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音乐之美及其内涵的跨文化传播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春燕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0,共7页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文化传播载体,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语言,获得更直接的传播效果。但在跨文化传播的编码、解码过程中,中国音乐的编码系统并不为西方听众所熟悉,因而若曲目选择不当,或讲解时不擅于进行编码沟通...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文化传播载体,既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精髓,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语言,获得更直接的传播效果。但在跨文化传播的编码、解码过程中,中国音乐的编码系统并不为西方听众所熟悉,因而若曲目选择不当,或讲解时不擅于进行编码沟通,则西方听众有时难免会出现理解误区,认为其成就不如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蕴含的文化内涵则更少有人能心领神会。因此传播者必须注意两种文化编码体系的沟通,深入研究两种音乐在哲学内涵、审美观念、表现形式、主题内容、表演方式、乐器特点等方面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传统音乐 审美 内涵
下载PDF
文化形态与诗性话语: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知识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马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8-162,共5页
与西方美学相比较,中国传统美学没有形成一套学科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以一种宽泛的审美文化形态而存在;与之相应,它的表述方式也不同于西方美学使用的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理论话语,而是以诗性话语为主。文化形态与诗性话语作为中国传统... 与西方美学相比较,中国传统美学没有形成一套学科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以一种宽泛的审美文化形态而存在;与之相应,它的表述方式也不同于西方美学使用的概念清晰、逻辑严密的理论话语,而是以诗性话语为主。文化形态与诗性话语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特征,不仅具有突出的民族性,而且使审美认知与实际的艺术体验达到了高度吻合,对今天的文学艺术批评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文化形态 诗性形态 经验形态
下载PDF
健身气功之“简约性”研究——基于中国传统审美观 被引量:9
3
作者 王英璟 项汉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6-70,75,共6页
面对健身气功追求艺术美感的最新走向,以对中国传统美学基本范畴"简""约""文"的阐释为出发点,从健身气功的编创、演练过程、内部机理等角度对其"简约性"进行挖掘整理。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美学中... 面对健身气功追求艺术美感的最新走向,以对中国传统美学基本范畴"简""约""文"的阐释为出发点,从健身气功的编创、演练过程、内部机理等角度对其"简约性"进行挖掘整理。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简约"审美观并非单单以实用为旨归,而是蕴含了"文"的美学范畴,与之相应,健身气功的"简约性"是"简"、"约"、"文"的关系。据此,本研究认为"简约"是健身气功的美学特性,也是其优势所在,应当在艺术审美活动中予以保持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 中国传统审美观 简约性 “简” “约” “文”
下载PDF
中医临床医学迎接大数据科学时代的刍议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永炎 王忠 王燕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共3页
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医学研究已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之下,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研究显得日益重要。从生命科学思维研究、间性论、生命美育三方面的哲学思考,探讨中医临床医学迎接大数据科学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期进一步完... 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医学研究已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之下,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研究显得日益重要。从生命科学思维研究、间性论、生命美育三方面的哲学思考,探讨中医临床医学迎接大数据科学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期进一步完善大数据科学时代下中医临床医学思维体系的构建,为中医药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哲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医学思维 医学哲学 间性论 生命美学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8,共11页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在当代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宏观上对核心范畴与范畴体系建构的广泛争论 ,微观上对单个范畴内涵的细部考察组成了研究的繁荣局面。对思想资源的深入挖掘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为研究的纵深发展准备了条件。我们希望 ,通... 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研究在当代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宏观上对核心范畴与范畴体系建构的广泛争论 ,微观上对单个范畴内涵的细部考察组成了研究的繁荣局面。对思想资源的深入挖掘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为研究的纵深发展准备了条件。我们希望 ,通过对上述各方面状况的回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美学 范畴研究 回顾 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 意境 网络体系 和谐 分类组合范围体系 思想资源
