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众参与:探索村民自治基本单元的主体基础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松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37-242,共6页
群众是村民自治的主体,群众参与是村民自治不可或缺的环节。研究发现,群众参与程度越高,即参与动机越强烈和参与意愿越强烈,村民自治成效越显著。从历史实践来看,人民公社单元和建制村单元的规模太大,群众距离利益远,利益分享难,参与程... 群众是村民自治的主体,群众参与是村民自治不可或缺的环节。研究发现,群众参与程度越高,即参与动机越强烈和参与意愿越强烈,村民自治成效越显著。从历史实践来看,人民公社单元和建制村单元的规模太大,群众距离利益远,利益分享难,参与程度低,导致自治空转。为了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群众参与的自治基本单元应该落在规模较小、利益距离近的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在自治实践中,可以选择自治有效利益引导有序参与、寻找规模适度自治单元降低参与成本和坚持高认同规模进行互动共治,促使村民自治真正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参与 村民自治 基本单元 主体基础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价值观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文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22-29,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技的价值在于 :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是生产力的首先的力量 ;科学技术大幅度地提高着劳动生产率 ,极大地促进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决定着阶级的划分 ,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 ,决定着国家、政...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技的价值在于 :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是生产力的首先的力量 ;科学技术大幅度地提高着劳动生产率 ,极大地促进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决定着阶级的划分 ,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 ,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 ;是唯物主义和人文科学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革命 ,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价值的主体基础主要是工人阶级和人类社会的利益与需要 ;科技价值的实现机制主要是科技的物化、智力化和生产过程的实际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价值观具有中介性、社会性、合力性和革命性等特点 ,是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与科技观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科学技术思想 科学技术价值观 主体基础 实现机制 特点 生产力
下载PDF
自然美的主体基础与诗性生成
3
作者 李云舒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4年第3期76-82,共7页
审美主体是自然审美中可变性最强的因素,主体的自身定位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影响着自然美的生成。面对主体理性对自然美的压抑,重新确认自然美生成的主体基础能够推动自然美焕发崭新意义。首先,身体的自然本性是主体作为生命存在的基... 审美主体是自然审美中可变性最强的因素,主体的自身定位以及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影响着自然美的生成。面对主体理性对自然美的压抑,重新确认自然美生成的主体基础能够推动自然美焕发崭新意义。首先,身体的自然本性是主体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属性,与自然具有同源性与内在同构性。身体自然本性的感性能力是克制主体理性的重要力量,也是自然审美的基本起点;其次,诗性智慧是主体具有的先天禀赋,诗性与美感有天然的联系,并且为主体的诗性生存拓展了空间,推进了人与自然平等共在的审美理想;最后,以自然本性与诗性智慧为基础,自然存在之真理的本源性显现与审美主体的诗性之思结合,使自然美在主体诗性的敞开中实现了诗性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 主体基础 诗性生成
下载PDF
人民主体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基础 被引量:2
4
作者 唐亚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17,共13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从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通过人民的主体角色的确立、主体地位的保障、主体力量的统合、主体价值的塑造等主体内容构建方式,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从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通过人民的主体角色的确立、主体地位的保障、主体力量的统合、主体价值的塑造等主体内容构建方式,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主体论”。人民概念与角色从基于革命的单纯经济政治概念与功能到基于建设的人民与执政党、国家和政府间关系的复合概念与功能的多样扩展,人民主体地位基于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全过程人民民主而获得的制度保障,人民主体力量基于执政党力量对人民力量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力量有机统合的合力生成,人民主体价值基于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与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一体两面”式双重建构,四者共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塑造了内蕴新型主体功能、新型主体制度、新型主体力量与新型主体价值于一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通过用“使命型政党”统合“制度”、“人”与“治理”的方式,锻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理性力量,开创了“人民主体论”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体 中国共产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主体基础 使命型政党
下载PDF
乡村文化认同的危机与重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良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2-70,共9页
