信息权的权利证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7(5):123-140. 被引量:61
-
5刘叶深.为新兴权利辩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7(5):82-103. 被引量:19
-
6许恋天.消费者网络评价权的配置法理与立法表达[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3):147-166. 被引量:22
-
7陈景辉.权利可能新兴吗?——新兴权利的两个命题及其批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3):90-110. 被引量:33
-
8吴宗宪,燕永辉.微罪的概念补正与现实批判[J].河北法学,2023,41(2):28-46. 被引量:16
-
9杨福忠,姚凤梅.人工智能赋能社会治理之维度及风险法律防治[J].河北法学,2022,40(11):89-102. 被引量:14
-
10李超.论消费者评价权[J].河北法学,2021(5):154-170.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35
-
1汪习根,桂晓伟.和谐司法六论[J].长白学刊,2008(1):68-73. 被引量:1
-
2曹也汝.略论再审程序的独立价值[J].金陵法律评论,2007(1):108-116. 被引量:3
-
3张金波,靳晓.刑事诉讼审级制度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3,15(2):56-58.
-
4罗淼.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消费导刊,2008,0(14):133-134. 被引量:2
-
5胡肖华,倪洪涛.行政诉讼再审制度的检讨与改造[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8(4):22-25. 被引量:5
-
6陈海平,裴永新.刑事再审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1):37-41. 被引量:1
-
7朱在召.试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6):42-45. 被引量:3
-
8高一飞,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再审制度改革之“老调重弹”[J].时代法学,2005,3(3):45-50. 被引量:1
-
9汪习根,孙国东.中国现代司法理念的理性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6(1):80-85. 被引量:4
-
10陈冰,谭甄.建立再审之诉制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关于《广东省法院再审诉讼暂行规定》制定和实施情况的实证分析[J].法律适用,2006(7):14-1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21
-
1贾丽萍.数据知识产权的权利证成与规则展开[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4):205-224.
-
2张硕.行政诉讼中的裁判事实如何生成?——基于事实认知层次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4):103-120. 被引量:5
-
3张亮,黄茂醌.我国民事审判重心全面下沉的体系性应对[J].河北法学,2022,40(7):149-168. 被引量:3
-
4黄士元.我国刑事法律审的缺失和重建[J].金陵法律评论,2007(1):43-50.
-
5林辛建.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完善[J].职大学报,2006(2):91-93. 被引量:1
-
6周永军.公共政策的法律理解与司法运用[J].金陵法律评论,2012(1):44-52. 被引量:5
-
7林喜芬.我国刑事审级制度功能考辩与变迁改良[J].东方法学,2009(5):49-67. 被引量:8
-
8吴锋.现行民事行政抗诉模式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法学,2008,22(S1):76-80. 被引量:2
-
9陈玲.浅议我国民事再审启动主体制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5):75-76.
-
10常怡,黄娟.传统与现实之间[J].法学研究,2004,26(4):81-91. 被引量:9
-
1李瑞霞.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几个问题的探讨[J].宁夏党校学报,2001,3(S1):104-106.
-
2黄光裕:“问题首富”等待最后的审判[J].中国总会计师,2009(12):9-9.
-
3王少明.对我国法官制度现状的几点思考[J].魅力中国,2011(11):145-146. 被引量:3
-
4孟理想.从许霆案背后透视中美司法制度及法官文化的差异[J].法制与社会,2008(9). 被引量:1
-
5安孝荣.行政诉讼中设立特别程序之我见[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1):52-52.
-
6周永军.重新审视发回重审制度[J].律师世界,2002(11):39-41. 被引量:27
-
7纳道什.彼特,余泽民.最后的审判[J].世界文学,2016(4):78-104.
-
8单庆.反腐败:全党的要求 人民的呼声——中纪委二次全会采访札记[J].党建,1993(10):6-7.
-
9黄书高.接待保障工作应把握三个环节[J].政工导刊,2006(12):62-62.
-
10蒋克伦.关于反腐败问题[J].理论建设,1995,11(2):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