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永伟 张强 梅青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6期789-790,共2页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s)的临床效果。方法81例PHF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予以PHILOS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结果...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肱骨近端骨折(PHFs)的临床效果。方法81例PHF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予以PHILOS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及肩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HILOS治疗PHFs可显著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骨折愈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固定锁定系统 传统复位固定术
下载PDF
传统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泓 翁天才 +1 位作者 纪木强 梁泳聪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4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对比传统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5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27例。对比组采用传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 目的研究对比传统复位内固定术与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5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27例。对比组采用传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于对比组的7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70%显著低于对比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7天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03±1.24)个月,明显短于对比组的(4.89±1.4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肢骨折治疗过程中,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方案比传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方案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复位固定术 经皮微创固定术 四肢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8
3
作者 魏海强 李亮 刘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技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我院就诊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其中MIPPO联合LCP内固定术治疗(MIPPO+LCP组)、ORIF治疗(ORIF组)各60例...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MIPPO)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技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方法我院就诊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其中MIPPO联合LCP内固定术治疗(MIPPO+LCP组)、ORIF治疗(ORIF组)各60例。对比两组手术、损伤关节面复位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MIPPO+LCP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较ORIF组短,术中失血量低于ORIF组,解剖复位比例、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ORIF组(P <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胫骨Pilon骨折患者,行MIPPO+LCP内固定术治疗或更利于宿舍关节面复位及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接骨板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胫骨PILON骨折
下载PDF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Pilon Ⅲ型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古群 胡志伟 +1 位作者 李洵 范春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PilonⅢ型骨折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 46例PilonⅢ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组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组,每组2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Mazur等制定的... 目的探讨PilonⅢ型骨折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的疗效。方法 46例PilonⅢ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组与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组,每组2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组总有效率为91.30%,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手术组为60.87%,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于治疗粉碎、复杂的PilonⅢ型骨折患者更佳,其设计更符合PilonⅢ型骨折生物力学特征,对踝部功能恢复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PilonⅢ型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1
5
作者 冯飞 骆玲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按投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0例,按投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11.078),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402、5.835、11.222),P <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t=19.533),P <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手术效率,减轻患者疼痛,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四肢骨折 VAS评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德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5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于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创伤骨科患者中选取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骨科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于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接收的创伤骨科患者中选取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骨科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基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8.21%,高于对照组的89.29%;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换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8.93%,低于对照组19.64%;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技术可充分应用于创伤骨科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确切的效果及较高的安全性,术中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可满足患者的临床康复需求,值得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微创技 骨科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运用微创钢板内固定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叶斌 王吟 叶正时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1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运用微创钢板内固定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运用微创钢板内固定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微创钢板内固定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0.00%与观察组93.33%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各指标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结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显著,且患者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速度快,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微创钢板固定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长根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3期3305-3306,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寻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寻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投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效果,包括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骨折愈合时间,及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低于观察组的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Kofoe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效果相较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更加明显,能够加快踝关节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临床推广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术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马方南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研究组给予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研究组给予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可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外侧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贵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2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接受微创经...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接受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IL-6、IL-8、hs-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对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优势,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降低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术后疼痛以及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 四肢骨折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下载PDF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九现 陈静威 +1 位作者 王明华 张立民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6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1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9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109例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研究并分析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18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9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109例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优75例(68.8%)、良30例(27.5%)、差4例(3.7%),优良率为96.3%,对照组优50例(45.9%)、良44例(40.4%)、差15例(13.8%),总优良率为86.2%,观察组总优良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5,P<0.05)。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低于对照组1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3,P<0.05)。同时观察组的切口长度(4.1±0.9)cm、手术时间(46.5±9.3)min、术中出血量(58.2±7.4)mL、住院时间(14.8±1.9)周以及伤口愈合时间(7.2±0.7)d均低于对照组(13.2±3.7)cm、(88.7±10.9)min、(147.1±13.2)mL、(17.1±2.3)周、(13.1±3.