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2012年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0
1
作者 高建华 黄若刚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7期549-552,共4页
目的了解2004-2012年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北京市2004-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北京市... 目的了解2004-2012年北京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其他感染性腹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北京市2004-2012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北京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461 918例,年报告发病率范围为228.59/10万~409.78/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0~、20~和25~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居于前3位。散居儿童报告病例数最多,占全部报告病例的22.41%。报告病例较多的区为丰台、海淀和朝阳区,分别占全部报告病例的16.01%、12.48%和10.25%。每年7、8月为发病高峰。实验室诊断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16.66%,报告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北京市2004-2012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夏秋季是北京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发季节,防控重点人群应同时关注儿童和成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他感染性腹泻 流行特征 监测
原文传递
2004-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高金霞 张静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11期698-701,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暴发危险原因,为提高暴发调查能力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调查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暴发危险原因,为提高暴发调查能力和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调查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7年全国共报告31起伤寒和46起副伤寒暴发疫情,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62.20%);伤寒暴发疫情病原学确诊比例达29.03%,副伤寒达43.47%。暴发地点以农村村寨(44.16%)和学校(33.77%)为主,尤以乡镇中学(53.84%)多发;以甲型副伤寒暴发为主(57.14%);全国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以饮用水污染引起为主(54.55%),其次为食源性(23.38%)。结论应加强农村地区饮用水卫生监测和管理力度,加强对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发热症状监测,及早发现和控制传染源。暴发危险因素信息应作为法律法规的修订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暴发 流行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基于运气理论探讨伤寒副伤寒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轩 祖丽胡玛尔.艾尼瓦尔 +2 位作者 刘忠第 马师雷 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97-801,共5页
目的依据中医运气理论研究北京市伤寒副伤寒发病与当年及3年前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的医疗气象预测模型。方法提取北京市1970-2004年35年的气象数据和伤寒副伤寒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BP人工神... 目的依据中医运气理论研究北京市伤寒副伤寒发病与当年及3年前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并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的医疗气象预测模型。方法提取北京市1970-2004年35年的气象数据和伤寒副伤寒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BP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探讨伤寒副伤寒发病与当年及3年前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伤寒副伤寒发病在各年度呈不均衡分布,在六气时段内集中在三之气、四之气高发。其发病与当年及3年前的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在气象预测模型中,3年前的平均风速和平均相对湿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当年的平均相对湿度是重要影响因素。结论伤寒副伤寒发病与当年及3年前的气象因素之间均存在确切的相关性,并可建立预测模型。运气理论在传染病发病预测方面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伤寒副伤寒 3年化疫 五运六气 BP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2005-2012年贵州省伤寒副伤寒监测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艳萍 姚光海 +2 位作者 聂炜 游旅 韦小瑜 《医学动物防制》 2015年第7期732-734,共3页
目的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贵州省伤寒副伤寒国家级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分析贵州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病例和监测点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 目的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贵州省伤寒副伤寒国家级监测点上报的监测数据,分析贵州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贵州省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病例和监测点监测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贵州省伤寒副伤寒发病死亡呈下降趋势,发病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发病高峰为5~9月;全省2个监测点2005-2012年共采集4 578份标本,伤寒副伤寒杆菌总的阳性检出率为6.47%(296/4578),病原菌型监测显示伤寒菌占18.24%(54/296)、副伤寒杆菌占81.76%(242/296),伤寒副伤寒菌耐药情况较为普遍,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等药物敏感。结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国家级伤寒副伤寒监测点的主动监测可相互补充,对指导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防控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监测
原文传递
