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学两种主义与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危机、繁荣 被引量:7
1
作者 彭彦琴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50-53,共4页
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主义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对西方心理学脉胳的疏理、危机的剖析、未来的前瞻中,可窥见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危机的根源、繁荣的契机均与两种主义息息相关。只有在科学人文主义的科学观指导下,心理学才能... 心理学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主义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对西方心理学脉胳的疏理、危机的剖析、未来的前瞻中,可窥见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动力、危机的根源、繁荣的契机均与两种主义息息相关。只有在科学人文主义的科学观指导下,心理学才能真正成为21世纪的学科带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两种主义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科学人文主义
下载PDF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试析
2
作者 许成人 《教育学术月刊》 1998年第2期64-65,共2页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试析许成人陈独秀(1880-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打出“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开展了以反对封建思想...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试析许成人陈独秀(1880-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安庆)人。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打出“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开展了以反对封建思想文化为目标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教育思想 教育方针 教育与社会 青年学生 新教育 李大钊 主观主义 教育教育 两种主义
下载PDF
强烈的正义感和历史责任感
3
作者 邢贲思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五四运动 历史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 辛亥革命 文化运动 胡绳 毛泽东 两种主义 文化评论 力量的源泉
下载PDF
王统照的教育观
4
作者 李书生 《山东教育》 1998年第23期15-16,共2页
文学与教育虽为人文学科的两个分支,但古往今来的许多思想家、文学家都将二者等同视之,并都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现代作家群中,尤其是有名望的作家,很少没有从事过教职的。其中有些作家后来专心从事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 文学与教育虽为人文学科的两个分支,但古往今来的许多思想家、文学家都将二者等同视之,并都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现代作家群中,尤其是有名望的作家,很少没有从事过教职的。其中有些作家后来专心从事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成为有名望的教育家,像叶圣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统照 奴化教育 教育观念 教育思想 殖民教育 教育体制 美育 职业教育 教育平等 两种主义
下载PDF
中国女性人格意识的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苏萍 《理论界》 CSSCI 1999年第2期62-62,共1页
“人格”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意思是:①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②个人的道德品质。那么,“女性人格意识”就是女性对于自身作为与男性平等主体存在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或女性以自身应持有道德品格的自觉认识。这种意... “人格”在现代汉语词典上的意思是:①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②个人的道德品质。那么,“女性人格意识”就是女性对于自身作为与男性平等主体存在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或女性以自身应持有道德品格的自觉认识。这种意识的发扬和泯灭向来是中国妇女解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意识 中国女性 女性人格 女性觉醒 女性意识觉醒 当代女性 两种主义 地位和价值 女性自我 现代汉语词典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回溯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希恩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07,共14页
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过程性评述。文章认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列宁和斯大林的有关论述。民主革命时期,两种民族主义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各种政治力量错误民族政策的概括,也是对革命队... 本文对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过程性评述。文章认为,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列宁和斯大林的有关论述。民主革命时期,两种民族主义既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各种政治力量错误民族政策的概括,也是对革命队伍内部在民族问题上错误观念和行为的一种批评。新中国建立后,两种民族主义主要指的是党内和人民内部的相关错误言行。20世纪50年代,我国广泛开展了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斗争。通过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促进了民族关系的改善和国家统一的巩固,但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改革开放以后,两种民族主义的提法逐步被淡化,但党的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仍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 民族问题 两种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世界秩序之争中的“一”与“和” 被引量:16
7
作者 苏长和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9,155-156,共14页
"一"是一个包含许多政治秩序信息的汉字,它有普遍性、正统性、统一法则的含义。一种政治秩序的形成是以统一的价值体系、一致自洽的制度等为标志的,或者说,政治秩序经常围绕着代表"一"的普遍性、正统性、统一法则... "一"是一个包含许多政治秩序信息的汉字,它有普遍性、正统性、统一法则的含义。一种政治秩序的形成是以统一的价值体系、一致自洽的制度等为标志的,或者说,政治秩序经常围绕着代表"一"的普遍性、正统性、统一法则的建构来实现。有了"一",共同体内则可以实现"共一为和"的秩序状态。在文明史和世界政治范围内,文明之间和大国之间经常在世界秩序问题上围绕"一"的问题展开争论或妥协。作者阐述了"一""和"问题在历史和当代世界秩序之争中的意义,指出按照一种地方的政治秩序经验作为普遍主义原理来组织世界秩序,难以走出历史上国际秩序建设的局限。在一个多样多元世界中,可以在各方普遍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普遍主义原则下,寻找组织秩序的共同规范和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秩序 共一为和 关系 共生 两种普遍主义
原文传递
以新普遍主义建构世界秩序——对共生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被引量:13
8
作者 苏长和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38,共4页
共生是一种智慧。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普遍主义思想,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政府与政府乃至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这种普遍主义从关系、共通、联系角度看待和完善上述关系的共处和共生问题。那种认为适用于自己的法则同样也... 共生是一种智慧。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普遍主义思想,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政府与政府乃至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这种普遍主义从关系、共通、联系角度看待和完善上述关系的共处和共生问题。那种认为适用于自己的法则同样也可以推及他者、干涉他者甚至改造他者的西方式普遍主义思想,已经成为阻碍文明间和谐共生的消极思想力量。新的普遍主义有助于国与国、文明与文明之间,在寻找共通共鸣中实现和谐共生的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论 合解/分解 关系/理性 两种普遍主义 世界秩序
