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加强公安客体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康大民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130-137,共8页
在公安学领域中对公安客体的研究十分薄弱,应特别加强。加强公安客体研究是做好公安工作和发展公安学的需要。将主体与客体的研究结合起来是科学认识论的通则。从广义上加强公安客体研究,才能适应公安工作的惩罚、保护、管理和福利职... 在公安学领域中对公安客体的研究十分薄弱,应特别加强。加强公安客体研究是做好公安工作和发展公安学的需要。将主体与客体的研究结合起来是科学认识论的通则。从广义上加强公安客体研究,才能适应公安工作的惩罚、保护、管理和福利职能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研究公安惩罚客体、公安维护客体、公安管理客体和公安救助客体。特别加强公安维护客体的研究是当前的国际性趋势。生命基因的研究启发我们在公安客体研究方面要无止境地探幽索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 公安客体 公安主体 警务
下载PDF
公安学基础理论新体系设想──兼谈警察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被引量:5
2
作者 魏东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6,共6页
上篇 对传统理论的质疑 在我国,尽管公安保卫工作“实际已被当作一项专门学问对待”发端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公安学基础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17页),但将公安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则始于党的十一... 上篇 对传统理论的质疑 在我国,尽管公安保卫工作“实际已被当作一项专门学问对待”发端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公安学基础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17页),但将公安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则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同时开始了公安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十多年来,对公安学基础理论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既有许多专题论文发表,又有许多部教科书和专著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 公安主体 公安行为 基础理论 公安客体 人民群众 安机关 公安系统 国家安全 警察学
下载PDF
加强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缪世淮 《上海公安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6-19,共4页
我国人民公安保卫工作有很长的历史。各个历史时期都对公安保卫工作的经验(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进行过认真的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借以指导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安工作成果。但是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必须有本门... 我国人民公安保卫工作有很长的历史。各个历史时期都对公安保卫工作的经验(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进行过认真的总结,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借以指导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安工作成果。但是任何一门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必须有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公安学也是如此。最近十多年来,对公安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对公安学基础理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既有《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专著的问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 公安工作 人民公安 公安实践 理论体系 保卫工作 中国警察学会 公安理论 公安客体 公安战线
下载PDF
登上理论体系台阶的一本好教材——《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评介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万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5期79-80,共2页
《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一书的出版,使公安学科基础理论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本书是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关键词 公安 基础理论研究 理论体系 公安客体 经验体系 公安工作 公安主体 公安领导干部 科学基金 基本关系
下载PDF
论公安现象的史源(下) 被引量:1
5
作者 康大民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公安客体 警察行为 公安主体 客体 警察史 私有财产权 史源 管理客体 刑事司法行为 保护客体
原文传递
建立公安学基础理论新体系——兼谈警察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被引量:1
6
作者 魏东 《政法学刊》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6-21,共6页
上篇 对传统理论的质疑在我国,尽管公安保卫工作“被当作一项专门学问对待”发端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但将公安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则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多年来,对公安学基础理论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 上篇 对传统理论的质疑在我国,尽管公安保卫工作“被当作一项专门学问对待”发端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但将公安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则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十多年来,对公安学基础理论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既有许多专题论文发表,又有许多部教科书和专著出版.尤其是近期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更代表了我国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水平,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H型理论模式”,提出了公安主体、公安客体(又分为第一客体、第二客体)的概念体系,形成了以公安客体为一方,公安主体为一方,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为联结点的理论模式.图示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 公安主体 公安行为 公安客体 基础理论 警察学 人民群众 安机关 国家安全 公安系统
原文传递
“双低”现象亟须改革公安财政制度 被引量:1
7
作者 康大民 《人民公安》 2003年第21期25-27,共3页
与国际警界相比,中国公安存在着“双低”现象——警察与人口数的比例低,“皇粮”低。大家熟知的数字表明,不是一般的低,而是很低;不是一时的低,而是长久的低。长期以来,许多民警一幕幕动人心魄的英雄活剧是在这样“营养不良”+“超负荷... 与国际警界相比,中国公安存在着“双低”现象——警察与人口数的比例低,“皇粮”低。大家熟知的数字表明,不是一般的低,而是很低;不是一时的低,而是长久的低。长期以来,许多民警一幕幕动人心魄的英雄活剧是在这样“营养不良”+“超负荷”状态下演出的。“双低”汇总起来就是公安经费投入低。这是中国公安的落后现象。我们提出了要建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 公安客体 公安效益 公安工作 公安经费 警察 与时俱进 公安主体 地方财政 国民经济
