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旧杂譬喻经》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洪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2-99,共8页
本文主要从文献的角度讨论了《旧杂譬喻经》的译者、版本和校勘等问题。作者认为:从经录记载和文献对勘看,《旧杂譬喻经》并非康僧会所译,应属于失译;《旧杂譬喻经》在梁代以前的版本已散佚,约在唐代形成一种带有“拾遗”性质、编辑较... 本文主要从文献的角度讨论了《旧杂譬喻经》的译者、版本和校勘等问题。作者认为:从经录记载和文献对勘看,《旧杂譬喻经》并非康僧会所译,应属于失译;《旧杂譬喻经》在梁代以前的版本已散佚,约在唐代形成一种带有“拾遗”性质、编辑较混乱的版本,今存本即是以唐本为“祖本”的;据《法苑珠林》等佛教类书校勘,今存各本《旧杂譬喻经》文字脱误情况颇为严重,应当重新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譬喻 佛教 译者 版本 校勘学 佛典
原文传递
从介词角度看《六度集经》与《旧杂譬喻经》的翻译时代 被引量:2
2
作者 贾君芳 何洪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5-39,共5页
关于《旧杂譬喻经》的译者及时代一直存在着模糊和分歧,每一种译经在语言上都有其特点,其中虚词的使用能够显示出作者与时代的特色,从介词结构的语序和被动表达式来看,《旧杂譬喻经》应该属于汉代以后晋代以前中古时期的佛典译经。
关键词 介词 《六度集 譬喻 翻译时代
下载PDF
佛经“雁衔龟”故事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梁丽玲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年第1期201-206,共6页
佛教经典蕴含大量的印度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以"雁衔龟"故事类型为例,主要情节为飞鸟载乌龟上天,因其中一物开口说话而坠地:其一为两雁衔一龟,其二为一鹄衔一鳖,这两种故事体系分别在各地产... 佛教经典蕴含大量的印度民间故事,这些故事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产生重大的影响。以"雁衔龟"故事类型为例,主要情节为飞鸟载乌龟上天,因其中一物开口说话而坠地:其一为两雁衔一龟,其二为一鹄衔一鳖,这两种故事体系分别在各地产生不同的变异。本文透过《旧杂譬喻经》、《五分律》、《毘奈耶》及南传巴利《本生经》,印度的《五卷书》、《故事海》,中国各地的民间故事和敦煌诗歌等文献,探讨佛经"雁衔龟"故事的传播、发展以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衔龟 民间故事 譬喻 《五分律》 《毘奈耶》
下载PDF
明杂剧《一文钱》的故事原型与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寒晴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82-87,共6页
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共六出,讲述了财主卢至虽有万贯家财,于人于己却悭吝至极,天帝释为教化卢至,假幻其相貌,并将其家私尽意施舍,最终卢至在世尊点化下开悟证果的故事。一般认为,该剧是自东晋时期的《卢至长者因缘经》敷演而来。但... 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共六出,讲述了财主卢至虽有万贯家财,于人于己却悭吝至极,天帝释为教化卢至,假幻其相貌,并将其家私尽意施舍,最终卢至在世尊点化下开悟证果的故事。一般认为,该剧是自东晋时期的《卢至长者因缘经》敷演而来。但据考证,《一文钱》的故事原型可追溯至更早的《旧杂譬喻经》中"昔有四姓名伊利沙"一则,但在情节上有诸多变化,其与《旧杂譬喻经》中佛经故事及《卢至长者因缘经》互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文钱 卢至长者因缘 譬喻
下载PDF
《杂譬喻经》疑难字词杂考
5
作者 龙庆兰 郑贤章 《贺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3-57,共5页
