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孺子歌图》非言语修辞编译的形貌修辞诠释
1
作者 韩淑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114-121,共8页
清末美国传教士何德兰编译的《孺子歌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采用双语纂辑模式译介中国童谣,其跨符际的非言语修辞不啻为对外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从《孺子歌图》翻译研究的现状入手,阐述形貌修辞及形貌修辞翻译的主要论题,继而从形貌修... 清末美国传教士何德兰编译的《孺子歌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采用双语纂辑模式译介中国童谣,其跨符际的非言语修辞不啻为对外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从《孺子歌图》翻译研究的现状入手,阐述形貌修辞及形貌修辞翻译的主要论题,继而从形貌修辞视角分析《孺子歌图》的英译,从“精选—巧变”的字形修辞、“缩移仿”结合的排列修辞、“以符表意”的标点修辞、“相似—异化”的图符修辞四个维度诠释形貌修辞在童谣编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修辞 《孺子歌图》 编译
下载PDF
人物特写编译的新闻叙事学分析——以新华社中共中央常委习近平特稿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娜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8-32,共5页
新华社近期以人物特稿的方式对新一届中共中央常委进行了连续报道,文章以此为素材,借用叙事特征的相关概念对中文文本和英文译文进行编码,归纳出新华社采用的叙事策略和叙事结构。
关键词 特写 编译 叙事
下载PDF
王古鲁与语言学的译介 被引量:3
3
作者 贾洪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中国早期的语言学发展,是伴随着西方语言学典籍的译介为标志的。其中,王古鲁的《言语学通论》是众多编译本之一。通过与译自同一源文本的《言语学大纲》进行对比,揭示出《言语学通论》的编译特征,并对《言语学通论》中的编和译进行具体... 中国早期的语言学发展,是伴随着西方语言学典籍的译介为标志的。其中,王古鲁的《言语学通论》是众多编译本之一。通过与译自同一源文本的《言语学大纲》进行对比,揭示出《言语学通论》的编译特征,并对《言语学通论》中的编和译进行具体分析,以便总结王古鲁所用的编译策略及其在语言学译介中所做出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古鲁 《言语学通论》 语言学典籍 编译
下载PDF
译学术语“编译”的英译名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柳欣悦 朱波 《中国科技翻译》 2023年第3期15-18,共4页
编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在大量关于编译的研究中,研究者对编译一词的翻译存在分歧。针对这种情况,文章考察了该词的定义,从术语意识及复杂性特征分析译名混乱的原因,基于术语命名原则比较不同译法,并建议在译学领域将“编译”英文... 编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在大量关于编译的研究中,研究者对编译一词的翻译存在分歧。针对这种情况,文章考察了该词的定义,从术语意识及复杂性特征分析译名混乱的原因,基于术语命名原则比较不同译法,并建议在译学领域将“编译”英文名统一为transediting,以促进术语使用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译 译名 术语翻译
原文传递
编译策略在高校英文网站新闻翻译中的运用——以安徽理工大学英文网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跃 陶全胜 张佳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2-86,共5页
高校英文网站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高校办学特色、发展动态及校园文化的一个直接渠道,是高校对外宣传的一扇重要窗口。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英文网站是以其中文网站为基础进行编译的。在不同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编译策略会产生不同的译入... 高校英文网站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高校办学特色、发展动态及校园文化的一个直接渠道,是高校对外宣传的一扇重要窗口。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英文网站是以其中文网站为基础进行编译的。在不同思想理论的指导下,编译策略会产生不同的译入语文本,达到的宣传效果也不尽相同。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思想为指导,提出了校园网新闻翻译的“三个坚持”原则,并以安徽理工大学英文网翻译实践为具体事例,分析了编译策略在高校英文网新闻翻译中的应用,并得出结论:高校英文网新闻翻译应做到立足自身,融通中外,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讲好中国高校的故事”,从而真正建立起体现新时代特征、具有普适性、高度国际化的高校英文网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译 对外话语体系 高校校园网 新闻翻译
下载PDF
编译在新闻翻译中的叙事建构
6
作者 袁业涛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3-97,共5页
