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技术的内涵及其范围 被引量:24
1
作者 胡玉鸿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58,共9页
法律技术是法学方法论体系中,围绕法律的适用所产生的技能、手段,它不同于法学研究方法,也无法涵盖法学方法论的全部内容。法律技术是传统性与正当性相结合、理性和经验相统一的具有专业性的法律适用方法和手段,既具有科学的特质,又体... 法律技术是法学方法论体系中,围绕法律的适用所产生的技能、手段,它不同于法学研究方法,也无法涵盖法学方法论的全部内容。法律技术是传统性与正当性相结合、理性和经验相统一的具有专业性的法律适用方法和手段,既具有科学的特质,又体现人文的精神。在法律技术的范围上,可以分为“文本分析技术”、“事实发现技术”及“法律适用技术”三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技术 文本分析 事实发现 法律适用
下载PDF
程序视野中的“同案同判”——以量刑为切入点 被引量:11
2
作者 兰荣杰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8,共7页
"同案同判"的实现需要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的共同作用。实体层面包括规范细化和先例指导两种手段,程序层面包含事实发现和模板(规范或先例)发现两个步骤。量刑事实发现关键在于周全性,主要依赖独立的第三方调查完成,短期内可... "同案同判"的实现需要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的共同作用。实体层面包括规范细化和先例指导两种手段,程序层面包含事实发现和模板(规范或先例)发现两个步骤。量刑事实发现关键在于周全性,主要依赖独立的第三方调查完成,短期内可采取合适的过渡措施;量刑模板发现关键在于准确性,有赖于量刑建议、多重审查、集体决策、量刑公开等程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案同判 事实发现 模板发现 量刑均衡
原文传递
自认制度在诉前调解阶段的适用
3
作者 张波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9-103,共15页
自认制度具有发现事实、限缩争点、推动诉讼进程的功能,与诉前调解阶段多元解纷、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司法压力的制度目标相契合。现行法律虽将自认的适用场景限缩于诉讼中,但司法探索并未止步。自认在诉前调解阶段的适用有正当性依据,... 自认制度具有发现事实、限缩争点、推动诉讼进程的功能,与诉前调解阶段多元解纷、维护社会稳定、缓解司法压力的制度目标相契合。现行法律虽将自认的适用场景限缩于诉讼中,但司法探索并未止步。自认在诉前调解阶段的适用有正当性依据,对其进行制度构建十分必要。在诉前调解阶段自认的构成要件方面,应关注诉前调解阶段自认的主体、对象及方式;在效力规范方面,应明确这一阶段的自认仅具单向约束力,区分先行自认、后行自认并赋予不同的撤销规则。防范与规制诉前调解阶段的虚假自认,应构建事前审查、事中防范、事后救济的整体防控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认 诉前调解 扩张适用 事实发现
下载PDF
事实发现的效率维度——以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为解读文本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昕 《开放时代》 2002年第4期107-116,共10页
事实发现是法律适用的基础,事实认定实行证据裁判主义,因而证据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法的经济分析,简而言之,就是从效率的维度对证据法进行诠释。波斯纳法官从事实发现的成本-收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激励分析、效... 事实发现是法律适用的基础,事实认定实行证据裁判主义,因而证据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法的经济分析,简而言之,就是从效率的维度对证据法进行诠释。波斯纳法官从事实发现的成本-收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激励分析、效率分析等视角入手,全方位地揭示了事实发现的效率维度。其核心思想是以效率诠释正义,以法律引导效率,将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价格理论等简明的经济原理运用于法学理论以及具体法律部门、法律制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约因素 准确性 贝叶斯定理 不确定性 证据采纳 纠问制 对抗制 证明责任 事实发现 效率维度 波斯纳 《证据法的经济分析》
原文传递
法律科学与社会学 被引量:5
5
作者 雷磊(译) 《荆楚法学》 2022年第1期143-160,共18页
法社会学是法教义学最主要的辅助性学科。在制定法适用过程中,法社会学要研究制定法通过个案会对社会生活引发或适于引发哪些效果,因而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目的探究的前提。当出现法律漏洞时,法社会学有助于在制定法的门槛内发现新的法源... 法社会学是法教义学最主要的辅助性学科。在制定法适用过程中,法社会学要研究制定法通过个案会对社会生活引发或适于引发哪些效果,因而构成了法律意义上的目的探究的前提。当出现法律漏洞时,法社会学有助于在制定法的门槛内发现新的法源(自由法)。在脱离法律的司法裁判场合,要通过社会学的方式探究社会生活事实,继而基于价值判断来认知这些事实,将其转变为(自由法)规范。社会学对于事实发现也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利益衡量和利益比较。然而,法学不可能被社会学所取代,作为事实性科学的法社会学必然要受到作为规范性科学的法教义学的概念引导和体系建构,才能提供规范性主张。总之,没有社会学的教义学是空洞的,没有教义学的社会学是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社会学 法教义学 目的探究 事实发现 规范性
