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被引量:22
1
作者 谷延方 黄秋迪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现代化内容组成部分 ,城市化水平标志着现代化发展程度。因此 ,农村人口城镇化、城市化是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工业化 人口流动
下载PDF
人地挂钩视角下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唐宇娣 朱道林 +2 位作者 程建 宋洋 李瑶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7-295,共9页
人地挂钩制度是促进城乡之间劳动力与土地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创新,对于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问题有重要作用。研究从中国特殊体制制度框架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出发,基于"人地挂钩"的城镇化协调发展... 人地挂钩制度是促进城乡之间劳动力与土地要素优化配置的重要创新,对于解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问题有重要作用。研究从中国特殊体制制度框架下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关系出发,基于"人地挂钩"的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式,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弹性系数法和重心移动模型,对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成效显著,空间"抱团"特征逐步显化;(2)研究区西部人口城镇化发展更快,东部则相反,黔中城市群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热点,但土地城镇化发展更快,有城镇化发展失衡倾向;(3)研究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基本处于协调发展状态,末期与初期相比,二者协调关系提升明显。据此建议,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西部,要继续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严格控制土地城镇化;地区东部尤其是黔中城市群,要杜绝"大开发",注重产业培养,提升城市魅力,以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最终实现地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人地挂钩 重心移动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东北城市近代化运动与区域城市变迁 被引量:8
3
作者 曲晓范 李保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9,共7页
城市近代化是城市由简单的商品经济社会向复杂的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的历史演进过程。在实现这一历史转变的过程中 ,仅仅依靠外力刺激和城市自身经济、文化的渐进发展而达到逐步过渡通常是不行的 ,往往还需要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动员... 城市近代化是城市由简单的商品经济社会向复杂的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的历史演进过程。在实现这一历史转变的过程中 ,仅仅依靠外力刺激和城市自身经济、文化的渐进发展而达到逐步过渡通常是不行的 ,往往还需要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改革运动。通过启动社会各阶层民众参与城市的近代化 ,形成官与民之间、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双向互动 ,以此加快社会转型的速度 ,才能最终完成近代化的目标。以赵尔巽、张作霖等人为核心的清末民初东北地方当局领导的区域城市近代化运动正是这样一种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社会动员和社会变革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东北地区 近代化 区域城市 商埠地 历史变迁
下载PDF
“压缩型城市化”下的民族共同体“离散危机”与“重构运动”——基于对朝鲜族城市化进程的考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朴光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7,共10页
在过去20年内,朝鲜族的城市人口比例从34.59%上升到65%左右,城镇化率则从50.2%提高到80%左右,朝鲜族经历了"压缩型城市化"的过程。在"压缩型城市化"下朝鲜族人口走向"散居化",这直接导致了传统聚居地区的... 在过去20年内,朝鲜族的城市人口比例从34.59%上升到65%左右,城镇化率则从50.2%提高到80%左右,朝鲜族经历了"压缩型城市化"的过程。在"压缩型城市化"下朝鲜族人口走向"散居化",这直接导致了传统聚居地区的"空巢化",民族人口的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以聚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民族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面对城市化过程中的"离散危机",朝鲜族展开了一场活生生的民族共同体"重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型城市化 朝鲜族 离散危机 重构运动 城市化
原文传递
由城入乡:逆城市化的本土实践与理论重构 被引量:9
5
作者 沈东 《人口与社会》 2018年第2期22-32,共11页
当代中国发生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逆城市化实践:类型一是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实践形式的"政治动员型逆城市化";类型二是以户籍人口"非转农"为实践形式的"政策准入型逆城市化";类型三是以农民工... 当代中国发生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逆城市化实践:类型一是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实践形式的"政治动员型逆城市化";类型二是以户籍人口"非转农"为实践形式的"政策准入型逆城市化";类型三是以农民工"离城返乡"为实践形式的"理性选择型逆城市化"。逆城市化的本土实践表明,国家、社会以及个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以不同的姿态介入其中,分别展现出"国家中心""社会转型"以及"个体赋权"的实践逻辑。当代中国的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叛,只是城市化的重要阶段,对主流城市化战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逆城市化 政治动员 政策准入 农民工 人口迁移
