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非洲文学学的构建理路——朱振武教授访谈录 |
程雅乐
朱振武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2
|
恢复文学史的原生态 |
陈思和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3
|
“非主流”英语文学的历史嬗变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 |
朱振武
刘略昌
|
《东吴学术》
|
2015 |
9
|
|
4
|
当代文学史中的“非主流”文学 |
洪子诚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5
|
当代七十年散曲研究——兼及“非主流文学”研究的面向与追问 |
李昌集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6
|
个人记忆的狂欢-论抗战时期的两类非主流文学 |
王海燕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1
|
|
7
|
回归历史的本真──评朱栋霖等著《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 |
刘锋杰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8
|
“礼乐争辉”与“辞藻竞骛”——关于秦汉文学发展的制度性考察 |
徐公持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9
|
“非主流”英语文学的源与流 |
朱振武
|
《英语研究》
|
2014 |
4
|
|
10
|
印度英语文学在美国:研究范式与关注热点 |
朱振武
张毅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1
|
网络文学:直逼文学价值认同断裂的现实 |
马季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浅谈澳大利亚诗歌的发展道路 |
刘丽君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0 |
3
|
|
13
|
基于借阅数据的阅读现状分析及图书馆的立场和对策研究——以湖南图书馆为例 |
廖雯玲
|
《四川图书馆学报》
|
2017 |
3
|
|
14
|
非主流文学: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话题 |
吴建民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5
|
俄罗斯文学二十年:丘普里宁的“文学纪事” |
张冰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6
|
创通地域文学与主流文学研究的扛鼎之作——评《元末明初大转变时期东南文坛格局及文学走向研究》 |
查清华
|
《斯文》
|
2019 |
1
|
|
17
|
加勒比英语文学在英美的研究热点与诗学构建 |
朱振武
周博佳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8
|
两晋河北作家简论 |
田小军
|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
2004 |
0 |
|
19
|
三类台湾专题文学史探析 |
古远清
|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20
|
新西兰英语文学在美国: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
王爽
|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CSSCI
|
201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