下载PDF
儒道互补启示中医中药之美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永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7-278,共2页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互补互动互用,亦此亦彼。儒家的仁德、义利事功、礼乐中和、自然的人化与道家的无朴纯素、无欲无功的人的自然化,既对立又补充。儒道互补的国学内涵不仅为医学作为人学的人文道德的求真至善奠定了根基,也是中医中药...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互补互动互用,亦此亦彼。儒家的仁德、义利事功、礼乐中和、自然的人化与道家的无朴纯素、无欲无功的人的自然化,既对立又补充。儒道互补的国学内涵不仅为医学作为人学的人文道德的求真至善奠定了根基,也是中医中药之美的基础。通过诠释儒道互补对中医学临证思辨的原创优势和医学人文的启示,阐明儒道互补既融汇了农耕文明的哲理与科技成果,也将给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带来新的认识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道互补 中医药学 美学
原文传递
试论宗白华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贡献——兼评先秦哲学对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樊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30-34,共5页
宗白华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首先突出地表现在他对中国艺术宇宙本体的探讨上。他对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许多重要范畴、命题的阐发和总结不仅深刻、精辟,而且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对魏晋南北朝的美学研究,堪称中国美学史... 宗白华对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首先突出地表现在他对中国艺术宇宙本体的探讨上。他对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许多重要范畴、命题的阐发和总结不仅深刻、精辟,而且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对魏晋南北朝的美学研究,堪称中国美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宗白华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是与他对艺术的高超感悟以及深厚的哲学修养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白华 中国传统美学 先秦哲学 艺术
下载PDF
中国佛教艺术中舞蹈形象的考察与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克芬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61,共19页
佛教艺术(含舞蹈艺术)都是为宣传和解释佛教教义而创造这些美丽的壁画和雕塑造型的。民间艺术家们都是相对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文化地域而言的。宗教艺术是生活的折光反映,记录了当时的舞蹈形态,这些形态,至今仍"活"在各戏曲... 佛教艺术(含舞蹈艺术)都是为宣传和解释佛教教义而创造这些美丽的壁画和雕塑造型的。民间艺术家们都是相对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文化地域而言的。宗教艺术是生活的折光反映,记录了当时的舞蹈形态,这些形态,至今仍"活"在各戏曲艺术和古典舞、民间舞艺术造型和艺术创作中。敦煌壁画中累累出现"顺风旗"、"拉山膀"、舞长绸"8字花"等舞蹈艺术造型堪称经典。值得关注的还有山西大同云冈7窟"倒踢紫金冠"的舞姿,12窟出现的"跳铁门坎"的高难技巧动作等等。如果当时的舞者没有这些舞姿形态,画家、雕塑家是臆想不出这些舞蹈造型的。我们研究中国佛教艺术中的舞蹈艺术形象,既要继承我们伟大中华文化中历史悠久、绚丽璀璨的舞蹈艺术精神,更要紧紧抓住民族舞蹈之根,发展创新,最终目的是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的舞蹈艺术能够雄踞世界舞坛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艺术 舞蹈艺术 艺术形象 敦煌艺术 审美 考察
下载PDF
传统中国美学:“天人合一”的大美学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矗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10-12,共3页
西方美学是一种更重视概念和逻辑体系的比较狭窄的"小美学",其作为知识论的极端形态则是"见科学不见人"的一套概念的或知识的"体系"。而传统中国美学则是生存论意义的美学,是相对诗化的、象征的和具有&qu... 西方美学是一种更重视概念和逻辑体系的比较狭窄的"小美学",其作为知识论的极端形态则是"见科学不见人"的一套概念的或知识的"体系"。而传统中国美学则是生存论意义的美学,是相对诗化的、象征的和具有"人与天齐"的大口径、大边界、大尺度的"大美学",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美学本身,是更地道更正宗的美学。从"人天齐一"的人类追求自由、超越的本性来看,传统中国美学更接近"美学"的本质。因此,世界美学家族中的正庶秩序需要重新调整,或者至少应该做到中西方美学"二美并尊"和"平等交辉",美学无疑应该走出"欧洲中心论"的狭隘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传统中国美学 西方美学
下载PDF
“意象”范畴的哲学美学语义辨析
10
作者 毛宣国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11期62-77,I0003,共17页
“意象”是重要的哲学美学范畴,也是一个极易产生语言歧义的理论范畴。常见的混淆是将哲学美学与心理美学意义上的意象、哲学美学与诗学意义上的意象混淆起来。本文对此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意象范畴的哲学美学内涵。“意象”... “意象”是重要的哲学美学范畴,也是一个极易产生语言歧义的理论范畴。常见的混淆是将哲学美学与心理美学意义上的意象、哲学美学与诗学意义上的意象混淆起来。本文对此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意象范畴的哲学美学内涵。“意象”作为一个标示哲学美学本体意识的范畴,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意象具有圆融性、生成性、超越性、情感体验性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美学和艺术的基本特色,同时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审美视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哲学美学 心理美学 诗学 中国传统美学
下载PDF