下载PDF
户籍制度变迁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林金忠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9-33,共5页
人口在局部空间的聚集乃是城镇化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影响人口聚集的因素很多 ,其中 ,户籍制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 ,户籍制度有一个形成和自我强化的过程 ,过去二十余年对户籍制度所作的渐进式改革 ,未能彻底消除户籍制度对城镇化进... 人口在局部空间的聚集乃是城镇化的最为直接的表现。影响人口聚集的因素很多 ,其中 ,户籍制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 ,户籍制度有一个形成和自我强化的过程 ,过去二十余年对户籍制度所作的渐进式改革 ,未能彻底消除户籍制度对城镇化进程的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户籍制度的变迁过程及改革所面临的一些主要矛盾 ,提出进一步改革的政策性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城镇化 人口流动 中国 土地制度
下载PDF
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和城镇化空间分布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望保 曾纪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115,共8页
采用2000年第五次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以全国区县为基本分析单元,从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和城镇化等角度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和城镇化的空间分布变化.研究认为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格局相对稳定和分布极不均衡等特... 采用2000年第五次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以全国区县为基本分析单元,从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和城镇化等角度分析了2000年以来我国人口和城镇化的空间分布变化.研究认为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具有格局相对稳定和分布极不均衡等特征,人口净迁入呈现"中部低、四周高"的鲜明特色,人口迁移已成为影响区域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轨道,但受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区域间工资差异的缩小和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中国城镇化增速将会减缓,这种趋势在外来劳动力依赖性较强的沿海地区已有所体现.在全国3大城市群中,珠三角仍具有最强的人口集聚能力,而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和城镇化等空间集聚结构上珠三角呈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长三角和京津唐地区则呈典型的多核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城镇化 人口迁移 分县人口普查
下载PDF
现代城市共同体研究范式的演变 被引量:3
8
作者 蔡驎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64-68,共5页
城市化和城市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关于现代城市与共同体关系的认识。近一个多世纪来,这一认识过程大致经历了从"现代城市与共同体对立论"到"现代城市与共同体相容论",再到"现代城市共同体形成过程论"... 城市化和城市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关于现代城市与共同体关系的认识。近一个多世纪来,这一认识过程大致经历了从"现代城市与共同体对立论"到"现代城市与共同体相容论",再到"现代城市共同体形成过程论"这样三个阶段,滕尼斯(F.Tonnies)的"gemein-schaft/gesellschaft"理论、麦基佛(R.M.Maclver)的"community/association"理论和奥田道大的"城市共同体"分析模式分别是各阶段的代表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基层地域共同体 居民运动 主体性行动体系 普遍主义价值观
下载PDF
生态养老模式及其社区环境建设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邹顺宏 《铜陵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72-78,共7页
作为老龄化社会的二十一世纪,我国的老年人口数以亿计。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不断深入推进,大规模城市化运动中的人口聚集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双方面的重要影响,生态养老模式呼之欲出。一方面,老龄化宜居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和完... 作为老龄化社会的二十一世纪,我国的老年人口数以亿计。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不断深入推进,大规模城市化运动中的人口聚集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双方面的重要影响,生态养老模式呼之欲出。一方面,老龄化宜居环境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对老年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生态养老模式的探索以及老年化社区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于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老龄化社会 城市化运动 生态养老模式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农民生计方式选择困境的实证分析——以黎平县大稼乡俾嗟村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似海 陈志永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41-51,共11页