《杂譬喻经》中存在许多疑难字词,我们这里所说的疑难字词是指文中意义不明、不合前后文意的字词。这些疑难字词大多由版本异文造成,还有的由佛典汉译讹传导致。考释疑难字词有利于疏通文意,整理出较为真实可靠的文本。本文选取后汉支... 《杂譬喻经》中存在许多疑难字词,我们这里所说的疑难字词是指文中意义不明、不合前后文意的字词。这些疑难字词大多由版本异文造成,还有的由佛典汉译讹传导致。考释疑难字词有利于疏通文意,整理出较为真实可靠的文本。本文选取后汉支娄迦译的《杂譬喻经》(1卷),后秦鸠摩罗什译的《杂譬喻经》(1卷),后汉失译的《杂譬喻经》(2卷)及吴康僧会译的《旧杂譬喻经》中六处疑难字词进行考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譬喻 譬喻 疑难字词 考释
下载PDF
谈《旧杂譬喻经》在佛教汉语发展史上的定位 被引量:1
6
作者 松江崇 《中文学术前沿》 2015年第1期44-53,共10页
历代藏经都把两卷本《旧杂譬喻经》的译者拟定为三国吴康僧会。但是围绕此经的译者及其成书年代问题,已有学者认为并非康僧会所译。本文着眼于经中'偈'的押韵、宾语'何等'的词序和'谁'用于分裂句这两种语法现象... 历代藏经都把两卷本《旧杂譬喻经》的译者拟定为三国吴康僧会。但是围绕此经的译者及其成书年代问题,已有学者认为并非康僧会所译。本文着眼于经中'偈'的押韵、宾语'何等'的词序和'谁'用于分裂句这两种语法现象,再次探讨这部译经在佛教汉语发展史上的定位问题,并由此推定此经的主要部分反映了魏晋时期前后(3、4世纪)的汉语情况。这虽然和前人研究的结论大致相同,但是本文在方法论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譬喻 疑问代词
原文传递
从《旧杂譬喻经》看《汉语大词典》的阙失之处
7
作者 侯镔芮 侯俊梅 《中华辞赋》 2018年第12期256-257,共2页
《旧杂譬喻经》是魏晋时期的一部汉译佛经,其中保存了大量当时的口语词汇,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宝贵资料之一,《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最权威、大型的语文辞书,但其对《旧杂譬喻经》中的部分词语收录情况存在些许问题,文章将择取几例词条... 《旧杂譬喻经》是魏晋时期的一部汉译佛经,其中保存了大量当时的口语词汇,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宝贵资料之一,《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目前最权威、大型的语文辞书,但其对《旧杂譬喻经》中的部分词语收录情况存在些许问题,文章将择取几例词条,辅之以其它语料,分别对其进行考辨,以补《汉语大词典》的部分疏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譬喻 《汉语大词典》 阙失
原文传递
怎么在神的面前撒谎
8
《芳草(经典阅读)》 2011年第1期28-29,共2页
内容简介:史上最红小和尚、中国版"一休"、最神秘的畅销书作家、最会讲故事的小和尚又来了,这次他讲了49个故事,改编自16部佛经,蕴含了49个人生主题,譬如快乐、恐惧、命运、时机、诱惑、错位、迷失、拥有,讲到了人生的各种境... 内容简介:史上最红小和尚、中国版"一休"、最神秘的畅销书作家、最会讲故事的小和尚又来了,这次他讲了49个故事,改编自16部佛经,蕴含了49个人生主题,譬如快乐、恐惧、命运、时机、诱惑、错位、迷失、拥有,讲到了人生的各种境遇。这些故事既保留了精妙佛理,又添加了现代元素,恰如温和的白粥,淡而暖心,回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譬喻
原文传递
再论关于泛义动词“为”的误解
9
作者 刘瑞明 《陇东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4-30,共7页
词义及其用法是有系统性的,如不明它们的系统性,孤立的就某一环节作释,有时会因论者所持错误方法或根据的事理的不同,词义会被误释得纷纭歧说却也会迷惑而使学者信从,泛义动词"为"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泛义动词是笔者对一... 词义及其用法是有系统性的,如不明它们的系统性,孤立的就某一环节作释,有时会因论者所持错误方法或根据的事理的不同,词义会被误释得纷纭歧说却也会迷惑而使学者信从,泛义动词"为"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泛义动词是笔者对一些使用有灵活指称性的动词的新议称名,最典型的如:打、作、为、见、取,等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而指称未言的另一表意具体、准确的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论 词义演变 语气副词 误释 疑问代词 譬喻 介宾结构 句尾 疑问语气 叙述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