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集群视阈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内容体系研究——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兰 肖桂兰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26-31,共6页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从“全人”培养出发,重构融合英语知识与技能、跨文化职场沟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实践结果显示,这一课程内容体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从“全人”培养出发,重构融合英语知识与技能、跨文化职场沟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实践结果显示,这一课程内容体系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能、自我发展能力、综合素养等职场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其他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内容体系建设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集群 高职公共英语 课程内容体系 全人培养
下载PDF
“全人”培养模式下服装工业制版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
作者 张启泽 庹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16年第8期89-89,116,共2页
现代服装企业要求工业样板技术人才不仅能胜任岗位工作,还能够与其它岗位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工作中的“多面手”。“全人”培养模式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担负起“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的双重责任,能较好的解决企业这一... 现代服装企业要求工业样板技术人才不仅能胜任岗位工作,还能够与其它岗位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工作中的“多面手”。“全人”培养模式要求专业课程的教学需要担负起“以人为本”和“以社会为本”的双重责任,能较好的解决企业这一需求。本文从“全人”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服装工业制版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重构的方式以及教学方式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工业制版 全人培养 教学模式 项目式
下载PDF
智慧教育视域下的全人化人才培养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军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7,共5页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革命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在数字化转型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背景下,智慧教育是必然发展趋势,虽然当前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瞄准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趋势,剖析当前智慧教育发展的瓶颈...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革命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在数字化转型与新冠肺炎疫情交织背景下,智慧教育是必然发展趋势,虽然当前其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具备巨大发展潜力。瞄准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趋势,剖析当前智慧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构建智慧教育视域下的全人化人才培养理念与体系,提出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创新三个维度的改革路线,以实现全体系、全链条、全过程的教育教学革新,从而达到思政“活化”、知识“衍新”、学以“智用”。通过构建素养图谱、知识图谱、能力图谱、素质图谱,四谱合一,重塑教育生态、赋能教育教学,推动全人化人才培养在内容、手段、模式、体系等方面的综合变革,加速赋智于人、融智于校、强智于国的当代高等教育智慧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全人培养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教育变革
原文传递
生命教育与青少年发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雄 《当代青年研究》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不平衡,使一些青少年陷入了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中,从2002年的"刘海洋伤熊事件"到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反映了青少年教育机制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因此,本文提出当前构建和谐社...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不平衡,使一些青少年陷入了精神迷惘和意义危机中,从2002年的"刘海洋伤熊事件"到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反映了青少年教育机制中人文教育的缺失。因此,本文提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和"全人格教育",倡导科技加人文的平衡发展,强化青少年的心理、情感训练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价值 生命意义 全人培养
下载PDF
冬虫夏草全人工培养感染试验结果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忠 马启龙 +1 位作者 乔正强 马福全 《甘肃农业科技》 2001年第7期40-41,共2页
