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家学渊源看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晓勤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1-60,共10页
在初唐诸诗人中,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以儒家的“仁义礼乐”为政治理想,以纵横家的出奇制胜为济世方式,以道家、道教的饵食养生为人生归宿,陈子昂身上闪烁着初唐其他诗人少有的忠、义、豪、侠的人格精... 在初唐诸诗人中,陈子昂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他以儒家的“仁义礼乐”为政治理想,以纵横家的出奇制胜为济世方式,以道家、道教的饵食养生为人生归宿,陈子昂身上闪烁着初唐其他诗人少有的忠、义、豪、侠的人格精神。在诗歌创作风貌上,陈子昂的近体诗豪迈俊逸、悲壮慷慨的艺术风格,古体诗尤其是《感遇诗》“幽观大运”、“考察天人”的创作主题,也是初唐其他诗人的作品中所没有过的。而陈子昂人格精神、诗歌创作上的这些特点又使得他对齐梁诗风的革新,取得了远比前人大得多的成就。那么,陈子昂为何会形成如此独特的人格精神和诗歌创作风貌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则试图从家学渊源的角度对之作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创作 人格精神 家学渊源 陈子昂 感遇 政治理想 出奇制胜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陈子昂与“感遇诗”
2
作者 黄会英 韩翔 《考试与招生》 2023年第5期55-56,共2页
感遇诗,是对所遇事物抒发感慨的诗。关于诗题“感遇”的解释最早见于元代杨士弘编的《唐音》。他注释道:“感遇云者,谓有感而寓于言,以撼其意也。”又有一节说:“感之于心,遇之于目,情发于中,而寄于言也。”
关键词 感遇 陈子昂 杨士弘 《唐音》 感慨
原文传递
从陈子昂《感遇诗》中的意象看其对阮籍《咏怀诗》的继承与革新 被引量:2
3
作者 董素贞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8-10,共3页
从时间意象、自然风景、飞鸟意象方面探讨陈子昂《感遇诗》对阮籍《咏怀诗》的继承和革新。一个是在为生命忧 ,一个是在替社会悲 ,这在他们的诗歌中表现得很明显。
关键词 陈子昂 感遇 意象 阮籍 《咏怀 创新
下载PDF
说李白的古风 被引量:3
4
作者 黄瑞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101-108,共8页
李白古风一卷,凡五十九首。这一组诗是后人辑录的,李白原来可能有“古风”这个名目,后人把同类型的作品加了进去,成为现在看到的规模。其实这类作品不只五十九首,王琦本《李太白文集》卷二十四之《效古》二首,《拟古》十二首、《感兴》... 李白古风一卷,凡五十九首。这一组诗是后人辑录的,李白原来可能有“古风”这个名目,后人把同类型的作品加了进去,成为现在看到的规模。其实这类作品不只五十九首,王琦本《李太白文集》卷二十四之《效古》二首,《拟古》十二首、《感兴》八首、《寓言》三首、《感遇》四首,都和古风同类。《感兴》八首其四、其六、其七,分别是古风五十九首中其四十七、其二十七、其三十六之别稿;而五十九首其九,《河岳英灵集》题作《詠怀》;五十九首其八与其十六,缪本《李太白集》均题作《感寓》。这些诗属于同一类型是明显的。这类诗现存实有八十多首。葛立方《韵语阳秋》称“李太白古风两卷近七十篇”,可见宋时有的李诗本子,古风也不只五十九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游仙 感遇 讽谕 作品 统治集团 求仙 天宝 长安 贤才
下载PDF
论初唐边塞诗的郁愤特色 被引量:1
5
作者 葛培岭 《中州学刊》 1984年第6期77-82,共6页
早在《诗经》、《楚辞》中,边塞诗就已出现。只是篇数太少,不大被人注意。汉魏迄隋,渐有增加,出现了一些边塞题材的乐府诗和鲍照、卢思道、薛道衡等以边塞诗见长的诗人。但整个说来,边塞内容仍不过是众多的诗歌题材中普通的一种,还不足... 早在《诗经》、《楚辞》中,边塞诗就已出现。只是篇数太少,不大被人注意。汉魏迄隋,渐有增加,出现了一些边塞题材的乐府诗和鲍照、卢思道、薛道衡等以边塞诗见长的诗人。但整个说来,边塞内容仍不过是众多的诗歌题材中普通的一种,还不足以引起世人的重视。 逮至初唐,边塞诗的创作明显地出现了一个新局面。作者甚多,其中较重要的计有李世民、虞世南、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张九龄、崔湜、杜审言、崔融、乔知之、刘希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塞 初唐 骆宾王 陈子昂 歌革新 感遇 杨炯 《蓟丘览古》 四杰 虞世南
下载PDF
再谈陈独秀的两组“佚诗”与隐居——答《亦谈陈独秀的“佚”诗与“隐居”》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湘炳 《安徽史学》 1986年第4期57-63,共7页
拙作《陈独秀早期的两组“佚诗”考析》一文(见《安徽史学》1985年第1期,以下简称《考析》),对陈独秀在1908年至1910年间的思想与活动,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近读《安徽史学》1985年第五期,上有《亦谈陈独秀的“佚”诗与“隐居”》一文... 拙作《陈独秀早期的两组“佚诗”考析》一文(见《安徽史学》1985年第1期,以下简称《考析》),对陈独秀在1908年至1910年间的思想与活动,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近读《安徽史学》1985年第五期,上有《亦谈陈独秀的“佚”诗与“隐居”》一文(以下简称《亦谈》),对我的观点提出异议。为此,我写了这篇《再论陈独秀的“佚诗”与隐居》,与《亦谈》作者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苏曼殊 感遇 新文化运动 浙江 作者 思想与活动 再谈