原文传递
“两种民族主义”概念辨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坤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34,共5页
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立场,而正确认识"两种民族主义"是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前提。学界和民族工作中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概念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以致"两种民族主义"的使用处于一种看似清楚实则朦胧的状... 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立场,而正确认识"两种民族主义"是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前提。学界和民族工作中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概念一直没有明确的界定,以致"两种民族主义"的使用处于一种看似清楚实则朦胧的状况。这不仅导致过去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留下缺憾和教训,而且不利于指导现阶段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工作。探讨两种民族主义的概念至少涉及三个问题:"两种民族主义"在学理上和在实际中使用不一致的问题;民族意识和两种民族主义的范围界限问题以及民族偏见、民族歧视与两种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由此,应该对"两种民族主义"作严格意义的和泛义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民族主义 大汉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 民族意识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话语逻辑与历史脉络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军 张艳娇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27-43,共17页
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话语体系中,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涉及民族工作的诸多文献中,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在革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着复杂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两种民族主... 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话语体系中,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涉及民族工作的诸多文献中,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在革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着复杂的内涵和丰富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两种民族主义仍暗流涌动,且表现形式日趋复杂,但由于种种原因,两种民族主义的形式和逻辑没有获得与时俱进的权威性解读。鉴于反对"三股势力"工作的艰巨性,以及在网络社会崛起背景下两种民族主义隐蔽便捷的延伸性发展,我们有必要对新时期的两种民族主义作出更为清晰的科学阐释与政策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工作 民族团结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百年历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少春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M0002,共15页
本文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至新时代各时期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脉络。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问题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其症结和重点也不同。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反对... 本文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至新时代各时期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脉络。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问题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其症结和重点也不同。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推动反对"两种民族主义"这一理论工具中国化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重点和内容也不同,最终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政策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梳理百年来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巩固民族团结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民族主义 民族团结 中国共产党 百年历程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两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英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共7页
马克思在他学术研究的中前期主要关注对西欧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研究它们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提出了它们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两种道路;在学术研究的后期,由于现实的需要、特别是俄国作为后发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提出,使马克... 马克思在他学术研究的中前期主要关注对西欧先发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研究它们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提出了它们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两种道路;在学术研究的后期,由于现实的需要、特别是俄国作为后发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的提出,使马克思转向了对非西方的后发国家、尤其是俄国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后发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马克思的两种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社会主义理论 跨越“卡夫丁峡谷” 中国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建设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肯定性成果的吸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锡长 张俊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1-65,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地要求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吸收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问题的关键是从中国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进一步从"姓资姓社"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地要求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吸收资本主义的肯定成果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问题的关键是从中国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进一步从"姓资姓社"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既要反对盲目排斥资本主义优秀成果的教条主义倾向,又要把着重点放在反对盲目崇拜西方的教条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资本主义肯定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反对两种教条主义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内两种社会主义观的出现和长期争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宝祥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1997年第1期12-19,共8页