加权马尔可夫链在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预测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彭志行 鲍昌俊 +2 位作者 赵杨 于浩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研究加权马尔可夫链在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预测中的应用。方法用1991年1月至2000年10月江苏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资料建立模型,以2000年11月和12月的发病资料作为模型预测效果的考核样本。首先基于伤寒副伤寒的发病情况存在大量不确定性... 目的研究加权马尔可夫链在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预测中的应用。方法用1991年1月至2000年10月江苏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资料建立模型,以2000年11月和12月的发病资料作为模型预测效果的考核样本。首先基于伤寒副伤寒的发病情况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特点,应用有序聚类的方法建立发病人数状态的分级标准;然后针对发病人数序列为相依随机变量的特点,采取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重,用加权的马尔可夫链模型来预测和分析发病人数的变化状况,使预测结论的长期效果趋于最优;最后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的发病趋势将在以后一段时间内仍呈平稳下降,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是合适的。结论用加权马尔可夫链对伤寒副伤寒月发病情况的拟合结果满意,预测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过程 加权马尔可夫链 有序聚类 伤寒副伤寒 预测
下载PDF
一起食源性伤寒、副伤寒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6
作者 周爱明 许国章 +4 位作者 徐景野 毛国华 董红军 方挺 王海波 《疾病监测》 CAS 2008年第7期420-421,441,共3页
目的查明2005年宁波市发生的一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采集市场贝壳类海产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现场调查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 目的查明2005年宁波市发生的一起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的流行因素,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用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采集市场贝壳类海产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现场调查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起疫情共发生伤寒、副伤寒1029例,发病率为13.10/10万;发病曲线呈双峰状,病例分布以市区为中心波及到周边地区,发病以25~55岁年龄的青壮年为主;流行病学1:1配对调查显示:生吃毛蚶和牡蛎者患病的危险分别为对照组的4.0倍和23.0倍(95%CI分别为1.45~11.0和5.1~103.6);同时从市场摊位所采集的牡蛎和毛蚶样品中,各检出1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此次疫情是由生吃受污染牡蛎、毛蚶等贝壳类海水产品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暴发疫情 病例对照研究 贝壳类海产品
下载PDF
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地区综合防治 被引量:9
7
作者 唐光鹏 张静 +6 位作者 刘发文 孙军玲 姚光海 田克诚 王定明 王子军 王小力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483-487,共5页
目的对伤寒副伤寒高发区开展综合防治,以摸索贫困地区伤寒副伤寒防制经验,为开展大规模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发热患者监测,以及时发现患者,在干预区实施对传染病规范管理,对重点水源消毒管理,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以降... 目的对伤寒副伤寒高发区开展综合防治,以摸索贫困地区伤寒副伤寒防制经验,为开展大规模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建立发热患者监测,以及时发现患者,在干预区实施对传染病规范管理,对重点水源消毒管理,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以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结果主动搜索疑似伤寒副伤寒发现率0.08%,主动发热就诊病例监测,疑似伤寒副伤寒病例发现率0.33%;对3 664例发热就诊病例采血319例作伤寒沙门菌培养,检出伤寒沙门菌12株,伤寒副伤寒阳性率3.76%。干预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比对照区下降60.06%%,比干预前发病率下降71.2%。结论开展就诊发热病例监测,及时采血培养,是早期发现伤寒副伤寒传染源的关键,采取规范治疗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防治模式 探讨
原文传递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 and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in Guizhou, China 被引量:4
8
作者 Wang Lu-xi Li Xiu-jun +3 位作者 Fang Li-qun Wang Duo-chun Cao Wu-chun Kan Bi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55-460,共6页
Background Typhoid/paratyphoid fever (TPF) is endemic in Guizhou.We conducted wavelet analysis and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meteorological variations on TPF infection in Guizhou... Background Typhoid/paratyphoid fever (TPF) is endemic in Guizhou.We conducted wavelet analysis and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meteorological variations on TPF infection in Guizhou,in an attempt to assess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PF epidemics.Methods We examin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PF incidence in Guizhou and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 and relative humidity using 24 years of data from 1984 to 2007.Periodicities of TPF incidence and the impact of climate factors on the TPF were detected by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and wavelet analysis,Result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with a 1-month lag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onthly incidence of TPF.The multiyear incidence pattern of TPF in Guizhou was explicitly periodic.Moreover,the association and driving effect of precipitation on TPF were observed,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TPF in Guizhou had a closer correlation with precipitation than with temperature.Conclusions Safe water supply is the key issue for TPF control in Guizhou.Moreover,climate variation might impact the enteric infections,which may inform policy assessment for TPF control in Guizh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id/paratyphoid fever meteorological variables