后经典叙事学认为翻译不仅可以进行叙事交流,在叙事中叙事双方通过叙事建构甚至还存在叙事竞争。在新闻外宣中,译者通过对新闻文本的增添建构、删减建构或文本重构等编译手段来建构叙事话语,以提升叙事接受度、增强叙事话语权。
关键词 新闻翻译 叙事学 编译 建构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地方媒体编译及其策略——以“杭州网”为例
7
作者 张华斌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入手,将编译从纯语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加以审视。通过对"杭州网"编译语料的中英文对比分析,发现其"改写"显得过度;结合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来看,部分地方媒体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呈现"他者...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入手,将编译从纯语言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加以审视。通过对"杭州网"编译语料的中英文对比分析,发现其"改写"显得过度;结合后殖民主义相关理论来看,部分地方媒体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呈现"他者化"趋势。鉴此,文章提出地方媒体编译策略,即保持语际转换中两种语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动态平衡,树立"受众至上"的传播理念,强化编译地方特色,发挥网络传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传播 编译 改写 后殖民主义 话语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视阈下的新闻编译——以《参考消息》防控甲流的几则新闻稿为例 被引量:20
8
作者 程维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以《参考消息》的编译文章为研究对象,借用莫娜.贝克的框架建构理论,将新闻编译这一特殊的翻译活动置于跨文化传播视阈下进行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翻译策略得失的分析,本文指出,除了熟悉语言转换的技巧以外,编译者还应考虑到文化... 本文以《参考消息》的编译文章为研究对象,借用莫娜.贝克的框架建构理论,将新闻编译这一特殊的翻译活动置于跨文化传播视阈下进行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翻译策略得失的分析,本文指出,除了熟悉语言转换的技巧以外,编译者还应考虑到文化差异导致的中西方新闻价值的差异、新闻写作思维的差异以及受众的阅读期待差异等因素,并积极地维护自己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编译 跨文化传播 框架建构 新闻价值 新闻写作 话语权
下载PDF
国际新闻编译者“把关”失误分析及改进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郭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9-154,共6页
国际新闻编译指译者通过选材、提炼及编译的过程把国外媒体用外语报道的新闻加工成为能够为国内受众服务的新闻报道的实践行为。在国际新闻编译中,由于缺乏新闻学理论指导,译者"把关"意识淡薄,常导致部分所译新闻失实,有时甚至损害国... 国际新闻编译指译者通过选材、提炼及编译的过程把国外媒体用外语报道的新闻加工成为能够为国内受众服务的新闻报道的实践行为。在国际新闻编译中,由于缺乏新闻学理论指导,译者"把关"意识淡薄,常导致部分所译新闻失实,有时甚至损害国家形象。国际新闻编译者,作为译语新闻"把关人"之一,应在新闻选材、意识形态、双语转换能力等方面严谨对待,审慎处理,避免产出对原文亦步亦趋或有损中国形象的中文译文。合理选材、注重意识形态并灵活运用注释增译、筛选减译、意译整合等编译方法是实现国际新闻编译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新闻编译 “把关”行为 意识形态 编译方法
原文传递
国际新闻编译策略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梦蕾 《科技视界》 2017年第27期64-65,共2页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国际新闻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的视野,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有些受众无法直接获取或阅读外文新闻,因此,新闻编译的角色因运而生,成为二者的中间人,帮助国内的大众更好的阅读和理解外国新闻,然而,面对纷繁复...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国际新闻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的视野,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有些受众无法直接获取或阅读外文新闻,因此,新闻编译的角色因运而生,成为二者的中间人,帮助国内的大众更好的阅读和理解外国新闻,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新闻,如何更好地传达与表达,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整理前人的研究,从编译团队的组建、翻译文本的确定、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目标语言形式甄选的角度构建新闻编译策略,旨在给今后新闻编译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新闻 新闻编译 编译策略