下载PDF
风骨兴寄的实践成果及其渊源影响──陈子昂诗论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总 《中国韵文学刊》 1994年第2期17-25,共9页
关键词 兴寄 感遇 人生理想 蓟丘 咏物 四杰 宇宙意识 文学生涯 观荆玉篇 精神内质
下载PDF
陈子昂《感遇》诗与《庄子》的哲学关联 被引量:3
8
作者 鲍鹏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82,共10页
从"感遇"的释义出发,从客体和由客体所激发的主观情怀两个层面,对陈子昂《感遇》诗38首的内容和艺术进行深入剖析。在这组诗歌中,诗歌意象往往直接沿用哲学概念,这些概念及其哲学旨归与《庄子》有着几乎一致的出处,显示了这... 从"感遇"的释义出发,从客体和由客体所激发的主观情怀两个层面,对陈子昂《感遇》诗38首的内容和艺术进行深入剖析。在这组诗歌中,诗歌意象往往直接沿用哲学概念,这些概念及其哲学旨归与《庄子》有着几乎一致的出处,显示了这组影响与争议巨大的诗歌与《庄子》之间的深刻的哲学关联。陈子昂在感知和感叹天道、世道这样巨大而不可抗拒的对象时,采用的是《庄子》"道观"的方式,从而使得个人及其托身的有限空间与巨大而无限的对象之间产生一种可能的联接,形成强烈的反差,使这组诗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庄子》是诗意的哲学,《感遇》是哲学化的诗歌,采用哲学概念充当诗歌意象,其艺术感染力不是来自于文学意象的感性魅力,而是来自于对天道、人生和自我生命的哲学感喟。《庄子》和《感遇》,在许多地方呈现出相当的同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陈子昂 感遇 化哲学
下载PDF
论张九龄感遇诗中的比兴手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杭勇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年第10期120-122,共3页
张九龄是初盛唐之际,继陈子昂之后又一个大力创作感遇诗的诗人,他的感遇诗主要包括《杂诗》五首和《感遇诗》十二首。这些感遇诗成功地运用了屈原以来的比兴手法——香草美人的传统,在初盛唐之际的诗坛上独具特色,体现了他对传统诗歌艺... 张九龄是初盛唐之际,继陈子昂之后又一个大力创作感遇诗的诗人,他的感遇诗主要包括《杂诗》五首和《感遇诗》十二首。这些感遇诗成功地运用了屈原以来的比兴手法——香草美人的传统,在初盛唐之际的诗坛上独具特色,体现了他对传统诗歌艺术的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九龄 感遇 比兴手法
下载PDF
陈子昂《感遇诗》审美情趣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羊玉祥 《天府新论》 1988年第5期92-97,共6页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他不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诗歌革新的主张,而且以自己的创作,特别是三十八首《感遇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理论是诗人匠心的概括,诗歌是诗人艺术的珍品,他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树立...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他不仅提出了现实主义的诗歌革新的主张,而且以自己的创作,特别是三十八首《感遇诗》,实践了自己的主张。理论是诗人匠心的概括,诗歌是诗人艺术的珍品,他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唐诗的健康发展开辟了道路,树立了榜样。且不说唐诗大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深受其影响,就是一般名家,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乃至同时代的沈佺期、宋之问,也受过他的沾溉。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遇 陈子昂 审美情趣 现实主义 美学思想 歌革新 王昌龄 先驱者 杜甫
下载PDF
高蹈者的时代最强音——陈子昂《感遇诗》浅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羊玉祥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37-42,共6页
本文对初唐时期著名诗人,唐诗革新的先驱者陈子昂在唐诗健康发展及繁荣上所起的巨大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他的《感遇诗》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和对心灵的深入剖析。
关键词 感遇 唐时期 时代最强音 修竹篇 养晦 宫体 卢藏用 唐宋举要 陈沆 养一斋
原文传递
