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跳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
作者 李世明 刘学贞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7,70,共4页
运用文献分析与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 ,针对目前纵跳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重要命题进行分析 ,探讨了纵跳动作时相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动作协调性的表现形式、能量转化的机制以及影响纵跳效果的各种生物力学因素的理论模型。
关键词 纵跳 时相 协调性 能量 运动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抗阻训练方案研究进展——科学研究优化训练方案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贝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5-54,共10页
抗阻训练研究至今已有将近70 a的历史,训练方案的制定依据最初来源于缺乏科学严谨客观性的个人经验体会和小样本的研究文献,不同理念的各种训练模式指导指南令众多健康专家、体能教练和大众难以选择。显而易见,制定有更多客观可靠的科... 抗阻训练研究至今已有将近70 a的历史,训练方案的制定依据最初来源于缺乏科学严谨客观性的个人经验体会和小样本的研究文献,不同理念的各种训练模式指导指南令众多健康专家、体能教练和大众难以选择。显而易见,制定有更多客观可靠的科学实证依据支持的训练方案指导指南是非常必要的。美国运动医学协会(ACSM)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制定和不断修订抗阻训练方面的推荐方案,直至最新的两期关于指导不同人群分别发展基本的肌适能和进一步增强肌肉各项机能,ACSM才开始以许多大样本的元分析文献综述为依据来制定推荐方案并对每个方案制定依据的可靠程度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根据2013年第60届美国运动医学会年会上来自Rocky Mountain University(RMU)的体能训练专家Brent Alvar教授的演讲,回顾总结了ACSM历年来为抗阻训练提供的训练推荐方案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抗阻运动训练方案的制定必须以客观可靠的科学实证依据为指导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训练 元分析 肌肉力量 肌肉肥大 肌肉耐力 肌肉爆发力 垂直纵跳 冲刺速度
原文传递
提高浅蹲纵跳起跳能力的肌肉工作分析──蹲起和浅蹲纵跳时某些下肢肌的积分肌电图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卢鼎厚 韩世真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1995年第2期20-25,共6页
对积分肌电图进行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浅蹲纵跳的起跳阶段,股四头肌并没有参与工作,而小腿后群深层的屈足、屈趾肌(比目鱼肌、趾长屈肌等)对浅蹲纵跳的起跳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浅蹲纵跳的起跳能力,必须重视提高小腿后群... 对积分肌电图进行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浅蹲纵跳的起跳阶段,股四头肌并没有参与工作,而小腿后群深层的屈足、屈趾肌(比目鱼肌、趾长屈肌等)对浅蹲纵跳的起跳有重要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浅蹲纵跳的起跳能力,必须重视提高小腿后群深层屈足、屈趾肌的爆发力。为达到这一目的,负重屈足、屈趾练习必须在屈膝条件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肌电图 蹲起 纵跳 股四头肌 比目鱼肌
原文传递
篮球运动员8周负重超等长训练后下肢及髋、膝、踝关节动力学和刚度变化 被引量:20
4
作者 井兰香 刘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7-420,429,共5页
目的:研究负重超等长训练后下肢及髋、膝、踝关节动力学和刚度的变化。方法:对16名不间断常规力量训练的男子篮球运动员实施8周下肢负重超等长训练,每周进行3次肩负杠铃原地垂直下蹲跳训练,采用30%1RM负荷。每个训练周结束后测量一次最... 目的:研究负重超等长训练后下肢及髋、膝、踝关节动力学和刚度的变化。方法:对16名不间断常规力量训练的男子篮球运动员实施8周下肢负重超等长训练,每周进行3次肩负杠铃原地垂直下蹲跳训练,采用30%1RM负荷。每个训练周结束后测量一次最大重复重量(onerepetition maximum,1RM)以调整下周负荷。分别于训练前后采用VICON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纵跳动作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并经逆向动力学方法计算净关节力矩。根据弹簧-质量模型计算下肢刚度和下肢关节刚度。结果:与训练前相比,8周负重超等长训练后纵跳高度和最大地面反作用力显著增加;髋、踝关节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做功均显著提高;下肢刚度和髋、踝关节刚度显著提高。训练前后膝关节峰值力矩、峰值功率、做功和刚度无显著改变。结论:8周负重超等长训练能提高纵跳成绩,提高下肢及髋、踝关节动力学和刚度,可作为提高篮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的训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重超等长训练 拉长-缩短周期 纵跳 弹簧-质量模型 刚度
下载PDF
对普通人群几种不同形式纵跳的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卫国 刘学贞 李强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7,79,共4页