下载PDF
对外新闻编译与译者的修辞意识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卓喜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28,F0003,共7页
对外新闻编译是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实践。译者在新闻编译中既是信息的传递者又是话语的建构者。为了提高对外新闻编译的预期目的,译者需要在对西方话语流通与劝说机制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适切调用修辞资源,因应目标... 对外新闻编译是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实践。译者在新闻编译中既是信息的传递者又是话语的建构者。为了提高对外新闻编译的预期目的,译者需要在对西方话语流通与劝说机制有充分认知的基础上,适切调用修辞资源,因应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与接受心理,建构受众听得懂、愿接受的新闻话语,以提高我国对外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编译 对外话语 劝说机制 修辞意识
原文传递
编译策略在科普杂志翻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冷冰冰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19,共5页
科普杂志是科普战线的轻骑兵,本文以Sci Am杂志的两个中文版《科学人》和《环球科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使用编译实现寓趣、求近、通俗化等多种现代科普传意目的,从而凸显编译对于科普翻译研究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科普翻译 科普杂志 编译
原文传递
新媒体下外宣网站文本编译中的编辑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陶全胜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58,共6页
编译指编辑和翻译,是与编辑相结合的翻译活动。外宣网站文本编译必须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重视翻译过程中的编辑加工,满足目标用户对信息价值的需求,关照用户阅读期待和愉悦感,迎合用户个性化偏好,以提高网站信... 编译指编辑和翻译,是与编辑相结合的翻译活动。外宣网站文本编译必须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重视翻译过程中的编辑加工,满足目标用户对信息价值的需求,关照用户阅读期待和愉悦感,迎合用户个性化偏好,以提高网站信息传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外宣网站 文本编译 编辑对策
下载PDF
时政新闻编译方法的意识形态维度研究
14
作者 唐文丽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62-64,69,共4页
基于新闻编译研究的相关成果,通过对收集的时政新闻平行文本进行分析,探讨了意识形态对于时政新闻编译的制约与影响。意识形态不仅操控译者对于新闻素材的选择,而且决定编译方法的选择,进而对译文面貌产生影响。译者通过删减、另设标题... 基于新闻编译研究的相关成果,通过对收集的时政新闻平行文本进行分析,探讨了意识形态对于时政新闻编译的制约与影响。意识形态不仅操控译者对于新闻素材的选择,而且决定编译方法的选择,进而对译文面貌产生影响。译者通过删减、另设标题以及在标题与正文之间增加题外议论等方法对原文中的意识形态进行转换,以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主流意识形态与民族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编译 意识形态 编译方法 选择
下载PDF
评价意义在奥运新闻标题编译中的改写 被引量:3
15
作者 鄢佳 李德凤 《中国科技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本文根据评价系统理论,结合伦敦奥运会及残奥会双语对照实例,分析了奥运新闻标题在编译过程中,评价意义的增加、删减和标度不一致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在编译过程中其评价意义的使用差异及改写的原因,以期对体育新闻标题的翻译提供... 本文根据评价系统理论,结合伦敦奥运会及残奥会双语对照实例,分析了奥运新闻标题在编译过程中,评价意义的增加、删减和标度不一致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在编译过程中其评价意义的使用差异及改写的原因,以期对体育新闻标题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意义 奥运新闻 标题编译 改写
原文传递
新闻编译:一种特殊的翻译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昊 黄大勇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5-77,80,共4页
新闻编译是有别于传统翻译与新闻编辑的一种复杂实践,其是翻译基础上的改编,具有新闻学、翻译学及传播学等跨学科属性。新闻编译在强调以新闻读者为中心的同时,又受到国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新闻编译这一特殊语言实践扩展了翻译概念,使... 新闻编译是有别于传统翻译与新闻编辑的一种复杂实践,其是翻译基础上的改编,具有新闻学、翻译学及传播学等跨学科属性。新闻编译在强调以新闻读者为中心的同时,又受到国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新闻编译这一特殊语言实践扩展了翻译概念,使我们更深入了解新闻文本的多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编译 翻译 改编 语言服务