原文传递
宁波市2010年-2015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及菌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易波 许国章 +2 位作者 杨元斌 章丹阳 徐景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了解宁波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和耐药性情况,为本地区伤寒、副伤寒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波市2010年-2015年伤寒、副伤寒报告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和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菌株分离鉴定、分型及耐药性... 目的了解宁波市伤寒、副伤寒的流行特征和耐药性情况,为本地区伤寒、副伤寒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宁波市2010年-2015年伤寒、副伤寒报告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和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菌株分离鉴定、分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2010年-2015年,伤寒、副伤寒年平均发病率为1.93/10万,发病高峰为5月-7月和1月-2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59岁年龄段。疾病发病出现2个高峰,以夏季为主,冬春季节次之。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生化典型;病原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高。分型显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PFGE型相对集中,伤寒沙门菌PFGE型较散。结论 2010年-2015年宁波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维持在较低水平,与食物有关的冬春季发病次高峰是本地区一大特征。流行血清型正在替换成以伤寒沙门菌为主。病原菌对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等药物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流行特征 菌株鉴定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原文传递
应用指数曲线预测伤寒副伤寒疫情 被引量:5
10
作者 春雅丽 黄中敏 钱文平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466-467,共2页
[目的] 分析松江区1997~2004年伤寒、副伤寒历史疫情资料,建立外推预测模型对其疫情进行定量预测. [方法] 对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时间序列(1997~2003)采用指数曲线拟合,并对2004年伤寒、副伤寒疫情作出预测. [结果] 指数曲线预测方程为... [目的] 分析松江区1997~2004年伤寒、副伤寒历史疫情资料,建立外推预测模型对其疫情进行定量预测. [方法] 对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时间序列(1997~2003)采用指数曲线拟合,并对2004年伤寒、副伤寒疫情作出预测. [结果] 指数曲线预测方程为y=e2.110600-0.300914X;|t|>t0.05, P<0.05,预测方程有意义;R2(判定系数)接近于1,表明预测误差较小;经拟合优度检验∑χ2<χ20.95(6), P>0.95,表明伤寒、副伤寒实际发病率与预测发病率间差异无显著性(包括对2004年发病率预测值检验). [结论] 对发病率时间序例呈单调下降且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保持稳定的一类传染病,采用指数曲线拟合进行疫情预测,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指数曲线 预测
下载PDF
贵州省紫云县伤寒副伤寒潜在流行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姚光海 游旅 +5 位作者 田克诚 蔡星和 许世文 邹志霆 童亦兵 王定明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紫云县城区伤寒副伤寒流行的潜在传染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为当地伤寒防制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大便(饮食服务人员、患者和其密切接触者)、凉拌食品和排污沟水等标本检测伤寒等肠道致病菌,并用个案调查表调查饮食等服务人员... 目的探讨紫云县城区伤寒副伤寒流行的潜在传染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为当地伤寒防制和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大便(饮食服务人员、患者和其密切接触者)、凉拌食品和排污沟水等标本检测伤寒等肠道致病菌,并用个案调查表调查饮食等服务人员、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个人行为卫生习惯和危险因素,用Excel 2000统计分析。结果从141例饮食服务人员的大便中检出丙型副伤寒杆菌1株,检出率0.71%;17份血培养阳性愈后患者的大便分离到1株甲副。饮食等服务人员、患者和其密切接触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卫生习惯。患者中25%就诊前自购药物,66.67%未及时就诊;67.86%未住院治疗,住院者平均住院6.17d,平均用药时间为8.26d。结论患者不规范治疗所致带菌、从业人员的健康带菌是伤寒副伤寒传播流行的潜在传染源。个人不良卫生习惯是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发生、传播、流行的高危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2005—2011年江阴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建香 马焰 +1 位作者 葛备 束芳燕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5期599-601,共3页
目的分析2005—2011年江阴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江阴市2005—2011年疫情资料和监测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江阴市伤寒副伤寒年平均发病率为1.41/10万,发... 目的分析2005—2011年江阴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江阴市2005—2011年疫情资料和监测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1年江阴市伤寒副伤寒年平均发病率为1.41/10万,发病高峰为4—10月,病例以15~49岁青壮年为主,0~5岁年龄组也占较高比例,学生、农民、散居儿童为高危人群,高发地区为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乡镇。结论江阴市伤寒疫情稳定在较低水平,但仍然面临回升的可能,仍需采取对学生、农民、散居儿童和流动人口等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继续加强疾病监测工作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来进一步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流行特征 趋势
