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污染环境罪规制模式反思
被引量:
5
1
作者
倪传洲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7-24,共8页
尽管《刑法修正案(八)》降低了污染环境罪的入罪门槛,但仍然采用事后处罚的传统规制模式,这种规制模式具有滞后性。污染环境罪的危害具有扩散性、隐蔽性、难以恢复性、隐型恶化性等特点,侵害的法益不限于特定法益,往往危及人类命运共同...
尽管《刑法修正案(八)》降低了污染环境罪的入罪门槛,但仍然采用事后处罚的传统规制模式,这种规制模式具有滞后性。污染环境罪的危害具有扩散性、隐蔽性、难以恢复性、隐型恶化性等特点,侵害的法益不限于特定法益,往往危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不难发现传统事后惩罚的规制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规制污染环境罪的需要。国外污染环境罪的治理理念与规制模式启示我们,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不能僵化地固守刑法谦抑原则,而应必须正视现实,用法益保护早期化的规制模式替代污染环境罪中的事后惩罚规制模式。在具体规制时宜采用三个层次规制污染环境罪,即对环境危险犯,刑法应配置较低的法定性;对环境实害犯,应配置较重的法定刑,并增加环境修复附加刑;在对人身财产、环境造成损害和污染,并对人类利益造成侵害时,应按照结果加重犯的处罚规则予以加重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人类命运共同体
保护
早期
化
规制模式
原文传递
危险社会与刑法谦抑原则
被引量:
80
2
作者
马克昌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共5页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危险,因而现代社会被称为危险社会。在这里,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法益,法益保护早期化的刑法应运而生。谦抑原则是近代刑法的根本原则,其内容有三,即刑法的补充...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危险,因而现代社会被称为危险社会。在这里,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法益,法益保护早期化的刑法应运而生。谦抑原则是近代刑法的根本原则,其内容有三,即刑法的补充性、片断性和宽容性。危险社会的刑法应当采用谦抑的法益保护早期化原则,以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社会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刑法谦抑原则
原文传递
污染环境罪法益保护早期化之展开——兼与刘艳红教授商榷
被引量:
48
3
作者
黄旭巍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4-151,共8页
污染环境罪是情节犯,环境安全本身即为其保护法益,该罪的立法与司法充分体现了法益保护的早期化。法益保护早期化并非建构于风险刑法理论之上,能够有效治理污染环境犯罪;污染环境罪法益保护的早期化以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为依据...
污染环境罪是情节犯,环境安全本身即为其保护法益,该罪的立法与司法充分体现了法益保护的早期化。法益保护早期化并非建构于风险刑法理论之上,能够有效治理污染环境犯罪;污染环境罪法益保护的早期化以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为依据,不存在消解法益概念的问题;刑法谦抑主义不等于绝对地反对犯罪化,污染环境罪法益保护的早期化兼顾了人权保障,符合谦抑性的要求。成立污染环境罪要求故意侵害环境安全法益,但对侵害传统法益只需具有预见可能性;该罪法益保护的早期化决定了其责任形式只能是故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主义
责任形式
原文传递
风险社会的刑法调适——以危险犯的扩张为视角
被引量:
17
4
作者
郭浩
李兰英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128,共8页
风险社会的实质是人类在从现代技术手段获益的同时,却无法完全掌控这些手段,陷入对自身行为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无法预测与控制的境地。风险社会的风险源于人的决策与行为,因此,如何有效管控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规避与控制各种潜在风险,成...