乡村文化认同是吸引中青年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重要条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当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乡村文化认同危机,是长期以来在集体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乡村文化认同的重建需... 乡村文化认同是吸引中青年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重要条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心理基础和情感基础。当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乡村文化认同危机,是长期以来在集体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而形成的。乡村文化认同的重建需要从物质基础、主体基础和文化调适三方面着手。其中,良好的物质条件是重建乡村文化认同的前提条件,但远非充分条件。文化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意识,是认同主体与既有文化之间相互形塑、互相建构的结果,乡村文化认同的重建还需要通过乡村教育、农民参与、新乡贤文化建设等方式,强化农村儿童少年、中青年、老年人等各类主体的乡村文化认同;也需要乡村文化自身在现代化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调适,与城镇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进行有机衔接,在保持乡土特色的同时获取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以赢得更多农民的持续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文化认同 危机与重建 物质基础 主体基础 文化调适
下载PDF
类同一性: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基础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浩斌 《理论与现代化》 2006年第3期78-82,共5页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检讨与归纳,是人的本质向“类”的复归,是“类同一性”支配下的人类自然生存、社会生存以及主体性生存的逻辑互动和有机统一,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蕴。任何... 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检讨与归纳,是人的本质向“类”的复归,是“类同一性”支配下的人类自然生存、社会生存以及主体性生存的逻辑互动和有机统一,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意蕴。任何忽视“类同一性”的行为和做法,都是酿成自然生态危机、社会道德危机以及人类主体生存危机的根本原因,“类同一性”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良性、协调、互动发展的可靠保障,是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同一性 可持续发展 主体基础 人的本质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不能建立在私有制经济主体基础之上
7
作者 侯为民 《海派经济学》 2022年第1期234-235,共2页
与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完全实行公有制不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更加艰巨。这一点决定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要性。
关键词 私有制经济 公有制主体地位 曲折性 共同富裕 实现路径 主体基础 复杂性 必要性
原文传递
论道德自觉的人性基础 被引量:1
8
作者 白臣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83,共5页
道德根源于人性。道德自觉是主体对道德的体认与坚守,是主体自觉提升人性的一种特殊社会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内蕴道德"实然"与"应然"的内在诉求,并为道德自觉扎根生活奠定完善的主体基础,道德自觉则为人性... 道德根源于人性。道德自觉是主体对道德的体认与坚守,是主体自觉提升人性的一种特殊社会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人性论内蕴道德"实然"与"应然"的内在诉求,并为道德自觉扎根生活奠定完善的主体基础,道德自觉则为人性的丰盈与纯化提供道德支撑和现实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道德自觉 人性 主体基础
下载PDF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领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康 《中国中小企业》 2021年第5期73-74,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入领会这一指导思想,应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内循环为主体基础上促进经济双循环畅通无阻。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指导思想 路径选择 大变局 主体基础 《建议》 现代化 相互促进
原文传递
法人治理: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主体基础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松有 李松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5-40,共6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自治实践会遇到新的瓶颈,出现治理主体之间博弈行为,迫使我们进行治理逻辑和模式的变革,变革的关键点是构建新型的民主平等法人关系,实现法人治村的治理新架构,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表现为法人本...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村民自治实践会遇到新的瓶颈,出现治理主体之间博弈行为,迫使我们进行治理逻辑和模式的变革,变革的关键点是构建新型的民主平等法人关系,实现法人治村的治理新架构,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内在的缺陷,表现为法人本质的偏离,主体职能错位和主体地位不平等,亟需实现制度规范化,推进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 自治 有效 主体基础
原文传递
儒家文化依谁而在:“我”还是“我们”?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海超 《中国文化论衡》 2018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儒家文化的学理基础"仁"具有自我和他者双重指向,并且这双重指向均不能独立的代表"仁"。由此,儒家便不能开展出单单为"我"而立言的学说,当然也无法开展出为完全扼杀"我"的"我们"而立言的学说。由于儒家文化不是单单为"我"... 儒家文化的学理基础"仁"具有自我和他者双重指向,并且这双重指向均不能独立的代表"仁"。由此,儒家便不能开展出单单为"我"而立言的学说,当然也无法开展出为完全扼杀"我"的"我们"而立言的学说。由于儒家文化不是单单为"我"的安顿而立言的,因此儒家存在的主体基础便不可能是作为个体的"我",而只能是作为群体的"我们"。另外,由于儒家文化中的"我们"不允许扼杀"我",因此儒家在拒斥个人主义的"我"的同时,也拒斥极端集体主义的"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主体基础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气”