原文传递
玉溪市伤寒/副伤寒流行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顺祥 张丽华 +4 位作者 高良敏 付金翠 尹红 王艳芳 赵金仙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索玉溪市伤寒/副伤寒流行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玉溪市700例伤寒/副伤寒病例按照1:1配比,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不同流行强度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各不相同,高流行区为经常... 目的探索玉溪市伤寒/副伤寒流行危险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玉溪市700例伤寒/副伤寒病例按照1:1配比,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不同流行强度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各不相同,高流行区为经常在外就餐(χ2=8.28,P﹪0.05 OR=1.68)、经常吃凉菜(χ2=6.78,P﹪0.05)和经常吃烧烤(χ2=4.27,P﹪0.05),中流行区为经常饮用生水(χ2=21.99,P﹪0.05)、经常饮井水(χ2=17.35,P﹪0.05),低流行区为有接触史(χ2=10.06,P﹪0.05)、经常饮用生水(χ2=11.81,P﹪0.05)和经常饮井水(χ2=10.06,P﹪0.05)。结论玉溪市伤寒/副伤寒不同流行区域主要流行危险因素不同,高流行区流行危险因素是经常在外就餐、经常吃凉菜和经常吃烧烤,中流行区的流行危险因素是经常饮用生水、井水,低流行区的危险因素是接触史、经常饮用生水、井水。因此根据不同区域,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是必要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病例对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2004—2018年中国内地伤寒和副伤寒疫情时空统计分析
14
作者 杨丹凌 梁凯琼 +2 位作者 苏海霞 文立 黎燕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分析2004—201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伤寒和副伤寒疫情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情况,为伤寒和副伤寒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4—2018年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平台报告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例数据,进行描述并采用Joinpoint回... 目的:分析2004—201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伤寒和副伤寒疫情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情况,为伤寒和副伤寒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04—2018年中国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平台报告的伤寒和副伤寒病例数据,进行描述并采用Joinpoint回归、空间自相关、空间扫描分析疫情的时空效应。结果:2004—2018年我国内地伤寒和副伤寒疫情逐年下降,<5岁儿童是发病主要人群且发病率呈现上升,2011—2018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6.5%(P<0.05)。2004—2018年伤寒和副伤寒发病率存在空间正相关(Moran’s I指数为0.087~0.389,Z>1.960,P<0.05)。时空扫描发现:聚集时间为2004—2006年(LLR=29380.06,RR=2.70,P<0.001),季节为4—9月;伤寒主要聚集在云南、广西、贵州(LLR=77653.50,RR=4.571,P<0.001);副伤寒主要聚集在广西、贵州、云南、浙江、江西、湖南(LLR=54280.50,RR=3.455,P<0.001)。结论:我国内地伤寒和副伤寒疫情逐年下降,<5岁儿童仍是发病主要人群,疫情存在明显的时间和空间效应,好发于夏季及我国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和副伤寒 空间自相关 时空扫描
下载PDF
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的ARIMA模型和GM(1,1)模型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凌良健 林琴 +2 位作者 高歌 卞琛 韩长磊 《浙江预防医学》 2013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采用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和灰色模型GM(1,1)分别对常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进行预测,并比较两者预测的准确性。方法根据2001—2010年的月发病率数据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GM(1,1)模型。通过比较2011年实际发病率和模型... 目的采用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和灰色模型GM(1,1)分别对常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进行预测,并比较两者预测的准确性。方法根据2001—2010年的月发病率数据分别建立ARIMA模型和GM(1,1)模型。通过比较2011年实际发病率和模型预测发病率间的相对误差验证模型预测的准确性。采用准确性高的模型预测2012—2013年伤寒副伤寒的年发病率。结果 GM(1,1)模型对伤寒副伤寒的年发病率预测准确率较高。2012年和2013年伤寒副伤寒预测的年发病率分别为2.52/105和2.33/105。结论对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的预测,应同时拟合几种模型,选择拟合效果最好的一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求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灰色模型 预测
原文传递
澂江县人群伤寒副伤寒抗体水平及病原学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建全 李虹 +2 位作者 伏晓庆 李鸿坤 马重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1733-1734,共2页
目的:了解澂江县不同人群抗体水平及病原学情况,为伤寒副伤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疫情资料,对不同人群伤寒副伤寒抗体水平及病原学进行监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耐药分析。结果:正常人群抗体水平测定O抗体≥80为17.51%,H抗体... 目的:了解澂江县不同人群抗体水平及病原学情况,为伤寒副伤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疫情资料,对不同人群伤寒副伤寒抗体水平及病原学进行监测,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耐药分析。结果:正常人群抗体水平测定O抗体≥80为17.51%,H抗体≥80为4.3%;重点人群监测血培养阳性率2.97%,均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抗体监测阳性率33.13%;药敏试验对阿莫西林/棒酸100%敏感,利福平100%耐药。结论:我县流行的为甲型副伤寒,对同一份血标本用抗体水平及病原学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以提高检出的阳性率;人群隐形感染较为普遍,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抗体水平 病原学 耐药率
原文传递
