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6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被引量:154
1
作者 王沛 康廷虎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21,共5页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哲学,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该文回顾了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的现状,并对建构主义研究及应用探索的新领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学习哲学 二元论 经验方法 生活情景
下载PDF
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 被引量:173
2
作者 叶浩生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99-1005,共7页
由笛卡尔开创的身心二元论一直制约着人们对身心关系的认识。但是近年来兴起的具身认知研究却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系统论证了二元论的不可能性,指出了心智对身体的依赖性,并据此提出了身心一体的身心关系学说。最初,有关具身认知的讨论... 由笛卡尔开创的身心二元论一直制约着人们对身心关系的认识。但是近年来兴起的具身认知研究却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系统论证了二元论的不可能性,指出了心智对身体的依赖性,并据此提出了身心一体的身心关系学说。最初,有关具身认知的讨论仅仅是哲学领域有关身心关系问题的形而上学思考,随后开始成为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思维,并逐步进入实验心理学领域。如今,ERP、FMRI等认知神经科学手段在具身认知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具身认知已成为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的一股汹涌澎湃的实证研究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身心关系 心理学 二元论
下载PDF
论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 被引量:112
3
作者 张良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2,67,共7页
当代认知理论的发展实现了范式变革,由信息加工理论、联结主义等完全抵制、摒弃身体参与的传统认知理论,逐步转向为将认知的发生看作是身体、心智以及环境三者构成认知系统的自组织生成与涌现。具身认知理论对课程与教学的意蕴至少体现... 当代认知理论的发展实现了范式变革,由信息加工理论、联结主义等完全抵制、摒弃身体参与的传统认知理论,逐步转向为将认知的发生看作是身体、心智以及环境三者构成认知系统的自组织生成与涌现。具身认知理论对课程与教学的意蕴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引发对课程本质观的反思、提供重建教学实践的契机以及呼吁课程与教学整合的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理 认识 二元论 课程与教学
原文传递
法律人思维的二元论兼与苏力商榷 被引量:103
4
作者 孙笑侠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5-1136,共32页
本文是对苏力《法律人思维?》一文若干观点的回应和批评。苏力赞赏美国现实主义的法官办案方法与思路,否认法律人存在法教义学思维方法,无前提地主张"超越法律"和"考量后果"。本文主张法律人思维"二元论"... 本文是对苏力《法律人思维?》一文若干观点的回应和批评。苏力赞赏美国现实主义的法官办案方法与思路,否认法律人存在法教义学思维方法,无前提地主张"超越法律"和"考量后果"。本文主张法律人思维"二元论",即在实定规范与社会事实之间进行结合、协调和平衡,遵循规则和超越法律。法律人不能拘泥于法律规则和概念逻辑,面对呆板的法律和鲜活的生活,不能刻板地不作结果主义考量。但进行社会后果考量时,不能夸大"超越法律"的功能和意义,不能以英美法系的特有方法遮蔽和否定成文法系法教义学方法中原本已然存在的"超越法律"的功能,更不应否定法教义学上法律人特有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思维 二元论 法教义学 超越法律 考量后果
原文传递
刑罚目的新论 被引量:80
5
作者 陈兴良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9,共7页
刑罚目的是刑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对于刑罚的创制、适用与执行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刑罚目的问题上 ,长期以来存在报应刑论与预防刑论之争。刑罚目的是报应与预防的统一 ,这就是刑罚目的二元论。基于刑罚目的二元论的立场 ,本文对... 刑罚目的是刑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对于刑罚的创制、适用与执行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刑罚目的问题上 ,长期以来存在报应刑论与预防刑论之争。刑罚目的是报应与预防的统一 ,这就是刑罚目的二元论。基于刑罚目的二元论的立场 ,本文对刑罚的报应目的与预防目的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刑罚理 刑罚目的 报应刑 预防刑 二元论
下载PDF
三元论─一人类聚居环境学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48
6
作者 刘滨谊 《规划师》 1999年第2期81-84,124,共5页
以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的专业为背景,针对二无论的不足,首次提出三元论的规划设计哲学,从专业范围、价值观念、专业组成、环境感受、规划设计过程、方法技术等方面,论证了三无论作为人类聚居环境学哲学基础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聚居环境 规划设计 基础 二元论 背景 专业范围 充分性 必要性 过程 价值观念
下载PDF
生态哲学: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诠释 被引量:39
7