风险社会的实质是人类在从现代技术手段获益的同时,却无法完全掌控这些手段,陷入对自身行为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无法预测与控制的境地。风险社会的风险源于人的决策与行为,因此,如何有效管控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规避与控制各种潜在风险,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作为社会调控最后手段的刑法也必须针对当前的风险状况及时做出回应。现行刑法基于传统的以实害犯为主的立法模式,无法有效地规制各种风险行为。危险犯的立法设计,特别是抽象危险犯的设置,能够将刑法的保护防线提前,从而达成法益保护的早期化,有利于对社会共同体的安全保障,是应对风险行为的有效处置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行为规制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抽象危险犯
原文传递
刑法修正案(十一)修订污染环境罪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7
5
作者
王秀梅
戴小强
《人民检察》
2021年第7期53-58,共6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污染环境罪作出了重要修订。此次修订沿袭了刑法修正案(八)以来,污染环境罪呈现的法益保护早期化、惩罚严厉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有宪法和环境政策基础、现实基础与哲学基础作为支撑。...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污染环境罪作出了重要修订。此次修订沿袭了刑法修正案(八)以来,污染环境罪呈现的法益保护早期化、惩罚严厉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有宪法和环境政策基础、现实基础与哲学基础作为支撑。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为生态环境、公共安全与国家的环境保护制度。准确适用污染环境罪,不仅要正确理解污染环境罪的相关规定,而且要重视和强化污染环境罪与其他部门法的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
污染环境罪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惩罚严厉
化
原文传递
英美刑法共谋罪规则之价值述评
被引量:
2
6
作者
林俊辉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允许政府在不法协议达成之时提前介入国民生活,能实现法益保护极为早期化的目标。要求共谋者对其他共同共谋者为了推进共谋目标而实施的所有可以合理预见的实体犯罪承担替代责任,能威慑他人不参与犯罪共谋,并发挥策反和提取情报的功能,...
允许政府在不法协议达成之时提前介入国民生活,能实现法益保护极为早期化的目标。要求共谋者对其他共同共谋者为了推进共谋目标而实施的所有可以合理预见的实体犯罪承担替代责任,能威慑他人不参与犯罪共谋,并发挥策反和提取情报的功能,有助于打击、分化和瓦解群体犯罪特别是精密化的有组织犯罪。赋予政府追诉实体犯罪时所不具有的诸多程序优势以追诉共谋罪,政府能积极运用共谋罪程序规则灵活地进行犯罪追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谋罪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替代责任
有组织犯罪
抽象危险犯
原文传递
日本“部分修改刑法”对我国刑事立法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
1
7
作者
于阳
《理论界》
2011年第10期58-59,共2页
近二十年间,日本已从刑事立法的稳定化转向了刑事立法的活性化,同时出现了刑法保护趋于早期化、刑罚处罚趋于重罚化的发展趋向。当前,我国应当既要借鉴日本刑事立法的成功经验,又要着眼于自身国情,以此对我国的刑事立法活动有所助益。
关键词
刑事立法
稳定
化
与活性
化
刑法
保护
早期
化
刑事处罚重罚
化
原文传递
论英美刑法共谋罪规则适用的潜在风险
被引量:
1
8
作者
林俊辉
张淑芳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5-113,共9页
共谋罪是指两人以上为实施不法行为而达成协议(agreement)的行为,或者为使用不法手段实现合法目的而达成协议的行为。以处罚不法协议为重点的共谋罪规则,对政府而言具有处罚早期化、多重性和宽泛化的追诉优势,对于提前保护法益,扼杀对...
共谋罪是指两人以上为实施不法行为而达成协议(agreement)的行为,或者为使用不法手段实现合法目的而达成协议的行为。以处罚不法协议为重点的共谋罪规则,对政府而言具有处罚早期化、多重性和宽泛化的追诉优势,对于提前保护法益,扼杀对社会共同体产生重大危险的群体犯罪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共谋罪规则的适用,可能产生处罚扩大化、处罚对象模糊化、共谋者责任无限化、追诉时效无限延伸化等诸多潜在风险,值得高度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谋罪
协议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替代责任
追诉时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立法及发展趋向评析
9
作者
郝晓敏
于阳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7-20,共4页
《刑法修正案(八)》就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进行了严密的刑法规制,从而使得此类犯罪的立法模式呈现刑法保护早期化和刑罚处罚重罚化的发展趋向。对这样的发展趋向应当持审慎的态度,尤其要考虑到我国具体国情,以及与国外刑事立法的差异性。
关键词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刑法
保护
早期
化
刑罚处罚重罚
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刑法改革的价值取向
10
作者
林俊辉
张淑芳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2-90,共9页
未来我国刑法改革应当强化刑法的明确性和刑罚的轻缓性,重视刑法的行为评价和引导功能,弱化刑法的威慑功能,切实保障人权;同时积极推进刑事法网的严密化和法益保护的早期化,积极防卫社会,努力实现保障人权与防卫社会两大价值取向的动态...