采用冬虫夏草菌 [Cordyceps sinensis(Berkeley) Saccrdo]对蝠蛾幼虫进行感染的试验结果表明 :接种后幼虫经 80~ 10 0 d出现发病症状 ,显症状后 3~ 5 d形成僵虫 ,7d后虫体表面长出菌丝 ,30 d后产生分生孢子 ;用病菌悬浮液涂抹或喷雾... 采用冬虫夏草菌 [Cordyceps sinensis(Berkeley) Saccrdo]对蝠蛾幼虫进行感染的试验结果表明 :接种后幼虫经 80~ 10 0 d出现发病症状 ,显症状后 3~ 5 d形成僵虫 ,7d后虫体表面长出菌丝 ,30 d后产生分生孢子 ;用病菌悬浮液涂抹或喷雾虫体均可使幼虫感染 ,而针刺、喂食、浸泡接种均不感染 ,以浓度 10 0 g/ kg的蔗糖加子囊孢子、分生孢子、菌丝混合悬浮液涂抹接种感染率最高 ,达 15 .0 % ;刚脱皮幼虫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在生长的幼虫感染率 ,适宜感染的温度为 8~ 16℃ ,相对湿度大于 90 %时幼虫感染率可达 8.0 %~ 15 .0 % ,相对湿度低于6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菌 蝠蛾幼虫 接种 感染率 人工感染 全人培养
下载PDF
智慧教育赋能多样化综合学习体系——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分论坛三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嵩天 吴英策 刘媛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智慧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智慧教育赋能多样化综合学习体系,是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深刻内涵。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智慧教育分论坛以“智慧教育赋能多样化综合学习体系”... 智慧教育已成为全球教育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智慧教育赋能多样化综合学习体系,是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由之路,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深刻内涵。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智慧教育分论坛以“智慧教育赋能多样化综合学习体系”为主题,围绕数字素养与胜任力变革、数字化教与学生态构建、共建共享数字教育平台等议题展开,特别是对智慧教育赋能全人化培养、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的探索与实践、学习与技术在变化世界中的挑战、慕课个性化学习、智能时代教育的未来需求、技术辅助的全局沉浸式教育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要坚持需求牵引、协同融合,完善以全方位育人为导向的智慧教育体系,促进虚拟教育与现实教育相互融合,协同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要坚持应用为本、服务至上,以智慧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探索个性化培养的新型教育模式,并推进精准扶智;要坚持示范引领、合作共赢,建设全球智慧教育发展共同体,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治理方式,为世界提供智慧“中国方案”,并推动国际智慧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多样化综合学习体系 数字素养和胜任力 数字化教与学生态 数字教育平台共建共享 全人培养 慕课西行 慕课个性化学习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英语专业“全人”培养模式探究
7
作者 许敏 《西部素质教育》 2021年第24期82-84,共3页
文章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全人”培养模式中的德育、“全人”培养模式中的智育、“全人”培养模式中的体育、“全人”培养模式中的美育、“全人”培养模式中的劳动教育五个方面探究了“五育”融合视域下英语专业“全人”培养模式。
关键词 全人培养模式 英语专业 “五育”融合
下载PDF
新技术革命背景下新文科建设的价值指向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23
8
作者 于杨 尚莉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6,共4页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对,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动态概念。当今意义的新文科以新技术革命为背景,在学科内容方面注重跨学科融合、知识理论创新,在目标任务方面突出全人培养,引领和服务于社会需求。新技术...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对,是一个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动态概念。当今意义的新文科以新技术革命为背景,在学科内容方面注重跨学科融合、知识理论创新,在目标任务方面突出全人培养,引领和服务于社会需求。新技术革命与新文科建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技术革命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内容;二是新技术的发展为新文科建设提供技术手段;三是新技术变革需要新文科提供价值判断和对人文思路的启发。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新文科建设应服务于全人培养、学科内涵建设及国家战略、现代生产力发展需求。我国新文科建设在学科内容方面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文科教学方面要积极融合新技术,推动文科教学现代化;在学术研究方面要积极回应社会实践,加强文科学术理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新文科建设 全人培养 学科内涵 文科教学 学术研究 理论建设
下载PDF
立足全人培养,回归教育本真——从《奇迹的苹果》谈教育的使命和方向
9
作者 晁春余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5期173-176,共4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推进“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命题。电影《奇迹的苹果》取材真实生活,主人公历尽艰辛培育出“奇迹苹果”的经历蕴含丰富的教育理念。从果树培育视角对比“人”的培养,从保持本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推进“三全育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命题。电影《奇迹的苹果》取材真实生活,主人公历尽艰辛培育出“奇迹苹果”的经历蕴含丰富的教育理念。从果树培育视角对比“人”的培养,从保持本色、扎根沃土、融入环境、情感连接等方面思考教育发展。提出新时代教育应不忘初心、回归本真,以培育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作为使命和方向,进而探讨全人的培养是立足培养有魅力、生命力、活力和潜力的人,教育的本真是唤醒人的天性、启迪人的心灵和建立情感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迹的苹果》 全人培养 教育本真 教育使命 教育方向