作者 余谋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共5页
人类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源自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是这种以机械论为代表的价值观 ,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哲学作为整体论世界观 ,对世界的本原、主体和客体、整体和部分 ,首要和次要进行新的阐释 ,这是生态哲学对现代... 人类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源自于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是这种以机械论为代表的价值观 ,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生态哲学作为整体论世界观 ,对世界的本原、主体和客体、整体和部分 ,首要和次要进行新的阐释 ,这是生态哲学对现代哲学的一个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二元论 生态哲学 可持续发展 生态过程 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 被引量:47
8
作者 张云鹏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4-277,共4页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试图超越西方社会学史上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吉登斯的结构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结构二重性表现为社会结构既是由行动者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 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试图超越西方社会学史上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宏观与微观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吉登斯的结构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规则和资源,结构二重性表现为社会结构既是由行动者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时,它又是人们的行动得以可能的桥梁和中介。而规则主要指行动者在行动时所依赖的各种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以及有意义的符号;资源可以划分为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权威性资源是指行动者所拥有的权威、社会资本等等,而配置性资源则是指各种物质实体性资源。吉登斯认为,他的结构二重性概念以及结构化理论的提出可以解决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论问题,同时,运用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问题。其实,从本质上讲,他的以二重性为核心的结构化理论仍然是另一种形式的乌托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理 吉登斯 社会学方法 社会转型过程 宏观与微观 再生产过程 非正式制度 行动者 二重性 客观主义 主观主义 社会学史 思维方式 二元对立 社会结构 社会资本 自我认同 权威性 资源 实体性 二元论 现代性 乌托邦
原文传递
体认一元观:理论探索与应用价值——心智哲学的新思考 被引量:49
9
作者 王寅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31,共8页
本文根据体验哲学和SOS理解模型,批判了西方心智哲学中的身心二元论,提出了"体认一元观",其中的"体"主要指身体与现实的互动体验,"认"指心智中的认知加工,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对前者的升华,它们相互依存... 本文根据体验哲学和SOS理解模型,批判了西方心智哲学中的身心二元论,提出了"体认一元观",其中的"体"主要指身体与现实的互动体验,"认"指心智中的认知加工,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对前者的升华,它们相互依存,互为辩证。据此,我们的心智和语言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体、认"而成,可以此批判二元论、索氏的语言系统先验观和乔氏的天赋普遍观。笔者还将其用于解释英语很多层面的成因(本文主要以语音层面为例),这也为语言的科研和教学打开了一扇全新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哲学 二元论 体验哲学 SOS理解模型 体认一元
原文传递
论被害人同意的体系性地位--一个中国语境下的“德国问题” 被引量:44
10
作者 车浩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4-118,共15页
关于被害人同意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德国刑法学界历来有"二元论"和"一元论"之争。对于我国主张全面引入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革命派"而言,需要审慎思考"一元论"对刑法学理论发展的深度影响... 关于被害人同意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德国刑法学界历来有"二元论"和"一元论"之争。对于我国主张全面引入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革命派"而言,需要审慎思考"一元论"对刑法学理论发展的深度影响;对于主张维持"四要件"基本格局的"改良派"而言,也可以从"一元论"中汲取资源,将被害人同意纳入"四要件"框架内予以重新解释。此外,笔者认为以同意的体系性地位之争为辐射源,可以从中引申出关于法益概念以及问题性思考等具有一般性意义、需要各种立场共同回应的深层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同意 犯罪体系 二元论 一元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
原文传递
如何理解涉身认知? 被引量:44
11
