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犯罪后的第三种法律后果:保护处分 |
姚建龙
|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
2006 |
60
|
|
2
|
触法行为干预与二元结构少年司法制度之设计 |
姚建龙
孙鉴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5
|
|
3
|
从收容教养到专门矫治教育:触法未成年人处遇机制的检视与形塑 |
刘双阳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1
|
|
4
|
论未成年人犯罪三级预防模式的法律建构——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为视角 |
苑宁宁
|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
2021 |
26
|
|
5
|
中国少年收容教养制度的系统思考 |
王顺安
陈君珂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
2020 |
14
|
|
6
|
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构建 |
高冰
|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7
|
论保护处分及对我国的借鉴 |
盛长富
郝正天
|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8
|
从日本的保护处分制度看我国的少年教养制度 |
尤丽娜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06 |
8
|
|
9
|
保护处分及其在我国的适用 |
于国旦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
2009 |
9
|
|
10
|
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中的保护处分制度 |
张知博
|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
2016 |
10
|
|
11
|
罪错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
王春丽
邓翡斐
梁勇
|
《犯罪研究》
|
2021 |
10
|
|
12
|
保护处分制度探索研究--以M区罪错少年违法情况为例 |
胡旭宇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18 |
8
|
|
13
|
日本虞犯少年矫正教育制度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启示 |
吴海航
|
《青少年犯罪研究》
|
2008 |
4
|
|
14
|
论未成年人保护处分与刑事司法的适用关系——基于需罚性与刑法补充性的本土模式构建 |
何挺
王力达
|
《新疆社会科学》
|
2023 |
3
|
|
15
|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研究 |
吴羽
|
《犯罪研究》
|
2022 |
6
|
|
16
|
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王多
李嘉妍
|
《青少年学刊》
|
2020 |
7
|
|
17
|
罪错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的构建 |
梁曦
张洋
|
《人民检察》
|
2020 |
7
|
|
18
|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保护处分处置制度构建探究——以南浔未检的实践探索为基础 |
姚建龙
丁明洋
毕琳
章春燕
黄煜秦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21 |
7
|
|
19
|
未成年人临界行为及预防对策研究 |
董邦俊
王小鹏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20
|
韩国少年刑事诉讼程序的运行模式及其启示 |
自正法
|
《兰州学刊》
CSSCI
|
202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