下载PDF
从生命哲学思想管窥当代中国儿童生命教育 被引量:4
10
作者 任春茂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4,共3页
生命哲学思想反对理性主义,强调人的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注重人对生命的体验和表达。当代中国儿童生命教育过度强调对客观知识的掌握,忽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对"生命"的认识较为狭隘,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基于生命哲学思想的观点... 生命哲学思想反对理性主义,强调人的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注重人对生命的体验和表达。当代中国儿童生命教育过度强调对客观知识的掌握,忽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对"生命"的认识较为狭隘,脱离儿童的实际生活。基于生命哲学思想的观点,当代中国儿童生命教育应以培养"全人"为目的,通过构建主体间性的教学模式,不断激发儿童的生命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儿童教育 生命教育 全人培养
下载PDF
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探究
11
作者 张燕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9期201-202,共2页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价值观维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三维”评价体系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支撑,探究教学评价对三维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支撑关系以及对教学过... 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价值观维度的评价和反馈机制。“三维”评价体系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支撑,探究教学评价对三维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支撑关系以及对教学过程的反拨作用,旨在构建适合外语课程教学评价的实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全人培养 教学评价体系
下载PDF
打造戏剧美育校园新格局——以清华大学开展戏剧美育的建设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薇 杨淼 曾夏琰 《艺术教育》 2022年第5期250-253,共4页
随着国家的倡导、时代的发展,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戏剧这门综合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对普通高校学生影响深远。文章指出,结合新时代要求,清华大学通过引进戏剧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构建戏剧专业课程认证项目、组建编剧... 随着国家的倡导、时代的发展,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戏剧这门综合艺术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对普通高校学生影响深远。文章指出,结合新时代要求,清华大学通过引进戏剧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构建戏剧专业课程认证项目、组建编剧组加强原创剧本创作、持续上演经典原创作品、利用剧场优势举办国际校园戏剧节等举措,在继承校园戏剧传统的基础上,扩充了课程、剧场、演出、艺术团建设等多种资源,创立了多维度、宽平台的美育机制,在构筑校园人文美育氛围、打造戏剧美育的校园新格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生态 全人培养 戏剧
原文传递
“留足教育”助力高三学生心理成长
13
作者 徐少春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第19期69-70,共2页
进入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压力,学习节奏随之加快,使得他们在多方面都有所改变,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本文结合生活实例,提出通过在学习规划上留足时间、安全教育上留足余地、人际交往上留足胸襟、意志品质上留足韧劲、全人培养上留足选项... 进入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压力,学习节奏随之加快,使得他们在多方面都有所改变,心理问题逐渐增多。本文结合生活实例,提出通过在学习规划上留足时间、安全教育上留足余地、人际交往上留足胸襟、意志品质上留足韧劲、全人培养上留足选项等措施,对高三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规划 安全教育 人际交往 意志品质 全人培养
原文传递
文化育人为引领的“三姓合一”特色高职文化实践探索——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岩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2期36-41,共6页
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决定了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决定了院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文化育人为引领,创新构建了姓"林"、姓"职"又姓"高"的"三姓合一"特色高职文化,... 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决定了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决定了院校的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文化育人为引领,创新构建了姓"林"、姓"职"又姓"高"的"三姓合一"特色高职文化,形成了育人无形的"大课程",促进了"全人"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育人 全人培养 三姓合一 大课程
下载PDF
自由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15
作者 饶蕾 朱玉山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2年第5期25-37,共13页