贵州省平坝县中小学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黎慕 严龙鹏 +1 位作者 曾正 王志锋 《中国健康教育》 2012年第8期639-641,656,共4页
目的评价贵州省平坝县中小学校开展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学校开展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平坝县内伤寒副伤寒高发区的城关镇、夏云镇和羊昌乡的9所学校的学生及家长进行干预,比较干... 目的评价贵州省平坝县中小学校开展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学校开展伤寒副伤寒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平坝县内伤寒副伤寒高发区的城关镇、夏云镇和羊昌乡的9所学校的学生及家长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学生及家长伤寒副伤寒知信行的改变。结果干预后城关镇(学生为61.70%,家长为78.30%)、夏云镇(学生为78.90%,家长为74.20%)、羊昌乡(学生为71.90%,家长为69.30%)学生和家长的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总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正确态度总体持有率学生为89.10%,家长为87.88%,正确行为总体形成率学生为20.25%,家长为30.13%,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已实施的健康教育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正确态度和行为形成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需探索更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六枝特区伤寒副伤寒干预项目大众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光鹏 姚光海 +8 位作者 孙军玲 刘发文 王子军 张静 蔡星和 田克诚 聂伟 王定明 王小力 《医学动物防制》 201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提高人群对伤寒副伤寒的自我防护意识,促进其有关不良习惯改变和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方法按照《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区干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结果干预区共调查学生、村民及其他人群1 146人,对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7.36%... 目的提高人群对伤寒副伤寒的自我防护意识,促进其有关不良习惯改变和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方法按照《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区干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结果干预区共调查学生、村民及其他人群1 146人,对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7.36%,与干预前(35.06%)比较,提高92.14%,比对照区(41.09%)提高63.94%;人群卫生行为率干预区为60.37%,与干预前(52.53%)比提高14.91%,比对照区(46.97%)提高28.51%。结论通过大众健康教育,可提高人群伤寒副伤寒的认识,促进其有关不良习惯改变和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副伤寒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时间序列分析在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预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湛蓝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44-248,共5页
目的应用时间序列模型中较有代表性的3种方法对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疫情进行分析预测,并探讨3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为传染病疫情预测分析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0年至2008年江苏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资料分别建立合适的乘积季节模型... 目的应用时间序列模型中较有代表性的3种方法对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疫情进行分析预测,并探讨3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为传染病疫情预测分析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0年至2008年江苏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资料分别建立合适的乘积季节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以2009年的发病资料作为模型预测效果的考核样本,对预测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探讨对疫情进行预测的方法、思路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江苏省伤寒副伤寒的发病趋势将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呈平稳下降的趋势,会存在少许波动。乘积季节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最相符,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效果较差,状态空间模型也有一定的实用性。结论用时间序列模型对伤寒副伤寒发病情况的拟合结果较好,尤其是乘积季节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伤寒副伤寒的防治提供新的信息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积季节模型 指数平滑法 状态空间模型 伤寒副伤寒 预测
原文传递
2006~2010年麦盖提县伤寒、副伤寒发病资料分析
20
作者 艾尼完尔.买买提 马衣努尔.肉孜 +1 位作者 阿布力肯.阿布都克力木 陈建文 《预防医学论坛》 2011年第8期765-767,共3页
[目的]巩固麦盖提县伤寒、副伤寒的防控成果,为下一步防控伤寒、副伤寒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工作思路。[方法]对麦盖提县2006~2010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与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流行菌株的分型及其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以... [目的]巩固麦盖提县伤寒、副伤寒的防控成果,为下一步防控伤寒、副伤寒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工作思路。[方法]对麦盖提县2006~2010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与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流行菌株的分型及其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以2006~2010年麦盖提县伤寒、副伤寒共发病492例,发病例数有下降趋势;发病人数以学生、农民等青壮年为主;其致病菌株均为伤寒沙门菌。[结论]在全县范围内建立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善全体居民的卫生设施,提高全体居民的卫生意识,是减少伤寒副伤寒流行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副伤寒 流行趋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