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5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骨文、金文所谓“乎”字当释为“平”字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森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328,共11页
根据古文字材料,《说文》中的"丂"字至少有四个字形来源,甲骨文、金文中的"■"字,其下部所从"丂"形是"杖"字的初文,应当将其释为"平"字。"平"字本义指"抨击",... 根据古文字材料,《说文》中的"丂"字至少有四个字形来源,甲骨文、金文中的"■"字,其下部所从"丂"形是"杖"字的初文,应当将其释为"平"字。"平"字本义指"抨击",在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均可用作使令动词。"■(平)"与"兮"字没有任何联系。真正的"乎"字来源于"虖"字,出现时代较晚,与"兮"字有紧密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考释
下载PDF
甲骨文同义词“乎、令”辨析
2
作者 闫佳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01-106,共6页
“乎”和“令”是卜辞里常用的一组动词同义词。两词的词义和用法相近,在卜辞中均具有使令意义,可以引导兼语句。“乎”本为“呼唤”义。由于它常常引导兼语句,才具有了使令义。“乎”的“控制义”较“令”弱。词义内涵的不同以及商人... “乎”和“令”是卜辞里常用的一组动词同义词。两词的词义和用法相近,在卜辞中均具有使令意义,可以引导兼语句。“乎”本为“呼唤”义。由于它常常引导兼语句,才具有了使令义。“乎”的“控制义”较“令”弱。词义内涵的不同以及商人的用词习惯导致“乎、令”在引导主体和对象、命令事类、词语搭配、构成辞句等方面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同义词
下载PDF
古汉语“乎”字的用法研究--兼释《论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3
作者 时金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41-50,共10页
通过分析先秦经典的相关语料,“乎”字与“于”字的用法区别在于:“乎”字的本义有选择和强调意味,从而可以引申用作比较,用作语气词。“乎”会转移句子的强调部分,由通常的强调谓语转成了强调“乎”的宾语,而“于”字则没有强调义,处... 通过分析先秦经典的相关语料,“乎”字与“于”字的用法区别在于:“乎”字的本义有选择和强调意味,从而可以引申用作比较,用作语气词。“乎”会转移句子的强调部分,由通常的强调谓语转成了强调“乎”的宾语,而“于”字则没有强调义,处于辅助地位,也不能真正用于比较和用作语气词。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攻乎异端”指攻击异端而不指攻读异端;“出乎性”强调“在于性”,而不是超出了性;“出乎众”强调“在于群众”,而不是超出群众;“不易乎世”指不轻视世俗;“德荡乎名”指德行因为名声而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端 不易 德荡 释义
下载PDF
疑问强度与主观化强度:上古汉语语气词“乎”的功能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荣祥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7,126,共13页
“乎”在上古汉语里的基本功能是表疑问语气,但也可以表测度、反问、祈使、感叹语气,这是“乎”功能扩展的结果。“乎”表五种不同语气,所处语篇有别,疑问强度递减,而主观性逐渐加强,即“乎”表不同语气,其疑问度与主观性成反比。用于... “乎”在上古汉语里的基本功能是表疑问语气,但也可以表测度、反问、祈使、感叹语气,这是“乎”功能扩展的结果。“乎”表五种不同语气,所处语篇有别,疑问强度递减,而主观性逐渐加强,即“乎”表不同语气,其疑问度与主观性成反比。用于是非问,疑问度最高,主观性最弱;用于感叹,完全无疑无问,主观性最强。认知语言学认为,疑问与感叹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强度 主观化强度 语气词
原文传递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语气词“乎”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玉金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64,F0003,共7页
在出土战国文献中,语气词"乎"有句末语气词和句中语气词两种用法。句末语气词"乎"主要表示疑问语气。在传世战国文献中,"乎"还可以表示感叹语气。感叹语气是由疑问语气发展而来的。出土战国文献中的句中... 在出土战国文献中,语气词"乎"有句末语气词和句中语气词两种用法。句末语气词"乎"主要表示疑问语气。在传世战国文献中,"乎"还可以表示感叹语气。感叹语气是由疑问语气发展而来的。出土战国文献中的句中语气词"乎"可以用在主语、状语之后,都表停顿、感叹,这是由表感叹语气的句末语气词"乎"发展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战国文献:语气词
原文传递
汉语兼语动词产生于殷商说质疑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文正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5,共6页
通常认为甲骨卜辞中"乎(呼)"、"令"、"使"已经成为兼语动词,但实际上三者都只是普通动词。三者出现于兼语句,只是特殊的语用表现,意义并未虚化。"令"、"使"演变成兼语动词是在春秋... 通常认为甲骨卜辞中"乎(呼)"、"令"、"使"已经成为兼语动词,但实际上三者都只是普通动词。三者出现于兼语句,只是特殊的语用表现,意义并未虚化。"令"、"使"演变成兼语动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乎(呼)"一直到现代都没演变成兼语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语动词 使