对15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不同形式纵跳的测试,比较其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许多动力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缓冲技术环节方面,普通人群摆臂技术明显不足,而对缓冲幅度要求与运动员差异无显著性;蹬伸技术环节方面,普通人群由于快肌成分... 对15名普通大学生进行了不同形式纵跳的测试,比较其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许多动力学指标差异有显著性;缓冲技术环节方面,普通人群摆臂技术明显不足,而对缓冲幅度要求与运动员差异无显著性;蹬伸技术环节方面,普通人群由于快肌成分相对不发达,爆发力差而蹬伸无力;在各种纵跳形式下,实际高度与按冲量计算的高度差异无显著性,而与按腾空时间计算的高度差异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普通人群 纵跳 动力学分析
原文传递
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伸、屈膝等动力量及下肢爆发力特点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文宾 王家君 武常宏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0,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国内不同年龄、等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大腿伸膝、屈膝肌群等动力量及下肢爆发力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年龄与训练年限的增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伸、屈膝等动力量逐渐增加。18岁足球运动员屈膝等... 通过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国内不同年龄、等级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大腿伸膝、屈膝肌群等动力量及下肢爆发力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年龄与训练年限的增长,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伸、屈膝等动力量逐渐增加。18岁足球运动员屈膝等动力量明显高于16岁运动员,而在伸膝等动力量上两者没有明显差别。前者的伸膝/屈膝等动肌力比高于后者。在10m站立式全速跑测试上,18岁足球运动员的成绩明显好于16岁足球运动员。然而在30m站立全速跑及原地静止式纵跳、原地下蹲式纵跳的成绩上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区别,说明下肢爆发力训练随年龄增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屈膝肌群 等动力量 下肢爆发力 青少年 足球运动员
原文传递
等速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建 单卫国 郑成 《湖北体育科技》 2009年第3期303-305,共3页
研究等速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的影响,探讨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新方法。方法:以武汉体育学院男子篮球队10名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数理统计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进行研究。结果:左右屈髋肌和伸髋肌在60°/s、120... 研究等速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的影响,探讨篮球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新方法。方法:以武汉体育学院男子篮球队10名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数理统计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进行研究。结果:左右屈髋肌和伸髋肌在60°/s、120°/s和180°/s时相对峰力矩训练后较训练前提高非常显著、左右屈膝肌在120°/s、180°/s时相对峰力矩训练后较训练前提高非常显著、左右踝跖屈肌在60°/s、120°/s时相对峰力矩训练后较训练前提高非常显著;左右屈髋肌、屈膝肌和踝跖屈肌在60°/s和120°/s时到达峰力矩时间训练后较训练前缩短非常显著;立定跳远和助跑单脚跳摸高成绩均显著提高。结论:等速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篮球运动员下肢弹跳能力,是一种值得实践推广的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训练 篮球 弹跳能力
下载PDF
纵跳测试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美珍 刘瑞瑞 +2 位作者 郭浩 王广宇 刘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目的]纵跳高度可以充分反映人体下肢爆发力.目的是比较不同纵跳测试方法的差异,为更有效准确地评价下肢爆发力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三种不同测试方法(重心法、纵跳带测试法、纵跳仪测试法)对40名(男女各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摆臂纵跳和... [目的]纵跳高度可以充分反映人体下肢爆发力.目的是比较不同纵跳测试方法的差异,为更有效准确地评价下肢爆发力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三种不同测试方法(重心法、纵跳带测试法、纵跳仪测试法)对40名(男女各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摆臂纵跳和叉腰纵跳测试.采用2×2×3混合设计的三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性别、测试方法和不同纵跳方式对纵跳高度的影响.使用偏相关(Partial Correlation)分析重心法与纵跳带测试法、重心法与纵跳仪之间的关系.应用线性回归确定纵跳带测试法、纵跳仪测试法预测重心法的纵跳高度的关系.[结果]1)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性别、动作和测试方法三者对纵跳高度没有交互作用(F[2,76]=2.02,P=0.14),但性别与动作(F[1,38]=6.41,P=0.02)、动作与测试方法(F_[2,76]=24.05,P<0.001)、性别与测试方法(F[2,76]=5.07,P=0.01)对纵跳高度均有交互作用;2)纵跳带测试法(H_(Belt))、纵跳仪测试法(H_(VJI))与重心法(H_(CM))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01);3)测试方法的准确性不受性别的影响,而与动作有关,但测试动作在纵跳带测试法和纵跳仪测试法评价纵跳高度的贡献率分别仅有0.3%和2.3%.[结论]与纵跳仪测试法相比,纵跳带测试法与重心法的结果误差更小,更能准确评价受试者的下肢爆发力.且女性完成叉腰纵跳时,纵跳带测试法比纵跳仪测试法的纵跳高度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跳 纵跳带 纵跳仪 重心
