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预处理对稀缺难浮煤浮选的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康文泽 荀海鑫 李明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5-630,共6页
为提高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果,引入超声波对稀缺难浮煤矿浆进行预处理,利用Setar-amC80Ⅱ型微量热仪、DCAT21型接触角测定仪和752型可见光光度计研究了超声波预处理后的矿浆的浮选过程.结果表明:当超声波频率为40kHz,矿浆预处理4min后浮... 为提高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果,引入超声波对稀缺难浮煤矿浆进行预处理,利用Setar-amC80Ⅱ型微量热仪、DCAT21型接触角测定仪和752型可见光光度计研究了超声波预处理后的矿浆的浮选过程.结果表明:当超声波频率为40kHz,矿浆预处理4min后浮选,精煤灰分大致相同时,精煤产率、浮选完善指标和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比未经预处理的提高了19.47%,18.80%和24.14%.预处理促进了煤粒与矸石的解离,煤泥的粒度变细;超声波预处理使煤泥的疏水性增强,不同粒级煤泥与水的润湿热以及对煤油的吸附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煤与水的接触角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超声波预处理能提高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缺难浮煤 超声波预处理 润湿热 吸附量
原文传递
采油中的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继山 姚同玉 刘卫东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5,共5页
为了深入了解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在采油中的地位、应用和相互关系,从概念、相互关系和测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3个量的意义,分析了它们在采油中的作用和应用。分析表明,粘附与润湿均与吸附有关,二者关系密切,在采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为了深入了解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在采油中的地位、应用和相互关系,从概念、相互关系和测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3个量的意义,分析了它们在采油中的作用和应用。分析表明,粘附与润湿均与吸附有关,二者关系密切,在采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油在岩石表面的粘附功、润湿热越大,越不容易被驱走;驱油剂在岩石表面的润湿热越大,越有利于自发渗吸,提高洗油效率;驱油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焓变越大,吸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改变岩石表面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润湿热 粘附功 吸附焓变
下载PDF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强化低阶煤煤泥浮选行为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春泉 张海军 +1 位作者 徐明 甄坤坤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7-151,共5页
选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X-100来探究其对低阶煤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TX-100浓度(0g/t,50g/t,100g/t,150g/t,200g/t)的逐渐增加,可燃体回收率从54.42%增加到89.43%。此外,对不同浓度TX-100处理过的煤样进行了接触角和润湿... 选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X-100来探究其对低阶煤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TX-100浓度(0g/t,50g/t,100g/t,150g/t,200g/t)的逐渐增加,可燃体回收率从54.42%增加到89.43%。此外,对不同浓度TX-100处理过的煤样进行了接触角和润湿热分析,最高TX-100浓度(200g/t)处理过的煤样接触角增加了13.7°,润湿热降低了8.031J/g;使用XPS和FTIR方法进一步探究了TX-100处理前后煤样表面性质的变化,发现TX-100处理后低阶煤表面亲水性官能团羧基(-COOH)和羟基(-OH)的含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TX-100 浮选动力学 润湿热
下载PDF
低变质烟煤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的润湿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段旭琴 杨慧芬 王祖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3-246,共4页
通过测定不同粒级镜质组和惰质组在二次去离子水中的浸湿热,分析了低变质烟煤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的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镜质组和惰质组均具有天然亲水性,润湿自发进行;镜质组的亲水性更强.结合煤岩组分的工业和元素分析、XPS分析及漫反... 通过测定不同粒级镜质组和惰质组在二次去离子水中的浸湿热,分析了低变质烟煤有机显微煤岩组分的表面润湿性.结果表明:镜质组和惰质组均具有天然亲水性,润湿自发进行;镜质组的亲水性更强.结合煤岩组分的工业和元素分析、XPS分析及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认为:高含氧量和羟基基团是引起镜质组亲水性更强的决定因素;随粒度减小,有机煤岩组分的理论疏水性增强,其中镜质组的变化更显著;表面润湿性的差异是浮选分离煤岩组分的基础,但随着粒度减小,镜质组和惰质组的润湿性差别减小,煤岩组分浮选分离的选择性降低,分离难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变质烟煤 煤岩显微组分 润湿性 浸湿热
下载PDF
超声处理煤泥与浮选药剂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康文泽 王慧 胡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4-807,共4页