12
作者 邓如辛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4期11-15,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并非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固执己见的主观臆断,它有着深厚的逻辑基础、主体基础、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坚持"三个自...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并非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固执己见的主观臆断,它有着深厚的逻辑基础、主体基础、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坚持"三个自信"是党对"三大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的主体信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物质基础的回声,是党坚持改善民生赢得人民高度信任和尊崇的反馈。"三个自信"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充分肯定,它成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自信 逻辑基础 主体基础 物质基础 社会基础
下载PDF
能人愿为:皖北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基础——基于安徽省谯城区十河村的个案研究
13
作者 方帅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第3期14-19,共6页
社会治理需要依托于治理主体。在传统时期的乡土社会,乡村能人成为了村落治理的主体。通过对安徽省谯城区十河村的形态研究发现,传统时期乡村能人参与村庄治理也是有条件的,必须具备四大要件:能力优先、服务自愿、村民认可和分工合理。... 社会治理需要依托于治理主体。在传统时期的乡土社会,乡村能人成为了村落治理的主体。通过对安徽省谯城区十河村的形态研究发现,传统时期乡村能人参与村庄治理也是有条件的,必须具备四大要件:能力优先、服务自愿、村民认可和分工合理。四大要件的功能各有侧重,能力优先和服务自愿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充分条件,村民认可和分工合理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必要条件。而只有满足了充分且必要,乡村社会治理才会有效,否则即会陷入治理难为或治理失灵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人 能人治理 国家治理 主体基础
下载PDF
贾康: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于让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14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21年第4期58-59,共2页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近期撰文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领在于让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近期撰文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领在于让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深入领会这一指导思想,应认识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内循环为主体基础上促进经济双循环畅通无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供给经济学 双循环 指导思想 路径选择 主体基础 《建议》 现代化 贾康
下载PDF
象山心学崛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15
作者 王星 廉永杰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分析了象山心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自信的性格、严格的家教以及早年的人伦实践构成陆象山为人的主体基础,而孟子思想是其走向社会的精神资源。朱子成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主要取决于《近思录》与《四书集注》的编撰对科举制的适应及... 分析了象山心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自信的性格、严格的家教以及早年的人伦实践构成陆象山为人的主体基础,而孟子思想是其走向社会的精神资源。朱子成为两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主要取决于《近思录》与《四书集注》的编撰对科举制的适应及其对佛禅之学全面的抗衡与取代上。但朱子突出与强调道问学及其对尊德性传统的疏忽或弱化,则成为以突出德性传统与人伦实践关怀的象山心学的实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心学 主体基础 思想资源 社会历史条件 科举
下载PDF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基础——以马克思“人是类存在物”的论断为视角的阐释
16
作者 刘彦朝 赵孔苗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44-149,共6页
从主体的角度审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首先要为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文明奠定平等的主体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类存在物”的论断,从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活动)的角度阐明:人类如何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构筑自身的社会... 从主体的角度审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首先要为不同的民族、国家和文明奠定平等的主体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类存在物”的论断,从人的“类特性”(有意识的活动)的角度阐明:人类如何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构筑自身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以及确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社会历史发展的价值旨归的完整逻辑。故而,“人是类存在物”构成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逻辑基石,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平等的主体基础、价值旨归和理性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是类存在物 主体基础 类特性 平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基础省思