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42、19.074、17.745、16.208、16.844,P<0.05)。结论采用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固定术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四肢骨折 效果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晓磊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9期2068-2069,共2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首次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比术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术后首次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利于术后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传统后路切开复位固定术 腰椎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对胫腓骨骨折患者膝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晓垒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8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后膝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患者行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后膝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膝踝关节功能(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标准优良率、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标准优良率、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治疗中,能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恢复患者膝踝关节功能,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小切口插入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固定术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下载PDF
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对比
14
作者 陆伟 《大医生》 2024年第21期47-49,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东莞市沙田医院收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参... 目的比较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东莞市沙田医院收治的1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踝关节活动度、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足踝功能障碍指数(FADI)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参照;两组患者旋前、旋后、屈、伸角度均增大,且试验组均大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疼痛、社会生活、精力、睡眠、情感、躯体活动的NHP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方面效果更佳,可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增大踝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固定术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鑫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3期2128-2130,共3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钢板内...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在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检测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时BGP、CTX水平,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3d时NE、E水平,统计两组手术效果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观察组的NE、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BGP水平高于对照组,而CT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临床疗效较好,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中下段骨折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骨科创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对促进患者恢复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陈然 朱嘉诚 +1 位作者 徐中华 汤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23-0126,共4页
在医治骨科创伤患者时,选择使用微创手术,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微创手术在治疗骨科创伤时有何优势。方法 选择2023.5-2023.8之间,本院医治的200例骨科创伤患者,按照床位的单数和双数,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 在医治骨科创伤患者时,选择使用微创手术,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微创手术在治疗骨科创伤时有何优势。方法 选择2023.5-2023.8之间,本院医治的200例骨科创伤患者,按照床位的单数和双数,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的人数均为100,对照组用传统骨科手术,实验组用微创技术,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不良病症的发生率,根据两组的术后创伤恢复情况,探究微创技术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 使用微创技术与传统骨科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对照组的临床指标变化中,住院时间:(56.71±6.24)、切口感染时间:(11.52±1.83)、手术时间:(5.34±2.07),实验组住院时间:(97.64±6.31)、切口感染时间:(22.93±1.67)、手术时间:(12.09±2.76),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骨科创伤比采用传统的骨科创伤治疗所用的时间更短,数据差异具有对比性:(P<0.05);对照组切口感染、伤口愈合延迟、肿胀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人数9例少于实验组的并发症人数39例,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9%小于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9%,采用微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人数,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采用微创技术患者的优良率为91%高于采用传统骨科治疗手术的优良率64%,采采用微创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口小、手术中的出血量少、可以缩短其康复时间,取得的创伤治疗效果好于采用传统的骨科创伤手术进行治疗,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治疗骨科创伤的患者,减少了其住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伤口的感染概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改善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质量,换药的次数减少为患者手术的治疗打下了基础,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 骨科创伤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单小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6期35-37,共3页
目的探索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8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方... 目的探索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及临床效果。方法8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依据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膝关节功能量表(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失血量(47.40±8.64)ml、术后引流量(37.53±4.36)ml少于对照组的(55.37±10.32)、(45.63±5.64)ml,下床活动时间(4.05±1.22)d短于对照组的(6.71±2.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低于对照组的34.88%(1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确切,对比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 胫骨平台骨折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膝关节功能量表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刘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18-0021,共4页
探讨基于临床以胫骨骨折为诊断的患者,开展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手段,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遴选于2019年1月-2023年12月区域内收治的112例符合胫骨骨折症状且经确诊的患者作为本研究样本,均行抗凝治疗,依照医治方案的选择划定2组... 探讨基于临床以胫骨骨折为诊断的患者,开展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手段,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遴选于2019年1月-2023年12月区域内收治的112例符合胫骨骨折症状且经确诊的患者作为本研究样本,均行抗凝治疗,依照医治方案的选择划定2组,即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医治,n=56)、观察组(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医治,n=56)。结果 统计所得观察组并发症率为7.14%(4例),对照组为12.50%(7例),较之未见数据差异(χ2=0.907,P=0.341)。两组手术指标相关数据予以统计,观察组的手术时长(62.45±9.54)min、手术出血量(78.49±4.21)ml、手术切口长度(3.12±0.54)cm,对照组对应为(78.44±11.53)min、(111.43±7.49)ml、(11.32±1.56)cm,前者呈现数据均更低(P<0.05)。统计组间术后恢复状况,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长、住院时长、骨痂形成时长分别为(11.56±2.48)周、(11.28±2.03)天、(7.38±1.48)周,均低于对照组(14.83±2.77)周、(16.55±2.36)天、(11.49±2.08)周,较之有意义(P<0.05)。评估治疗优良率,观察组总优良率为96.43%(53例),高于对照组82.14%(46例),较之存在数据差别(χ2=5.973,P=0.015)。治疗前,组间健康生活评估表评分数据无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估数据更高显现(P<0.05)。结论 对胫骨骨折患者,开展抗凝加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医治手段,相较抗凝加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更具治疗效果,不仅可缩减术中出血,手术用时更少,切口更小,还可促进骨折术后更快恢复,提高治疗优良率,术后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 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宇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5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骨科疾病诊治中心行手术治疗的9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骨科疾病诊治中心行手术治疗的9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比,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优良率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具有便捷、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及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用于后踝骨骨折的临床作用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平继 《甘肃科技》 2019年第5期109-110,共2页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用于后踝骨骨折的临床作用。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后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43)接受闭合复位经皮...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用于后踝骨骨折的临床作用。回顾性分析甘肃省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后踝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n=43)接受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后踝骨骨折处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00%较对照组的79.07%高(P<0.05)。对后踝骨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其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好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且骨折愈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 后踝骨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