利用Setaram微量热仪、DCAT21测定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研究了超声处理前后煤泥与煤油作用的润湿热、油膜厚度、接触角及对煤油吸附量的变化,并进行了小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煤泥与煤油的平均润湿热较超声处理前增加了45.8... 利用Setaram微量热仪、DCAT21测定仪、分光光度计等仪器,研究了超声处理前后煤泥与煤油作用的润湿热、油膜厚度、接触角及对煤油吸附量的变化,并进行了小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后煤泥与煤油的平均润湿热较超声处理前增加了45.85%,油膜的平均厚度减少了38.84%,煤泥与煤油的接触角平均降低了33.56°,煤泥对药剂的吸附量平均降低了30.40%,当获得相同的精煤产率时,煤泥超声处理后的浮选药耗降低了75%.研究证明,煤泥超声处理降低了浮选药耗,提高了煤泥浮选的效率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煤泥 润湿热 吸附量 药耗
下载PDF
仿生非均匀润湿性表面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4
6
作者 汪希奎 张友法 余新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115,共23页
介绍了固体表面的典型润湿理论,主要包括Young’s方程、Wenzel模型、Cassie-Baxter模型、Wenzel-Cassie模型之间的转换理论以及动态润湿模型。对仿生非均匀润湿性表面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表面制备技术以及表面结露特性等进行了归纳总结... 介绍了固体表面的典型润湿理论,主要包括Young’s方程、Wenzel模型、Cassie-Baxter模型、Wenzel-Cassie模型之间的转换理论以及动态润湿模型。对仿生非均匀润湿性表面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表面制备技术以及表面结露特性等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仿生非均匀润湿性表面在集水、换热、脱盐、微流体控制以及抗结冰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揭示了非均匀润湿性表面利于强化结露及提高换热效率的主要原因为:亲水微区强化了表面形核结露,疏水微区保证了露滴脱附性能,从而使表面结露及脱附达到相对平衡而保证总体效果。最后指出了仿生非均匀润湿性表面目前存在设备昂贵、制备工艺复杂以及成本较高等限制其批量化制备应用的问题,阐明了利于批量化制备应用的涂层调控技术在非均匀润湿性表面制备中的优势,并对非均匀润湿性表面的工业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超亲水 非均匀润湿性 结露 水收集 传热
下载PDF
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实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康文泽 刘松阳 张亚革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85-88,共4页
针对稀缺难浮煤浮选回收率偏低的情况,研制一种AO浮选捕收剂。通过浮选实验和润湿热实验,比较AO捕收剂、煤油、柴油对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果、浮选速度及三种药剂与难浮煤泥作用的润湿热。结果显示: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的最佳操作指标... 针对稀缺难浮煤浮选回收率偏低的情况,研制一种AO浮选捕收剂。通过浮选实验和润湿热实验,比较AO捕收剂、煤油、柴油对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果、浮选速度及三种药剂与难浮煤泥作用的润湿热。结果显示: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的最佳操作指标为,捕收剂与起泡剂质量配比3∶1、捕收剂与起泡剂总用量1.28 kg/t、矿浆浓度75 g/L;在精煤灰分大致相同的情况下,AO捕收剂的浮选精煤产率比煤油、柴油分别提高了11.33%和14.94%,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了6.18%和8.09%;AO捕收剂的浮选速度最快,与煤样作用的润湿热最大。验证性浮选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AO捕收剂是一种理想的难浮煤用浮选药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缺难浮煤泥 AO捕收剂 浮选效果 浮选速度 润湿热
下载PDF
矿物颗粒表面润湿程度的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哲 姚雨龙 肖伟丽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65-267,284,共4页
为表征矿物颗粒表面的润湿性,应用表面化学理论分析了润湿接触角、润湿热与润湿程度的关系,探讨了润湿程度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矿物颗粒润湿是自发过程,润湿类型决定润湿程度;润湿热与润湿接触角成反比,两者均可表征矿物颗粒的润湿程... 为表征矿物颗粒表面的润湿性,应用表面化学理论分析了润湿接触角、润湿热与润湿程度的关系,探讨了润湿程度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矿物颗粒润湿是自发过程,润湿类型决定润湿程度;润湿热与润湿接触角成反比,两者均可表征矿物颗粒的润湿程度。应用实例验证了润湿热表征矿物颗粒润湿程度和润湿过程的可行性,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提供了技术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颗粒表面 接触角 润湿热 润湿过程
下载PDF
药剂C-1对氧化煤浮选的促进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阳 解维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3-146,共4页
针对氧化煤浮选效率低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捕收剂C-1。首先,将表面活性剂(酯类表面活性剂、Span80)和单馏程非极性烃类油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浮选试验结果确定最佳质量比为5%。然后,将C-1应用于氧化煤浮选试验,对比其与... 针对氧化煤浮选效率低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捕收剂C-1。首先,将表面活性剂(酯类表面活性剂、Span80)和单馏程非极性烃类油按不同比例混合,通过浮选试验结果确定最佳质量比为5%。然后,将C-1应用于氧化煤浮选试验,对比其与传统药剂的浮选效果,得到最佳药剂使用量,利用红外光谱和润湿热测量等手段研究了C-1对氧化煤浮选的促进机理。结果表明,C-1通过化学吸附与氧化煤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结合,提高煤粒表面疏水性,使煤粒与气泡结合更稳定,从而提高精煤产率、可燃体回收率及浮选完善指标。当C-1用量1200g/t,仲辛醇用量150g/t时,精煤产率为64.51%,精煤灰分最低为11.96%,浮选完善指标为37.87%,此时氧化煤的浮选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煤 浮选 复合药剂 红外光谱 润湿热