原文传递
事实的推导、预测与发现——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信息的限度与陷阱 被引量:4
6
作者 应飞虎 吴锦宇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1,共9页
在立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对立法事实的发现有一定贡献,但只有在经济人拥有相同程度的理性或拥有同样的利益结构,且其利益构成的权重相同的情形和前提下,运用经济人假设对众多经济人的行为进行社会整体的评价和推测才是可行的,而由于经... 在立法过程中,经济人假设对立法事实的发现有一定贡献,但只有在经济人拥有相同程度的理性或拥有同样的利益结构,且其利益构成的权重相同的情形和前提下,运用经济人假设对众多经济人的行为进行社会整体的评价和推测才是可行的,而由于经济人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一前提在实践中并不存在,因此运用时须避免误入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推导 经济人假设 事实预测 事实发现 立法 法学研究
下载PDF
事实发现:能动与回应之间 被引量:5
7
作者 陆而启 王铁玲 《政法论丛》 2010年第4期64-73,共10页
借助达马斯卡的政府功能影响司法程序的理论可以拨开当下我国"能动司法"语境下法官事实认定摇摆于积极发现和消极放任之间的理论迷雾。以其"理想类型"为标尺考察我国混合式诉讼模式下的法官事实认定,其特点,一是在... 借助达马斯卡的政府功能影响司法程序的理论可以拨开当下我国"能动司法"语境下法官事实认定摇摆于积极发现和消极放任之间的理论迷雾。以其"理想类型"为标尺考察我国混合式诉讼模式下的法官事实认定,其特点,一是在纠纷解决方向上存在着官方控制的进退维谷和当事人程序行动的严重失衡,二是在政策实施方向上任何程序形式都有可能让位于和对接于"宽严相济"政策的主导地位。在我国转型背景下,国家功能在能动与回应之间流动、混合,相应地,法官事实认定程序在本质上要求政策实施和纠纷解决的适度折中,在适用范围上要求具体案件具体处理而作出多元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发现 达马斯卡 理想类型 司法能动 纠纷解决 政策实施
下载PDF
事实发现与程序保障 被引量:1
8
作者 宋显忠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8-123,共6页
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既交叉、重合,又存在一定的背离。缺少当事人确认的既往隐秘事件与庭审的时空区隔,是其成为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争论焦点的原因所在,而这一区隔及其衍生出来的技术限制和程序限制,又造成了庭审的事实发现活动的程序特... 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既交叉、重合,又存在一定的背离。缺少当事人确认的既往隐秘事件与庭审的时空区隔,是其成为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争论焦点的原因所在,而这一区隔及其衍生出来的技术限制和程序限制,又造成了庭审的事实发现活动的程序特色和裁定事实的主观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事实 客观事实 事实发现 程序保障
原文传递
基于分类排名的网站可信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晞 俞建家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提出一种考虑网站分类排名的可信度分析算法,即在分析可信度时,通过引入训练集,对不同类别的信息进行分析,再利用分类信息来提高网站可信度分析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提高可信度分析结果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信任度 WEB挖掘 链接分析 事实发现
原文传递
法律、事实还是正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佳文(译) 《法律方法》 2022年第3期33-50,共18页
法律与事实的界分是裁判的重要基础。基于裁判的客观性假设,司法中的事实发现程序不囿于法律范畴,还探求独立于法律以外的客观事实真相。事实发现与法律适用之间存在交织融合的基础场域,规范价值同时形塑了两者。英美法系中,许多法律适... 法律与事实的界分是裁判的重要基础。基于裁判的客观性假设,司法中的事实发现程序不囿于法律范畴,还探求独立于法律以外的客观事实真相。事实发现与法律适用之间存在交织融合的基础场域,规范价值同时形塑了两者。英美法系中,许多法律适用问题都被视为事实问题。在实践层面检视陪审团的司法权能,发现其未遵循理论上的法律—事实二分法。基于社会信任,陪审团依据“是非曲直原则”裁决,并充当法律和事实的裁判者。站在裁判立场,事实发现程序与法律适用规则无不浸润着道德和法律的双重价值选择。在司法程序中引入盖然性规则并依循统计学分配原理,对于达致证明标准的初步门槛颇有裨益。妥当运用证据概率论有助于正确判决的数量最大化,但在实现从证据事实到要件事实“飞跃”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追寻个案裁判中正义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发现 法律推理 证据概率论 盖然性规则
原文传递
论我国刑事庭前程序完善的整体性思维
11