生计方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基本手段和状态,生计方式的选择和变迁受家庭成员思想观念、生活技能、地理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公共政策等的影响。然而,根本而言,生计选择受限于人们的行动自由和发展能力。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再次实现&... 生计方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基本手段和状态,生计方式的选择和变迁受家庭成员思想观念、生活技能、地理条件、受教育程度以及公共政策等的影响。然而,根本而言,生计选择受限于人们的行动自由和发展能力。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再次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去集体化以及"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小城镇经商、务工、落户"的改革过程中,前三十年可以说是农民在探索将生计手段向外部延伸用以补贴家计的过程,而三十年后的今天则是农民在"摸清石头"之后试图抬起头来望着彼岸"踩着石头过河"的纠结期。该时期,尽管农民行动的自由得到扩展,可供农民选择的生计方式也变得越加多样化,但农民自行选择生计方式的能力却仍极其有限,因而(特别是)在生活资料的商品化背景下,受经济力量的无声强制,由于目标与实现能力间的差距造成了"想做却不能做"的纠结心态,面临选择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山地农民 生计选择 行动自由 实现能力 选择困境
下载PDF
语言接触与城市语言生活变迁——基于宁夏银川市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陶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47,共8页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共时角度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大量迁移对城市语言生活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的、自上而下的推广普通话的语言政策和宁夏银川微观的、自下而上的语言使用情况是一致的。从日常生活用语来看,呈现出汉语普通话占绝对优势... 采用田野调查法,从共时角度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大量迁移对城市语言生活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的、自上而下的推广普通话的语言政策和宁夏银川微观的、自下而上的语言使用情况是一致的。从日常生活用语来看,呈现出汉语普通话占绝对优势,普通话和汉语方言、汉语和英语语码转换为辅助的特点。一座城市的语言生活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着该城市的发展状况,即城市化和国际化过程还将继续同步和持续发展,而良好的城市语言面貌也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助力城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口流动 语言接触 语言变异
下载PDF
镀金时代美国核心家庭的形成
12
作者 郑秀才 《河套学院论坛》 2016年第4期46-50,共5页
在美国,"镀金时代"是美国核心家庭模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女权运动对民众的生育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最终结果就是使核心家庭模式成为美国主流家庭模式。核心家庭地位的确立,又进一步对家庭内部成... 在美国,"镀金时代"是美国核心家庭模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工业化、城市化以及女权运动对民众的生育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最终结果就是使核心家庭模式成为美国主流家庭模式。核心家庭地位的确立,又进一步对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职能产生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金时代 核心家庭 工业化 城市化 女权运动
原文传递
贵州省城市规模分布及异速生长特征——基于分形理论的研究
13
作者 张杰 王彬 罗权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05-114,共10页
城市规模和空间分异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文献运用分形理论探讨了平原地区的城市体系。而贵州省属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区域,利用城市地理学分形中的位序—规模分布法则和异速生长定律分析2002~2015年该省13... 城市规模和空间分异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文献运用分形理论探讨了平原地区的城市体系。而贵州省属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区域,利用城市地理学分形中的位序—规模分布法则和异速生长定律分析2002~2015年该省13个城市的规模分布结构、演化规律以及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特征,发现:由分散向集中过渡是全省城市体系规模序列结构的演变特点;黔中经济区是全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全省城市人口—面积异速生长关系整体表现出退化迹象,并在2012年由负异速生长转变为正异速生长,但从单体城市的人口—面积异速生长关系来看,两者之间的规律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模分布 贵州省 城镇化 城市发展 城市分形理论 人口流动 城市地理学 效益最大化
下载PDF
城市化运动中犯罪现代性的思考
14
作者 杨德明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必经环节,也是人们利用近、现代科学成果,不断改造自身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复杂过程。伴随社会城市化的进程,犯罪的现代性在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突出,制约着城市化持续和有序的推进。对此,城市在...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必经环节,也是人们利用近、现代科学成果,不断改造自身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复杂过程。伴随社会城市化的进程,犯罪的现代性在社会生活中显得越来越突出,制约着城市化持续和有序的推进。对此,城市在建设方面,要处理好生产和生态的关系;在管理方面,要处理好吸纳与吸收的关系;在防控方面,要处理好人防与技防的关系;在营造环境方面,要处理好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化运动 犯罪状态 现代性 思考
下载PDF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现实表征及其制度变迁
15
作者 郝团虎 姚慧琴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25,共7页