下载PDF
褐煤润湿性及水分复吸的量热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晓阳 刘生玉 夏阳超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4,共7页
利用量热法分别对褐煤、脱灰褐煤和常见矿物质的润湿热进行测定,考察水分复吸对褐煤润湿性的影响,并对干燥褐煤水分复吸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煤中有机质的润湿热远大于其矿物质的润湿热,是褐煤润湿放热的主体.褐煤中含氧官能团越... 利用量热法分别对褐煤、脱灰褐煤和常见矿物质的润湿热进行测定,考察水分复吸对褐煤润湿性的影响,并对干燥褐煤水分复吸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褐煤中有机质的润湿热远大于其矿物质的润湿热,是褐煤润湿放热的主体.褐煤中含氧官能团越多,润湿热值越大.酸洗脱灰降低了褐煤的亲水性.芒来褐煤脱灰后,润湿热由101.61J/g降至66.79J/g,褐煤矿物质中高岭石的润湿热高于方解石和石英的润湿热;干燥褐煤的水分复吸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大于0.99;褐煤复吸水分越多,其润湿热越小,芒来褐煤复吸水分增加到28.76%(质量分数)时,其润湿热由101.61J/g降至5.04J/g.水分复吸过程中,在表面形成的单层吸附或团簇吸附是褐煤润湿热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孔隙吸附或毛细凝聚吸附对其润湿热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热 水分复吸 褐煤 量热法 矿物质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新型旋流布液器成膜性能实验研究
11
作者 盛维武 程永攀 +3 位作者 陈强 李欣昊 魏嘉 陈险峰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7-10,I0001,共5页
布液器是降膜蒸发器的关键部件。文章针对现有布液器存在的不足,开发了一种新型旋流布液器。该布液器为切向开槽结构,槽一侧与管内壁相切,另一侧延伸一定长度与管内壁形成导流结构,下端与换热管通过螺纹连接。在有机玻璃实验装置内对新... 布液器是降膜蒸发器的关键部件。文章针对现有布液器存在的不足,开发了一种新型旋流布液器。该布液器为切向开槽结构,槽一侧与管内壁相切,另一侧延伸一定长度与管内壁形成导流结构,下端与换热管通过螺纹连接。在有机玻璃实验装置内对新型旋流布液器和切向槽型布液器形成液膜等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只要合理控制流量,两种布液器均能连续稳定成膜,不会出现“干管”现象;新型旋流布液器的最小成膜流量更小,成膜的流量范围更广,说明其操作弹性更大;在相同流量下,新型旋流布液器比切向槽型布液器形成的液膜厚且流速小,因此液膜稳定性更好,同时液膜在换热管内的停留时间更长,换热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液器 降膜蒸发器 成膜流量 液膜厚度 传热
下载PDF
水平微槽管壁面升膜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艳 梅宁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9-214,共6页
对蒸发状态下水平螺旋槽管管外壁面升膜的形成机理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对驱动液膜形成的润湿紧力进行分析 ,建立单组分流体的数学模型 ,对拟线性方程数值求解 ,得出壁面液膜蒸发时的速度和厚度分布 ,并对影响水平螺旋槽管升膜的流动... 对蒸发状态下水平螺旋槽管管外壁面升膜的形成机理和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对驱动液膜形成的润湿紧力进行分析 ,建立单组分流体的数学模型 ,对拟线性方程数值求解 ,得出壁面液膜蒸发时的速度和厚度分布 ,并对影响水平螺旋槽管升膜的流动特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水平螺旋槽管有益于形成连续均匀的液膜 ,有更好的流动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膜 润湿 水平微槽管 传热学
下载PDF
鳞片石墨在水中的聚团行为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哲 肖伟丽 徐占春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25-428,共4页
鳞片石墨在水中表现出强疏水性,易形成疏水聚团,其聚团行为影响分选过程的选择性和加工利用过程的分散性。通过对鳞片石墨粉体颗粒的润湿接触角、润湿热、ξ电位的测量及真空浮选实验,研究了鳞片石墨在水中的聚团行为。结果表明:鳞片石... 鳞片石墨在水中表现出强疏水性,易形成疏水聚团,其聚团行为影响分选过程的选择性和加工利用过程的分散性。通过对鳞片石墨粉体颗粒的润湿接触角、润湿热、ξ电位的测量及真空浮选实验,研究了鳞片石墨在水中的聚团行为。结果表明:鳞片石墨粉体颗粒的接触角接近90°,疏水性强;不同粒级的鳞片石墨被水润湿呈现出放热和吸热两个过程,且不能自发进行;接触角越大,Zeta电位越小,颗粒越易聚团。石墨颗粒在水面上以大鳞片为中心形成片状聚结,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多,相互叠加形成远大于颗粒尺度的聚团。鳞片石墨在水中的聚团行为符合扩展的DLVO理论,颗粒间的疏水作用力是聚团形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片石墨 接触角 润湿热 ZETA电位 聚团
下载PDF
红星河煤泥浮选表面活性剂促进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解维伟 别丽娟 +2 位作者 徐晓航 李启航 曹方飞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5-80,共6页
采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XRD、IR以及XPS,系统分析了红星河煤难浮的表面性质。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CTAB、Span80)与柴油复配得到的药剂对红星河煤的浮选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同等浮选药剂下,CTAB+Span80+柴油复配药剂的浮选效果不... 采用工业分析、元素分析、XRD、IR以及XPS,系统分析了红星河煤难浮的表面性质。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CTAB、Span80)与柴油复配得到的药剂对红星河煤的浮选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同等浮选药剂下,CTAB+Span80+柴油复配药剂的浮选效果不仅优于其两两复配的作用效果,而且还可以更显著地提高精煤产率及可燃体回收率。通过不同复配药剂作用前后接触角、润湿热对比分析,发现CTAB+Span80+柴油复配药剂更易作用于红星河煤表面,降低煤表面亲水官能团含量,提高表面疏水性,从而强化浮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复配药剂 浮选 接触角 润湿热