作者 张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24-32,共9页
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理应作为一个镶嵌在起诉与审判之间的独立诉讼阶段而存在。刑事庭前程序由庭前审查和庭前准备组成,其制度革新应以权利保障为视角,避免权力专制及压迫的抬头。在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的改革中应认识到当事人主义未必是发现... 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理应作为一个镶嵌在起诉与审判之间的独立诉讼阶段而存在。刑事庭前程序由庭前审查和庭前准备组成,其制度革新应以权利保障为视角,避免权力专制及压迫的抬头。在我国刑事庭前程序的改革中应认识到当事人主义未必是发现事实真相的最好方式,在向现代职权主义靠拢的同时,应适时增设或完善刑事证据保全制度、刑事证据开示制度、刑事程序分流机制和争点整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庭前程序 诉讼阶段 权利保障 事实发现
下载PDF
民国时期基层刑事审断问题:从抗战前夕川省新繁县“毒针刺人”案说起
12
作者 王有粮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124-137,共14页
民国新繁县司法档案记载了数起发生在抗战前夕的"毒针刺人"案件。案件的审理虽然在表面上依照民国刑事法律开展,但在实质上缺乏近代司法所必需的事实发现过程和规则运用的严格程序。在法律社会史的视野内,民国基层审判刑事审... 民国新繁县司法档案记载了数起发生在抗战前夕的"毒针刺人"案件。案件的审理虽然在表面上依照民国刑事法律开展,但在实质上缺乏近代司法所必需的事实发现过程和规则运用的严格程序。在法律社会史的视野内,民国基层审判刑事审判之所以呈现上述特征,其原因不仅在于近代司法运用的具体场景仍然保留了熟人社会的基本结构,而且也是传统审判中平息事态以安定地方的政治关怀的现实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基层刑事审断 毒针刺人案件 事实发现 司法程序
下载PDF
《处容歌》翻译实践及思考
13
作者 尹铁超 宁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2-79,共8页
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背景资料查找、核对和具体转码的过程,但翻译有时也是对语言事实的发现过程。本文通过分析理解朝鲜乡歌——《处容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阐释借助翻译过程可以发现朝鲜历史语言学中的一些问题这一观点,同时,尝试提出了... 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背景资料查找、核对和具体转码的过程,但翻译有时也是对语言事实的发现过程。本文通过分析理解朝鲜乡歌——《处容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阐释借助翻译过程可以发现朝鲜历史语言学中的一些问题这一观点,同时,尝试提出了如何进行准确翻译的若干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容歌》 翻译 历史语言事实发现
下载PDF
浅议对抗制下事实发现的程序保障
14
作者 于沈悦 《消费导刊》 2014年第8期222-222,共1页
在中国目前的刑事诉讼环境中,缺少当事人参与的集权制下的事实发现很容易沦为裁判者一人的“游戏”,中国刑事诉讼中质证制度的匮乏,增强了法官的“恣意”的可能性。而对抗制及质证制度的引入能有效缓解甚至消解各种因程序违法和主观... 在中国目前的刑事诉讼环境中,缺少当事人参与的集权制下的事实发现很容易沦为裁判者一人的“游戏”,中国刑事诉讼中质证制度的匮乏,增强了法官的“恣意”的可能性。而对抗制及质证制度的引入能有效缓解甚至消解各种因程序违法和主观性而引起的争议,保障诉讼当事人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发现 程序 对抗制 质证
下载PDF
法律逻辑: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洪 《政法论丛》 2009年第6期3-9,共7页
法律逻辑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以传统逻辑或一阶逻辑内容为框架的法律逻辑体系,并将这些理论广泛地运用于法律思维领域之中;第二阶段主要是从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了法律发现或获取问题的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 法律逻辑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建立以传统逻辑或一阶逻辑内容为框架的法律逻辑体系,并将这些理论广泛地运用于法律思维领域之中;第二阶段主要是从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扩展到了法律发现或获取问题的研究;第三阶段主要是对事实发现、法律获取、诉讼主张与裁决证成的规律、规则与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逐渐地建立以事实推理、法律推理、判决推理与法律论证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不同于传统逻辑与一阶逻辑框架的法律逻辑体系,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事实的发现、法律的获取、诉讼主张与裁决的证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发现 法律的获取 判决的证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