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有规律,如城市化滞后、农村工业化、农民工现象、城中村现象、强关系主导的就业模式等。现有的城市化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些特点,诱致性制度变迁能够消除强... 我国城市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有规律,如城市化滞后、农村工业化、农民工现象、城中村现象、强关系主导的就业模式等。现有的城市化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些特点,诱致性制度变迁能够消除强制性制度障碍对城市化进程的限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但容易造成路径依赖和路径锁定,不利于城市化质量的提高和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诱致性制度创新包括"隐性补贴"、"购物交换"、"城市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制度变迁 人口迁徙
下载PDF
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运行绩效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维祥 唐根年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30,共5页
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浙江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相应的人口空间聚集效应,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文章从农村人口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基... 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浙江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相应的人口空间聚集效应,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文章从农村人口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等方面,对区域块状经济在浙江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运行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块状经济成为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区域块状经济 城镇化 企业集群 劳动力结构 产业结构 农村劳动力 产业集聚
下载PDF
城镇化过程中农居点迁并整理与建设用地置换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沈兵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5,共4页
本文以舟山市小沙镇为典型案例 ,探讨当前城镇化过程中所面临规划建设用地集中使用与现状居民点用地分散布局的矛盾 ,提出通过土地整理与置换的途径 ,推动城镇化规划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 城镇化 村庄迁并改造 建设用地 整理与置换
下载PDF
论集聚经济规律对我国城乡互动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二红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6-250,共5页
本文阐述了城乡互动的概念及其含义与现实意义,分析了集聚经济规律对城乡互动的作用机制,从户籍、就业和农村土地制度、乡镇企业集聚、卫星城镇功能诸方面,提出了实现城乡互动的对策。
关键词 集聚经济规律 农村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城乡互动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区域联动下长三角的经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永祥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1-156,共6页
以上海为区域中心,研究发现,上海、江苏和浙江两两之间已形成较明显互动影响关系。这其中并非仅是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对其他两个地区的影响,还包括了江苏和浙江对上海的反馈作用,以及江苏和浙江彼此之间的双向影响。且在这些互动影响关... 以上海为区域中心,研究发现,上海、江苏和浙江两两之间已形成较明显互动影响关系。这其中并非仅是作为中心城市的上海对其他两个地区的影响,还包括了江苏和浙江对上海的反馈作用,以及江苏和浙江彼此之间的双向影响。且在这些互动影响关系中,也不仅仅局限于上海单向对江苏和浙江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所体现出的关联促进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在江苏对上海城市化发展以及浙江和江苏彼此之间发展中影响也开始有所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城市化发展 长三角 区域联动
下载PDF
大城市郊区化的“飞地模式”:基于武汉—利川季节性人口流动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晓军 许金迪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47,共10页
大城武汉与小城利川之间大规模、季节性人口规律性流动的现象表明,受较高土地价格、承接低端产业转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外围往往被规划为城市的预留发展区域,没有成为城市中产阶层郊区化、逆城市化的首选区域... 大城武汉与小城利川之间大规模、季节性人口规律性流动的现象表明,受较高土地价格、承接低端产业转移、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外围往往被规划为城市的预留发展区域,没有成为城市中产阶层郊区化、逆城市化的首选区域。而远离城市、环境宜居的偏远小城却成为了城市中产阶层追求更加从容舒适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实质性“郊区”,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郊区化的“飞地模式”。郊区化的“飞地模式”实践是市民能动地追寻他们理想中的“郊区”所作的变通,是被抑制的郊区化需求的变相满足。在中国城市化进程放缓、经济发展转入中速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尊重并多元化满足城市中产阶层的郊区化需求,将郊区化、逆城市化战略提上议事日程,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 郊区化 逆城市化 季节性人口流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