原文传递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WETTING HEAT ON COAL SLURRYABILITY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书全 付晓恒 +2 位作者 刘昀 王祖讷 李颖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1997年第1期86-90,共5页
Wetting Heat of various ranks of coals in water was measured by using SETARAM C80D Calorimeter. The data were correlated to coals' slurryabilit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olid load at the viscosity of 1 Pa... Wetting Heat of various ranks of coals in water was measured by using SETARAM C80D Calorimeter. The data were correlated to coals' slurryabilit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olid load at the viscosity of 1 Pa's and 2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at of wetting by wa-ter decreases as coal rank increases in the range of brawn coal to bituminous coaI with carbon content of 89% ~90% (daf), and then, increases a little for anthracite. This trend fitted well to the relationship of slurryability to coal rank. The heat of wetting was also correlated to the inher-ent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oxygen content of coal, which are commonly considered as slurrya-bility indication parameters. Hence, the wetting heat is another measure of coal's slurry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oal wetting heat SLURRYABILITY
下载PDF
Biomimetic Capillary Inspired Heat Pipe Wicks 被引量:3
16
作者 Qian Wang Jiaju Hong Yuying Yan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4年第3期469-480,共12页
The possibility of mimicking desirable properties from nature accelerates material improvement and generates commercial interests. For heat pipe development, many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in heat pipe wicks to enhance ... The possibility of mimicking desirable properties from nature accelerates material improvement and generates commercial interests. For heat pipe development, many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in heat pipe wicks to enhance its capillary performance by mimicking biology. Constructing biporous, composite, or nanopillar wicks with aim of achieving hierarchical structure has been found in many studies. Mimicking beetle shell surface to obtain hybrid wettability shows biomimetic potential in heat pipe wicks. This paper firstly reviews some fundamental studies in biomimetics, establishing a general idea of surface wetting and capillary effect. MR/scanning of two live plants (Musa X Paradisiaca and Salix Flamingo) provides the possibility of visualising internal structures in vivo and obtaining rates of water transport in xylem vessels. In addition, by investigating the work inspire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from biomimetics, the role that biomimetics plays in modern heat pipe technology is revealed. Our innovation which syntheses a low level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integrates integral wicks for different heat pipe sections including evaporator, adiabatic, and condenser is introduc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in terms of capillary pressure and capillary rise rate to characterise such new structure is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imetics heat pipe surface wetting capillary effect wick structure