下载PDF
“重译”与“编译”:马列主义文献汉译出版的新进展(1978—2020)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俐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1年第4期7-20,共14页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马列文献的翻译出版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经历了质与量的双重提升,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以"重译"与"编译"这两个概念入手探讨这一时期马列文献汉译出版的新进展。具体而言,从翻译底本选用来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马列文献的翻译出版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经历了质与量的双重提升,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以"重译"与"编译"这两个概念入手探讨这一时期马列文献汉译出版的新进展。具体而言,从翻译底本选用来看,重译的著作大部分直接依据经典著作源语文字进行翻译或校译,更加注重对原著的细读与深耕,对关键概念的翻译更为系统,呈现出翻译与研究并重的情形;从编译策略上看,全集编译与精编选译的方法并用,既注重译本的准确性,也注意传播的便捷性,更好地回应了实践的需求。马列文献汉译出版这一个案中蕴含着丰富的翻译思想资源,其中"重译"和"编译"都具有特殊的内涵。马列主义文献的新译和"重译",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翔实的基础文本,而这种翻译与研究并重的学术性"编译"工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激活了经典著作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列文献汉译 重译 编译 学术翻译
下载PDF
双重把关模式在电力科技新闻编译中的应用
18
作者 史海峰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1期41-43,48,共4页
以美国Science Daily网站中的能源新闻翻译为例,阐明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进行编译材料选择把关和编译过程把关,把握好编译的“度”,最终形成编译精准的信息文本,推送给从事电力科技研究的科研人员,更好地实现电力科技新闻的跨文化... 以美国Science Daily网站中的能源新闻翻译为例,阐明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进行编译材料选择把关和编译过程把关,把握好编译的“度”,最终形成编译精准的信息文本,推送给从事电力科技研究的科研人员,更好地实现电力科技新闻的跨文化交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科技 新闻编译 选材把关 过程把关
下载PDF
社会新闻编译的新新闻主义视角思考
19
作者 张飞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6期143-144,共2页
社会新闻编译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受汉语新闻写作模式影响,传统汉英社会新闻编译,生动性和人情味不足,难以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取得理想效果。鉴于此,该文结合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论证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运用在社会新闻... 社会新闻编译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受汉语新闻写作模式影响,传统汉英社会新闻编译,生动性和人情味不足,难以在对外文化传播中取得理想效果。鉴于此,该文结合接受美学的期待视野理论论证新新闻主义写作手法运用在社会新闻编译中的合理性,从新新闻主义视角,为社会新闻编译提供一个新视角,以期改进传统汉英社会新闻编译手法,使汉英社会新闻编译在中外文化传播中取得更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新闻 新闻编译 新新闻主义 期待视野
下载PDF
叙事视角下的新闻编译
20
作者 张志鹃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年第3期87-90,共4页
英语媒体因其语言优势,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总是先声夺人。如何在传达国外媒体不同声音的同时,引导国内读者不俯就强势语言,正确看待世界新闻镜像中的自己,从外媒的观察和评论中更客观地界定自我,是英汉新闻编译者的重要任务。蒙娜·... 英语媒体因其语言优势,在国际新闻传播中总是先声夺人。如何在传达国外媒体不同声音的同时,引导国内读者不俯就强势语言,正确看待世界新闻镜像中的自己,从外媒的观察和评论中更客观地界定自我,是英汉新闻编译者的重要任务。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为新闻编译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新闻编译者可以通过叙事建构策略,塑造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编译 叙事理论 建构策略 国民心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