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述结式配价的控制—还原分析 被引量:69
1
作者 袁毓林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9-410,共12页
本文从述结式如何对其构成成分的论元进行选择、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论元如何提升为整个述结式的论元两个角度,来分析述结式的配价结构。首先通过实例分析,指出述结式的配价跟其构成成分的配价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和折算关系;接着分析... 本文从述结式如何对其构成成分的论元进行选择、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论元如何提升为整个述结式的论元两个角度,来分析述结式的配价结构。首先通过实例分析,指出述结式的配价跟其构成成分的配价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和折算关系;接着分析造成上述不对应现象的原因,着重讨论了述结式论元整合的三种类型:并价、消价、共价;然后考察述结式论元整合的三种结果:等价、减价、增价,指出述结式的价不等于其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价之和减去共价和消价数,以此说明自底向上的还原分析法的不足;通过引入述结式表示的使动关系的层级(内部使动关系和外部使动关系)、述结式的论元指称(施受同指和施受异指)等概念,来建立一套自顶向下的述结式的论元准入规则,以概括述结式怎样对其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原有的论元作出选择;最后根据这套论元准入规则,对各种类型的述结式的配价构成进行分析,以检验这套规则的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元 配价 述语 补语 动词 构成成分 对应 应和 直接 解释
原文传递
动结式形成过程中配位方式的演变 被引量:24
2
作者 施春宏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1-535,共15页
本文主要探讨动结式句法配位方式的历时演变过程。根据论元整合的难易程度来推测汉语史上动结式的组合类型和发展序列,再用汉语史的语言事实来验证。首先描写动结式产生初期论元结构的整合情况,然后全面考察不同类型动结式的形成过程,... 本文主要探讨动结式句法配位方式的历时演变过程。根据论元整合的难易程度来推测汉语史上动结式的组合类型和发展序列,再用汉语史的语言事实来验证。首先描写动结式产生初期论元结构的整合情况,然后全面考察不同类型动结式的形成过程,重点分析各种类型的隔开式与非隔开式(合用式)之间的关系。与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不同的是,本文认为所谓的隔开式实际上与非隔开式之间没有发展序列上的因果关系,它们都是特定时期表达相同功能的不同句法配置形式,两者竞争的结果是隔开式最终归并到非隔开式中去。同时还讨论了跟动结式的产生和发展相关的动词拷贝式产生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汉语史 句法 配位方式 论元结构 语言事实 动词 描写 特定 时期
原文传递
双音述宾结果补语“动结式”初探——兼论韵律运作、词语整合与动结式的生成 被引量:9
3
作者 吴为善 吴怀成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8-503,共6页
汉语动结式内部是非同质性的,情况非常复杂。本文讨论的是由双音述宾形式充当结果补语构成的动结式(V+VN),这种格式具有独特的句法语义特征,是韵律运作、词语整合的结果,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V+VN"动... 汉语动结式内部是非同质性的,情况非常复杂。本文讨论的是由双音述宾形式充当结果补语构成的动结式(V+VN),这种格式具有独特的句法语义特征,是韵律运作、词语整合的结果,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V+VN"动结式的句法特征;第二,"V+VN"动结式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双音化 移位 整合
原文传递
汉语双宾结构的构式语法视角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钟书能 石毓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讨论中国语言学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即"打碎了他一个杯子""这顿饭吃了我八百块钱"这类用例到底属于什么结构。迄今为止,不少学者依据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根据成分的词性和表面语序概括结构类型,普遍把这类用... 本文讨论中国语言学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即"打碎了他一个杯子""这顿饭吃了我八百块钱"这类用例到底属于什么结构。迄今为止,不少学者依据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根据成分的词性和表面语序概括结构类型,普遍把这类用例看作双宾结构。本文则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根据动补结构赋予论元的功能,论证这类句子实际上属于动补结构之一种。由于受补语复杂性的制约,这类结构的宾语只能出现在动词和补语之间。本文也对学界针对这类现象所采用的语言学流派的分析方法进行评说,指出形式语言学派的"轻动词"概念在分析语言现象上的局限性。我们认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摆脱依据结构主义语言学等理论所形成的某些窠臼,促使我们诉诸新兴语言学理论方法来探寻语言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宾结构 动补结构 构式语法 形式语言学 轻动词
下载PDF
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生成的过程和困难 被引量:6
5
作者 傅爱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42,共11页