作者 孟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5-80,共6页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 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历史与科学哲学联盟(IUHPS)及逻辑学、方法论与科学哲学分会(DLMPS)主办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大会。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第13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于8月9日至1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这是该大会自1960年在美国召开以来,近半个世纪首次在亚太地区国家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名学者参加了本届盛会,他们在为期一周时间里,交流学术成果,建立中外学者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本届大会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中国学术发展、使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参会学者研究领域集中在哲学逻辑(包括非经典逻辑、逻辑与语言,逻辑的哲学基础,作为建模工具的逻辑)、一般科学哲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与语言学的哲学等。在此,我刊特别就各个专题组织笔谈,以反映当前在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活动 科学研究 神经系统 海德格尔 二元论 笛卡儿 现象学 框架
下载PDF
相对主义、理性主义和知识社会学 被引量:32
12
作者 B.巴恩斯 D.布鲁尔 鲁旭东 《哲学译丛》 2000年第1期5-15,共11页
在过去近 30年中 ,国外学者在科学知识社会学 (SSK)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引起了相当大的影响 ,其范围已经超出了社会学领域 ,对传统的科学史及哲学研究提出了挑战。SSK代表了国外学术界在认识论、社会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 在过去近 30年中 ,国外学者在科学知识社会学 (SSK)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引起了相当大的影响 ,其范围已经超出了社会学领域 ,对传统的科学史及哲学研究提出了挑战。SSK代表了国外学术界在认识论、社会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研究的新方向 ,引起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有鉴于此 ,我们挑选了 SSK正反两方面有代表性人物的论文 ,组成“科学社会学 :理论与争论”专栏 ,分期刊出 ,希望对国内学者有所启示。读者若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 ,请注意东方出版社不久将推出的《知识与社会译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主义 理性主义 知识社会学 一元 二元论
全文增补中
古典中国哲学中身体的意义 被引量:35
13
作者 安乐哲 陈霞 刘燕 《世界哲学》 CSSCI 2006年第5期49-60,共12页
作者在区分“两极相关论”和“二元对立论”的基础上,从中国先秦哲学文献中梳理出有关身体的观念如“身”、“形”和“体”等概念,认为中国传统的身体观念倾向于用“过程”而不是用实体语言来表达。身心之间是“两极相关”而非“二元对... 作者在区分“两极相关论”和“二元对立论”的基础上,从中国先秦哲学文献中梳理出有关身体的观念如“身”、“形”和“体”等概念,认为中国传统的身体观念倾向于用“过程”而不是用实体语言来表达。身心之间是“两极相关”而非“二元对立”的,双方互为必要条件,也只有在互涉的情况下,身心才能够得到理解。“人”被视为一个整体的身心交关的过程。在过程本体论中,每一个特定的个体都是每一个“他者”的结果。每一个特定的个体既是自我决定的,同时又是被每一个其他的特定个体所决定的。那些构成存在的各个个体实际上是“自我”的构成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心交关 两极相关 二元论
原文传递
身体的多元表达:身体人类学的思考 被引量:37
14
作者 麻国庆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48,共6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已扩展到许多方面,其中"身体研究"便是特别引人注目的新领域。以"身体"为核心,从中可以看出自然、文化、社会关系、权力政治等的多元的隐喻性质和族群标识。可预见的是,在现代性和...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已扩展到许多方面,其中"身体研究"便是特别引人注目的新领域。以"身体"为核心,从中可以看出自然、文化、社会关系、权力政治等的多元的隐喻性质和族群标识。可预见的是,在现代性和全球化浪潮的引发下,身体研究将会呈现出更丰富多元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研究 二元论 隐喻 多元
原文传递
不可“定义”的教育——论本质主义教育思维方式的终结 被引量:32
15
作者 郝德永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6,56,共7页
为教育寻求确定性、永恒性知识体系的本质主义追求,一直是教育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发展无不遵循本质主义的逻辑、立场与方法,呈现出明显的本质主义品质与发展轨迹,造成种种错位诠释现象与发展困境。消解本质主义思维,关键在于对... 为教育寻求确定性、永恒性知识体系的本质主义追求,一直是教育研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发展无不遵循本质主义的逻辑、立场与方法,呈现出明显的本质主义品质与发展轨迹,造成种种错位诠释现象与发展困境。消解本质主义思维,关键在于对教育的各种规定性品质、逻辑与机制的解构,阐明当代教育的不可"定义性"逻辑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教育本质 本质主义 二元论
原文传递
超越二元论: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反思 被引量:29
16