未来我国刑法改革应当强化刑法的明确性和刑罚的轻缓性,重视刑法的行为评价和引导功能,弱化刑法的威慑功能,切实保障人权;同时积极推进刑事法网的严密化和法益保护的早期化,积极防卫社会,努力实现保障人权与防卫社会两大价值取向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改革
人权保障
社会防卫
刑事法网严密
化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犯罪中法益保护早期化分析
11
作者
高毛宇
《河北企业》
2019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刺激立法理性的萌发,不断更新的大众需求亦使刑法在应对环境问题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刑法修正案(八)》中核心罪名的入罪条件将法益保护早期化理念加以引入,但在...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刺激立法理性的萌发,不断更新的大众需求亦使刑法在应对环境问题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刑法修正案(八)》中核心罪名的入罪条件将法益保护早期化理念加以引入,但在是否依附风险刑法与背离谦抑性原则上的争议亦未休止,使得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向生态中心主义法益观的转变,仍是困难重重。法益保护早期化在克服相应弊端下,将成治理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风险刑法
人类中心主义
刑法谦抑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险社会刑法法益的现代考察
12
作者
王晓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伴随着风险刑法的渐趋兴起,刑法法益理论与社会危害性理论正演绎着深刻的缠结与嬗变,法益论的领域扩张与内涵扩展为法益理念的彻底贯彻和法益概念的物质化奠定了实在基础,风险社会刑法应当遵守谦抑的法益保护早期化原则。
关键词
风险理论
损害原则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社会防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贩卖毒品罪既遂标准的审视与重构
被引量:
4
13
作者
张汝铮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200,共10页
贩卖毒品罪的既遂与未遂争议源自对“贩卖”一词理解存在分歧,“以贩卖为目的”的购买毒品行为属于该罪的预备行为还是实行行为成为争议的焦点。若从“贩卖”一词本源含义出发,贩卖行为并不当然地具备买与卖两个环节,然而从目的犯立法...
贩卖毒品罪的既遂与未遂争议源自对“贩卖”一词理解存在分歧,“以贩卖为目的”的购买毒品行为属于该罪的预备行为还是实行行为成为争议的焦点。若从“贩卖”一词本源含义出发,贩卖行为并不当然地具备买与卖两个环节,然而从目的犯立法特点出发,刑法需要对贩卖毒品行为进行实质化解释。以贩卖为目的购毒行为一经完成认定为犯罪既遂,是实现保护法益早期化与预防毒品犯罪提前化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刑法规制贩卖毒品罪的原本立法目的。同时,“期待结果出现说”也为判断故意犯罪的既遂与未遂提供新的参考。实践中,购买毒品通常为出售毒品的前置环节,二者结合成为完整的贩毒行为。行为人以贩卖为目的购毒行为一经完成,已导致行为人所期待的最终结果部分出现,可认定犯罪既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贩卖毒品罪
犯罪既遂
期待结果出现
保护
法益
早期
化
预防毒品犯罪提前
化
原文传递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恐怖主义犯罪刑法规制与完善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1期81-90,共10页
恐怖主义犯罪作为非传统安全的"突出代表",已成为具有足以破坏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罪魁祸首。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将恐怖主义问题列为非传统安全问题,要求兼顾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保障人民利益。近年...
