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述结式配价的控制—还原分析 |
袁毓林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9
|
|
2
|
动结式形成过程中配位方式的演变 |
施春宏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4
|
|
3
|
双音述宾结果补语“动结式”初探——兼论韵律运作、词语整合与动结式的生成 |
吴为善
吴怀成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4
|
汉语双宾结构的构式语法视角研究 |
钟书能
石毓智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5
|
机器翻译中汉语动结式生成的过程和困难 |
傅爱平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6
|
动结式、V得句和兼语句的比较 |
张恒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7
|
动结式“V破”的句法语义特性及其演变过程 |
石慧敏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8
|
汉语的隐性意愿结构及其句法影响--以动结式及其相关句法现象为例 |
张黎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9
|
述结式与“把”字句的构式意义互动研究 |
王璐璐
袁毓林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10
|
“续论”与对外汉语动结式的学习 |
刘丽
王初明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8 |
6
|
|
11
|
汉语兼具动宾和动补双重性的混合构式 |
程杰
石毓智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12
|
再论动结式的配价层级及其歧价现象 |
施春宏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3
|
形容词进入动结式作补语的认知语义基础 |
刘振平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4
|
近二十年来动结式研究述评 |
吴茂刚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5
|
语法系统对构式选择的制约--英汉比较结构差异的原因 |
刘芬
石毓智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6
|
汉语动结式在维吾尔语中的表现形式 |
林青
刘秀明
|
《语言与翻译》
CSSCI
|
2015 |
3
|
|
17
|
重动构式“VOVC”的形成、演变及其动因 |
赵林晓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8
|
从《史记》用例看连动式的由来及其发展状态 |
章新传
吴立
牟玉华
|
《新余学院学报》
|
2016 |
1
|
|
19
|
论能带结果宾语的动结式中的结果补语 |
廖玉萍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20
|
“住”与“着”的句法地位及历时演化 |
张海天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