作者 张群群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12,共5页
本文从基础理论视角 ,反思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经典的经济学命题。作者指出 ,在研究市场秩序问题时 ,在探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 ,应当超越和扬弃形形色色的二元论 ,抛弃本质主义观点。在现代社会中 ,政府与市场共存 ,形成了不可分离... 本文从基础理论视角 ,反思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经典的经济学命题。作者指出 ,在研究市场秩序问题时 ,在探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 ,应当超越和扬弃形形色色的二元论 ,抛弃本质主义观点。在现代社会中 ,政府与市场共存 ,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共生关系 ;但它们不应当亲密无间 ,而应保持距离 ,应当有各自明确的运作规则和作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市场关系 二元论 经济学
下载PDF
德国刑法学中的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二元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29
17
作者 陈璇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74,共10页
在德国当代刑法学中,主张兼顾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二元论享有通说的地位。二元论最重要的特点在于行为无价值日益呈现出法益侵害化和去道德化的趋势。以此为基础,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对于不法的判断缺一不可,同时两者既相互联... 在德国当代刑法学中,主张兼顾结果无价值和行为无价值的二元论享有通说的地位。二元论最重要的特点在于行为无价值日益呈现出法益侵害化和去道德化的趋势。以此为基础,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对于不法的判断缺一不可,同时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德国二元论带给我国刑法理论的启示有:将法益侵害作为刑法中不法理论的基础,这是现代刑法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将不法看成犯罪类型的完整体现,这是行为无价值得以存在的一个强大支撑力量;在二元论中,结果与行为无价值应以法益侵害和结果归责为纽带建立起紧密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刑法学 结果无价值 行为无价值 二元论
原文传递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周光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共11页
按照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的立场,违法性的本质是违反行为规范;同时,侵害法益性也是违法性判断的根据之一。在造成法益侵害或危险,但没有行为的规范违反性时不能确定处罚;在违反规范但并未造成法益侵害时,被告人也无罪。无论从违法性... 按照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的立场,违法性的本质是违反行为规范;同时,侵害法益性也是违法性判断的根据之一。在造成法益侵害或危险,但没有行为的规范违反性时不能确定处罚;在违反规范但并未造成法益侵害时,被告人也无罪。无论从违法性论发展史的角度,还是结合刑法立法和司法实务都可以看出,就违法性判断而言,仅有结果无价值是不够的。如果把仅有法益侵害但没有规范违反的行为也评价为不法,势必会扩大处罚范围。结合侵害犯和危险犯的结果或危险与行为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结果无价值能够融入到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中,从而取得自己的地位,行为无价值二元论内部没有内在矛盾。行为无价值论在日本是少数说,但在德国,行为无价值二元论成为通说,行为规范违反和法益侵害同时对违法性加以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家治理理念的不同,目的行为论对德日刑法学的影响不同,以及德国和日本在工业化和社会进程方面有差异。中国刑法学基本立场的定位注定绕不开国家治理的理念和社会转型态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性 行为无价值 结果无价值 二元论
下载PDF
从离身到具身:身心融合的学习方式与其教育意义蕴含 被引量:27
19
作者 范琪 高玥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在传统的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下,身体的作用在认知过程中被刻意忽视。学习只是大脑的功能,与"脖子以下"的身体无关。这是一种"离身"的学习,身体只是心智与认知发生的场所和容器,学习也是一种脱离了身体的精神训练。具... 在传统的身心二元论的影响下,身体的作用在认知过程中被刻意忽视。学习只是大脑的功能,与"脖子以下"的身体无关。这是一种"离身"的学习,身体只是心智与认知发生的场所和容器,学习也是一种脱离了身体的精神训练。具身认知强调认知具有涉身性、体验性与情境性,挑战了传统的离身认知观,认为认知、记忆、思维等心智活动都是身体在特定环境中塑造出来的,心智源于身体,身体制约了心智活动的特征与性质。具身认知颠覆了传统的二元论教育与教学观,强调心身统一、心智统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自洽性。传统的教育应该由离身心智教育转向具身的身心融合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身 二元论 具身认知 具身学习 教育意义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彩云 张立成 《济南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0-32,共3页
本文分析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批判技术理性的现实和理论背景 。
关键词 技术理性 后现代主义 二元论 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