原文传递
论公安现象的史源(上) 被引量:3
8
作者 康大民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1998年第5期6-9,共4页
康大民教授是我国公安学基础理论学科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年来,为繁荣我国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丰富该学科的内容,康教授老骥伏枥,呕心沥血,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备受年轻学者们的尊敬。这篇长这1.6万余字的力作... 康大民教授是我国公安学基础理论学科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近年来,为繁荣我国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丰富该学科的内容,康教授老骥伏枥,呕心沥血,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备受年轻学者们的尊敬。这篇长这1.6万余字的力作,不仅有大量、丰富、详实的史料。而且有许多创新的观点,还包含着作者的热情、激情。康教授把它赐给本科独家发表,在此,本刊衷心感谢康教授的关心、支持,并相信读者朋友一定能从该作中有所思,有所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行为 公共权力 恩格斯 氏族社会 国家权力机关 法律 氏族制度 氏族组织 国家意志 公安客体
原文传递
公安主体与公安客体的博弈论初步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正华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57-59,共3页
博弈论是描述和研究行为者之间策略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一种策略理论,它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公安主体与公安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博弈。博弈论的引入,有助于公安工作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经济分析。
关键词 博弈论 公安主体 公安客体 公安机关
下载PDF
公安科学方法论初探
10
作者 林中浩 《净月学刊》 1998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公安认识活动中,作为认识主体的警察,必须同认识客体的公安工作对象发生能动的反映关系。在这种反映过程中。
关键词 科学方法论 公安科学 公安领域 公安工作 认识方法 公安客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活动 哲学方法 认识主体
下载PDF
中西警察学研究的比较与趋同
11
作者 孙中华 梁辉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84-89,共6页
中国人在引进西方警察科学时不仅改进了我国的警察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警察队伍;更深化了警察学的理论研究,创造了警察学和Policeology。随着我国警察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也为了实现警察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升华,使之具有更... 中国人在引进西方警察科学时不仅改进了我国的警察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警察队伍;更深化了警察学的理论研究,创造了警察学和Policeology。随着我国警察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也为了实现警察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升华,使之具有更为广泛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多的警察学研究者提出创建独立的警察学大学科,但是,中国警察学毕竟不同于西方的警察学。那么,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借鉴西方警察学研究的成果,我国的警察学大学科的建设应走向何方?对中西方警察学的研究予以比较,将能借鉴西方警察学研究的优点,回避其缺陷,发挥我国警察学研究的优势,并且探索出我国警察学建设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学 中国 外国 警察文化 警察理论 全安主体 公安客体 公安政策
下载PDF
社会转型期广东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基本问题
12
作者 周茜蓉 《政法学刊》 2006年第2期85-93,共9页
实现广东公安工作现代化必须研究广东公安工作的基本问题。广东公安工作现代化转型的基本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问题是,广东公安工作开展所处的环境所是,即公安治理对象或公安客体问题。它确立社会治安治理的对象,使公安工作... 实现广东公安工作现代化必须研究广东公安工作的基本问题。广东公安工作现代化转型的基本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基本问题:第一问题是,广东公安工作开展所处的环境所是,即公安治理对象或公安客体问题。它确立社会治安治理的对象,使公安工作有的放矢。第二问题是,公安工作得以开展的主体条件,即公安主体问题。它确立社会治安治理主体的职能、结构、运行模式、管理模式和观念支持。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推进,共同促成公安工作现代化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公安现代化 公安现代化客体 公安现代化主体
原文传递
浅析公安主客体之间的平衡关系
13
作者 王利斌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1999年第5期34-35,共2页
平衡与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任何事物的矛盾在力的表现上,都是平衡与不平衡两种状态.公安主体与第一客体在力量对比上呈整体的平衡态势.公安主体与公安第二客体之间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基础上也必须保持一定平衡关系.... 平衡与不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任何事物的矛盾在力的表现上,都是平衡与不平衡两种状态.公安主体与第一客体在力量对比上呈整体的平衡态势.公安主体与公安第二客体之间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基础上也必须保持一定平衡关系.公安主体内部也存在许多平衡问题.认识和研究公安主客体中的这些平衡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好公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主体 公安第一客体 第二客体 平衡
下载PDF
公安交通管理客体及其特性分析
14
作者 蔡果 《辽宁警专学报》 2000年第2期42-44,共3页
运用公安学基础理论,结合公安交通管理实际,对交通管理客体的含义、内容及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公安交通管理客体工作的切入点应当放在对全民的现代交通意识教育上,要激发第二客体对第一客体的防范和斗争意识,防止第二客体向第一... 运用公安学基础理论,结合公安交通管理实际,对交通管理客体的含义、内容及特性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公安交通管理客体工作的切入点应当放在对全民的现代交通意识教育上,要激发第二客体对第一客体的防范和斗争意识,防止第二客体向第一客体的转化,使人们自觉地起来维护交通秩序和治安秩序的重要交通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交通管理客体 公安 交通意识教育 中国 管理措施
下载PDF
“知彼知己”与对公安主客体关系的把握
15
作者 李涛 刘汉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27-30,共4页
公安主体、公安第一客体、公安第二客体这三者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公安关系有机整体,深刻认识公安主客体关系的实质及内涵,运用孙子“知彼知己” 的认识论方法,从全面、发展和比较的角度来完整把握公安主客体的关系,是搞好公安工作的理... 公安主体、公安第一客体、公安第二客体这三者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公安关系有机整体,深刻认识公安主客体关系的实质及内涵,运用孙子“知彼知己” 的认识论方法,从全面、发展和比较的角度来完整把握公安主客体的关系,是搞好公安工作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 知彼知己 公安客体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