原文传递
新型KD煤泥浮选捕收剂在临涣选煤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崇涛 封萍 付晓恒 《选煤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14-20,共7页
论述了目前我国煤泥浮选药剂的使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开发新型环保、高效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急迫性。针对临涣选煤厂入选原煤的煤质,进行了煤质分析和可浮性分析,通过对入浮煤泥的接触角、表面官能团和润湿热等性质的研究,确定了新型高效... 论述了目前我国煤泥浮选药剂的使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开发新型环保、高效煤泥浮选捕收剂的急迫性。针对临涣选煤厂入选原煤的煤质,进行了煤质分析和可浮性分析,通过对入浮煤泥的接触角、表面官能团和润湿热等性质的研究,确定了新型高效环保型浮选药剂的配方,利用均匀试验对配方进行了优化,测定了涉及环保、高效、职业健康有关的理化指标,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该捕收剂高效、环保、对人体无害,优于目前使用的其他煤泥浮选捕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浮选 浮选药剂 捕收剂 煤质分析 润湿热
下载PDF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Wetting Heat and Flotability of Coal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书全 刘伯红 +2 位作者 刘昀 程京艳 王祖讷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1999年第1期44-46,共3页
16 samples of Chinese coal were tested for their flotation and hydropbilic properties. The two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were compared as they were used in evaluating the flotability ... 16 samples of Chinese coal were tested for their flotation and hydropbilic properties. The two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were compared as they were used in evaluating the flotability of coa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wetting heat is in good accordance with flotability and is better than contact angle in reflecting the flotability. A new idea of classifying the flotability using wetting heat is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ting heat CONTACT ANGLE flotability COAL
下载PDF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Between the Wetting Heat and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被引量:1
19
作者 支献华 朱书全 +1 位作者 杨巧文 梁存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00年第1期95-98,共4页
The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of sixteen coa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of coal were researched.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with the slurry-formi... The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of sixteen coal sample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of coal were researched.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wetting heat and contact angle with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or coal, the auther has found out that the slurry-forming ability of coal can be measured by the wetting h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ting heat contact ANGLE coal-water-slurry (CWS) slurry-forming ABILITY
下载PDF
液态CO2处理对微粉煤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文军 李伟明 +1 位作者 代小云 罗顺发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30,共4页
为了考查液态二氧化碳(CO_2)对微粉煤性质的影响,利用间歇作业的搅拌混合柱开展了微粉煤表面改性试验研究,结合FTIR、XPS及微量热仪等分析仪器重点研究了经液态CO_2处理改性前后微粉煤官能团和润湿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液态CO_2... 为了考查液态二氧化碳(CO_2)对微粉煤性质的影响,利用间歇作业的搅拌混合柱开展了微粉煤表面改性试验研究,结合FTIR、XPS及微量热仪等分析仪器重点研究了经液态CO_2处理改性前后微粉煤官能团和润湿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液态CO_2处理可以降低微粉煤含氧官能团含量,从而改变微粉煤的亲/疏水性官能团的比例;而由于液态CO_2良好的扩散吸附特性导致无机矿物微粒夹带进入煤颗粒的内部空隙,最终使得无机矿物微粒覆盖在其内表面上而导致润湿热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CO2 煤表面 FTIR XPS 润湿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