恐怖主义犯罪作为非传统安全的"突出代表",已成为具有足以破坏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罪魁祸首。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将恐怖主义问题列为非传统安全问题,要求兼顾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保障人民利益。近年来,暴力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在全球传播与蔓延势头仍在发酵,这也使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早期化介入具有正当性,迫使刑事立法变革,符合刑事政策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从规制方式的预防性、规制内容的周延性、法益保护的前置化三个面向进行评价。当前,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宏观上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治理体系,从微观上通过立法应对恐怖主义的危害。完善中国反恐刑事立法之相关规定,科学配置恐怖主义犯罪"行刑衔接",强化反恐国际合作相关刑事立法之具体路径,以期为维护国际安全形势稳定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提供法律遵循,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犯罪
反恐刑法规制
法益
保护
的
早期
化
帮助犯的正犯
化
预备犯的实行
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污染环境罪规制模式反思
被引量:
5
1
作者
倪传洲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出处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7-2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风险的治理与非传统安全的刑法保障”(13AFX011)。
文摘
尽管《刑法修正案(八)》降低了污染环境罪的入罪门槛,但仍然采用事后处罚的传统规制模式,这种规制模式具有滞后性。污染环境罪的危害具有扩散性、隐蔽性、难以恢复性、隐型恶化性等特点,侵害的法益不限于特定法益,往往危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不难发现传统事后惩罚的规制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规制污染环境罪的需要。国外污染环境罪的治理理念与规制模式启示我们,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不能僵化地固守刑法谦抑原则,而应必须正视现实,用法益保护早期化的规制模式替代污染环境罪中的事后惩罚规制模式。在具体规制时宜采用三个层次规制污染环境罪,即对环境危险犯,刑法应配置较低的法定性;对环境实害犯,应配置较重的法定刑,并增加环境修复附加刑;在对人身财产、环境造成损害和污染,并对人类利益造成侵害时,应按照结果加重犯的处罚规则予以加重处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人类命运共同体
保护
早期
化
规制模式
Keywords
environment polluting crime
the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early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
regulatory mode
分类号
D922.683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危险社会与刑法谦抑原则
被引量:
80
2
作者
马克昌
机构
武汉大学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共5页
文摘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危险,因而现代社会被称为危险社会。在这里,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法益,法益保护早期化的刑法应运而生。谦抑原则是近代刑法的根本原则,其内容有三,即刑法的补充性、片断性和宽容性。危险社会的刑法应当采用谦抑的法益保护早期化原则,以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危险社会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刑法谦抑原则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污染环境罪法益保护早期化之展开——兼与刘艳红教授商榷
被引量:
48
3
作者
黄旭巍
机构
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4-151,共8页
基金
南京大学985三期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污染环境罪是情节犯,环境安全本身即为其保护法益,该罪的立法与司法充分体现了法益保护的早期化。法益保护早期化并非建构于风险刑法理论之上,能够有效治理污染环境犯罪;污染环境罪法益保护的早期化以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为依据,不存在消解法益概念的问题;刑法谦抑主义不等于绝对地反对犯罪化,污染环境罪法益保护的早期化兼顾了人权保障,符合谦抑性的要求。成立污染环境罪要求故意侵害环境安全法益,但对侵害传统法益只需具有预见可能性;该罪法益保护的早期化决定了其责任形式只能是故意。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主义
责任形式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风险社会的刑法调适——以危险犯的扩张为视角
被引量:
17
4
作者
郭浩
李兰英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基金
厦门大学法学院李兰英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风险社会中的刑事归责研究>(08BFX05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风险社会的实质是人类在从现代技术手段获益的同时,却无法完全掌控这些手段,陷入对自身行为所可能带来的风险无法预测与控制的境地。风险社会的风险源于人的决策与行为,因此,如何有效管控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规避与控制各种潜在风险,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任务。作为社会调控最后手段的刑法也必须针对当前的风险状况及时做出回应。现行刑法基于传统的以实害犯为主的立法模式,无法有效地规制各种风险行为。危险犯的立法设计,特别是抽象危险犯的设置,能够将刑法的保护防线提前,从而达成法益保护的早期化,有利于对社会共同体的安全保障,是应对风险行为的有效处置手段。
关键词
风险社会
行为规制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抽象危险犯
Keywords
risk society