下载PDF
《论语》中的“乎”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希英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9-81,共3页
《论语》中的“乎”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它的作用主要有三:其一、作语气词,主要用于句子末尾或句中,表示各种不同的语气。其二、作介词,主要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或者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于”。其三、作语素,与其它语素合起来构词。
关键词 《论语》 语气词 介词 语素
下载PDF
论今文《尚书》使令动词“伻”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树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70,共6页
今文《尚书》"伻"应是由甲、金文使令动词"乎"讹变而来。大约从东周开始"乎"主要功能偏向于句尾语气词和介词,加之"乎"与"平"形体相近,《尚书》中的使令动词"乎"便产生讹... 今文《尚书》"伻"应是由甲、金文使令动词"乎"讹变而来。大约从东周开始"乎"主要功能偏向于句尾语气词和介词,加之"乎"与"平"形体相近,《尚书》中的使令动词"乎"便产生讹误。讹字"平"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受使令动词"使"、"俾"字形影响,增加意符写作"伻"。在传世典籍中讹字"平"又误读为"釆",使"辩"具有使令的假借义,"平"又通假为"拼"、"荓"等字表使役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令动词
原文传递
上古语气词“乎”构式分析——从《左传》《国语》语气词“乎”谈起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广干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9-86,94,共9页
"乎"是上古汉语中最常见最复杂的语气词之一。《左传》和《国语》是上古汉语的重要文献而且两书关系极为密切,从构式语法角度观察、比较和分析其中语气词"乎"的使用特点,发现"乎"具有较强的构式特征,表... "乎"是上古汉语中最常见最复杂的语气词之一。《左传》和《国语》是上古汉语的重要文献而且两书关系极为密切,从构式语法角度观察、比较和分析其中语气词"乎"的使用特点,发现"乎"具有较强的构式特征,表达疑问等各种语气多与其他相关词语搭配成相对固定的构式共同承担,使"乎"在表达语气时体现出严整的规律性和鲜明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国语》 语气词 构式 规律性
下载PDF
南北朝时期语气词“耳”、“乎”的南北差异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素珍 何亚南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8-43,48,共7页
揭示南北朝时期汉语的南北差异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南北朝时期一些经典中土文献进行穷尽性调查和细致分析,我们发现,语气词"耳"、"乎"用法的南北差异存在某种相似性———各语法意义的使用频率存在... 揭示南北朝时期汉语的南北差异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南北朝时期一些经典中土文献进行穷尽性调查和细致分析,我们发现,语气词"耳"、"乎"用法的南北差异存在某种相似性———各语法意义的使用频率存在着差别,我们把它归纳为同质通语发展差异类型。我们把"耳""乎"在南北朝的用法置于历史的纵轴线上,以前人对它们的研究结论为参数,进行一种历时考察,可以发现产生这种南北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南北差异
下载PDF
介词“乎”和“于(於)”用法之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国瑞 《殷都学刊》 2004年第3期94-97,共4页
介词“乎”和于 (於 )字的用法 ,各家教材和工具书或此或彼 ,但都语焉不详。本文对众家的说法进行了比较 ,加上了自己多年的研究 ,提出了学界未能涉及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介词 于(於) 被动句 状语 补语
下载PDF
“乎”发展演化释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红蕾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7期88-,92,共2页
"乎"本为动词,经过历史的发展,"乎"逐渐演化出助词、介词和词尾用法,到了近代,又进一步演化成词缀。本文拟对"乎"的历时演化过程进行释例分析,理清其发展脉络。
关键词 演化 助词 介词 词尾 词缀
原文传递
《颜氏家训》语气词“乎”用法探微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娇 查中林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70-72,共3页
文章对《颜氏家训》中的语气词"乎"作了静态描写,并将其与《论语》、《孟子》、《搜神记》、《世说新语》等著作中的语气词"乎"作动态比较,认为中古语气词"乎"的用法基本与上古相同,主要表示反诘语气、... 文章对《颜氏家训》中的语气词"乎"作了静态描写,并将其与《论语》、《孟子》、《搜神记》、《世说新语》等著作中的语气词"乎"作动态比较,认为中古语气词"乎"的用法基本与上古相同,主要表示反诘语气、疑问语气,只是使用频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氏家训》 语气词
下载PDF
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蒙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6年第7期41-44,共4页