下载PDF
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运动表现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俊杰 周伟 +1 位作者 刘海元 郭成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86-4592,共7页
目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特征主要是肌肉活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产生速率提高等方面。文章通过Meta分析定量评价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冲刺速度、跳跃表现和动力学参数(峰值冲量、峰值功率、最大地面反作用力和... 目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特征主要是肌肉活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产生速率提高等方面。文章通过Meta分析定量评价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冲刺速度、跳跃表现和动力学参数(峰值冲量、峰值功率、最大地面反作用力和力的生成速率等)的影响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关于下肢相对力量水平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的随机对照、随机交叉或明确按照下肢相对力量水平分组(非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各组干预方法主要以自由质量器械和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等为措施,文献发表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08-05,使用EndNote软件管理文献,随机对照试验按照PEDro量表、非随机对照试验按照ROBINS-I 2.0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5.0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发表偏倚评价、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并制作森林图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7项随机对照试验和4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共216名受试者,整体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高。②按照1次最大重复量/体质量(1RM/BM)>2为强壮组99人、1RM/BM≤2为普通组117人,均为男性受试者。③Meta分析结果显示,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短跑表现的积极效果显著高于普通组(SMD=-1.34,95%CI:-1.74至-0.93,P<0.00001);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垂直跳跃高度的影响与普通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MD=0.30,95%CI:-0.07-0.66,P=0.11);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峰值冲量(SMD=-0.07,95%CI:-0.62-0.47,P=0.61)、峰值功率(SMD=0.21,95%CI:-0.29-0.72,P=0.12)、最大地面反作用力(SMD=0.31,95%CI:-0.20-0.81,P=0.16)及力的生成速率(SMD=0.36,95%CI:-0.11-0.82,P=0.39)的积极效果与普通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现有的试验证据表明,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能够显著提高短距离冲刺速度,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PAP 力量水平 肌肉力量 运动表现 冲刺速度 垂直跳跃 爆发力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快速伸缩复合练习伴随血流限制的激活后增强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宏文 向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目的]观察快速伸缩复合练习、血流限制,以及两者相结合对纵跳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影响.[方法]对象为运动训练专业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C)、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组(P)、血流限制组(B),以及快速伸缩复合练习伴随血流限制(P+B).分别在... [目的]观察快速伸缩复合练习、血流限制,以及两者相结合对纵跳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的影响.[方法]对象为运动训练专业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C)、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组(P)、血流限制组(B),以及快速伸缩复合练习伴随血流限制(P+B).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测定纵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P组与P+B组在干预4 min后,有类似的显著效果;但B组不显著.[结论]单独使用血流限制不能产生激活后增强效应;快速伸缩复合练习及其与血流限制相结合,能够产生激活后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伸缩复合练习 血流限制 激活后增强效应 纵跳