regulation of behaviors
early defense of legal interest
abstract potential damage offence
分类号
DF6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刑法修正案(十一)修订污染环境罪的理解与适用
被引量:
7
5
作者
王秀梅
戴小强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国际刑法学协会
出处
《人民检察》
2021年第7期53-58,共6页
文摘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污染环境罪作出了重要修订。此次修订沿袭了刑法修正案(八)以来,污染环境罪呈现的法益保护早期化、惩罚严厉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有宪法和环境政策基础、现实基础与哲学基础作为支撑。污染环境罪的保护法益为生态环境、公共安全与国家的环境保护制度。准确适用污染环境罪,不仅要正确理解污染环境罪的相关规定,而且要重视和强化污染环境罪与其他部门法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十一)
污染环境罪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惩罚严厉
化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英美刑法共谋罪规则之价值述评
被引量:
2
6
作者
林俊辉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文摘
允许政府在不法协议达成之时提前介入国民生活,能实现法益保护极为早期化的目标。要求共谋者对其他共同共谋者为了推进共谋目标而实施的所有可以合理预见的实体犯罪承担替代责任,能威慑他人不参与犯罪共谋,并发挥策反和提取情报的功能,有助于打击、分化和瓦解群体犯罪特别是精密化的有组织犯罪。赋予政府追诉实体犯罪时所不具有的诸多程序优势以追诉共谋罪,政府能积极运用共谋罪程序规则灵活地进行犯罪追诉。
关键词
共谋罪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替代责任
有组织犯罪
抽象危险犯
分类号
D924.399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本“部分修改刑法”对我国刑事立法的借鉴意义
被引量:
1
7
作者
于阳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理论界》
2011年第10期58-59,共2页
文摘
近二十年间,日本已从刑事立法的稳定化转向了刑事立法的活性化,同时出现了刑法保护趋于早期化、刑罚处罚趋于重罚化的发展趋向。当前,我国应当既要借鉴日本刑事立法的成功经验,又要着眼于自身国情,以此对我国的刑事立法活动有所助益。
关键词
刑事立法
稳定
化
与活性
化
刑法
保护
早期
化
刑事处罚重罚
化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英美刑法共谋罪规则适用的潜在风险
被引量:
1
8
作者
林俊辉
张淑芳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5-113,共9页
文摘
共谋罪是指两人以上为实施不法行为而达成协议(agreement)的行为,或者为使用不法手段实现合法目的而达成协议的行为。以处罚不法协议为重点的共谋罪规则,对政府而言具有处罚早期化、多重性和宽泛化的追诉优势,对于提前保护法益,扼杀对社会共同体产生重大危险的群体犯罪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共谋罪规则的适用,可能产生处罚扩大化、处罚对象模糊化、共谋者责任无限化、追诉时效无限延伸化等诸多潜在风险,值得高度警惕。
关键词
共谋罪
协议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替代责任
追诉时效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立法及发展趋向评析
9
作者
郝晓敏
于阳
机构
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公诉处
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吉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7-20,共4页
文摘
《刑法修正案(八)》就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进行了严密的刑法规制,从而使得此类犯罪的立法模式呈现刑法保护早期化和刑罚处罚重罚化的发展趋向。对这样的发展趋向应当持审慎的态度,尤其要考虑到我国具体国情,以及与国外刑事立法的差异性。
关键词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
刑法
保护
早期
化
刑罚处罚重罚
化
分类号
D924.32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刑法改革的价值取向
10
作者
林俊辉
张淑芳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福建农林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
出处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2-90,共9页
文摘
未来我国刑法改革应当强化刑法的明确性和刑罚的轻缓性,重视刑法的行为评价和引导功能,弱化刑法的威慑功能,切实保障人权;同时积极推进刑事法网的严密化和法益保护的早期化,积极防卫社会,努力实现保障人权与防卫社会两大价值取向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刑法改革
人权保障
社会防卫
刑事法网严密
化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Keywords
reform of Criminal Law
guarantee human rights
safeguard society
seamlessness of criminal net
earlier protection for legal interest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犯罪中法益保护早期化分析
11
作者
高毛宇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北企业》
2019年第3期146-148,共3页
文摘
环境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已成为炙手可热的社会话题。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刺激立法理性的萌发,不断更新的大众需求亦使刑法在应对环境问题上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刑法修正案(八)》中核心罪名的入罪条件将法益保护早期化理念加以引入,但在是否依附风险刑法与背离谦抑性原则上的争议亦未休止,使得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向生态中心主义法益观的转变,仍是困难重重。法益保护早期化在克服相应弊端下,将成治理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风险刑法
人类中心主义