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构词能力强,使用范围广,既与冀鲁官话定霸小片、天津小片以及北京官话怀承片的"乎"缀具有一致性,同时又衍生出了一些霸州方言所特有的"乎"缀词。以后缀"乎"所依附的词根... 河北霸州方言后缀"乎"构词能力强,使用范围广,既与冀鲁官话定霸小片、天津小片以及北京官话怀承片的"乎"缀具有一致性,同时又衍生出了一些霸州方言所特有的"乎"缀词。以后缀"乎"所依附的词根词性为分类标准对其在霸州方言中的构词形式、表义作用以及语法功能进行详细阐述,可以为过渡地区的方言词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州方言 后缀 构词形式 表义作用 语法功能
下载PDF
论《马氏文通》对“於”字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季芳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20-122,共3页
“於”字是《马氏文通·介字》中论述最全面、最充分的介词之一。马氏主要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对其作了系统而细致地分析。本文拟从语法特点、“於”字结构的位置、与“乎”“于”二字的区别等方面来加以评述。《文通》对“於”字的研... “於”字是《马氏文通·介字》中论述最全面、最充分的介词之一。马氏主要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对其作了系统而细致地分析。本文拟从语法特点、“於”字结构的位置、与“乎”“于”二字的区别等方面来加以评述。《文通》对“於”字的研究 ,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批判继承 ,又有所发展、创新 ,并且对后人也多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语法特点
下载PDF
浅析《论语》中的“乎”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爱伟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9期24-26,共3页
“乎”是《论语》中使用最多的虚词之一。本文穷尽性统计了《论语》中的“乎”,对“乎”的性质做了定量描写和定性分析,认为:“乎”作词尾与表态副词一起构成含有情感色彩的修饰性成分;位于疑问句末表真性的询问是《论语》中“乎”... “乎”是《论语》中使用最多的虚词之一。本文穷尽性统计了《论语》中的“乎”,对“乎”的性质做了定量描写和定性分析,认为:“乎”作词尾与表态副词一起构成含有情感色彩的修饰性成分;位于疑问句末表真性的询问是《论语》中“乎”最主要的用法,“乎”可以表反问是由于与其他成分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词尾 非词尾
下载PDF
《诗经》“乎”字用法辨析
17
作者 罗国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154-156,共3页
虚词“乎”在诗经中共出现 5 4次。“乎”在诗经中有三种用法 :一是介词用法 ,“乎”与后面的词或词组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补语 ;二是助词用法 ,“乎”起衬音、表达语气等作用 ;三是“乎”与别的字结合用作叹词 ,表哀叹、赞美等感情。
关键词 《诗经》 语法
下载PDF
《真诰》《周氏冥通记》中的介词“乎”及其语料性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用源 刘悦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9-41,共3页
《真诰》和《周氏冥通记》是南朝陶弘景整理的两部道教文献。文章对两书中介词"乎"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使用情况与中古其他文献进行比较,认为其中介词"乎"多属仿古用法。这两部道书的语料性质既具有南... 《真诰》和《周氏冥通记》是南朝陶弘景整理的两部道教文献。文章对两书中介词"乎"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使用情况与中古其他文献进行比较,认为其中介词"乎"多属仿古用法。这两部道书的语料性质既具有南朝口语色彩,又存在一些仿古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诰》 《周氏冥通记》 介词 语料性质
下载PDF
《马氏文通》对“乎”字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甘斐哲 《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4年第6期102-105,110,共5页
 "乎"字是《马氏文通》介字卷和助字卷论述最为详尽虚字之一。介字"乎"有表比较、介引转词、表示受动等功能,助字"乎"既可助句,也可助字。对"乎"的研究是《文通》虚词研究的一个重要成就。
关键词 《马氏文通》 虚词研究 介字 助字 古代语法
下载PDF
《国语》中的“乎”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健雅 《钦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31-34,共4页
"乎"是《国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之一。《国语》中的"乎"共出现362次,"乎"主要用作语气词,依所处位置分两种情况:其一是句末语气词;其二是句中语气词。其中又以位于疑问句末和反问句末充当疑问语气... "乎"是《国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之一。《国语》中的"乎"共出现362次,"乎"主要用作语气词,依所处位置分两种情况:其一是句末语气词;其二是句中语气词。其中又以位于疑问句末和反问句末充当疑问语气词为最主要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 语气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