下载PDF
组合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勃 王丽娜 +1 位作者 周金利 白杰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1-44,共4页
以天津市体校少年甲组男子篮球队12名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对组合力量训练和大负荷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大负荷力量训练,是一种既安... 以天津市体校少年甲组男子篮球队12名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对组合力量训练和大负荷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大负荷力量训练,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员 垂直跳跃 大负荷力量训练
下载PDF
摆臂影响纵跳成绩的作用机制与理论假说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西堂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5-121,共7页
摆臂能有效地提高纵跳成绩这一现象已为人所共知,为解释这一现象,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假说,包括力的传递说、蹬伸时间延长说、动量增加说、拖拽说、关节力矩增大说,这些理论假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摆臂提高纵跳成绩这一现象... 摆臂能有效地提高纵跳成绩这一现象已为人所共知,为解释这一现象,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假说,包括力的传递说、蹬伸时间延长说、动量增加说、拖拽说、关节力矩增大说,这些理论假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摆臂提高纵跳成绩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对人们深入地认识摆臂影响纵跳成绩的科学机制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但从大量文献研究结果的一致性较差可以看出,这些理论假说的解释力明显较弱,甚至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可以结合这些理论假说的优缺点,取长补短,更加深入地展开实验研究,进一步推进摆臂影响纵跳成绩的科学机制理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臂 纵跳 影响机制 理论假说
下载PDF
关于纵跳比立定跳远更能准确评定下肢爆发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洋 赵金戈 阮棉芳 《浙江体育科学》 2015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通过对立定跳远与纵跳的动力学比较分析,探讨采用纵跳或立定跳远来评价下肢爆发力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方法:运用三维测力台对10位普通大学男生进行立定跳远和纵跳的测试。每个受试者按要求进行三次立定跳远和三次纵跳,对于每一个受试者,... 通过对立定跳远与纵跳的动力学比较分析,探讨采用纵跳或立定跳远来评价下肢爆发力的准确性与有效性。方法:运用三维测力台对10位普通大学男生进行立定跳远和纵跳的测试。每个受试者按要求进行三次立定跳远和三次纵跳,对于每一个受试者,取其最好的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纵跳中的地面反作用力比立定跳远的地面反作用力要大12.90%,最大功率更是相差49.30%。纵跳中最大功率与纵跳成绩相关系数高达0.83,而立定跳远中最大功率与立定跳远成绩相关系数仅0.29。结论:纵跳比立定跳远能更准确有效地评价普通学生的下肢爆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跳 立定跳远 地面反作用力 下肢最大功率
下载PDF
同期有氧和力量训练对运动表现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高峰 汪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6期4258-4264,共7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验同期耐力与力量训练对不同人群的最大摄氧量(VO_(2max))以及纵跳、上下肢力量(1RM)的影响,从而提出最优的运动干预方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检验同期耐力与力量训练对不同人群的最大摄氧量(VO_(2max))以及纵跳、上下肢力量(1RM)的影响,从而提出最优的运动干预方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0月。运用Review Manager 5.4对最终纳入的15篇外文文献通过不同角度分析,对409名受试者所得到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整体效应、异质性、发表偏倚性检验。结果:同期耐力与力量训练能够提高最大摄氧量,但与传统耐力训练相比提高的水平相对较低;同期训练对上下肢的整体力量无显著性影响,腿举、腿屈伸、深蹲的合并效应量及其95%CI分别为8.47[-3.95,20.88]、2.46[-11.34,9.73],-0.81[-2.72,7.64],P>0.1;同期训练对纵跳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MD=0.44,95%CI[-0.97,1.85],P>0.05。结论:同期耐力与力量训练可以提高机体的最大摄氧量。在运动训练中,相比传统的单独耐力或力量训练,同期训练能够在维持机体力量水平的基础上,同时发展耐力等其他基本素质。因此,相对于单独力量或耐力训练来说,对身体素质的增益有更好的效果;同期耐力与力量训练对爆发力以及整体力量的影响较小,保持8-12周的训练周期以及每周两三次的训练,可达到训练效果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期训练 力量训练 耐力表现 META分析 最大摄氧量 纵跳 爆发力
