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邦元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存在党组织的地位弱化、党员模范作用退化、村组干部依法治村意识淡化 ,少数干部变质蜕化和群团组织工作虚化等问题 ,因此 ,需要加深对策研究 ,进一步理顺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 。
关键词 农村 基层组织 党支部 村委会
下载PDF
加强自身建设是村级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内在保证
2
作者 张功杭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2-44,共3页
目前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甚至也和党的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有巨大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简单地认为乡村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好是片面的。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必须从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各级领导机关对农村... 目前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甚至也和党的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有巨大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简单地认为乡村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好是片面的。要分析问题的原因,必须从中国农村改革以来,各级领导机关对农村工作的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民态度的变化;农村、农民的变化;市场经济与党的领导方法的矛盾,各级领导机关为加快发展而使用的领导方法,采取的发展思路和措施;乡村干部队伍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村级党组织 自身建设
下载PDF
两票制:组织技术与选举模式——“两委关系”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被引量:39
3
作者 景跃进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24-130,共7页
两票制是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的一种制度创新。起先 ,它是应对农村党支部权威危机的偶发产物 ,是党支部建设的一种组织技术 ,随后在解决两委关系的脉络内发展成为一种组合选举模式。文章较为系统地叙述了两票制的形成背景、发展脉络 ,以及... 两票制是农村基层民主实践的一种制度创新。起先 ,它是应对农村党支部权威危机的偶发产物 ,是党支部建设的一种组织技术 ,随后在解决两委关系的脉络内发展成为一种组合选举模式。文章较为系统地叙述了两票制的形成背景、发展脉络 ,以及从组织技术到选举模式的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 ,讨论两票制对于解决两委关系以及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所具有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票制 农村基层民主 制度创新 组织技术 选举模式 农村党支部 村民自治 村委会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原文传递
乡村治理的组织基础:一个分析框架——基于安徽钟鸣镇“村企发展联合党委”案例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邓正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5,共13页
在乡村结构转型和社会变迁背景下,乡村振兴面临内生性能力不足的挑战,需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性治理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合作性乡村治理以乡村社会多元主体的利益联结为前提。通过对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村企发展联合党委”的考... 在乡村结构转型和社会变迁背景下,乡村振兴面临内生性能力不足的挑战,需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合作性治理凝聚乡村振兴合力。合作性乡村治理以乡村社会多元主体的利益联结为前提。通过对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村企发展联合党委”的考察发现,基层组织重塑重构了乡村社会秩序、信任机制和公共领导力,这对促进多方参与的合作性乡村治理具有基础性作用,而联合党委作用发挥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村民生产生活目标、企业的营利性目标、基层政府的公共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利益联结。本文由此尝试构建了“组织重塑—利益联结—合作性乡村治理”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实现合作性乡村治理要注重组织基础,通过组织重塑合理界定与规范基层政府利益、尊重与实现企业利益、保障与发展村民利益,可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带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构筑多元一体和互利共享的利益实现机制等,这些共同构成了多元主体共同繁荣发展的合作性乡村治理的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性乡村治理 组织重塑 利益联结 乡村振兴 村企联合党委
下载PDF
村支两委“一肩挑”与乡村治理——基于复合科层式治理的阐释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新文 张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30,共11页
村支两委“一肩挑”是一项旨在增强党在乡村场域内治理权威性与合法性的制度安排,并表现为实践先于理论的特征,这既是一种基于现实需要的必要性考量,也为基层治理的党政统合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制度试验。通过对科层制与复合科层式的治理... 村支两委“一肩挑”是一项旨在增强党在乡村场域内治理权威性与合法性的制度安排,并表现为实践先于理论的特征,这既是一种基于现实需要的必要性考量,也为基层治理的党政统合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制度试验。通过对科层制与复合科层式的治理模式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出复合科层式治理兼具政治与行政融合、权力结构糅合、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互嵌以及行动主体角色均衡等多维复合与叠加优势。复合科层式治理理念在村支两委“一肩挑”层面形塑了“党政融合”的复合型治理结构、“双向赋权”的复合型权力结构、“融法于情”的复合型制度结构以及“三重代理”的复合型角色结构等多维度的乡村治理效能。在复合科层式的乡村治理模式中,以党建为中心的群众路线为其注入了精神内核与价值动力,因而担任两委“一肩挑”角色的村庄组织更需要注重群众路线的实现以及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的全过程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肩挑” 乡村治理 复合科层式治理 村支两委
下载PDF
村民自治会影响党的领导吗?--乡村居民与地方干部意见的分析
6
作者 肖唐镖 《实证社会科学》 2018年第2期49-71,共23页
村“两委”关系问题的实质,即是对“村民自治会影响党的领导”的疑虑。学界对此一直缺乏系统而扎实的研究,进而形成必要的学术共识。借助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调查数据,通过对乡村居民对于村党组织在村选举的实然作用与应然作用.村“一把... 村“两委”关系问题的实质,即是对“村民自治会影响党的领导”的疑虑。学界对此一直缺乏系统而扎实的研究,进而形成必要的学术共识。借助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调查数据,通过对乡村居民对于村党组织在村选举的实然作用与应然作用.村“一把手”的实际对象与应然对象、村选举对村“两委”关系的影响的认知或评价等维度分析,发现乡村居民对于村党组织和村支书的地位与作用的认知与评价,并未因村民选举、村民自治而改变。也就是说,村民自治并未影响到“党的领导”,党在乡村的领导权威和地位拥有深厚的民意基础。他们较为普遍地认同“两票制”,并不支持“一肩挑”模式。尤其重要的是,他们所持意见的多种理据切合现代政治的常识性原理,如对选举的正当性价值、选举权及其程序价值、选举的工具价值,对政治生活中分工与效能、权力监督与制衡、科学决策与协商等现代政治常理的认同与支持。显然,这种民意状况,正是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也是对村民自治与民主发展的有力支持,更是对精英或威权取向政治的强力驳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两委”关系 党的领导 现代政治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