刑法谦抑性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险社会刑法法益的现代考察
12
作者
王晓辉
机构
郑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文摘
伴随着风险刑法的渐趋兴起,刑法法益理论与社会危害性理论正演绎着深刻的缠结与嬗变,法益论的领域扩张与内涵扩展为法益理念的彻底贯彻和法益概念的物质化奠定了实在基础,风险社会刑法应当遵守谦抑的法益保护早期化原则。
关键词
风险理论
损害原则
法益
保护
早期
化
社会防卫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贩卖毒品罪既遂标准的审视与重构
被引量:
4
13
作者
张汝铮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1-20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禁毒政策、法律与执法合作机制研究》(15BGJ005)
2016年度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伦理学视阙下的生育权平衡研究》(16FB5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贩卖毒品罪的既遂与未遂争议源自对“贩卖”一词理解存在分歧,“以贩卖为目的”的购买毒品行为属于该罪的预备行为还是实行行为成为争议的焦点。若从“贩卖”一词本源含义出发,贩卖行为并不当然地具备买与卖两个环节,然而从目的犯立法特点出发,刑法需要对贩卖毒品行为进行实质化解释。以贩卖为目的购毒行为一经完成认定为犯罪既遂,是实现保护法益早期化与预防毒品犯罪提前化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刑法规制贩卖毒品罪的原本立法目的。同时,“期待结果出现说”也为判断故意犯罪的既遂与未遂提供新的参考。实践中,购买毒品通常为出售毒品的前置环节,二者结合成为完整的贩毒行为。行为人以贩卖为目的购毒行为一经完成,已导致行为人所期待的最终结果部分出现,可认定犯罪既遂。
关键词
贩卖毒品罪
犯罪既遂
期待结果出现
保护
法益
早期
化
预防毒品犯罪提前
化
Keywords
crime of drug trafficking
crime accomplishment
theory of“expecting the results”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s at an early stage
preventing drug crime
分类号
DF626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恐怖主义犯罪刑法规制与完善
被引量:
1
14
作者
李恒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1期81-90,共10页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的体系建设与实施措施研究”(项目编号:20&ZD190)
2020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反恐维稳视角下的社会治安防控研究——以《反恐怖主义法》实践为切入”(项目编号:SHZLZD2004)
2019年西南政法大学校级科研资助项目“当前中国面临的反恐怖主义形势与防治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9XZQN-26)
文摘
恐怖主义犯罪作为非传统安全的"突出代表",已成为具有足以破坏人类生存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罪魁祸首。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将恐怖主义问题列为非传统安全问题,要求兼顾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保障人民利益。近年来,暴力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在全球传播与蔓延势头仍在发酵,这也使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早期化介入具有正当性,迫使刑事立法变革,符合刑事政策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从规制方式的预防性、规制内容的周延性、法益保护的前置化三个面向进行评价。当前,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宏观上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综合防控治理体系,从微观上通过立法应对恐怖主义的危害。完善中国反恐刑事立法之相关规定,科学配置恐怖主义犯罪"行刑衔接",强化反恐国际合作相关刑事立法之具体路径,以期为维护国际安全形势稳定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提供法律遵循,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关键词
恐怖主义犯罪
反恐刑法规制
法益
保护
的
早期
化
帮助犯的正犯
化
预备犯的实行
化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污染环境罪规制模式反思
倪传洲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5
原文传递
2
危险社会与刑法谦抑原则
马克昌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0
80
原文传递
3
污染环境罪法益保护早期化之展开——兼与刘艳红教授商榷
黄旭巍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8
原文传递
4
风险社会的刑法调适——以危险犯的扩张为视角
郭浩
李兰英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7
原文传递
5
刑法修正案(十一)修订污染环境罪的理解与适用
王秀梅
戴小强
《人民检察》
2021
7
原文传递
6
英美刑法共谋罪规则之价值述评
林俊辉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
2
原文传递
7
日本“部分修改刑法”对我国刑事立法的借鉴意义
于阳
《理论界》
2011
1
原文传递
8
论英美刑法共谋罪规则适用的潜在风险
林俊辉
张淑芳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刑法立法及发展趋向评析
郝晓敏
于阳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我国刑法改革的价值取向
林俊辉
张淑芳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环境犯罪中法益保护早期化分析
高毛宇
《河北企业》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风险社会刑法法益的现代考察
王晓辉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贩卖毒品罪既遂标准的审视与重构
张汝铮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原文传递
14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的恐怖主义犯罪刑法规制与完善
李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