17
作者 王幸平 《唯实》 2011年第2期42-44,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逻辑发展,也是现实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一生具有浓厚的普罗米修斯情结,从而产生了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终生奋斗的意识,即大众意识。为了大众的幸福的立场决定了马克思在面对社会问题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的逻辑发展,也是现实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一生具有浓厚的普罗米修斯情结,从而产生了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终生奋斗的意识,即大众意识。为了大众的幸福的立场决定了马克思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的责任意识,在现实的资本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不在于我们所具有的理论与知识"生产与再生产"水平,而是能否在新时代条件下奠定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大众意识 主体基础
下载PDF
农民自愿: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的主体基础
18
作者 张利明 《乡村振兴》 2020年第9期44-45,共2页
集体经济是由个人联合而形成的经济形态,其内涵涉及到集体与个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讲,集体是个人的联合,个人的相互结合构成了集体。对集体而言,个人自愿联合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实现集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关于集体与个体自愿... 集体经济是由个人联合而形成的经济形态,其内涵涉及到集体与个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讲,集体是个人的联合,个人的相互结合构成了集体。对集体而言,个人自愿联合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实现集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关于集体与个体自愿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一方面个体的自由离不开集体,并在集体中得以体现。"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实现形式 农村集体经济 农民自愿 主体基础 个人才能 持续性 集体与个体 相互结合
原文传递
培育“新乡贤”:乡村振兴内生主体基础的构建机制 被引量:113
19
作者 龚丽兰 郑永君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76,共18页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研究如何构建乡村振兴的内生主体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乡贤因为具有权威性、内生性、公共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动员和组织农民,成为乡村有效治...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主体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研究如何构建乡村振兴的内生主体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乡贤因为具有权威性、内生性、公共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动员和组织农民,成为乡村有效治理的内生主体基础。基于上述传统治理智慧的启示,本文构建权威嵌入性、公共性与治理主体有效性的关联性分析框架,从历史变迁和当前实践的角度分析通过培育新乡贤构建乡村振兴内生主体基础的运作机制。研究表明:①乡村权威的嵌入性影响其治理能力、公共性影响其治理意愿,治理能力和治理意愿影响乡村治理主体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影响乡村治理的效果。②从历史变迁来看,乡村主导性权威决定村庄治理模式,其中传统时期是文化权威的生成与士绅治村,集体化时期是政治权威的构建和国家治村,包产到户后则是经济权威的兴起和能人、富人治村。③培育新乡贤是乡村振兴内生主体基础的有效构建机制,包括宗族权威公共化、文化权威在地化和经济权威体制化三种具体机制。三种机制的根本目的都是通过生长公共性、提升嵌入性,进而提升其治理意愿和治理能力,最终实现村庄有效治理。④作为乡村振兴内生主体基础的新乡贤,其促进乡村有效治理的机制是基于村庄内部组织的再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振兴 内生主体基础 乡村治理 构建机制
原文传递
论个人信息主体基础法益的设定与实现——基于“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反射利益的视角 被引量:13
20
作者 龙卫球 《比较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71,共20页
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没有确立“个人信息权”概念,但有关条文使用了“个人信息权益”的概念表述,由此带来了关于“个人信息权益”的理解困惑。从法律实证的角度来说,现行法其实并未对个人信息主体基础法益进行直接确权,而是将... 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没有确立“个人信息权”概念,但有关条文使用了“个人信息权益”的概念表述,由此带来了关于“个人信息权益”的理解困惑。从法律实证的角度来说,现行法其实并未对个人信息主体基础法益进行直接确权,而是将其隐含规定在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为重心的体系设计之中,呈现为一种反射利益意义的基础法益设定。在这种意义上,可以将“个人信息处理规则”视为“以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法律”。针对个人信息处理规则隐含个人信息基础法益的特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还引入了以强化多重治理体系、压实行为主体责任为内容的独特实现路径,具体包括“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法律责任”四个方面的合力。以此为分析,可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章“个人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的权利”,其所确立的多项个人信息保护权,属于强化治理体系结构中的机制内涵,而不可混同理解为基础法益。这些权利因具有请求权的形式,也称个人信息保护请求权,可以纳入广义人格权请求权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主体基础法益 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反射利益 个人信息保护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