古典自由教育是古希腊时期对自由知识的传播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自由教育的含义随时代发展有所变化,从古典的自由教育到当下的通识教育,其发展经历了从繁荣到没落,从复兴到偏离、再到回归的阶段。运用“理想类型”研究法,通过... 古典自由教育是古希腊时期对自由知识的传播所形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自由教育的含义随时代发展有所变化,从古典的自由教育到当下的通识教育,其发展经历了从繁荣到没落,从复兴到偏离、再到回归的阶段。运用“理想类型”研究法,通过对自由教育相关历史文献的研究,发现自由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自由、解放和理性。自由是本体价值,解放是实践价值,理性是延伸价值。自由教育的外在形式虽不断改变,但自由、解放、理性的核心价值一直延续至今:自由与人的心灵和个性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解放与人的实际行动密不可分,是自由的外在表现;理性促使人的独立,是人通向自由与解放的途径。针对当前工业化时代功利化的高等教育实践,自由教育理念昭示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其永恒的核心价值回归:摒弃功利教育,追求人的自由;重视全人培养,关注人的解放;激发创新创造,弘扬人的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教育 自由 解放 理性 高等教育 全人培养
下载PDF
H大学体育特长生全人培养机制的研究
16
作者 柳婷 段晓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12期91-96,共6页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体育人才培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H大学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起完善的体育特长生全人培养机制,本文从全人培养机制的目标体系、体制环境、具体内容、协调平衡机制、激励促进机制、监测评价机制六个方面...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体育人才培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H大学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建立起完善的体育特长生全人培养机制,本文从全人培养机制的目标体系、体制环境、具体内容、协调平衡机制、激励促进机制、监测评价机制六个方面分析其全人培养机制建设的现状和经验,以期为其他高校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特长生 全人培养 综合素质 培养机制
下载PDF
全人培养视域下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能力提升探析——以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7
作者 尹春志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47-50,共4页
全人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理念。公共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多方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公... 全人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理念。公共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多方调研,分析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公共课教师能力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培养 公共课教师 能力提升 素质教育
下载PDF
点赞,我的祖国
18
作者 熊英 《当代教育家》 2022年第3期58-59,共2页
“课程”是什么?在拉丁文中,它被译为“跑道”(Currere)。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条通道,一根纽带,一座桥梁。“全课程”是什么?全课程创始人李振村老师说:全课程是以全人培养为目标,通过全时空、全方位、全身心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达到全面的... “课程”是什么?在拉丁文中,它被译为“跑道”(Currere)。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条通道,一根纽带,一座桥梁。“全课程”是什么?全课程创始人李振村老师说:全课程是以全人培养为目标,通过全时空、全方位、全身心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达到全面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从全课程到全人,归根结底,我想,这是根植于生命的教育艺术。其以“人”为中心辐射点,意旨多维、全息、立体的生命景观之生成。可以说,全课程,是通往儿童生命灵性的彩虹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课程 彩虹桥 我的祖国 辐射点 教育理念 全人培养 拉丁文 全时空
原文传递
“乐·善”课程的架构与实施
19
作者 季锋 王晨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1年第12期16-19,共4页
依托校名、地理位置、建筑设计风格、服务人群等资源,开发“乐·善”课程,并从三个方面搭建课程架构,分别推进生活式农食课程、鉴赏式电影课程、体验式登山课程、拓展式旅行课程、嵌入式体育课程、历练式成长仪式课程、互动式交通... 依托校名、地理位置、建筑设计风格、服务人群等资源,开发“乐·善”课程,并从三个方面搭建课程架构,分别推进生活式农食课程、鉴赏式电影课程、体验式登山课程、拓展式旅行课程、嵌入式体育课程、历练式成长仪式课程、互动式交通课程的实施,培养“快乐健康、阳光善良”的学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善”课程 特色课程 全人培养
下载PDF
“寓教于戏”的美育理念之探——以青春版《雷雨》创作实践为例
20
作者 肖薇 《艺术教育》 2021年第5期245-248,共4页
文章以清华大学话剧队排演青春版《雷雨》的创作实践为例,回顾并深入分析在创排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以演出为目标、以育人为手段的创作举措和方法,力求探究在综合类大学通识艺术教育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重新读解经典作品、锐化感知、... 文章以清华大学话剧队排演青春版《雷雨》的创作实践为例,回顾并深入分析在创排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以演出为目标、以育人为手段的创作举措和方法,力求探究在综合类大学通识艺术教育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重新读解经典作品、锐化感知、开发思维、指导排练,展开对演出现实意义的研讨,从而达成全人培养的美育效果。实践证明,以"寓教于戏"为核心的美育理念在方式和观念方面,以其特有的认知、体验、情感、中介的作用促进了人的自我成长、内观教育与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教于戏 美育理念 文本研讨 全人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