下载PDF
肌肉的红、白肌纤维成分与人体基本运动能力、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曲峰 李良标 +1 位作者 仰红慧 陆葵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2-344,共3页
运用实验的方法初步考察了肌肉的快、慢肌纤维对人体基本能力及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影响。在进行单个环节及全身最简单的运动时 ,快、慢肌纤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作的力及速度方面。但在进行较复杂的全身基本运动时 ,快、慢肌纤维才... 运用实验的方法初步考察了肌肉的快、慢肌纤维对人体基本能力及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影响。在进行单个环节及全身最简单的运动时 ,快、慢肌纤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作的力及速度方面。但在进行较复杂的全身基本运动时 ,快、慢肌纤维才显出对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方面的影响。说明快肌纤维多者 ,对完成复杂动作更有利。另外 ,实验结果也提示我们 ,水平越高的运动员 ,快肌纤维对完成运动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基本运动能力 生物力学特征 红、白肌纤维 纵跳 跳深
全文增补中
复合式训练中不同强度深蹲及间歇对纵跳表现的影响
16
作者 李天国 《福建体育科技》 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
纵跳能力是影响篮球运动员赛场表现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复合式训练被广泛运用于弹跳训练中。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复合式训练中不同负荷和次数深蹲抗阻训练以及间歇时间对反向纵跳表现的影响,为... 纵跳能力是影响篮球运动员赛场表现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复合式训练被广泛运用于弹跳训练中。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复合式训练中不同负荷和次数深蹲抗阻训练以及间歇时间对反向纵跳表现的影响,为复合式训练方法的完善和篮球弹跳训练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实验选择十种不同负荷和重复次数组合的深蹲为抗阻训练,并记录抗阻训练后不同间歇时间的反向纵跳成绩。结果表明,不同强度深蹲及间歇对反向纵跳表现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反向纵跳表现提高最有利的组合为5次75%1RM深蹲后间歇2分钟,反向纵跳成绩较抗阻前提高了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训练 激活后增强 负荷 间歇 反向纵跳
下载PDF
蹦床运动员网面垂直跳动作的实验研究与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俊蓉 刘欢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5期40-43,104,共5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山西省体操训练中心4名健将级蹦床运动员进行网面垂直跳的实验研究,旨在探索运动员在垂直跳过程中不同角度变化特点及开展运动学分析,为运动员提升蹦床起跳技术提供参考。研究...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山西省体操训练中心4名健将级蹦床运动员进行网面垂直跳的实验研究,旨在探索运动员在垂直跳过程中不同角度变化特点及开展运动学分析,为运动员提升蹦床起跳技术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入网阶段运动员为保持身体稳定性和蹬伸阶段发力,各关节角度会有一定程度屈曲并延续到蹬伸阶段。蹬伸阶段内力做功各关节角度有所增加,到压网最低点身体接近直立状态,重心垂直速度趋近于零。起网阶段尤其是离网瞬间,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都处于蹬伸姿势,髋关节和膝关节角度趋于最大,适宜角度范围分别为172.30°±2.69°和178.94°±0.39°,身体近乎直立状态,而踝关节角度也明显增大。离网瞬间网面克服重力做功,重心垂直速度较触网瞬间有所降低。通过实验观察,运动员的压网深度与起跳高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建议:因蹦床项目运动员需要极强的下肢爆发力,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应加强下肢爆发力的训练,良好的蹬伸技术是获得腾空高度的关键,运动员可在平地进行垂直起跳动作训练以模拟蹦床蹬伸技术,还可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在网面进行专项蹬伸技术训练。垂直跳摆臂技术是运动员容易忽略的一个技术,且与前后空翻动作摆臂技术易于混淆,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还应加强摆臂技术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蹦床 垂直跳 角度 运动学 起跳技术
下载PDF