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内开始出现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观,一种是离开生产力标准,着重从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上理解社会主义,推崇“一大二公”;另一种是着重从生产力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把在公有制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社... 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内开始出现两种不同的社会主义观,一种是离开生产力标准,着重从生产关系(主要是所有制)上理解社会主义,推崇“一大二公”;另一种是着重从生产力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把在公有制基础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之点。从6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两种社会主义观的争论主要有三次:60年代初围绕“包产到户”的争论;70年代中对穷社会主义的批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姓资姓社”的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种社会主义 “一大二公”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本质
原文传递
科学社会主义观是统一的理论体系——评所谓“传统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
15
作者 周新城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8-14,共7页
科学社会主义观是统一的理论体系——评所谓“传统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周新城有一段时间,我国学术界有人提出“传统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的概念,他们往往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有关社会主义的... 科学社会主义观是统一的理论体系——评所谓“传统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周新城有一段时间,我国学术界有人提出“传统社会主义”、“现代社会主义”的概念,他们往往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有关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看作是“传统社会主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马克思主义 两种社会主义 传统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 “现代社会主义 毛泽东思想 理论体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按劳分配
下载PDF
团结各民族为一体: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政策大检查的缘起与实施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建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9-71,共1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与新国家”的韧始,这个有别于历史上各时期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民族平等的立国之本,也是打造“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的基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坚持不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与新国家”的韧始,这个有别于历史上各时期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民族平等的立国之本,也是打造“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的基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坚持不懈地在制度建构、话语建构的同时,绵密而持续地通过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建设基于民族平等的新型民族关系,这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基于多民族国情而重构现代国家的努力与坚持。以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政策大检查是一个不断发现偏差、高位推进、词语调整、政策强化、立法入宪的累积和累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政策 民族团结 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下载PDF
建国后党内两种社会主义观的争论
17
作者 沈宝祥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5-13,共9页
关键词 什么是社会主义 毛泽东 邓小平 两种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包产到户 人民公社 责任制 理论观点
下载PDF
视角转换与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确立
18
作者 王德中 《北京党史》 2004年第S1期8-10,共3页
关键词 两种社会主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 视角转换 生产关系 多种所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 毛泽东 过渡时期总路线 生产力发展水平
原文传递
李维汉民族主义观述析
19
作者 张三南 孙玉凤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43,共5页
李维汉是党和国家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论家,有着诸多关于民族主义的重要论述。李维汉的民族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主义观,在认识和处理"两种民族主义"问题上有着丰富的论述和鲜明的立场。整理和研究李维... 李维汉是党和国家在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论家,有着诸多关于民族主义的重要论述。李维汉的民族主义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主义观,在认识和处理"两种民族主义"问题上有着丰富的论述和鲜明的立场。整理和研究李维汉民族主义观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维汉 民族主义 两种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重温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谆言若干
20
作者 张三南 李佳轩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71-75,共5页
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文献。此文视民族团结为西南民族问题中最复杂、最重大的问题,紧紧围绕“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主题,为解决西南民族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方略... 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文献。此文视民族团结为西南民族问题中最复杂、最重大的问题,紧紧围绕“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主题,为解决西南民族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方略。重温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若干谆言,对于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 两种民族主义 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