殊途而同归——四论陈子昂的《感遇诗》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逢尧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3期18-22,共5页
陈子昂的三十八首感遇诗,虽然大部分是他后期,即归田前后的作品,但这里有他入仕前心志的描写与壮志的表白,也有他入仕初的见闻与感受。因而可以说《感遇诗》是贯穿陈子昂一生的作品。它所涉及的内容、反映的范围是异常广泛的:有古代君... 陈子昂的三十八首感遇诗,虽然大部分是他后期,即归田前后的作品,但这里有他入仕前心志的描写与壮志的表白,也有他入仕初的见闻与感受。因而可以说《感遇诗》是贯穿陈子昂一生的作品。它所涉及的内容、反映的范围是异常广泛的:有古代君主贤士,亦有当今的皇帝权臣;有朝廷将相命官,亦有社会上的利禄小人;有朝野上下纷纭政事,亦有荒漠边塞的苦争死斗;有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议论,亦有作者内心世界的表白、剖析。这里有对最高统治者的指责,亦有对时政的鞭笞;有对奸佞弄权枉法的揭露,亦有对百姓痛苦呻吟的描绘;有为世道不平的呼叫,亦有为自己不幸的愤懑,等等。归结起来,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刺世,即对当今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遇 有对 最高统治者 兰若 入仕 孤凤 凋伤 物感 歌风格 生活遭遇
下载PDF
从瑶乡山寨走来 在诗艺险峰攀登——论唐德亮的诗歌创作
13
作者 徐润润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7-22,共6页
唐德亮是一个地地道道草根出身的少数民族(瑶族)诗人。他在瑶家山寨的蜡烛油灯之下信心满满地走上通往文学殿堂的艰难旅途。农耕生活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艰苦劳作磨练了他的意志,瑶乡山水赋予他不竭的灵感,至今,他已在《人民文学... 唐德亮是一个地地道道草根出身的少数民族(瑶族)诗人。他在瑶家山寨的蜡烛油灯之下信心满满地走上通往文学殿堂的艰难旅途。农耕生活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艰苦劳作磨练了他的意志,瑶乡山水赋予他不竭的灵感,至今,他已在《人民文学》《诗刊》等200余家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作品2000余篇。他的乡土诗、都市诗、咏物诗、记游诗、感遇诗等作品都充分展示出其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乡土 都市 咏物 记游 感遇
下载PDF
表心志 述胸怀——初论陈子昂的《感遇诗》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逢尧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2期32-36,53,共6页
“位下何足伤,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风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为日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唐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什么能在《陈拾遗故宅》中,给予陈子昂和他的《感遇诗》这么高的评价呢?这不是杜甫的偏爱或一时... “位下何足伤,所贵者圣贤.有才继风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为日月悬.……终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唐代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什么能在《陈拾遗故宅》中,给予陈子昂和他的《感遇诗》这么高的评价呢?这不是杜甫的偏爱或一时冲动,而是他在纵观文学发展、较全面了解陈子昂一生所作所为,前后比较、左右铨衡后得出的科学的结论.而给予了开一代诗风的,胸怀坦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遇 人杜甫 扬马 乔知之 张长公 卢藏用 博徒 横制颓波 麟台正字 别裁
下载PDF
从感遇诗看陈子昂对武周王朝的态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菡 《柳州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38-40,共3页
通过《感遇诗》中部分作品 ,分析了陈子昂对武后个人和武周王朝的矛盾态度 ,赋予他儒家正统思想和用世思想相结合的矛盾统一体的含义。
关键词 感遇 武周王朝 陈子昂 政治态度
下载PDF
论陈子昂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运熙 吴承学 《许昌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33-38,共6页