加压训练诱导不同训练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肌肉活性及激活后增强效应的时域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得朋 车同同 +1 位作者 李志远 杨铁黎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目的:探究50%动脉闭塞压(AOP)半蹲起训练对不同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肌肉激活和激活后增强效应(PAP)的时域特征。方法:募集16名不同训练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按运动等级分成2组,每组各8名运动员,以持续加压的方式进行4组30%的1RM半蹲... 目的:探究50%动脉闭塞压(AOP)半蹲起训练对不同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肌肉激活和激活后增强效应(PAP)的时域特征。方法:募集16名不同训练水平女子足球运动员,按运动等级分成2组,每组各8名运动员,以持续加压的方式进行4组30%的1RM半蹲起诱导PAP,运用无线遥感表面测试系统,采集4组半蹲起训练中下肢肌群肌电信号,计算臀肌和大腿前、后及外侧肌肉肌电振幅(RMS)标准值,使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16名受试者加压半蹲起运动前、后(15 s、5 min、10 min、15 min)的腾空高度、峰值功率(PPO)、力量发展速率(RFD)及垂直反作用力(vGRF)进行采集。采用双因素(训练水平×时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4组半蹲起运动下肢肌群肌肉激活、垂直跳的腾空高度、PPO、RFD、vGRF进行分析。结果:1)在4组半蹲起运动中,不同水平受试者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及阔筋膜张肌在第3组和第4组RMS标准值增加显著(p<0.05),臀大肌随半蹲起组数的增加,RMS标准值逐渐减少,一级运动水平受试者在第4组时臀大肌RMS标准值小于第1组(p<0.05);2)50%AOP半蹲起运动在干预后5 min和10 min垂直跳过程中均诱导产生PAP(p<0.05),一级运动水平的受试者干预后5 min时CMJ过程中诱导PAP非常显著(p<0.01),同一时间点,一级运动水平的受试者PAP显著优于二级运动水平的受试者(p<0.05);3)50%AOP低强度半蹲起运动后5 min和10 min垂直跳过程的跳跃高度、PPO、RFD显著增加(p<0.05),一级运动水平的受试者干预后5 min时CMJ过程中峰值功率改善非常显著(p<0.01)。结论:低强度加压半蹲起运动能够显著增加女子足球运动员下肢肌肉激活程度,并诱导PAP,且受试者训练水平对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训练 传统高强度训练 训练水平 激活后增强效应 垂直跳 运动表现
下载PDF
飞轮离心超负荷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影响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文华 李春雷 +1 位作者 吴晓妹 丁乾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99,共14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飞轮离心超负荷训练(FEOT)与传统力量训练(TST)对运动员纵跳能力、短距离直线冲刺能力和变向能力的干预有效性。方法:检索CNKI、Wanfang Data、Web of Science、PubMed、Elsevier、EBSCO-MEDLINE等数据库中...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飞轮离心超负荷训练(FEOT)与传统力量训练(TST)对运动员纵跳能力、短距离直线冲刺能力和变向能力的干预有效性。方法:检索CNKI、Wanfang Data、Web of Science、PubMed、Elsevier、EBSCO-MEDLINE等数据库中关于FEOT干预运动表现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4”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异质性分析及亚组分析,采用软件“Stata/SE 15.1”对纳入文献进行发表性偏倚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FEOT比TST更能有效地提高纵跳高度(MD=0.31,95%CI[0.11,0.51],p=0.001),缩短变向测试用时(SMD=-0.71,95%CI[-1.01,-0.42],p<0.01);FEOT可以缩短短距离直线冲刺用时,但无统计学意义(SMD=-0.04,95%CI[-0.34,0.27],p=0.081)。结论:飞轮离心超负荷训练比传统力量训练更能有效地提高受试者纵跳能力和变向能力、提高成年运动员短距离直线冲刺能力,而对青少年运动员短距离直线冲刺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飞轮离心超负荷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在中等惯量和大惯量、与特定运动表现的力的矢量方向相近或相同的训练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 离心超负荷训练 传统力量训练 纵跳 冲刺 变向 元分析
下载PDF
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纵跳时下肢关节内力矩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宇 史世民 钟运健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5-50,65,共7页
关节肌肉力矩在生物力学研究中是一个非常有价值且应用性颇广的参数。要获得关节力矩数值,需同步测量运动学和地面反作用力参数,并通过逆向动力学(Inverse Dynam- ic)过程方能求得。目的在于建立推估两种纵跳:直立(Counter-Movement Jum... 关节肌肉力矩在生物力学研究中是一个非常有价值且应用性颇广的参数。要获得关节力矩数值,需同步测量运动学和地面反作用力参数,并通过逆向动力学(Inverse Dynam- ic)过程方能求得。目的在于建立推估两种纵跳:直立(Counter-Movement Jump,CMJ)和蹲位(Squat Jump,SJ)时下肢各关节力矩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通过输入相对较容易测得的地面反作用力参数,推估下肢关节力矩(踝、膝、髋)。以10位男性运动员为受试者,在测力台上完成两种纵跳,其所测得的地面反作用力参数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数据,以下肢各关节力矩为输出数据。经过网络优化后,所求得的最佳神经网络模型为"5-10-3模型"(即输入层有5个神经元;隐藏层为1层,有10个神经元;输出层有3个神经元)。该模型所推估出的下肢各关节力矩极值相对误差均小于6%,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高达0.95以上,且在推估关节力矩曲线形态与角冲量方面的表现也十分良好,显示通过神经网络以地面反作用力来推估下肢各关节力矩的方法是准确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跳 关节力矩 人工神经网络 逆向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