动结式述补结构是汉语里很有特点的一种结构,在机器翻译中处理这种结构有很多困难。在外语译成汉浯时,源语(例如英语)往往没有相当于汉语动结式的结构,也很难用转换规则把英语的某些结构形式与汉语动结式联系起来。所以除非用个别处理... 动结式述补结构是汉语里很有特点的一种结构,在机器翻译中处理这种结构有很多困难。在外语译成汉浯时,源语(例如英语)往往没有相当于汉语动结式的结构,也很难用转换规则把英语的某些结构形式与汉语动结式联系起来。所以除非用个别处理的办法,目前的机器翻译系统很难生成汉语的动结式译文。要让机器翻译系统有生成动结式的能力,需要识别源语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根据意义表达的要求,选择汉语词语,确定动结式的语义关系和结构形式,最后生成句子的表层。汉语句法和语义研究是生成动结式的基础。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说明动结式的生成过程以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个例观察动词和结果补语之间在语义上的组合情况,着重讨论一种根据组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选择句法结构的方法。希望能够说明机器翻译对汉语研究的一些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翻译 汉语 动结式 生成过程 动词 结果补语 语义结构 句法
原文传递
动结式、V得句和兼语句的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恒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4,共9页
致使结构的形式和功能存在临摹性对应关系,但对其对应关系的具体表现学界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现代汉语兼语句、V得句和动结式这三种致使结构的研究,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其对应关系,在功能上的表现是致使结构的致使效率连续统和多样性,... 致使结构的形式和功能存在临摹性对应关系,但对其对应关系的具体表现学界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现代汉语兼语句、V得句和动结式这三种致使结构的研究,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其对应关系,在功能上的表现是致使结构的致使效率连续统和多样性,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形式紧密度连续统以及该结构使役、被役的省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V得句 兼语句 致使结构 形式-功能对应
下载PDF
动结式“V破”的句法语义特性及其演变过程 被引量:7
7
作者 石慧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3-130,共8页
动结式"V破"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见的结构。作为动结式第二成分的"破",既可以表示"完整的东西受到破损"这一具体结果,又可以表示"真相显露"及"突破、破除"这样的抽象义,这一实一虚... 动结式"V破"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常见的结构。作为动结式第二成分的"破",既可以表示"完整的东西受到破损"这一具体结果,又可以表示"真相显露"及"突破、破除"这样的抽象义,这一实一虚的语义对与"破"搭配的动词以及"V破"后的宾语都有一定的选择和要求,这是概念整合的效应。文章首先描写和分析了"V破1"、"V破2"两者在句法语义方面的不同表现,然后从历时角度考察了"V破"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最后揭示了这一结构产生、演变的动因,并从认知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V破 句法语义 历时演变 隐喻
下载PDF
汉语的隐性意愿结构及其句法影响--以动结式及其相关句法现象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张黎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52,共11页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主要通过汉语和日语等语言的对比,就汉语的意图和隐性意愿结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明确汉语的意愿结构并确立做态和成态这两种新的语法范畴。然后通过对汉语动结式以及与动结式相关的句法镜像结构、结果... 本文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出发,主要通过汉语和日语等语言的对比,就汉语的意图和隐性意愿结构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明确汉语的意愿结构并确立做态和成态这两种新的语法范畴。然后通过对汉语动结式以及与动结式相关的句法镜像结构、结果勾销句、能性表达中的不平衡现象和结果过分义句式等现象的解析,论证汉语隐性意愿机制在汉语句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 隐性意愿 意愿结构 做态 成态 动结式
原文传递
述结式与“把”字句的构式意义互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璐璐 袁毓林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63,共10页
本文研究述结式在"把"字句中的句法配置与语义限制,揭示了述结式的构式意义在"把"字句中的实现形式,最后总结出述结式与其在"把"字句中的原型图式。研究发现,述结式作谓语的"把"字句的构式意... 本文研究述结式在"把"字句中的句法配置与语义限制,揭示了述结式的构式意义在"把"字句中的实现形式,最后总结出述结式与其在"把"字句中的原型图式。研究发现,述结式作谓语的"把"字句的构式意义是述结式所蕴涵的致使义与"把"字句的主观性互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结式 “把”字句 致使关系 原型图式 主观性
原文传递
“续论”与对外汉语动结式的学习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丽 王初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1-28,共8页
通过有声思维和即时访谈的方法,深入探究读后续写促进学习汉语二语动结式的心理过程。两名在华留学生参与了此项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读物中高频出现的动结式结构有助于促进续作中动结式的正确使用;续作在语言、篇章结构和连贯性方面跟... 通过有声思维和即时访谈的方法,深入探究读后续写促进学习汉语二语动结式的心理过程。两名在华留学生参与了此项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读物中高频出现的动结式结构有助于促进续作中动结式的正确使用;续作在语言、篇章结构和连贯性方面跟原作产生了明显的拉平效应;回读是拉平效应产生的主要途径。研究结果为对外汉语中的语言难点教学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后续写 动结式 拉平效应