中国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艺术设计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楼正国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7年第5X期66-67,共2页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招贴艺术设计思想,并在现代招贴艺术设计中多有体现,外来的招贴艺术在中国平面设计师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美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 传统美学 现代 广告艺术设计
原文传递
论茶包装设计中的中国传统美学表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奕勤 陈昱倩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分析中国茶包装设计“功能美、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的不同审美形态,展现中国茶文化“真、雅、和、礼”和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通过分析“插画、文字、色彩、材料”等视觉和触觉元素的创新,阐述“四和之美”丰富了中国传统美学... 通过分析中国茶包装设计“功能美、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的不同审美形态,展现中国茶文化“真、雅、和、礼”和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通过分析“插画、文字、色彩、材料”等视觉和触觉元素的创新,阐述“四和之美”丰富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提升了人们对茶包装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包装 设计 中国传统美学 形态 元素
下载PDF
实践智慧: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的贯通枢纽
13
作者 宋伟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24年第9期13-23,I0001,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同时特别阐明了“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艺术审美维度是我们领会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智慧是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同时特别阐明了“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艺术审美维度是我们领会理解“第二个结合”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智慧是贯通“第二个结合”的核心范畴、关键枢纽和契合结点。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共同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共同关注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伦理、艺术与自由等与人类生活实践紧密相关的美学问题,因此,可以将两者共同指认为一种以“实践智慧”为体用贯通的实践美学或“知行合一”美学。本文以“知行合一”实践智慧为关键枢纽,贯通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之间的互文对话与有机融合,以期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中国化提供可资借鉴的哲学视域、人文维度与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智慧 知行合一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华传统美学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在古籍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妍妍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6年第4期49-53,共5页
从古籍及古籍修复的艺术角度出发,以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论述了古籍及古籍修复中蕴含的美学理念,分析了影响当代古籍修复审美观念的因素,旨在为进行古籍修复时更好地贯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古籍 古籍修复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 审美素质
下载PDF
重返感性场域:中国传统器物美学进入数字世界的另一种路径
15
作者 侯李游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69-77,共9页
美学被称为感性学(Aesthetics),源自其核心关注点在于人类如何通过感官体验世界,特别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还关涉作为研究感性领域的学科,其感官知觉、情感和审美体验等特征,明显与逻辑推理、概念思维和科学知识有着显著差异。关... 美学被称为感性学(Aesthetics),源自其核心关注点在于人类如何通过感官体验世界,特别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还关涉作为研究感性领域的学科,其感官知觉、情感和审美体验等特征,明显与逻辑推理、概念思维和科学知识有着显著差异。关于美的认识与体验,在美学本身的学科分支中,伴随人类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认知、界定,甚至流变。在科技与人文融合,跨学科已达成共识的当下,让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中国传统器物在技术浪潮中更好阐释与呈现,不仅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其历史起源带来的更新性问题,更需要重返它在哲学和人文学科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技术缭绕语境下的朴素本质——感性在审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个体体验和评价美的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器物 数字化 感性 美学
下载PDF
“有我之境”在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中
16