《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上刘石同志《陈子昂新论》一文,如其题目所标,是一篇力求立意新颖之作。作者想“从历史的和宏观的眼光,从整个文学史发展进程的角度去评说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我们赞扬作者这种研究方法。可惜刘石君虽标格甚... 《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上刘石同志《陈子昂新论》一文,如其题目所标,是一篇力求立意新颖之作。作者想“从历史的和宏观的眼光,从整个文学史发展进程的角度去评说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我们赞扬作者这种研究方法。可惜刘石君虽标格甚高,而实际论述却未遵此旨。刘石君的结论是陈子昂的“革新运动是以一种偏颇纠正另一种偏颇”,所以他认为从唐代以来乃至今天的文学史界,对陈子昂的高度评价“过分夸大其诗歌理论的历史作用,过分抬高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不恰当的”。他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理论 兴寄 汉魏 学史 感遇 七言 正始之音 修竹篇 言志 律句
下载PDF
儒家诗教观视域下的陈子昂感遇诗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倩 《科教导刊》 2018年第8期146-148,共3页
陈子昂继承了儒家诗教观的传统,标举"兴寄"与"风雅"作为诗文的主要理论指导与功能表现,试图将六朝绮靡文风恢复到具有诗教功能的儒家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这样的文学观的指导下,陈子昂创作了一系列感遇诗,以针对其... 陈子昂继承了儒家诗教观的传统,标举"兴寄"与"风雅"作为诗文的主要理论指导与功能表现,试图将六朝绮靡文风恢复到具有诗教功能的儒家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这样的文学观的指导下,陈子昂创作了一系列感遇诗,以针对其现实问题,表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教观 陈子昂 感遇
下载PDF
从《感遇》诗看陈子昂的忧患意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静 郭子辉 《作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9-150,共2页
忧患意识是以社会危机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心理前提的,表现出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陈子昂的忧患意识正是建立在积极入世,向往建功立业基础之上的,故面对时局的混乱、命运的坎坷,他忧国忧民、忧人生难称意,且这种忧患意识随着... 忧患意识是以社会危机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心理前提的,表现出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陈子昂的忧患意识正是建立在积极入世,向往建功立业基础之上的,故面对时局的混乱、命运的坎坷,他忧国忧民、忧人生难称意,且这种忧患意识随着阅历的增长,视野和活动范围的拓展而表现得越来越浓重,越趋向深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感遇 忧患意识
原文传递
朝鲜诗人申钦《次陈子昂〈感遇〉三十六首》研究——兼与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会敏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4-68,共5页
朝鲜诗人申钦所作《次陈子昂〈感遇〉三十六首》基本上继承了陈子昂《感遇》诗的主题思想,其主题集中鲜明,较之陈子昂,在主题范围上有所缩小,究之原因,根源于两人诗学主张的不同,两人诗学主张的不同也导致了两人诗歌风格的不同。另外,... 朝鲜诗人申钦所作《次陈子昂〈感遇〉三十六首》基本上继承了陈子昂《感遇》诗的主题思想,其主题集中鲜明,较之陈子昂,在主题范围上有所缩小,究之原因,根源于两人诗学主张的不同,两人诗学主张的不同也导致了两人诗歌风格的不同。另外,申钦次感遇诗继承了陈子昂感遇诗"兴寄"、"以虚字入诗"的表现手法及运用叠字、使用疑问句式的语言技巧,而且善于发现陈诗中的某些不足并加以完善,在陈子昂原诗基础上有所超越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钦 次韵 陈子昂 感遇
下载PDF
陈独秀早期的两组“佚”诗考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湘炳 《安徽史学》 1985年第1期14-16,共3页
近年来,在研究陈独秀早期思想与活动的过程中所搜集到的陈独秀写的两组诗,对研究陈独秀在一九○八——一九一○年的思想和活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一组名《华严瀑布》,五绝体,一九○八年下半年写于日本。最早提到陈独秀写《华严瀑布... 近年来,在研究陈独秀早期思想与活动的过程中所搜集到的陈独秀写的两组诗,对研究陈独秀在一九○八——一九一○年的思想和活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一组名《华严瀑布》,五绝体,一九○八年下半年写于日本。最早提到陈独秀写《华严瀑布》诗的是苏曼殊,他在其《画跋》中说:“华严瀑布在日光山,篷瀛绝胜处也。仲子曾作《华严瀑布》诗十有四章,词况丽赡”。但苏曼殊并未将原作录出,而后来的有些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苏曼殊 华严 瀑布 思想与活动 参考价值 感遇 下半年 革命活动 早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