下载PDF
汉语兼具动宾和动补双重性的混合构式 被引量:3
11
作者 程杰 石毓智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2,共10页
本文运用"模糊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来确立汉语中的一种混合句式,即兼具有动宾和动补双重特性的语法结构。这种混合构式的外在形式是动宾结构,而其语义关系则与动补结构相同,在其形式和意义双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 本文运用"模糊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来确立汉语中的一种混合句式,即兼具有动宾和动补双重特性的语法结构。这种混合构式的外在形式是动宾结构,而其语义关系则与动补结构相同,在其形式和意义双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语法构造。动宾结构排斥其他受事宾语,这个被允准的受事论元只能在谓语之前出现,诸如把字句、被动句、话题结构、受事主语句等都是安排这个受事论元的具体形式。由此出发可以对学界长期以来悬而未决餉问题做出简单一致的解释。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相互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合 混合构式 动宾结构 动补结构 构式语法
原文传递
再论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 被引量:4
12
作者 施春宏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74,共10页
本文从动结式论元结构整合过程中基础句式的构造机制、动结式配价层级分析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形动结式歧价分析的概括性、动结式补语语义关系二重性对相关结构整合过程的影响等方面重新讨论了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并就此对... 本文从动结式论元结构整合过程中基础句式的构造机制、动结式配价层级分析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形动结式歧价分析的概括性、动结式补语语义关系二重性对相关结构整合过程的影响等方面重新讨论了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并就此对配价研究的根本目标、语言现象中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句法分析模型的描写能力和解释能力、语言研究中的例外和反例现象等问题做了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配价层级 歧价现象 动词拷贝句(重动句) 语义关系二重性
原文传递
形容词进入动结式作补语的认知语义基础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振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9,共8页
动结式在语义结构上由两个分别以"动"和"结"为谓词的表述构成,两个表述之间存在致使性因果关系。这样的语义结构决定了形容词进入其中作补语的条件是:具有"动后而现"、"非恒定"、"非初始&... 动结式在语义结构上由两个分别以"动"和"结"为谓词的表述构成,两个表述之间存在致使性因果关系。这样的语义结构决定了形容词进入其中作补语的条件是:具有"动后而现"、"非恒定"、"非初始"的语义特征;存在一个动词作为谓词构成的致使事件;具有作为谓词构成表述的能力。单音节形容词比双音节形容词更易满足这三个条件,因而更易进入其中。首先,单音节形容词所表性状简单、量幅大而更易"动后而现"。其次,"动"亲和动性强、常见的活动类动词,单音节动词是其典型成员;而单音节形容词与单音节动词的认知距离近,依据相邻原则和相似原则,两者更易组合。而且,它们的组合构成一个标准音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动结式 补语 认知语义
下载PDF
近二十年来动结式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茂刚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113-116,共4页
汉语动结式的出现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年来学界对动结式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界定及分类、判定标准、形成机制上。动结式应当被界定为复合动词;判定动结式的形式标志应当是明确的、细化的;动结式研究中的一些焦点问题目前尚不... 汉语动结式的出现是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近年来学界对动结式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界定及分类、判定标准、形成机制上。动结式应当被界定为复合动词;判定动结式的形式标志应当是明确的、细化的;动结式研究中的一些焦点问题目前尚不具备作定论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史 动结式 研究述评
下载PDF
语法系统对构式选择的制约--英汉比较结构差异的原因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芬 石毓智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共7页
文章通过分析英汉比较构式的异同,论证一种语言的整体语法系统会对其具体构式选择起制约作用。在比较形容词的程度或动词的状态时,英语的比较句的谓语结构保持不变,而汉语的谓语结构则必须转换成动补结构才行。此外,汉语还具有表达比较... 文章通过分析英汉比较构式的异同,论证一种语言的整体语法系统会对其具体构式选择起制约作用。在比较形容词的程度或动词的状态时,英语的比较句的谓语结构保持不变,而汉语的谓语结构则必须转换成动补结构才行。此外,汉语还具有表达比较范畴的动宾结构,英语则没有对应的构式。英汉之间的这种差异是由两种语言语法的整体特征决定的,汉语的动补构式高度能产,导致汉语句子组织信息原则的产生,要求那些结果成分必须置于谓语中心之后作补语,而英语虽然也有动补构式,可是其能产性极低,不存在汉语这种句子组织信息原则。该文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入认识英汉语法的共性和个性,而且也对构式语法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解释为何同样的功能范畴会在不同语言中表现为不同的构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语法 比较句 动补结构 动宾比较句 句子组织信息原则