作者 佐佳雪 《陶瓷》 CAS 2024年第2期173-175,共3页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历经上千年,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和发展脉络。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创作材料的一种,在当下的艺术发展中已经不再拘泥于器皿和定式,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甚至为中国当下雕塑艺术事业注入了新的营养,成为当...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展至今已经历经上千年,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艺术风格和发展脉络。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创作材料的一种,在当下的艺术发展中已经不再拘泥于器皿和定式,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甚至为中国当下雕塑艺术事业注入了新的营养,成为当下中国雕塑艺术家无法忽视的优秀表达手段。在中西方艺术文化资源频繁交流的今天,中国的陶瓷雕塑作品中仍保持着中国传统美学中特有的“意境”之美。在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有我之境”便可以很好的作为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理解赏析的切入点,去研究体会中国现代陶瓷雕塑中的境界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雕塑艺术 有我之境 中国传统美学
下载PDF
传统美学的当代“定位”与跨域探索——专访沈伟
17
作者 吴天鸽 沈伟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2,共6页
本文通过对视觉艺术家、导演沈伟的采访,探讨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写意”能否作为一种中国式的、共通的美学元素,在跨媒介与跨文化的艺术实践中与世界文明形成对话的空间。沈伟认为,创作者们在艺术探索中应不断定位中国美学的价值,寻找... 本文通过对视觉艺术家、导演沈伟的采访,探讨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写意”能否作为一种中国式的、共通的美学元素,在跨媒介与跨文化的艺术实践中与世界文明形成对话的空间。沈伟认为,创作者们在艺术探索中应不断定位中国美学的价值,寻找传统与当代的共鸣,全方位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的文化底蕴与东方美学的积淀,进一步在当代创作出融通传统美学与新时代视野的、开拓的中国艺术。在跨域的对话中共同探讨中国当代艺术与现代文明、现代社会、世界文化发展的关系,拓宽世界对于中国艺术的认知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大写意中国传统美学 跨文化 跨媒介
原文传递
从寄畅园看中国传统园林中家族文化的体现
18
作者 陈同同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3期248-250,共3页
作为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之一的寄畅园,拥有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其杰出的空间布局成为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的典型。而寄畅园四百多年来一直为无锡秦氏家族所有并保留至今,在我国园林中实属罕见。文章以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以及建造过程中的情感表... 作为江南私家园林代表之一的寄畅园,拥有百年的历史和文化,其杰出的空间布局成为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的典型。而寄畅园四百多年来一直为无锡秦氏家族所有并保留至今,在我国园林中实属罕见。文章以中国传统园林起源以及建造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寄畅园为研究对象,以其建造和传承为背景,从园林建造目的、社会格局的特征以及园林发展过程及动因几个方面,探究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家族文化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畅园 中国传统园林 情感审美 社会结构 家族文化
下载PDF
基于中国传统审美的轨道列车涂装设计研究
19
作者 毛国安 余东宇 支锦亦 《工业设计》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了研究一种更加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轨道列车涂装设计,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审美认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明确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文化符号;其次,运用典型文化符号提取方法进行提取,得到一套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设计元素,并通过设计方... 为了研究一种更加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轨道列车涂装设计,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审美认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明确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文化符号;其次,运用典型文化符号提取方法进行提取,得到一套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设计元素,并通过设计方法运用到城市轨道列车涂装设计中;最后,通过文化传播效果评价进行验证,得到以“竹”为设计元素的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文化符号,并从中提炼出相应的图形和色彩应用于城市轨道列车的涂装设计中,以期提出一种符合中国传统审美的轨道列车涂装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审美 轨道车辆 涂装设计 符号提取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色彩美学:共性之韵与个性之魅
20
作者 孙捷 《色彩》 2024年第7期16-18,共3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色彩美学的共性之韵与个性之魅。通过分析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的色彩特征,展示了两种不同风格园林的色彩运用。同时,探讨了现代园林设计中色彩美学的创新和发展,如光影效果和色彩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色彩美学的共性之韵与个性之魅。通过分析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的色彩特征,展示了两种不同风格园林的色彩运用。同时,探讨了现代园林设计中色彩美学的创新和发展,如光影效果和色彩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强调了色彩美学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色彩美学 共性之韵 个性之魅 现代园林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