原文传递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青 刘秀明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5年第4期56-62,90,共8页
动结式是汉语中普遍使用的句法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习得的难点之一。文章以动结式的指称关系类型为切入点,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考察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发现对应于汉语动结式结构的维吾尔语表达在语言的表层形成了... 动结式是汉语中普遍使用的句法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习得的难点之一。文章以动结式的指称关系类型为切入点,在分析语料的基础上考察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发现对应于汉语动结式结构的维吾尔语表达在语言的表层形成了一个从并列谓语结构到光杆动词的连续状态,说明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对应形式,存在一个由"实"到"虚"的语法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结果补语 致使关系 语义指向
下载PDF
重动构式“VOVC”的形成、演变及其动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林晓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101,共11页
重动构式“VOVC”经由跨小句语法化的小句整合产生,其整合的途径主要是小句嵌入。“VO”作为被评论话题、使因事件或方式状语嵌入在动结式前形成“VOVC”。“VOVC”构式的形成过程伴随着“VO”在句法上的磨损。“VOVC”构式形成后除了... 重动构式“VOVC”经由跨小句语法化的小句整合产生,其整合的途径主要是小句嵌入。“VO”作为被评论话题、使因事件或方式状语嵌入在动结式前形成“VOVC”。“VOVC”构式的形成过程伴随着“VO”在句法上的磨损。“VOVC”构式形成后除了独立做谓语外,还可以继续嵌入在其它构式内,形成“复句内做分句>做宾语小句>嵌入判断构式>嵌入强调构式>做定语>嵌入比拟构式”的语法化链条。“VOVC”构式凸显听者在场和话主显身,带有较强的交互主观性特征。该构式的语用功能是说话人向听话人申明主观评价和判断,引导听话人的关注和认同。“VOVC”构式的产生主要依赖互动性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重动构式 小句嵌入 “是……的” 互动性动因
下载PDF
从《史记》用例看连动式的由来及其发展状态 被引量:1
18
作者 章新传 吴立 牟玉华 《新余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60-64,共5页
西汉是连动式及其相关句式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在对西汉经典巨著《史记》作专书考察和定性分析后发现,其用例能够显示出连动式的由来(相关复句经由语法顺裁而成)及其在向动结式发展进程中的状态(绝大部分尚未发展动结式,当然,此时也已... 西汉是连动式及其相关句式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在对西汉经典巨著《史记》作专书考察和定性分析后发现,其用例能够显示出连动式的由来(相关复句经由语法顺裁而成)及其在向动结式发展进程中的状态(绝大部分尚未发展动结式,当然,此时也已具备了动结式产生的基础,也有个别连动式已然发展成为动结式)。《史记》连动式相关用例的史料价值由此也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用例 连动式 动结式 由来 发展状态
下载PDF
论能带结果宾语的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玉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2,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能带结果宾语的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根据意义可以把结果补语分为三类:状态补语、评价补语和完成补语,并分析了"出"作结果补语的所占比例大于"成"的原因:"出来"表示动作完成,兼有使一种新的... 本文主要探讨能带结果宾语的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根据意义可以把结果补语分为三类:状态补语、评价补语和完成补语,并分析了"出"作结果补语的所占比例大于"成"的原因:"出来"表示动作完成,兼有使一种新的事物产生和从无到有的意思;而"成"可表"成功、完成、实现"或"成为、变为"义,所以它不仅能带结果宾语,还可带受事、施事等类型的宾语,这就决定了用"成"字难分辨结果宾语与非结果宾语。最后阐述了结果补语的作用:不仅表示动作本身的结果,还能指向宾语;有的是宾语发出的动作,有的是宾语所呈现的状态;有的补语不但表示宾语的动作和结果,而且还带有强调结果已经达到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宾语 动结式 结果补语
下载PDF
“住”与“着”的句法地位及历时演化
20
作者 张海天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75-81,共7页
动结式补语“住”与“着(zhao)”在汉语中分为结果补语和动相补语。共时和历时的考察表明,“着”语法化至动相补语阶段后又继续向时体助词演化,而“住”却仍然停留在动相补语阶段。在生成语法中,功能范畴是动结式的核心,因此是语法演化... 动结式补语“住”与“着(zhao)”在汉语中分为结果补语和动相补语。共时和历时的考察表明,“着”语法化至动相补语阶段后又继续向时体助词演化,而“住”却仍然停留在动相补语阶段。在生成语法中,功能范畴是动结式的核心,因此是语法演化的动因。结果补语和动相补语分别由Bec和Path两个功能范畴引进,前者决定动结式的达成义,后者决定动结式的路径或阶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结式 句法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